1925年 寻路
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孙中山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至此,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溘然辞世,国人陷入一片悲痛之中。
孙中山,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于1866年11月12日诞生在中国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户农家,7岁时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14岁时,孙中山受长兄孙眉接济,赴夏威夷檀香山求学,同时修读英语、英国历史、数学、化学、物理、圣经等科目,后又进入奥阿胡学院学习。
1883年冬天,孙中山回到香港,受洗入基督教,就读于拔萃书屋(今日之拔萃男书院),后转学到广州博济医学院。1887年进入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的前身),5年后于该校毕业,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就在广州行医期间,孙中山深感清廷的政治腐败,经常与与同乡杨鹤龄以及陈少白、尤列等人共议国事,被广州人称为四大寇,这段时间对孙中山未来的革命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孙中山灵柩运往西山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东城区铁狮子胡同5号行辕逝世,终年59岁。4月2日,孙中山的灵柩出殡,被安放在北京西山碧云寺石塔中,30万民众为之送灵。图为孙中山灵柩运往西山时民众送灵的情形。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深感救国无门时,来到了檀香山茂宜岛,并计划以“振兴中华”为目标,成立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成为兴中会的口号。第二年,孙中山到香港,于2月12日,在中环士丹顿街13号正式成立了香港兴中会总会,杨衢云被推举为会办,孙中山为秘书,与会者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誓,决意改造中国。3月16日,兴中总会首次干部会议提出在广州起义的计划,以陆皓东所设计之青天白日旗为起义军旗,决定攻取广州。后来因为事先泄密,广州起义以失败告终,陆皓东等被捕牺牲,孙中山也遭到香港当局驱逐出境,11月到达日本,正式剪掉辫子,改穿西服。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
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并被被推举为同盟会总理。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上,孙中山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即“民族、民权、民生”,这也是同盟会的基本纲领。图为《民报》的《发刊词》。
1896年秋,孙中山在伦敦被清廷特务缉捕入中国使馆,10多天后被释放,孙中山著《伦敦蒙难记》描绘此事,他也因此事而名声大噪。1897年,孙中山来到日本,并结识了宫崎寅藏、平山周、养毅、大隈重信、山田良政等人,与梁启超等保皇派也有所接触。同年9月,在日本官员的应允下,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及原兴中会骨干人物打算在日本发动起义,后因日本官员临时改变态度,起义再次失败,孙中山返回日本。
1905年,在经过几年的革命活动后,孙中山开始筹划联合各革命组织。8月,在日本人内田良平的牵线下,孙中山的兴中会结合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蔡元培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的青年会等组织,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被确定为革命政纲,孙中山被推举为同盟会总理。在《二十世纪之支那》改组成为《民报》的发刊词上,孙中山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即“民族、民权、民生”,因此孙中山也被称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1906年6月,孙中山成立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新加坡从此成为革命党人在南洋的活动中心。次年,孙中山迫于清廷压力,不得不离开日本。此后,孙中山远赴欧美各国,多次在各国华侨、留学生中筹集革命经费及寻求外国政府支持,同盟会及其周边组织规模也有所扩张。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取得第一次成功,同年12月20日,孙中山回到上海,于28日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月底临时参议院也随之组成。
此时,中国的临时政府实力有限,革命军被北洋军接连击败,孙中山因此决定与袁世凯和谈,并以清朝垮台为条件,给予袁世凯临时大总统的职位。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孙中山应依约于4月1日宣布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一职。
1913年,袁世凯野心逐渐暴露,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主张出兵讨袁,最终宣告失败。面对这样的形势,孙中山又于1914年7月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1917年9月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1919年10月,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并于1921年4月,在广州重组军政府,任非常大总统。次年6月,陈炯明发动武装叛变,孙中山退居上海,1923年2月才回到广州重建大元帅府。
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改组国民党宣言,国民党正式改组完成。就在同年,孙中山应冯玉祥电请北上,次年1月则病发入院,被确诊为肝癌,3月11日,孙中山在弥留之际,签署了2份遗嘱,其中一份为政治遗书,其内容是:“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另一份则是家事遗书,其内容是:“余国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3月12日,孙中山因抢救无效,于9时逝世,北京政府为他设立灵堂,并从孙中山的政治遗嘱中提炼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两句话成为了孙中山遗嘱的精华。1925年4月2日,孙中山的灵柩停放于北京西山碧云寺内石塔中,并于1929年6月1日,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