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助免疫,吃好不得病
中药有四性五味之说,中医认为食物同中药一样,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食物的性味指的就是食物的“寒、热、温、凉”四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四性五味”,对免疫系统起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1.“四性”食物养阴敛阳
(1)寒凉性的食物:大多具有清热、泻火、消炎、解毒等作用,适用于夏季发热、汗多口渴或平时体质偏热的人,以及急性热病、发炎、热毒疮疡等。例如,西瓜能清热祛暑,除烦解渴;绿豆能清热解毒,患疮疡热毒者宜多选用之;其他如梨、甘蔗、莲藕等,都有清热、生津、解渴的作用。
(2)温热性的食物:大多具有温振阳气、驱散寒邪、止痛活血等作用,适用于秋冬寒凉季节肢凉、怕冷,或体质偏寒的人,以及脘腹冷痛等病症。例如,生姜、葱白二味煎汤服之,能发散风寒,可治疗风寒感冒;大蒜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对肺结核、肠结核、急慢性肠炎、痢疾等都有很好的补养作用;韭菜炒猪肾能治肾虚腰疼;当归生姜羊肉汤能补血调经。
(3)平性的食物:大多能健脾和胃,有调补作用,常用于脾胃不和、体力衰弱者。例如,黄豆、花生仁均饱含油脂,煮食能润肠通便,为慢性便秘者的最佳食补方法。
上述平性的食物,无偏盛之弊,应用很少禁忌。但寒凉与温热两种性质的食物,因其作用恰好相反,正常人亦不宜过多偏食。如舌红、口干的阴虚内热之人,忌温热性的食物;舌淡苔白、肢凉怕冷的阳气虚而偏寒的人,就应忌寒凉性的食物。讲究饮食必须这样考虑,如有违反,益增其偏,反而加重病情,危害匪浅。
食物的温热寒凉属性也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灵活运用,才能维持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维持生命的健康运转。因人而异来食补尤为重要,不同工作性质的人群的食补方式也不一样。如,建筑工人等户外工作者因为经常晒太阳,体内容易有热气,需要多进食寒凉食物以滋阴降火;而办公室一族因为有空调等设备调节室内温度,温度适宜,极少出汗,食用寒凉食物就可能伤身。
2.五味有五效,吃好很重要
(1)酸味的食物:具有收敛、固涩、安蛔等作用。例如,碧桃干(桃或山桃未成熟的果实)能收敛止汗,可以治疗自汗、盗汗;石榴皮能涩肠止泻,可以治疗慢性泄泻;酸醋、乌梅有安蛔之功,可治疗胆管蛔虫症等。
(2)苦味的食物:具有清热、泻火等作用。例如,莲子心能清心泻火、安神,可治心火旺的失眠、烦躁之症;茶叶味苦,能清心提神、消食止泻、解渴、利尿、轻身明目,为饮料中之佳品。
(3)甘味的食物:具有调养滋补、缓解痉挛等作用。例如,大枣能补血、养心神,配合甘草、小麦为甘麦大枣汤,可治疗悲伤欲哭之脏躁症;蜂蜜、红糖均为滋补之品,前者尤擅润肺、润肠,后者尤健脾胃、解痉挛,宜分别选用。
(4)辛味的食物:具有发散风寒、行气止痛等作用。例如,葱姜善散风寒、治感冒;芫荽能透发麻疹;胡椒能祛寒止痛;茴香能理气,治疝痛;橘皮能化痰、和胃等。
(5)咸味的食物:具有软坚散结、滋阴潜降等作用。例如,海蜇能软坚化痰;海带、海藻能消瘿散结,对治疗甲状腺肿大有良好功效。早晨喝一碗淡盐汤,对治疗习惯性便秘有润降之功。
其实,辛酸味也好,苦甘咸味也罢,只有适度食用才能滋养身体。五味过甚,会滋生火气,“火”起来了自然要“水”来灭,也就是用人体内的津液去火,津液少了阴必亏,疾病便上门了。因此,吃任何东西都要有节制,不要因为个人喜好而多吃或不吃,要每种食物都吃一点,这样才能保证生命活动所需。
*健康提醒
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性味”,应把“性”和“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分析食物的功效。如有些食物,同为甘味,有甘寒、甘凉、甘温之分。因此不能将食物的性与味孤立起来,否则食之不当。
中医学认为,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病忌咸味,脾病忌酸味,肾病忌甘味,因此我们只有对“五味”有了全面的认识,才能使煲出的美味汤粥,配比更合理,更科学,才能取得药食兼用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