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诗情数意
数学与诗歌的内在联系,在于意境。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相通相融的关系,从诗词中可学习数学知识,通过数学知识也可了解诗词的魅力。让我们步入诗歌之林,去体会诗歌的数学意境吧。
一、诗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变中不变”思想
数学中有一个“不变量”分支,专门研究数学中各种不变量的性质及其应用。诗人也常常利用变化中的不变量来增强诗的感染力。例如,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中的名句:“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就十分成功地运用了变与不变的对比:三国鼎立的消亡,宋齐梁陈的更替,人世间发生了多少兴亡变化,但是险要的西塞山却没有变,仍然枕靠长江,迎风破浪,一如既往。他的另一首七绝《乌衣巷》诗云: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也是一首以变与不变的强烈对比而脍炙人口的作品。人事变迁,江山易主,旧时的王公贵族已经烟消云散,他们的朱门豪宅已变成寻常百姓的家院,可是燕子并不管这些,它们仍旧飞回原来栖息的地方筑巢。
另外,这种“变中不变”的思想与文学中的“对仗”也有相似之处。“对仗”是上联与下联词句的某些特性(字数、词性等)保持不变。
唐朝王维的两句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的上句“变化”到下句,内容从描写月亮到描写泉水,确实有变化。但是,这一变化中有许多是对应不变的:
明——清(都是形容词)
月——泉(都是名词)
松——石(都是名词)
间——上(都是介词)
照——流(都是动词)
明月——清泉(都是自然景物)
在文学和数学中都广泛存在“变化中的不变”性质。
➢“转化与化归”思想
数学上的“转化与化归”思想,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之转化,进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数学方法。而在文学描述上,当某种感觉无法直接言明,就转化成另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看可感的具体事物来述说。李白将这种表述方法演绎到了极致,正如《行路难》中这样的诗句: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这些“清酒”与“珍馐”都是有价的,都是可以具体感知的。在这种时候李白充分运用了他超然的智慧,把无形的情感转化到具体可感的事物上。
➢“周期运动”思想
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诗云: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作品,也是当时传诵的名篇。诗中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如果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欣赏诗意的精美,会发现诗中描绘了一种“周期运动”。“一岁一枯荣”是指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息,这与函数的周期性数学意境完全吻合。
二、诗中蕴藏的几何构图
➢ 诗与几何四要素
人人都会背杜甫的《绝句四首》(之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不仅对仗,而且非常工整。景物的描写由近及远,由小到大,是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如果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还构造了一个含有“点、线、面、体”四个几何基本要素的空间图形。第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描写的是两个“点”;第二句“一行白鹭上青天”,描写的是一条“线”;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描写的是一个“面”;第四句“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一个“空间体”。此处表现的时空之幽远,凭借数字深化了时空意境,与平面的无限延伸有异曲同工之妙,营造出了一种难以言表的美妙意境。
➢“诗情画意”与“几何图形”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素有“诗中有画”的美誉,他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是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了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颈联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然而,数学家读此句想到的是,“将那荒无人烟的戈壁视为一个平面,再将那从地面升起直上云霄的烟气柱(实际上是龙卷风卷起的沙尘),看成一条垂直于平面的直线”。如果再将“远处横卧的长河视为一条直线,那临近河面逐渐下沉的一轮落日视为一个圆”,那么,“长河落日圆”在数学家的眼中便是一个圆切于一条直线了。上面几张图分别是从诗人和数学家眼中看到的图景,一个充满诗意,一个极具抽象。这是诗人与数学家心灵的相通,是诗情与抽象的巧妙结合。
➢ 诗中的几何透视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在柳如烟,花似锦的三月时节,黄鹤楼下,李白送别将要远行扬州的好友孟浩然,一片孤帆,伴随友人飘向水天相连的远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诗人将深厚的感情寓于动人的景物描绘之中。这时,在我们脑海里浮现出一幅“一叶孤舟随着江流远去,帆影在逐渐缩小,最终消失在水天一际之中”的图景,几何构图中的“透视”也就融合在这美的诗意中了。
➢ 诗中的四维时空
初唐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感叹天地之宏大,时间之久远,觉人生之短暂,视野之狭隘。这是古人对时间和空间看法的文学表述。
然而,从数学角度来看,这又是一首抒发时间和空间感知的佳句。诗人以自己为原点,“前不见古人”指时间可以延伸到负无穷大,“后不见来者”则意味着未来的时间是正无穷大,后两句则从天、地层面描写三维的现实空间。全诗将时间和空间放在一起思考,感到自然之伟大,从而产生敬畏之心,以致怆然涕下。
这是时间和三维欧几里得空间的文学描述,此诗的意境正与爱因斯坦的四维时空学说相衔接。数学正是把这种人生感受精确化、形式化。
① 斗:古代容量单位,1斗=10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