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色变异常,身体在生病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内部脏腑的第一重保护,起着抵御细菌、调节体温的作用。同时,皮肤是反映机体健康状况的镜子。肌肤的颜色和光泽能反映肌肤的营养情况,也能反映内在脏腑的健康状况,可以说是我们身体的“警报器”。
1.暗黄色警报——脾胃不和积毒素
皮肤暗黄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生活习惯、外界环境以及器质性问题都可以引起皮肤暗黄。
空气中的污染物附着到面部,不及时清洁,会阻碍皮肤的代谢,长期以往,皮肤表面的秽物与代谢产物就会慢慢渗透到皮肤内部,使皮肤变得粗糙暗黄,失去光泽与弹性。一些低劣的化妆品也是损害皮肤的刽子手。劣质的化妆品中含有过量的铅、汞等有害化学物质,长期使用,也可令皮肤变暗。
长期缺乏运动,身体及肌肤的循环代谢减慢,导致体内囤积过多的废物废气,肌肤自然会变得暗黄,缺乏生气。如果经常承受很大的工作及生活压力,每天都感觉劳累、疲倦可又休息不好,特别是内分泌失衡、情绪多变、爱发脾气,均可使体内毒素淤积,面色暗沉。
从中医角度来说,肌肤出现暗黄、发灰的颜色,也反映了体内脾胃不和。脾胃起运化作用,一旦运化不调,血液循环受阻,代谢减缓,体内的毒素淤积不得外泄,就会造成面色暗黄无光。
健康调理:先从调节脾胃开始。每天要尽可能地多喝水,清洁肠胃。在饮食上一定要减少吃油腻和甜食的次数和量,可以适当地吃一些瘦肉、坚果和豆类食品。把当归、大枣放在汤里,调节脾胃的效果不错。减少使用化妆品,不得已必须化妆的时候,回到家一定要彻底卸妆,切不可带妆睡觉。当然,还要记得多做有氧运动,如跳操、快步走、慢跑等,既可以缓解压力,调节情绪,还能帮助消化,改变肌肤暗黄的颜色。
2.灰黑色警报——肾虚老化易长斑
除了紫外线照射导致黑色素增多,皮肤变黑外,皮肤变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肾功能不足。为什么肾虚会导致面色发黑呢?中医认为肾主黑,肾气不足,气化功能下降,会直接影响脾胃的运化。
健康调理:改善“包公脸”要从肾上入手。强化肾功能,提升肾气是关键。肾虚有与生俱来的肾能力不足,也有后天饮食和生活习惯造成的肾亏。肾不足就要补,补足肾亏,饮食上要多吃黑色或触感滑溜的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节制房事。注意防寒,冷是肾的大敌,天气变凉后要注意保暖。
3.红色警报——热盛体质易过敏
面色红润当然是好事,可如果红得不正常,还伴有灼热和肿胀症状,那就是皮肤向我们拉响红色预警了。
皮肤发红,除了饮酒、运动等生理情况外,病理情况下主要是由于先天性的热性体质和外界环境诱发所致。热性体质的人俗称“火体子”,通常有口干、面赤、唇红、舌红、经常出汗、容易紧张、经常性便秘等症状。这样的人应注意炎症和热症疾病。
除了天生是热性体质外,肌肤发红最普遍的原因是肌肤在营养不足、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由外界环境诱发引起过敏反应。经常熬夜、睡眠质量差、饮食不当等都可破坏肠胃的消化功能,损害肌肤健康。生活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也是导致皮肤发红的因素。一些过敏体质的人,遇到花粉、柳絮、灰尘等都会造成敏感性肌肤发红、脱皮、发痒。
健康调理:热性体质的人要多进食凉性食物,尽量多吃新鲜水果,保持饮食清淡,忌辛辣和油腻。多喝水,稀释血液的浓度,保证血液循环畅通。生活规律化,合理作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心情亮起来,肤色才能好起来!
*健康提醒
众所周知,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鲜为人知的是:皮肤也受情绪影响。由于在胚胎发育上,皮肤与神经系统“同宗”,所以心理因素可波及皮肤。人在高兴时可以“喜形于色”;恐惧时可以“面如土色”;焦虑时可以“愁眉苦脸”;羞愧时可以“面红耳赤”;盛怒时可以“怒发冲冠”,这些都是心理状态在皮肤上的表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可引起机体应激反应,甚至发生内分泌功能失调,促进血管壁或组织细胞释放缓激肽、组胺等介质,后者作用于靶组织会引起一系列反应。如皮肤血管收缩、扩张,汗腺、皮脂腺分泌,立毛肌收缩,甚至刺激角质形成和细胞增殖等,诱发或加重原有皮肤病。因此,保养皮肤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