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的含义与原则
构图的含义与目的
一张好的照片,往往是从构图开始。而构图是什么呢?为什么要进行构图?
构图的概念
“构图”,对应的英文单词是“Composition”,也可以翻译为“造型艺术”。
构图就是指根据摄影者的主观思维和客观环境,将画面元素融合与组织的过程,也就是说,构图是把人、景、物等各个元素安排在同一画面的布局方法,在摄影和绘画艺术中,构图是最重要的造型手段之一。
主体与陪体
在构图的过程中,分清画面的主次元素很重要,因为包含多个元素的画面,不可能让每个元素都突出显眼,所以认识什么是主体,什么是陪体,同时又该如何处理它们的关系,这些都是构图中相当重要的环节。
主体通常是能引起观赏者兴趣和注意的物体,在画面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在它的身上隐含着摄影者创作这幅照片时想表达的意图。
陪体是画面中与主体紧密关联的其他物体,通常它起到的作用是丰富画面、衬托主体、深化主题。
根据实际拍摄环境,合理安排画面主体和陪体是很重要的,摄影者要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任何时候主体都需要比陪体醒目,避免让陪体喧宾夺主。
焦距:50mm 光圈:f/2 快门速度:1/500秒 感光度:ISO 400
小宝贝无忧无虑地趴在爸爸的身上,画面中的小宝贝是主体,爸爸的肩膀是陪体,而爸爸对宝贝的爱和依靠则是这幅作品的主题
构图的目的
每一个题材,不论它平淡还是宏伟,重大还是普通,都包含着视觉美点。作为摄影者,不过是善于用眼睛并把这种视觉感受转移到画面上而已。
构图的目的是把构思中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表面的、繁琐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典型,是把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别人的画面元素排列手段。
构图的几个原则
主题要鲜明
主题可以说是一张照片的灵魂,一张成功的照片,可以向观赏者传递某种思想或是某种情愫,但如果这些思想、事件、情感对大部分观赏者没有产生共鸣,那么这张照片就可能是主题不明确,或者主体不能打动人。
一张成功的照片里面所表达的思想,不仅对摄影者个人来说有意义,对任何一个观赏者同样具有意义,这也是摄影理论中强调的“主题的普遍性”。
主体要突出
主题需要用画面中的主体来表达,因此,一张好照片必须将观赏者的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只有让主体突出了,主题才会明确,画面也才会有重心,所以在拍摄时应将主体放在第一位考虑。正像我们常说的,如果不知道要拍什么,那么构图就无从谈起。另外,一个画面尽量不要出现两个主体,即使有两个需要表现的重点,也尽量将它们处理为主体与陪体的关系。
焦距:100mm 光圈:f/3.2 快门速度:1/640秒 感光度:ISO 320
为了表现小路边的唯美野花,摄影者利用大光圈将其虚化,不仅突出了主体,作为陪体的绿叶也被虚化成了浅绿色的色块,画面更简洁
画面要简洁
为了突出主体,在拍摄场景中只要是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将它们纳入画面,而那些与主体无关、分散观赏者注意力、削弱主体的任何因素,我们就要尽量将它们去掉。但这并不意味着把背景上的东西全部去掉,如果周围环境有利于表现主体,我们可以适当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