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1 我的教育理念是伴生教育
伴生教育不是简单的陪伴。陪伴有有效陪伴和无效陪伴之分,有大量的家长其实是无效陪伴。伴生教育则是要对孩子进行有效陪伴。“伴”是陪伴,“生”有四个方面的含义:生命、生活、生长和终生。我们除了对孩子有“养”的责任,还有“育”的责任。家庭教育应该是这样一以贯之的。
首先是对生命的认知。很多人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与体验。缺少了生命的教育,各种不好现象就会出现。每年全国发生的青少年自杀案例触目惊心,这显现了青少年群体对生命的漠视。应该让家长明白生命的可贵,应该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生命的教育,从而产生对生命的敬畏,珍爱生命。
珍爱生命的教育是从孩子出生开始的,并贯穿成长的始终。不用刻意,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引领:春天的小草,那是在冬天的大地之后第一个带来春的气息的生命,它破土而出,蓬勃向上;墙缝里长出的植物,那是不屈的象征;小孩子水枪下挣扎的小蚂蚁,那是生命的顽强。
当我们来到自然中,倾听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声音时,我们要告诉孩子:这是生命。有了生命,生活才会有意义。
其次是对生活的体验。在有关孩子的事务中,家长总想包办代替。对于孩子而言,平时除了学习,就是使用各种电子产品,生活的五味杂陈他们没有机会去体会。家长应该让孩子过正常人的生活,让孩子对生活有所感悟,这样他们才能学会生活。
我们不能替代孩子去生活。当今社会,太多的家长让孩子变成了学习的机器,他们逼迫孩子把所有精力用于学习好考上理想的大学,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孩子有生活吗?孩子会生活吗?如果大家读过“天才妈妈的忏悔录”,就会发现,学习好不代表一切,没有生活能力注定要被社会所淘汰。
曾在图书馆见过一对母女,她们很有恒心,每天都会早早地来到图书馆。妈妈用手机看电视剧,孩子在家长监管下写作业题。这是一名高中生,我估计她学习成绩并不好,因为孩子只是在假装学习,明显是在做给妈妈看。妈妈包办了一切,一会儿送水果,一会儿送饼干,一会儿披衣服,和孩子的学习态度对比这份爱变得好辛酸、好廉价。而孩子在这个场景中就是个单纯的学习机器。我觉得,当孩子变成了一种特定意义的机器的时候,他就失去了生活,他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第三是对生长的感悟。每一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颗优秀的种子,但我们习惯于为他们遮风挡雨。我们不想让他们重蹈我们的覆辙,我们希望他们生活得更好,不用经历我们所经历的任何磨难。但没经历过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没有经过风吹雨打,怎么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生长总是要经历痛。作为父母总是不希望孩子经历成长过程的痛,想代办一切可以代办的,甚至不能代办的。我们不想让孩子吃得不好、穿得不好,我们不想让孩子吃任何的苦。所以,有人说有一种苦叫“父母觉得苦”。我们把孩子放在温室花盆照顾,但那颗种子明明是可以在室外长成参天大树的啊!
经历生长的痛,才能让花开得更灿烂,才能让树长得更茂盛!
第四是对终生的诠释。陪伴是终生的,即使有一天我们老了,我们也依然参与着孩子的成长。我们用自己一生的积累去成就我们的孩子。站在巨人肩膀上,人会成长得更快。我们不是巨人,但我们曾经在这个世界上走过,可以把我们一生的体会留给子女。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活到老,引领孩子的人生到老,这才是智慧的家长,这才是陪伴啊!
我们应该用最长情的陪伴,为孩子们创造最幸福的环境。在好的环境中挖掘孩子的潜在智商,培养孩子的高情商,让孩子生活得健康、阳光、和谐,让孩子自己成就优秀,享受优秀,让孩子去发现和寻求最佳的自我!这就是幸福从家风入手,让孩子的思想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家教入手,让孩子的行动得到提纲挈领的引领;从家庭入手,让孩子的立身处事得到升华。这可能就是成功的人生吧?这也就是成功的家庭教育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