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社科学院
马千惠
2017年暑假,我带着邱勇校长赠送的这本《艺术的故事》,完成了一场欧洲之旅,途中有幸一睹了柏林墙的风采。遍布于并不高大的砖壁上的,是无数德国艺匠在那硝烟弥漫、暗潮汹涌的年代留下的政治画作。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戒备森严的死亡地带,连夜创作涂鸦,那是政治铁幕压不倒的艺术筋骨,是冷酷刀锋劈不裂的血脉和脊梁。
无论什么都不能阻止艺术火种的传播。事实上,艺术风格的演进也有规律可循:埃及人通常严谨刻画现实存在,希腊人大画他们双眼所见,而中世纪后,画家则通过各个侧面来表现情感主题。那些从实际功用中剥离出来,保留在现代艺术中的,其实是一种不被生活限制,却从生活中衍生滋长的情怀。艺术不仅仅是事业,更是人类不可抗拒的生活方式,它植根于我们的时代,渗透进我们的骨血,塑造着我们的生命。
众所周知,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并非原封不动地沿袭希腊、罗马传统,而是唤醒深藏于个体心中的人文精神。我认为,我们也需要一场独特的文艺复兴,来源于我们自身,更来源于社会的每一个细微角落。
高二下半学期,我的母校北京四中组织我们去河北贫困山区的初中支教。那里的孩子鲜有机会受到音乐美术课的熏陶,就连语文课堂上的朗读也是机械冰冷。这让我吃惊,更让我痛心。贫困的环境、落后的教育压制着孩子们的天性,而班里通常有小半数的孩子要辍学回家务农。我深知自己的力量太过苍白,但还是毅然决然地与同学商量出了一个方案:脱离固有的课本,引领他们发现方寸之外的美好。
记得那个阳光普照的清晨,我站在讲台上,从汉字艺术的起源开始,为他们讲解了“华”和“夏”的字形与含义,挖掘那份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美学。令我惊喜的是,孩子们眼中跃动着前所未有的欢欣和热望。
于是,我们又编写印发了诗歌、戏剧等材料,为他们示范朗读和表演。我从既定的话题“战争”延伸开去,讲《兵车行》中对和平的渴望,讲我们学校根据历史改编而成的话剧剧本《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乱世亲情。由此,我推及现世的生活,告诉他们要勇于追寻,苦中作乐,要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而孩子们的改变也令我醍醐灌顶:课间路过他们的教室,我总能看见那些练表演、读诗歌的瘦小身影。临别前,一个班三十四颗纸折的爱心,也成为了这段时光永久的纪念。
我多么想把追求至美的种子深深扎进这个闭塞的乡村,用那不可阻遏的强壮根系凿开大山,凿开这片笼罩于灰色穹顶之下的贫瘠土地!我曾以为培育艺术灵气,会像在荒原上放一场大火那样艰难,但事实向我证明,艺术萌芽已经深刻地包蕴在他们心中,等待挖掘和关切,等待复兴和重生。
无独有偶,今年4月,一篇《我叫范雨素》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轰动。不忍卒读的生命之书中,无论单调或是困苦,都贯穿着她对文学的热爱。正如贡布里希所说:“一幅画的美丽与否其实并不在于它的题材,我们不应反对那些来源于平淡的作品。”
没错,艺术并非那流于表面的风花雪月。作家林贤治曾写道,“美丽的是灵魂,不是风景。”因此,值得复兴与唤醒的,不是我们已然获得传承和发展的文艺作品,而是一种让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世界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纽带。它是美,是人文,是情怀更是灵魂!
欧洲之行中我也看到了罗马的万神殿。它矗立于老城区,是唯一一座历经两千载岁月仍然屹立不倒的古罗马建筑。我们的文艺之魂也就像它一样,在静默中凝视着世界的变迁。而我们,即使面对沧桑战火或是贫瘠困苦,也要守住它、修复它、传播它,让更多人拥有接触美、接纳美的权利。
邱勇校长在开学典礼“向美而行”的讲话中,提到欣赏艺术之美、感受科学之美、追求人性之美,我想,这不仅是清华的文艺复兴,也是我们这群莘莘学子所肩负的使命。
百年风雨,世纪沧桑。清华人,应当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因为在清华园外还有无穷的人们与我有关,更因为在这片热土上,艺术无尽,大美无疆。
作者简介
马千惠,女,毕业于北京四中,2017年考入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大类社会科学学院。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获第九届“文心雕龙杯”全国十佳校园小作家称号,“叶圣陶杯”“文心雕龙杯”全国作文大赛决赛一等奖,北大“培文杯”作文大赛决赛二等奖。
母校寄语
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紫荆记忆,玉兰情怀,都需要一片赖以生存的净土。愿你们永远传承四中的人文底蕴、艺术追求,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将责任内化为信念。愿你们在现实与理想的交汇点上取得平衡,乘风破浪,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