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产业集群升级:以中部地区为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浪潮”是学者在形象描述国际产业转移的习惯用语,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至今国际产业转移经历过至少三次大规模的浪潮(有些学者认为是四次,主要区别是时间阶段的划分(1)),在此通过回顾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梳理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重点是国际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一)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国际产业从美国转移到西欧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这一阶段的国际产业转移被认为是第一次浪潮,国际产业转移的第一次浪潮主要以资本输出方式为主。20世纪50年代,刚结束的二战严重摧残了世界经济,日本及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的经济处于危机之中,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对这些国家进行援助,从而维持资本主义政体的稳定,这次国家方式的援助为后续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在20世纪60年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行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调整,大力发展汽车、钢铁、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还有部分高附加值的技术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向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转移。在这种背景下,“亚洲四小龙”抓住了加工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机遇,经济开始由进口替代型向出口导向型转变,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日本在承接了美国的产业转移之后,快速成为全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供应者。

(二)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东亚、拉美等国家和地区承接了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的产业转移,被认为是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及伴随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损害了西方发达国家高能耗的重化工业,使得发达国家加快了产业升级调整的步伐,重点发展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能耗较小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而把钢铁、汽车等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转移。亚洲“四小龙”抓住机遇,积极承接了美、日等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出。东盟国家则承接了亚洲“四小龙”转移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轻纺等传统工业由进口替代型向出口导向型转变。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际经济受到石油和初级产品价格暴跌的冲击,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增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地区分工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美、日等发达国家进一步升级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方向转向高技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把汽车、电子等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亚洲“四小龙”和东盟转移。对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此次国际产业转移意义重大,这些国家和地区抓住机遇吸收发达国家的投资,承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促使产业结构迅速升级。与此同时,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东盟和中国转移。

(三)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

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被认为是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阶段,主要方式是产业价值链上不同附加值“模块”在国际上的重新配置。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发展的进一步国际分工,产业结构调整不可避免。工业中的产业间垂直分工向产业内垂直分工发展,即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间的分工,转变为在同一产业内产品的“差别化”分工和企业之间工序的分工,这些具有不同附加值的生产工序可以独立运行,这是产业模块化的体现。在这个阶段,美国正是利用其新技术、新产品领域的创新优势主要从事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发挥其应用技术开发优势,主要从事普通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其他发展中国家只能从事附加值较低的一般工业产品生产。

21世纪初,除受到各国之间的资源禀赋约束外,国际分工主要取决于产业价值链中各个工序的要素密集性的动态变化及由此带来的产品成本高低,使得“产品差别型分工”和“生产工序型分工”继续深化。发达国家由于综合实力强,侧重发展高端附加值“模块”,根据比较优势和全球战略把部分高附加值的“模块”向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根据实际情况在有效地承接的同时,也将部分产业开始对外转移。

上述三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情况总结如表4-1所示。

表4-1 20世纪50年代至今国际产业转移情况总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