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语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孙中山:“自无再与日本直接交涉之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由于欧洲各大国都卷入了战争,无暇东顾,日本便乘虚而入,趁机扩张在中国的势力。它借口对德宣战,向德国的势力范围青岛及胶济铁路沿线进兵。袁世凯对日本的行为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宣布“局外中立”,竟然任由日本占领了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

日本对青岛的顺利占领进一步加强了其的侵华野心。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递交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这也暴露了日本全面灭亡中国的野心。但是,为了得到日本对其复辟帝制的支持,袁世凯竟然除了第五号内容改为日后协商外,全盘接受了日本二十一条的全部无理要求。

二十一条签字现场

二十一条签订以后,激起了国人的不满,许多人认为这是丧权辱国的合约,如孙中山认为不必再与日本进行直接交涉,全国教育联合会甚至将袁世凯接受合约的5月9日定为国耻日。图为二十一条签字现场,左起为曹汝霖、陆征乡、施覆本;右起为小幡西吉、日置益、高尾。

二十一条签订的消息传出,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各地商民、学生、华侨纷纷集会,抗议袁世凯的卖国行径。讨袁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最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病死。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派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在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二十一条的要求。但最高会议竟以“不在和会权限内”的理由予以拒绝。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进一步激化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终于,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

孙中山虽然不是五四运动的发动者和领导者,但一直对五四运动给予了深刻地关注。当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上海后,孙中山一方面利用自己的政治声望积极援救被捕的陈独秀和胡适,一方面用实际行动给予上海乃至全国的学生运动以切实的指导。1920年2月1日,在接受上海《民国日报》的采访时,孙中山明确表示了自己对于二十一条及其他中国现实问题的立场和态度:“日本既属协约国之一,应取一致行动,岂独能占据吾国之胶州、青岛乎?乃日本竟强行占据胶、青,无异强盗行为!日本可为强盗,吾国断不能与强盗交涉,更不能承认强盗有强夺吾国土地之权利。况吾国既已拒签德约,自无再与日本直接交涉之理。”

正是本于这样一种严正的立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热忱,对中国的出路问题进行着不断地尝试和探索,为中国的独立和民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掠影

1月10日,根据《国际联盟盟约》,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成立,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对德奥集团宣战的国家都是其创始会员国,中国于6月29日加入国际联盟。

4月1日,希特勒在德国创建纳粹党,该党以民族复兴为口号,提出要将所有日耳曼人在一个大德意志国家内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