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不能承受的丧亲焦虑——哭了大半年的老师
作家周国平曾说: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没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坍塌了。
失去了亲人,身为儿女的我们自顾自地沉浸在痛苦中。但却不知道,身边的其他亲人也正承受着同样的痛苦。
叙事疗法大师吴熙娟老师年近六旬,授课风格亲和幽默。有一天,她讲的主题是“老人也很可爱”。讲着讲着,她忽然哽咽了,在座的同学都被吓到了,大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老师抬眼望着天花板,清了清嗓子说:“我的爸爸是一个特别可爱的老人,但是他已经离开了我。在他最后的日子里,我推掉了所有的课和工作,回到家里好好陪伴他。我从来没有经历过那样的一种过程,全家人都很痛苦,无比焦虑,又无比彷徨。可是,全家人又都不针对那件事去讲话,也不进行沟通,大家都像怀揣着一个共同的、可怕的秘密,心照不宣。等到爸爸真的走了以后,我感觉自己痛苦得不能再和任何人交谈,包括我的先生。我每天沉浸在痛苦中,大多数时间都把自己关在卧室里。我也没有心情工作了,也不想再和任何人会面,对于学习也提不起兴趣来了。做饭、洗衣服、收拾家务这些事情,我更是一点力气都没有。我每天都在哭啊,眼泪不听话地一直往下流,好像眼泪流出来才能缓解内心的伤痛一样。就这样过去了将近大半年,先生觉得我这样不行,就请了一位医生来家里。医生对我说:‘太太,你不可以再哭了。’我说:‘我真的很难过,你不让我哭,我该怎么办呢?’医生叹口气:‘你一直在思念着爸爸,不停地哭,但是你知不知道,你已经哭太久了,再哭下去你的眼睛会坏掉的。你到底忽略自己的身体多久了,你该好好地照顾一下它了。’这时候,我向旁边看,发现先生头上有一缕缕的白发。我忽然意识到,这大半年来,我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都是先生在细心地照料。我只顾着自己痛苦,忽略了身体,也忽略了先生。从那天开始,我告诉自己,不能再哭了,再哭下去,身体坏了,先生也要被累死了。那天晚上,我进厨房做了一碗汤,端出来的那一刻,先生哭了。他说:‘你知不知道,这么长时间以来我有多担心你。我说:‘以前不知道,也没空知道,但是现在知道了。’”
说话间,老师满眼满脸全是泪。她不去擦,任由眼泪在脸上流淌。
她其实也不年轻了,提起多年前去世的爸爸,仍然伤心得像个少女。老师说完,教室里哭成一片。
心理学家认为,与离开的人的关系越亲密,他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重要,生者的痛苦就越大,情绪变化和痛苦持续得就越久。痛失亲人后,人们在生理上会出现疲乏无力、失眠、坐立不安、食欲不振等症状,而在心理上则会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休克期。人们在情绪上会出现焦虑、悲伤、抑郁等情绪,在心理上则开始否认丧失亲人的事实。人们会觉得,亲人的音容笑貌还在。
第二个阶段,自责期。人们会认为自己未在逝者生前尽到责任,有些人会心怀愧疚,甚至认为自己应对亲人的逝去负主要责任,经常精神恍惚、茶饭不思。
第三个阶段,抑郁期。过度沉浸在对已逝亲人的思念之中,对生活失去兴趣,夜间常有噩梦、失眠等不良反应。
第四个阶段,恢复期。这时候,人们的身心渐渐恢复常态,开始恢复正常生活。
一个成年人应如何缓解丧亲焦虑?
1. 从理性角度来说,每一个人都终将从这个世界上离开,有的人离开得早,有的人离开得晚; 有的人离开得安逸,有的人离开得凄凉。这些是不同生命要经历的不同风景。分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有生之年我们不曾珍惜过生命,也不曾珍惜过爱自己的人。
2. 父母健在,身为儿女,尽可能多地尽孝。等到父母不在了,有些人会发现自己有太多太多的遗憾。而此时,那种深深的内疚感才是最令人痛苦的。所以,如果我们在父母生前尽孝,完成了这一世缘分,也就好了。在某些时候,我们要学会理解,生命就是一场花开花落的绽放过程。
3. 面对悲伤,有人选择逃避现实,借酒浇愁; 有人拼命工作来麻痹自己;还有人干脆压抑自己的情绪,将内心锁起来。要知道,叠加的负面情绪会使人的心理问题越积越多,到一定阶段爆发了就不可收拾。只有直面悲伤,才有可能消除悲伤。所以,不如拿一张纸,写下自己的悲伤,和悲伤来一段对话吧!问候自己的悲伤,和悲伤拥抱、握手,带着悲伤去旅行。
4. 流泪、哭泣也是一种疗愈。常常听到亲人们会送来好心的劝慰,诸如“别哭了”“别难受”“别伤心了”。要知道,人在悲伤时,生理上的流泪其实是一种很好的缓解精神痛苦的方式。如果一个人明明很痛苦,还要顾及身边人的情绪,不去哭,不去流泪,不去难受,不去伤心,那反倒不是正常反应。不哭, 不代表这个人就真的不伤心。
所以,尽情地大哭一场。难过了就去泪流,才是顺应真实的一种自然之道。当然,我的老师流了太多的泪,眼睛都要失明了,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医生的帮助就显得无比重要了。
有人会说,思念过世的亲人是一种软弱和无助的表现。而人们不愿意让自己看起来那么软弱和无助,所以拼命压抑思念、压抑痛苦。但动物都懂得思念,更何况是人!
而且,不要害怕被人嘲笑软弱和无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不能接受别人的软弱和无助,往往是因为我们内心有太多的弱软和无助,我们不能接受自己的这一部分,才如此表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