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点精讲·真题自测:社会工作综合能力(2017初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人类行为

考点一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

(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等方面的要求。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只有这些基本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2)安全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解除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3)归属与爱的需要。首先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归属于某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其次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

(4)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即自尊,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以上五种基本需要可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低级的生理性需要,即第一层和第二层;另一类是高级的社会性需要,即第三、四、五层,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处于最高层次。

低级需要是人与动物共有的,高级需要是人所特有的。

2.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评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完善的研究需要的理论,它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发展和需要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反映了人的基本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向以及需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也存在局限和不足。一是对需要层次的划分过于绝对,忽视了理想信念在需要中具有最高调节器的作用;二是离开了人的社会历史条件,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抽象地谈人性和人性的自我实现,没有看到个人需要和社会历史条件、制度等社会因素的关系。

考点二 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1.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C.P.Alderfer)于1969年提出的。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即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

(1)生存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因素而提供的手段。这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2)关系需要。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的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它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感情上的需要和一部分尊重需要。

(3)成长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这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

2.对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的评价

阿尔德弗的ERG理论在需要的分类上并不比马斯洛的理论更完善,对需要的解释也并未超出马斯洛需要理论的范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认为是带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ERG理论则偏重于带有特殊性的个体差异,这表现在ERG理论对不同需要之间联系的限制较少。

3.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的特点

第一,ERG理论并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当这种需要的得到满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

第二,ERG理论认为,当较高级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降而求其次。

第三,ERG理论还认为,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这就与马斯洛的观点不一致了。

考点三 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

他们把人类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中介需要。

1.基本需要

基本需要包括身体健康和自主两个方面。身体健康是人类基本的需要,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也不管其处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如果想要好好地生存,就要保持身体的健康。人在日常生活中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任务需要各种能力,如体力、脑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等,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这些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对身体健康的界定通常都是从反向来定义的,即一个人如果没有特殊的疾病就可以称为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定义是能够跨越文化差异的,如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得了同一种疾病,至少在三个方面是相同的。一是患病的感觉相同;二是病理检测报告、病因相同;三是对疾病的防治和治疗方法相同。另一个基本需要是自主。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只有具备自主性,才能自发、自动地从事某种活动。影响一个人自主性的因素有:一是对自我、自身所处的文化以及自己在所处文化中应该做什么的理解水平;二是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三是客观环境所提供的机会。

2.中介需要

中介需要是指那些在所有文化中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人的自主的产品、服务、活动和 关系的特性。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列举了 11种中介需要。即有营养的食物和洁净的水、具有保护功能的住房、无害的工作环境、无害的自然环境、适当的保健、童年期的安全、重要的初级关系、环境上的安全、经济上的安全、适当的教育、安全的生育控制与分娩。

* 小试牛刀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组织新入职的员工春游,大家通过春游活动,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提升了团体的凝聚力。根据阿尔德弗尔的理论,这一做法主要是满足了员工的( )。

A.尊重需要 B.自我实现需要 C.成长需要 D.关系需要

【解析】D。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密切相关但有些不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①生存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集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因素而提供的手段。这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②关系需要。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它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③成长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选D。

考点四 人类需要的类型

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从内容的角度划分,人类的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指个体对物按人们对需要的迫切程度划分,人类的需要可分为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生存性需要是指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如阳光、空气、水、食物等。发展性需要是人类平等、自由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如衣、食、住、行和日常用品的需要。在物质需要中既包括生理性需要,又包括社会性要。精神需要是指人对智力、道德和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条件的需要,如人对学习提的需要、创造发明的需要、贡献能力的需要、独立自尊的需要等。

3.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

按人们对需要的迫切程度划分,人类的需要可分为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生存性需要是指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如阳光、空气、水、食物等。发展性需要是人类平等、自由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考点五 人类行为的类型

1.人类行为的含义

人类行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类行为是指由客观刺激通过人的心理活动而引起的内部与外部的反应,狭义的人类行为仅指外显的行为。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B代表行为,P代表个体,E代表环境。这比较能说明人类行为的真实含义。

2.人类行为的类型

(1)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

按照人类行为的起源,可以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本能行为来自遗传,是人类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出现的定型的行为模式,如吮吸、爬行等。习得行为是人类在后天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渐学习而形成的,也可以叫学习行为,如工作、交往等。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先天本能加上后天学习所产生的。

(2)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根据行为对社会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可以将人的社会行为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指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包括助人、遵守社会规范、友善、公共参与等。其中那些不求任何精神和物质回报的助人行为也被称为利他行为。反社会行为是一种攻击他人或社会的有消极作用的行为,如暴力行为、侵犯或攻击行为、伤害他人和破坏社会秩序行为等。

(3)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

按照行为是否符合正常模式和社会规范,可将行为划分为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正常行为是指符合社会规范和正常模式的行为。偏差行为是指显著异于常态而妨碍个人正常生活的行为。因为社会规范和正常模式是相对的,所以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区分也具有相对性。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常用标准有个体主观体验、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和行为适应性标准。

3.人类行为的特点:适应性、多样性、发展性、可控性、整合性

* 小试牛刀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工作行为、交往行为属于哪一类型的行为( )。

A.反社会行为 B.习得行为 C.本能行为 D.偏差行为

【解析】B。习得行为是人类在后天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渐学习而形成的,也可以叫学习行为,如工作、交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