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简明读本·三国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传记第五 程昱 刘晔 贾诩

程昱(141—220) 字仲德,东阿(今山东阳谷)人,身高八尺三寸(约一米九),美髯。在很重视仪表的三国时期,他属于英俊美男子。在他四十三岁时,黄巾起义爆发。当黄巾军打到他所在的东阿县时,县丞王度率一部人响应黄巾军,县令吓得翻墙而走,城内的官吏百姓都逃到城外东边的渠丘山上。程昱逃出后,即主动派人去侦探王度的情况,不久得知其因城内无人已撤至城外,便与县城中的某大姓商量说:“王度占领了县城而不敢居守,说明其只不过是为了抢夺一点财物而已,其实力量不大。现在我们应回城,城墙高,粮食多,才能坚守。”该大姓也有同感。他们欲请官吏、百姓回城。但吏民反而怕城里不安全,不从。程昱即对该大姓说:“愚民不可计事。”即密派数人到东山上挥旗,同时大呼贼来了,终于使吏民随其回城,并找回县令,请其一道守城。当王度再来攻城时,程昱又率军民将其击败。在这次黄巾大乱中保全了东阿城,程昱名闻四方。

初平年间,兖州刺史刘岱欲召辟程昱为州吏,程昱拒绝。不久,袁绍与公孙瓒大战,双方都争夺、威逼刘岱,刘岱不知何从。他的一个属吏说:“程昱有谋,能断大事。”便请程昱来商量。程昱分析说:“袁绍距我们近,公孙瓒距我们远,不能舍近求远。再说,公孙瓒虽暂时打了一个胜仗,但他绝不是袁绍的对手。”于是,刘岱选择了袁绍。不久,公孙瓒大败,刘岱上表要朝廷任命程昱为骑都尉,程昱以有病为由,坚决推脱。

初平三年(192),青州十万黄巾军入兖州,成功地斩杀了刺史刘岱,由曹操主兖州事。曹操刚到任就征召程昱出仕,程昱欣然前往受命。曹操与其一席谈,很高兴,即让他代理寿张(今山东东平)县令。接着,曹军在寿张击败青州黄巾军,又收编其精锐,诸多杂事由程昱处理。曹操对他很满意,在率大军出征徐州时,便让程昱来与荀彧一道守鄄城,并处理州里事务。不久,发生了张邈、陈宫叛迎吕布事件。当时,兖州数十城皆投降吕布,仅剩下鄄、范、东阿三城,情况很危险。面对突变,程昱坚决站在曹操一边。荀彧要他利用在这一带的影响,回去说服范、东阿城坚守。当他到范县时,吕布已经将范县令靳允的母亲、弟弟、妻子捉为人质,并已派人入城为说客。程昱向其分析了吕、曹二人之得失及未来,靳允即斩杀吕布的来使,表示坚守范城。程昱又派人去毁掉仓亭渡口,当陈宫率军赶来时,无法过河。他又到东阿,与该县令一道坚守。这样终于保住了三城。曹操回来后,拉住程昱的手说:“如果没有你,我回来就没有落脚之地了!”于是曹操上表要朝廷用其为东平相。程昱原名立,少年时曾梦上泰山,双手捧日,曹操于是为其改名昱。

此后,曹操与吕布战于濮阳,由于兵力太少,连续失利。这年当地出现大蝗灾,粮食极度欠缺,一斛粮卖五十余万钱,民间出现吃人现象。当时,程昱为曹操筹集粮食,其中也杂有许多人肉干。由于缺粮,曹、吕两军一度停战。当时,袁绍派人来说只要同意合作,即只要服从他,并把家属送到邺城做人质,便可供给粮食。曹操打算同意。程昱知道后,即去劝曹。他分析了袁绍想成大事,但智力不够,而曹操绝不是能居人下之人,且现在还有成就霸业的基础。曹操终于放弃了投袁的打算。

建安元年(196),献帝东迁时,程昱与荀彧一道劝曹迎帝。曹操迎帝都许后,便表奏献帝让程昱在朝廷中当了尚书。此外,曹还让程担任东中郎将,并兼任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务。可见曹操对其极信任。

刘备被吕布打败后,来投曹操。程昱即劝曹杀备,曹不听。后来,曹操又派刘备带兵去拦击袁术。程昱知道后,马上去劝阻,曹操也开始后悔,即派兵去追刘备,可已经晚了。

建安四年(199),袁绍率十一万大军南攻曹操。当时,程昱负责守鄄城,只有七百兵士。曹操准备为其增加二千兵,为程昱谢拒。程昱认为,袁绍拥大军而来,不打兵少的城;若加兵,袁兵反而会来打。后来袁绍路过鄄城,因见其兵少,果然不攻而过,其胆识很令曹操等佩服。官渡之战中,程昱的主要任务是与李典一道从水路运军粮。

当曹操与袁谭、袁尚交战时,程昱为其运粮,同时收编山泽中的亡命之徒数千人,补充前线。曹操非常高兴,命其为奋武将军,封亭侯。

曹操南攻荆州,刘备逃往东吴边界。当时,曹营中许多人都认为孙权会杀刘备。程昱却认为孙权会先借兵刘备,以共同抗曹,待抗曹成功,孙权想杀刘备时,又无能为力了。这种预见不久就被证实。

曹操西征关中,让曹丕留守,程昱参军事。当时,河间地区发生了以田银为首的农民起义,曹丕即派大军前往攻打。义军被围后,有千余人投降。议者皆认为,应按法律斩杀围而后降者。但程昱却认为:“过去制定此法时为割据混战局面,现在北方已经统一,且他们是我们的百姓,不宜杀;若一定要杀,最好先请示曹公。”众议者又认为现在曹丕留守,有专命处理之权,程昱不答。下来后,曹丕单独召见他,说:“你好像还有话没说完。”他说:“专命之权一般是用于处理紧急事务,现在这些俘虏就在我们手里,不会发生意外,故老臣认为不宜行用此权。”曹丕即将此事请示曹操,曹操果然不杀这批俘虏。事后,曹操非常高兴,对程昱说:“君不仅善于军事计谋,还善于处理好我们父子关系。”建安十八年(213),程昱参与上书请献帝封曹操为魏国公。

程昱性情刚烈,常与周围人意见不合,得罪了不少人。虽不时有人上告程昱谋反,而曹氏对他更好。魏国建立后,他任卫尉,封安乡侯。他于晚年主动退休交出兵权,闭门不出,竟得善终,享年八十。


刘晔(178—235) 字子扬,淮南成惪(今安徽寿县东)人。他是刘姓皇室后裔、东汉光武帝的儿子阜陵王的后代。到父辈时,他的家族仍为扬州的豪族名门之一。在他七岁、哥哥九岁时,其母病危,临终前对他们兄弟说:“你们爸爸的宠妾,天性喜欢陷害人。我死后,她必搞乱我们这个家庭。你们长大后,若能把她杀掉,我就死而无恨了。”刘晔十三岁时,对其兄说:“亡母之言,可以执行了。”即入室杀掉其父宠妾,然后直接到母亲墓前拜墓。其父大怒,派人抓刘晔。刘晔却主动回家对父跪拜请罪:“这是亡母临终之令,我愿接受未经请示而自行执行母命的惩罚。”其父心中诧异,感到他不同寻常,不再处罚他。后来,以善于识人而出名的许劭来到扬州,他认为刘晔“有佐世之才”。

很快,刘晔成为扬州的名士,而且他家是名门大族,在当地很有影响。当时,扬州境内有几支拥有部曲的豪帅,其中郑宝实力最大,大家都怕他。郑宝想驱赶当地百姓到江南他控制的区域去,便强逼刘晔出面召集执行。这时正好曹操派人来此地办事,刘晔即前往拜见,讲了郑宝之事,并请使者到家同住数日。郑宝带数百人前来会见使者,刘晔将其徒众安排在中门外,以酒肉款待,特将郑宝安排在内室,令家僮伺机下手将其杀死。郑宝不吃酒,敬酒的家僮一直不敢下手。眼看要错过机会了,刘晔便亲自上前,趁其不备,拔出佩刀将其砍杀。然后他手持郑宝首级,外出对其部众说:“曹公有令,敢有动者,与郑宝同罪!”其随从大惊,逃跑回营。因郑宝营中还有兵将数千,为防止意外,刘晔即骑郑宝马,带家僮数人,来到营门,叫出其头目,讲明利害。营内头目及兵士皆叩头请刘晔进营,表示悦服,并请其当首领。刘晔虽知道当时汉家天下气数已尽,但因自己是汉室枝叶,不便拥兵反汉,遂带领这支部队投奔庐江太守刘勋。

当时,刘勋、孙策是争夺江东的主要竞争对手,但刘勋对此并无清楚的认识。孙策用计诱刘勋去进攻上缭,刘勋贸然想出兵,刘晔表示反对。他说:“上缭虽小,但城坚池深,易守难攻;若短期打不下,孙策很可能乘虚袭击我们后方,届时,我们将退无所归。”但刘勋不听,仍带军去攻。孙策果然袭击其后,刘勋大败,只好率残部投到曹操所属的军中。

不久,曹操征召扬州名士到许都,其中包括刘晔。同行名士五人,另外四人沿途高谈阔论,日夜不停,刘晔却独卧车中,一言不发。到了许都,曹操召见他们,问起扬州先贤、敌人形势,四人皆争先抢答。最后,曹操不再提问时,刘晔才“设远言以动太祖”,并到曹操刚好听懂时便停止。召见完毕,曹操即任命这四人为县令,留刘晔在身边当幕僚。

曹操在寿春时,听说庐江界内有“山贼”陈策,聚众数万,据险而守,便问周围人能否去攻打。众人都认为“山贼”善守难攻,打胜了对我们也没什么好处,用不着去打。刘晔却认为:“陈策等不过是在天下大乱之时聚众自保罢了,现在凭着您曹公的威名,再以大军压境,讲明利害,他们便会自行溃散。”曹操即以大军前往,派人一宣传,果然他们就解散了。曹操即提拔刘晔为司空仓曹掾。

曹操亲率大军征伐汉中张鲁时,刘晔以主簿的身份随军。军至山中,曹操见山险水恶,加之缺粮,便决定火速撤退。刘晔却为曹操分析道:“我们缺粮又退兵,敌必攻,我们就是退出也会受重大损失。现在敌见我们退兵,必放松警惕,若我们转身猛攻,便可取胜。”曹操采纳此计,果然攻进汉中,降服张鲁。

打下汉中后,刘晔又建议继续南进,攻打西蜀。他对曹操分析道:“现在我们拿下了汉中,蜀人已吓破了胆。刘备夺得西蜀的时间还不长,他与当地人之间还没有建立起相互依靠的关系。以曹公您的神明,凭藉现在我们打了胜仗的气势,利用现在蜀人的惊恐不安,我们有把握取胜。若稍一迟缓,今后就很难攻取西蜀了。”曹操因赤壁败于孙、刘,心有余悸,不敢再贸然进军,从而失去了一次绝妙的机会。当时,西蜀境内“一日数十惊”,不少人叛乱应曹,若曹军进攻,刘备政权确实很危险。后来曹操知道这个情况后,又问:“现在还能打蜀吗?”刘晔认为现西蜀已初步安定,不能再攻。

延康元年(220),蜀将孟达降曹,甚得文帝(曹丕)的器重。刘晔却认为孟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今后将为国生患”。但他的见解并没引起文帝的重视,后来孟达果然叛曹。

这年,文帝下诏要大家讨论:刘备是否会为关羽报仇攻打东吴。大家都认为蜀是小国,名将只有关羽,已无进攻能力,唯有刘晔认为刘备一定会出兵。不久,蜀国果然攻吴。蜀国攻吴后,吴国即派使节来魏,向魏国称臣。朝臣们皆向文帝表示祝贺,独刘晔认为应趁此机会攻吴。他说:“东吴利用长江、汉水之险,已经很久不向朝廷称臣了,现在因为出现了重大困难才来称臣,其可信度很低。他必是外面迫于灭顶之灾,国内又遇重大困难,才派出这些使者。若现在我们不去攻伐,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但他的建议未被采纳。不久,吴国打败蜀国后,也就不再理睬魏国。文帝大怒,兴兵伐吴,刘晔又认为吴国刚获大胜,上下齐心,不能去攻。文帝仍不听,带大军攻吴,无功而返。

明帝(曹叡)时期,刘晔的事业发展到高峰。当时,明帝曾打算攻伐蜀国,问计于刘晔。刘晔因自己与刘备同宗,若说不能伐可能引起误会,便说可以攻伐,但他与其他大臣讨论此事时,又认为不能攻伐。后来明帝发觉此事,便失去了对他的信任。

刘晔约在青龙三年(235)病逝,享年五十七岁。


贾诩(146—223) 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其少年时代受到较正规的教育,汉阳人阎忠称他有张良、陈平之奇才。青年时代,他通过举孝廉的途径,入朝廷为郎官。不久,他因见东汉朝政腐败,宦官专政,在朝廷中仕途不顺,便以病辞官回乡。回乡路上,遇着叛乱的氐人,同行数十人皆被捉。他对氐人说他是段公的外孙。当时太尉段氏久为边将,威震西土,贾诩深知其影响,故此冒名。氐人听说后,即对他以礼相待,其首领还与他结盟为兄弟,将他放行,其他同行者皆被杀。

中平二年(185),凉州韩遂等趁乱割据,朝廷派董卓为中郎将,前往镇压。就是在这次战争中,贾诩成为董卓的谋士。董卓有了贾诩后,一下子改变了以前单纯武夫、常打败仗的形象,进攻或撤退多见奇谋,发展很快。中平六年(189),董卓入洛阳,重大军事行动多由其谋划。董卓任太尉,即以其为太尉掾,接着,又命其为平津都尉、讨虏校尉等,可见倚重之深。

但种种迹象表明,当时贾诩对董卓掌握朝廷大权后的残暴行径,曾加以规劝,未被接受,便辞职离开了朝廷。或者是他预感到了某种危险,便主动离开了朝廷。当时,董卓女婿牛辅驻军于陕,即请其为幕僚。

初平三年(192)四月,董卓、牛辅被杀后,王允等欲继续杀凉州兵。凉州兵十分惊恐,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打算解散部队,秘密逃回家乡。贾诩知道自己也在被诛之列,他献计说:“听说长安城中有人正在议论,欲全部诛杀凉州人,如果诸君单独行动,一个亭长就能将你们抓获。不如大家率部西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成功,挟天子以令诸侯,若失败,再走不迟。”于是,大家率众西攻长安成功。

凉州兵控制朝廷后,即以贾诩为左冯翊,还打算因功封其为侯。贾诩说,这只是救命之计,谈不上功,坚决推脱。他们又要让他当尚书仆射,他又推掉,最后勉强当了尚书,负责选举、任命官吏。在这期间,他仍尽力规劝凉州诸将,并尽力保护一些官吏。当时宫人多无换洗衣服,献帝欲发御府中的布料给宫人,李傕不同意。献帝又卖宫中马百余匹,欲同布料一起发给官吏及百姓不能自存者,李傕又不同意。贾诩曾多次劝李。李傕、郭汜在长安城中相斗,贾诩出面劝和。不久,因母丧辞官回乡,凉州诸将随即将其接回,并拜为光禄大夫。

建安元年(196),凉州诸将内讧,互相残杀。贾诩见大势已去,便归还官印。当时,凉州将段煨驻军华阴,他便到那里暂住,不久,张绣派人来接他做幕僚。当时,张绣在南阳,因张济新丧,与刘表相对立。贾诩即劝张绣与刘表连和,同时贾诩开始考虑未来的归属。第一个值得考虑的当然是就在身边的刘表。他亲自到荆州考察,回来后对张绣说,刘表只是一个和平时期的三公人才,不见事变,多疑无决,在这动乱时期不能有所作为。建安二年,曹操带兵来攻张绣,并派人招降。贾诩认为曹操是可以投靠的主人,便与张绣投曹。但曹纳张绣的婶母为妾,又收买张部下大将,张绣转怒欲反,贾诩又为其出谋,突袭曹操,获胜。此后二年,张绣部与刘表配合,多次成功地抗击了曹军,曹操也感头痛。

建安四年(199),袁、曹开始在官渡对峙。袁绍派人来联络张绣,并致书贾诩,欲南北夹攻曹操。张绣打算同意,贾诩却突然对其使者说:“请回去转告袁本初,他们亲兄弟尚不能相容,怎能容下我们外人!”张绣甚感意外,私下问道:“若这样,我们将到何处落脚?”贾诩从三个大的方面分析了应降曹操,张绣同意,并率众归曹。曹操见他们到来,大喜,拉着贾诩的手说:“您将使我信义传布天下!”即上表请献帝下文任命贾诩为执金吾,封亭侯,兼任冀州牧,因当时冀州尚未收复,又留参司空军事,即实际担任谋士。

袁、曹官渡之战时,贾诩在曹身边出谋划策。当曹军粮食快尽时,曹操问计于诩。贾诩分析说:“您在光明正大方面胜过袁绍,在勇敢方面胜过袁绍,在用人方面胜过袁绍,在当机立断方面胜过袁绍,虽然有此四胜却在半年内没战胜袁绍,这是由于您总采用万全之策的结果;若出奇兵,估计很快便能取胜。”曹操认为此分析甚确。正在这时,许攸来投,建议出奇兵袭击袁氏屯粮基地乌巢。诸将或以为不妥,贾诩等认为可行。曹操遂行,终建奇功。收复河北后,曹操兼冀州牧,改任诩为太中大夫。建安十三年(208),曹军打下荆州后,又挥军南下攻吴。当时贾诩曾认为应先安定荆州,缓攻东吴。但曹操坚持出兵,大败而归。不久,曹军转战关中,韩遂、马超联兵拒曹,贾诩献离间计,大胜韩、马,收复关中。

贾诩还参加了曹操二子争嫡的斗争,当时,曹丕为五官将,甚感来自曹植的威胁。曹丕派人向贾诩请教自固之术,贾诩说:“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曹丕于是特别注意这些问题,并加强有关方面的训练和修养,终于获得曹操的认可。曹操还就立嫡之事征求贾诩的意见,他沉默不语。曹操问他为何不语,他说:“我在思考袁本初、刘景升父子间的问题。”此二人皆因废嫡立庶引起大乱。曹操一听这个妙对,不禁大笑,也就定了让曹丕接位的决心。曹丕接位为文帝后,任命、提拔的第一个官员便是贾诩:任命他为太尉,晋爵乡侯,增加食邑三百户。

曹丕为帝后曾问:“我想讨伐蜀、吴,先打谁?”贾诩说:“用兵之道在于要打有绝对把握的仗,现在我国群臣中还没有刘备、孙权的对手。”曹丕不信,率军攻吴,大败而返。

贾诩善终,死于黄初四年(223)六月,享年七十七岁。


评:综观程昱一生,其主要成绩是辅助曹氏建立魏国。刘岱征辟他,他坚决不从,而刘岱很快战死;曹操一请,他就去,而曹操终成大业:这都显示出程昱独具慧眼。当张、陈叛曹迎吕时,当曹操因缺粮欲归服袁绍时,他都坚决站出来,支持曹操成就大业,表现了他非同一般的毅力。


刘晔智勇超人,投靠曹操后,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当时那种环境下,他作为刘姓宗室而能被曹氏重用,可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同时又正因为他是刘姓宗室,他的一些很好的建议未被采纳。但不管怎么说,他在当时众多的刘姓宗室成员中,仍是一个典型的有作为者。


在曹操众多的谋士中,贾诩的经历最复杂。他初投董卓,主要与其生长地有关。他参与董卓及其部将的活动,并不以此为恶,这或与他成长的环境、与年轻时做郎官仕途不顺有关。投曹后,他虽有着这段不光荣的历史,却能获得曹操的信任和重用,这当然与“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有关,却也反映出他本身智谋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