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情商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1
打造优雅又知性的高级感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巴尔扎克

庄敏在生下女儿之前总是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做事大大咧咧,说话也直截了当。虽然她一向认为内在美更重要,但当她想到女儿的教育问题时,便开始思考自己作为母亲对女儿的影响力。她希望女儿可以成长为一个内外兼修的人。就是这样一个想法开启了她的内在革命,她做了很多她以前不屑于做的事:坚持早睡早起,注意饮食搭配,定期健身塑形,加入一个女性读书会,更主动地响应了公司的导师计划。就这样,随着女儿的不断成长,她也越来越优秀。虽然生活依旧会有不如意之处,她的内心却越来越充盈、目标越来越坚定。

把辛苦“磨”成幸福

年轻的女孩像贝壳,五彩斑斓,千姿百态;青春不再却优雅知性的女人像珍珠,娴静温润,雍容华贵。当贝壳受到沙砾等外界物质的入侵后,为避免自身受损,会分泌出一种叫作“珍珠质”的物质,这种珍珠质会把沙砾层层包裹住,使其圆滑,最终形成珍珠。女性在很多方面都比男性更为敏感,所以也注定会承受更多心理压力。但是,岁月对于有些人是碾压,而对于另一些人则是雕琢,后者更善于将困顿变成滋养心灵的养分,把辛苦“研磨”成幸福,活得充实且从容。

为什么改变那么难?

美国心理学家杰弗里·科特勒聚焦改变的话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并在《改变》[美]杰弗里·科特勒. 改变[M]. 钟晓逸,译.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一书中探讨了阻碍行为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改变的确很难,但并不是不可为之。所以我们要先了解改变的难点到底是什么。

思维惯性

人类的大脑分左脑和右脑,女性脑中连接左右脑的横向神经纤维(又称为“胼胝体”)相较于男性脑中的更粗、更短,这直接导致女性的决策速度更慢,因为女性经常会在理性和感性两种模式中纠结。理性说:“我真应该这样做。”感性却说:“但我实在不想这样做。”这是一种思维惯性,人总是想着什么都不用主动改变,生活就能自动地越变越好。

强大的“精神管家”

在我们人类漫长而又潜移默化的进化过程中,大脑已经训练出若干个习惯性行为,这些类似条件反射的行为把我们“照顾”得很好,让我们活得既轻松又安全。比如,遇到危险后,我们的瞳孔会自动放大,因为要看清危险源;剧烈运动后,我们的排汗系统会自动开启,只为让体温保持恒定;生下宝宝后,我们的身体会自动分泌乳汁……这一切行为都可以在我们毫无意识的前提下自动发生。这一系列习惯性的反应解放了我们的大脑,同时也禁锢着我们的行为。每一个习惯性行为都对应着一套神经回路系统(也就是我们的“精神管家”)。想要重新布阵?谈何容易。

旧习存在的用处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那么,旧有的习惯有什么存在的合理性或用处呢?

举个例子来说,酗酒的迈克很难成功戒酒,因为他的哥哥在校成绩非常突出,父母总是在外人面前夸赞哥哥,这导致迈克在家里的存在感较低。于是一次偶然醉酒后,父母对他进行了长时间的“关注”(如责骂和劝说),但在迈克看来,这是一种获得父母关注的办法。所以,除非父母对他的态度有所改观,否则他酗酒的旧习就很难改变。换句话说,迈克肯定知道酗酒对身体的危害,但引起父母关注的作用让酗酒似乎变得很有吸引力。

再举个例子,总是睡懒觉的吉娜明明知道自己的身材越来越差,应该早起锻炼身体,但就是我行我素。她丈夫的收入远比她低,但他们的感情基础非常好,日常相处也很愉快,只是丈夫偶尔会评价她日益发福的身材,她却只是笑呵呵地承认并发誓要减肥(虽然她从来都只是说说)。因为在吉娜的内心深处,她希望丈夫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自己的收入远高于丈夫这一事实无法改变,她便有意识地在睡懒觉这件事上“执着”。换句话说,睡懒觉的吉娜虽然经常被丈夫奚落,但是她认为这一习惯稍稍弱化了她的完美形象,使之与丈夫保持了某种平衡。

很多致力于研究“戒瘾”的专家表示,人总要经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理,才会真正挥别旧习。其中的原因自然也包括旧习存在的隐秘用处。

来自身边人的干预

一个人刚开始进入某个环境时,首先会仔细观察其他人的行为方式,进而调整自身进行模仿,这是人与生俱来的适应性和集体属性。但当这个环境中有个别人想要发生改变时,他必然会扰乱其他人早已习惯的格局和意识,所以,避免身边的人发生改变的行为便随即产生。乞丐不会嫉妒百万富翁,但会嫉妒比自己混得好的乞丐。来自身边人的干预是阻碍改变的因素之一。一个人的改变会让他身边的人感受到强烈的心理冲击,虽然他们嘴上通常不承认。为了“自保”,他们会实施各种干预手段。但这种来自身边人的干预无法阻挡一个真心想要改变的人,它们充其量只是阻碍而已。

强大的适应力

谁也不可能把生活经营得面面俱到,毕竟我们的时间有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我们一山望着一山高,谁又知道别人脚底下是否舒适?压力就像我们穿在外衣里面的内衣一样,勒得难受了,就趁别人不注意时快速扯一下,一忙起来,这种压力也就被我们抛掷脑后了。慢慢地,我们适应了这些压力,并和它们和平共处,便很难做出改变。

优雅知性只是习惯而已

我们了解了改变的难点后,就可以不再迷茫。那么接下来,就是我们迎难而上,一起努力改变的时候了。

修炼我们的状态,具备优雅知性的外形

女性的皮肤厚度比男性薄,所以,女性的面容更容易被各种情绪“刻画”,也就是说:更容易衰老。人的面部有40多块表情肌,它们是用来表现人的喜怒哀乐的,而且具备“记忆功能”。也就是说,你平日里的情绪都会被一一记录在册,关键时候根本无法掩饰。

女性必须学会的第一件事

英国第一位女医生、女市长伊丽莎白·加勒特·安德森生活在19世纪的英国,那正好是维多利亚时代,这个时期的大英帝国处在世界之巅,而女性的地位却极其低下。她们没有选举权,没有起诉权,更没有财产权。伊丽莎白在法国巴黎取得了医学博士的学位。她曾在伦敦女子医学院工作,不断地推动妇女获得权利,后来成为英国历史上的首位女市长。她在医学院为女学生们树立了职业女性的典范,并不断教导她们说:“女性必须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穿衣要像淑女,做事要像绅士。”总之,服饰搭配和衣橱管理是所有女性的必修课,注重穿着打扮并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是庄重自己。

皮肤的清洁工作是重中之重

你为皮肤做过多少清洁工作,皮肤就会为你绽放多少光芒。生活中,我总能发现一些中年纯素颜的女性的脸上泛着光芒,润泽的皮肤上虽有细纹,但依然难掩其优雅与知性。每次看见她们,我都深信她们一定拥有护肤的好习惯。美丽始于洁肤,这句话真的没错。

皮肤的保养是一场攻坚战

皮肤的最外层叫作“角质层”,它能保护皮下组织,防止其受到环境的侵害。然而,当角质层长时间受到外界侵害后就会变得很薄,皮肤的防御能力也就随之下降,很容易受伤。保湿补水则会促进“水合脂”的形成,角质层的细胞才能因此更好地自我修复,继续为皮肤提供防护。要知道,让碗里的一滴墨颜色转淡,最好的方法是不停地往里加水。

时光老人一定是一位画家,因为它总爱在我们的脸上留下各种色斑。虽然它们于生活无碍,却有碍观瞻,所以祛斑工作必须有序进行。当然,产生色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过度疲劳、缺乏睡眠、精神压力过大、紫外线照射、劣质化妆品的刺激、内分泌失调、怀孕引起的黑色素沉淀、新陈代谢慢、抗生素药物刺激、气血不足、流产手术等。所以,祛斑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人的皮肤一旦失去角质层的防护就会很危险。你需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别太在意皱纹

我有一位合作伙伴,她50岁左右,事业蒸蒸日上。把儿子送进大学后,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可能是因为骨子里怕老,也可能是碰上了哪位销售高手,她竟做了皮下注射的美容治疗。脸上的皱纹消失了,但鲜活的表情也不见了。每次和她说话,我总感觉她戴着个面具,笑容里多了一丝诡异,少了很多真诚。

父母赐予我们的是一张无瑕的面容,我们则用自己的性情和经历重塑了这张脸。我们才是自己的雕刻师,而创作过程需耗尽一生,且越往后越见功力。有的雕刻师懂得顺势而为,让作品浑然天成;有的雕刻师却没有主见,最后让作品变了形。请记得,要爱自己,也要爱那散发着岁月光芒的皱纹。

节制对美食的贪恋

美国心理医生朱莉·霍兰在《情绪女人》一书中说:“一直以来都有实验证明,小鼠超重对大脑毫无益处……如果给这些小鼠抽脂,细胞活素含量随之降低,它们的智力测试可以拿A……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毛骨悚然的事实:研究者往消瘦的实验鼠身上移植之前通过手术割下来的脂肪块,消瘦的实验鼠在认知测试中的表现会变差。这就是所谓的‘肥’头傻脑吧。”[美]朱莉·霍兰. 情绪女人[M]. 尹晓虹,周村,译.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5:187.

我们的胃部呈囊袋状,它具有相当强的伸缩性,并受神经调控。成年人在空腹的时候,胃腔容量约为100毫升,进食后能达到2 000毫升左右。也就是说,当你感觉到撑的时候,胃腔容量已是饭前的20倍。因此,胃腔容量会随着进食量的变化而变化。要记得,适度的饥饿感才是享受美食的先决条件,每顿饭吃到感觉不饿就可以了。

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具备优雅知性的底气

社会心理学家苏珊·菲斯克和雪莱·泰勒共同提出了“认知吝啬者”的概念。认知吝啬者是指个体在接收信息时,不情愿思考,单纯凭经验或直觉去反应,用认知捷径处理外界信息,用以减轻自己的认知负担。当然,我们都是认知吝啬者,所以才有那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名句。我们很容易犯自以为是、想当然和答非所问的错误。尤其是女性的大脑更倾向于记忆事情的细节而非整体,而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很发达,所以一个不学习的女性迟早会变得喋喋不休、索然无味。因为大脑犹如土地,没种庄稼,只能杂草丛生。既优雅又知性的人都有一份基于灵魂深处的自信,因为优雅源于自信,自信源于勤奋,勤奋源于一颗愿意学习的心。阅读至此的你,想必一定是既优雅又知性的。

用心对待“后天亲人”,具备优雅知性的灵魂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在确保终身幸福的所有努力中,最重要的是结识朋友。”年轻时,我们期待着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却在多年后发现,我们并没有完全独立,而是依赖着更多的人。

巩盼烟天生有种沉静温婉的气质,因为交往9年的前男友在婚前临阵脱逃,所以她对婚姻有些畏惧。一个气质和能力都很一般的男人最终成了她的丈夫。几年下来,她的皮肤枯黄干裂,体重也增加了十几斤。在她已经准备甘于平凡时,丈夫却有了婚外情。经过半年多的冷战,他们还是离了婚。她说:“作为女人,如果你都放弃了自己,又怎能奢望别人会爱你?”有意思的是,在她果断挥别那段不堪回首的婚姻后,她的身材也重新变得苗条、健康。

师莺儿是医院里的一名药剂师,每天上班看单子抓药,下班忙着照顾两个儿子。她几乎没什么朋友,除了她的一位大学同学。这位同学先后做过医药销售代表、保险经纪人和美容院老板,每天忙得筋疲力尽。压力过大的时候,她总是习惯向师莺儿诉苦,她们的友谊就这样保持了几十年。虽然她这位同学的经济条件要优越很多,但师莺儿却非常珍惜自己平淡的小日子。

我把丈夫和朋友都称为“后天亲人”,你长时间面对的人对你的影响最深,所以我们需要用心对待他们并不断完善自己。当然,有些事不能苟且,有些人不能迁就。巩盼烟离婚的决定显然是对的,因为她在离婚后,整个人的状态都变好了。至于药剂师师莺儿,她能守着清贫的时光安然度日,保持着较高的幸福感,正是因为她透过同学感受到了市场的残酷,从而少了一份浮躁和慌张。

如果你有一位认真生活、用心待你的丈夫,就请适度容忍他的缺点,因为你们一起努力,彼此互补,才能成为无坚不摧的“婚姻共同体”。婚姻的意义就是让彼此都能变得更好,最终变成对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那个人。如果他视你的好为理所当然,并放弃为你们共同的未来努力,那么请你及时放手,千万别让自己太狼狈。离婚确实是一种不愉快的经历,但生命如此短暂,世界如此美好,你没必要明知坚持是徒劳,还一味地伤害自己。

运用“7秒法则”养成好习惯

我们不妨先来看两个实际案例,再来深入了解“7秒法则”。

金融理财师荆莹的晨间趣事

荆莹是一位金融理财师,她最近的一次感冒咳嗽持续了将近一个冬天。所以,一立春,她便购买了冥想的网络课程和全套的冥想用具。每天早晨,被闹钟叫醒后,她总会在床上赖上一会儿,而那“一会儿”总让她感觉无比惬意,所以她的晨间冥想的习惯一直没养成。后来她运用“7秒法则”,轻松养成了晨间冥想的习惯。

♥ 睡前,她把电脑放在床头柜上,并把瑜伽音频课程打开,让界面保持在随时可以开始的暂停状态。

♥ 她把新买来的瑜伽垫放到枕头旁边。

♥ 她穿着宽松舒适的瑜伽服入睡。

♥ 她把闹钟的时间从原来的早上6点30分调整到早上6点15分。

♥ 她把原本放在床头柜上的闹钟放到距离床尾一米的地上。

当荆莹做了上述这些细微的调整后,神奇的事情出现了:早晨,她被闹钟吵醒后,条件反射地用右手去摸索闹钟,而闹钟离她的手太远,她至少要花7秒才能完成睁眼、起身、向床尾挪动、弯腰、下床跨出一步并关掉闹钟的一系列动作。所以,在执着、刺耳的闹铃声中,荆莹睁开了双眼(此时她本打算摸索闹钟的右手还停在空中),看着电脑显示出的微弱光芒,便随手按了回车键。然后,充满磁性的冥想引导语伴着清新的音乐响起。别以为这样她就会练习冥想了——荆莹又习惯性地闭上了双眼。但耳边是冥想曲、引导语和闹铃声混杂在一起的声音,这让她难以忍受。所以,她的大脑变得清醒了一些,然后她去了趟洗手间。她从洗手间出来并关掉闹钟后,又习惯性地爬回床上。但身旁的瑜伽垫和身上的瑜伽服都已就位,她便轻而易举地靠着床背坐直、闭上了双眼——晨间冥想的练习终于开启了。

既优雅又知性的妈妈

52岁的王欣曼在一家国企工作,从家到单位只需要步行5分钟。她的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他们唯一的女儿在英国读书。她的生活很安稳,唯一的烦恼是自己日益发福的身材。尤其一年后要参加女儿的毕业典礼,她知道减肥势在必行了。在她尝试了“7秒法则”后,效果非常明显。第二年,她优雅自信地出席了女儿的毕业典礼,让女儿惊喜到尖叫。

♥ 她清空了冰箱,并果断拔下了电源。换言之,除了水,她的家里什么食物都没有,咖啡、糖等都被她送给了亲戚和朋友。

♥ 尽管她的厨艺很好,但为了避免逛菜市场,她恢复了早上和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的习惯,食量与往常一样。

♥ 每天下班后,她就换上运动鞋,带上最原始的计步器,朝家的相反方向走。走到10 000步再往回走,去单位取了衣服和手机后回家。就这样,她坚持每天20 000步的运动量。

♥ 有时候,她路过餐厅门口时会特别馋,还会想象某种菜的味道,但兜里除了家里的钥匙和计步器,什么都没有。所以,她也就只能忍耐到底。

♥ 熟悉她身体状况的一位老中医说她的肠胃蠕动比一般人慢,所以她经常在快到吃晚饭时还在打饱嗝。她会大量饮水,所以她的饥饿感并不强烈。后来,她开发出一条往返没有任何餐厅的运动路线,这让她不用再面对美食的诱惑……

想改变的主观意愿结合几个微小的客观改变,就为坏习惯设置了障碍,让它的延续不再容易,也为好习惯的形成创造了便利条件。

“7秒法则”到底是什么?

旧有的坏习惯的力量太强大,要想摆脱它,必须人为地为它设置障碍,让它无法自行启动,哪怕只是多花7秒,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7秒法则”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皆有效”的方法,成功的前提是你发自内心地想要改掉某个坏习惯。优雅知性是一系列好习惯的结果,如果你想养成什么好习惯,也可以运用“7秒法则”,为你想要养成的好习惯创造便利条件,让你在“执行”它时节约7秒,事情就会轻松很多。比如,你有多久没用过你家的跑步机了?为什么不试着拿掉上面的毛巾,擦去上面的灰尘,插上电源并行动起来呢?如果你做了这些细微的改变,那么,当你再想跑步时,就会容易很多。换句话说,你启动这个好习惯所要花费的能量越小,好习惯就越容易养成。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过:“我想靠迅速抓紧时间去留住稍纵即逝的日子,我想凭借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尼采说:“纵使人生是一场悲剧,我们也要快乐地将它演完。”花儿终将凋零,却没有辜负每一寸可以绽放的光阴;女人迟早会老去,也不该放过每一次可以开怀大笑的机会。我们从无意识中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却有意识地穿过几十年的岁月,在收获爱的同时也付出心力,为什么不努力留下一份既优雅又知性的回忆在心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