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
我大部分职业生涯都在创业。不管结果如何,内心那股冲劲儿一直驱使着我闯入崭新的或已然存在,但需要改变旧模式的商业领域。当然我很想赚够钱在长岛买下一幢宛如上帝行宫般的避暑别墅,但内心深处我也明白即便没有那么多钱,成功自有它的另一层意义。
所有新创公司都会告别初期阶段,走向各自不同的轨迹。大多数倒闭;有的能发展成真正的公司或被其他公司收购,因此,也告别了其“初创性质”。
如果创业团队可以不计较得失、不论成败,甘愿回到起点,并肩作战,那么我觉得这就是你们拥有的成功。
成功意味着你要公平公道地对待相信你的人。最好你们能在挺过创业初期后把盏言欢,放声大笑,卯足了劲都能从鼻子里喷出百元大钞似的。不过即便没有财大气粗到喷得出百元现钞,大家也能站起来,互相拍拍灰尘,东山再起——这一次就更为老道与睿智。
《切蛋糕》这本简短的书讲的就是怎样公平公道地对待相信你的人。
缺口
从萌生改变世界的想法到与红杉资本或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举行投资者见面会,你需要跨越一个缺口阶段。你拿出手的东西得是足够撑起一家企业的实在之物,才能让和善好心的风险资本家认为你已胸有成竹、势在必行,给你开出一张大额支票。我称之为“缺口”因为你要么做出创立公司的实际行动弥合缺口,要么迷失其中、任那美好的构想枯萎飘逝。大多数缺乏经验的初创公司都经历了第二种命运。
仅靠一个大概想法就能一拍即合、成就生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事实上,这样的时代可能从来没有存在过。)没有哪个投资者愿意投钱到除了一个粗略的想法啥都没有的公司。
当今时代,为自己的想法募集资金,你得有值得投资的东西,也就是说一个经营团队、一份商业计划书,有能力的最好能拿出产品原型。如果还能有一些已经在为你的产品付费的测试客户,那就更出彩了。这样你就有了大谈特谈的资本。
将这些东西组合到一起需要时间和各种资源。但大多数情况下,时间和资源需要资金成本。你大概也明白吧,钱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你要跨越的有时只是浅浅一湾,有时却是一道鸿沟。你的想法要么成就一个企业,要么归于沉寂,不外乎这两种结局。
你们很幸运,紧要关头有一强大工具可助你一臂之力,可谓是金钱的绝佳替代品。这工具叫做股权,它能帮你弥合缺口,白手起家创立企业。
初创公司的股权实质上没有价值。它没有真正的交易市场,也不能用来支付你的衣食住行。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有出售及购买意愿,个人之间也不能买卖股权。关于谁可以投资,谁不可以,政府设定了各种各样的规则(稍后会详述创业企业融资法案的相关问题)。
尽管股权有这样那样的明显不足,你仍然可以用它来获取你需要的东西。你可选择用股权来建立一个企业,这是多么强大、激动人心的方案。多么美妙的事。
初创公司的股权可以用来支付员工薪资、雇佣顾问、购买所需物资,甚至可以付房租。然而,因为它没有实际价值,你必须得做两件事:一、首先说服人们相信它以后会有很大的价值;二、就你给出的股权分配提供一个合理的计算方法。
当你用股权作为报酬时,你需确保自己做到公平公正。这就像在走钢丝,出了差错便会迅速终结你的公司和相关人士与你之间的关系。你的职业信誉也可能受到不可修复的损害,最终造成你真实货币的损失。而股权分配得好,世界便由你掌控。
有趣的是,关于如何利用股权创立一个企业鲜有著述。即便是最懂行的企业家也在这上面栽过跟头。关于这个问题,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
关于创办公司、谋求发展、筹集资金、市场营销,成就你伟大事业的所有方面的伟大著作浩如繁星。可是关于如何利用股权让你的初创公司起步,据我所知,只有一本著述。也就是你正在读的这一本。
尴尬的话题
这事儿我已屡见不鲜,将来也还会继续见到。几个人有了开办一家新公司的妙策。大家都来劲儿了,开始推敲斟酌细节。他们造出一个产品原型,与一些潜在客户交流。想法逐渐成熟定型,于是他们拼凑出一份商业计划书,争取到小型的投资者见面会。然后蠢蠢欲动要辞掉工作,计划着怎样花掉即将流入的大笔进账。
大伙儿都热情高涨,一切都如火如荼地进展着。然后,股权这个话题突兀地冒了出来。其实这个话题一直都盘旋在他们的脑海中,但他们一直推迟讨论因为开不了口,不知该怎么做。这场谈话看起来就像这个样子:
“我们得想想公司该怎么分,你们懂的,股份之类的东西,”创业合伙人一号说道。
“嗯嗯,”合伙人二号应声附和。
“是这样的,我大伯子是个律师,我准备请他帮我们设立公司。他不收钱,但申请费我们得自己交,”一号说道。
“呃,好啊,”二号说道,“你想怎么做,我的意思是,我们怎么分?”
“我也不太确定,要不我们谈谈吧,”一号回答。
“没错,好主意。我们也许可以三七分,”二号建议。
“好,这样挺公平的,主意是我想出来的,70%的股份在我看来合适了,”一号表示同意。
“呃,我想的是我七你三,因为我是开发人员,现在的工作都是我一人在承担,”二号说道。
“啊,不是这样吧,你现在是做了很多事,可是产品出来后就是我的事了,而且这主意当初也是我想出来的,”一号略带沮丧地说道。
“没错,可是这个项目涉及到大量的后期维护工作,而且开发项目我用的是自己的主机账户,我觉得我多分点才公平,”二号说道。
“老兄!这不公平,要不是我你都没机会做这个项目。我应该比你多得点,”一号拉下了脸。
“老兄!没有我你能做这事儿吗,你会编程吗?你的想法之所以如你预想地那样付诸实践,我做了多少完善工作,”二号喊道。
“根本不是这样!这个绝妙的想法是我想出来的,你只不过考虑了一点点。我立马就能找另一位开发员来做,你的技能不是不能替代的!”一号嚷道。
矛盾一触即发,争论随之而来,关系开始恶化。即便这场谈话不像上述例子那样糟糕,也不会好到哪儿去。其他事都好说,唯独这场谈话似乎总会带来尴尬与不适。你清晰地感觉到与相信自己的人开始携手创办企业时的那种美妙感觉被破坏了,如同“创业高潮”的突然中断。你与你的想法合二为一,但这场谈话似乎造成了怪异的紧张关系。如果你能克服它,也许三年后你还能扮演一回“黑衣骑士”对谷歌进行恶意收购呢。
满腹牢骚的百万富翁
不久前我与一个刚刚成为百万富翁的人吃了顿午饭。他就职过的公司以数亿美元售出,他这个早期员工收获了超乎想象的财富。
这个人尽管经济上获益,却对这项交易表示不满。他说得了一笔不错的储备金虽然高兴,可要不是被公司老板“忽悠了”他本可以分得更多。他只赚了几百万美元可老板赚了不止一亿美元。
他的怨愤可以追溯到公司成立之初进行早期股权划分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分得的股权与自己的贡献并不匹配。
噢,我想,这个4年前还只能指望社会保障和微薄退休金支撑退休生活的人,在成了百万富翁,可以潇洒退休后,心里想的却只是帮助他取得今天地位的人对他是如何不公。我确信他总会走出来,向前看。可本该是快乐的时光,却蒙上了怨愤的阴影,实在遗憾。
这样的情节一次又一次地上演。一个新公司做大做强后,很多人感到不被重视,人际关系由此紧张起来。收益大都属于拥有公司最多股权份额的人。当然,不是每一位员工都应得股权;不过,公司最早期的参与者往往认为自己有资格分得股权,如果他们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自己的贡献便更是如此了。有些电影讲的就是这类事儿。
此次交易之后,如果参与者感到自己受到不公待遇,一起合作的伙伴们便会分道扬镳。这真是让人遗憾,因为这些人本该团结在一起,再次合作。不管怎么说,他们已经做成了一项事业,为什么不再创一项呢?
人们一向期望自己受到公正对待。他们不仅期望自己的贡献被人重视,也期望报酬发放能有一致标准,每人所得到的与其所付出的成正比。对工作关系来说,没有什么比践行不公或不一致的报酬发放标准更具杀伤力。
就我的经验来看,这不全是钱不钱的问题。人们通常却认为钱是关系破裂的原因,这真令人沮丧。很难驳倒这种观点,但我清楚钱只是一部分因素。人们渴望自己的贡献有价值且受到尊重。他们需要实证,需要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是团队里一个有价值的贡献者。
一次争吵
我不管什么时候听说两个合作伙伴有了一次“争吵”,都习惯性思考到底是“谁坑了谁?”
争吵的发生通常意味着合作关系中的至少一方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对待。而且,他们说散伙就散伙,而不是去达成一个公平的协议。两方都愤愤不平地想要证明对方是错的。即便是在被人形容为“友好”的情境中,愤懑与怨气也在暗自涌动。
很多时候人们都不是故意要占创业伙伴的便宜;这是蒙昧无知的副产品,而非妄自尊大的产物。

企业家,尤其是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当企业家的人,大都过得刺激精彩有意义。企业家致力于改善人们的生活。不仅是其客户,也是其员工,更是其投资者的生活。我认为企业家是一个高尚的职业。
尤因·马里恩·考夫曼基金会前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卡尔·J·施拉姆说,“企业家给他人带来安全感;他们是产生社会福利的动力。”国家需要企业家,世界需要企业家。没有企业家,世界将是一潭死水。
虽然企业家的生活精彩,责任重大,大多数人永远成不了企业家。对他们来说,这样的生活太过冒险。大多数人顶不住成败难料的心理压力,害怕失败。每个企业家失败的次数比他成功的次数多得多。
有益的教训与有害的教训
失败是企业家学习成长的途径。在创业早期,有些教训帮助你成长为更好的企业家;有些教训逼得你成了个差劲的企业家。有益的教训来自于你和你的团队经营企业的经历。
有益的教训提高了一个企业家在未来创业成功的几率。如果你创造出一个无人知晓无人问津的产品,你就明白了今后要学会倾听客户。如果你的营销方案没有效果,你会在以后试着更好地沟通。如果你的员工离你而去,你便会学着做一个更好的管理者。如果你的资金链断了,你就得学着更合理地管理现金流。
如果一个竞争者不知从哪儿杀了出来,把你打得个落花流水,你就明白了市场险恶,以后要多加小心,更要建立起一个可以屹立于激烈竞争中不倒的品牌。
实际上,在创立企业的必经之路上遭遇的失败最终会让企业家变得更强。今后他会学着更好地预测市场,回应市场。在新创企业的世界,这类失败是成功之母,是有益的教训。
而有害的教训却能降低企业家的成功几率。它通常来自被合伙人坑了的经历。
成为一个企业家需要巨大的责任感和信心,需要改变人们生活态度的大胆举措和高瞻远瞩。当企业家变得不那么自信,不那么信赖他人,他的战斗力也就下降了。当他被伙伴们坑了,他们确实汲取了教训,但那是有害的教训。他们学会了花越来越多的时间维护自己的利益,撰写合同和协议。他们学会了举棋不定,躲避风险。他们变得越来越不像企业家,越来越像普通人。
被自己信赖的人占了便宜,这于企业家来说是件削弱斗志,打击信心的事。他们觉得自己是蠢蛋,变得愤世嫉俗。更糟糕的是,家人也对他们失去了信心,没有那么支持他们了。
正如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被占便宜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无需成为影响你状态的因素,我相信总有积极向上、卓有成效的方法能够减缓长期伤害。
股权——根本原因
不公平的股权分配是人们明显可以感受到的不公待遇,也成了破坏关系的根本原因。有时候创始人故意占合作伙伴的便宜,不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问题其实是偶发的。创始人犯了错误,看起来就好像他们欺骗了合伙人,即便他们并非有意为之。比如满腹牢骚的百万富翁这个例子,创始人的本意是要公平待人,可因早期的一些错误决策给人的心理感受却恰恰相反。
合作伙伴和股权
两个及以上的人组成合作关系是为了共担一项新事业的风险。如果我雇你来打扫屋子,我们便不是合作关系。我是你的雇主,你是我的雇员。如果我邀请你做我的合作伙伴,这意味着我们将以某种方式一起工作,创造价值,并在未来共享收益。比如说,我可以同你合作打扫其他人的房子,然后以某种比例分钱。
问题是我们要在清洁工作完成后才能拿到钱,工作没有干完我们就是白干。所以,清洁的过程就好比在一项资产(清洁房屋)里积累股权,而这项资产在房主付报酬的时候转化为现金。房主的房子干净了,我们的钱到位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每个人拿多少?
“我们每个人拿多少?”是所有与做生意有关的问题里最危险的一个。它造成的问题比我发现的其它任何问题都多。在每个人的贡献都对结果产生实质影响的情况下,这个问题尤其更为危险。
我的意思是:在上述例子中,清扫房屋的伙伴需要算出各自分得多少钱。这个决定对其关系的发展起到了最最重要的作用。做好这件事真的不易。
比方说,我们决定坚持“最简法则”,“五五”分成。我来打扫的时候带了一桶清洁用品,花掉我15美元;可你是两手空空来的。我花了3个小时辛辛苦苦清扫厨房和厕所,你就扫了扫大厅。这个工作有50美元的报酬。我得25美元,除去清洁用品的开销,我的净收入为10美元。你得了25美元——可几乎没怎么出力。呃……这看起来不公平啊。(顺便说一句,五五分成是极为常见也极易出问题的。)
再比方说,我们决定拿到报酬后再谈分钱的事。我认为买清洁用品我该得10美元,花在购置清洁用品上的时间再得5美元,获得这个兼职机会得5美元,还有10美元的时薪。所以,工作了3小时,这50美元都该是我的。你觉得补偿我买清洁用品的花销是公平合理的,但你认为1美元就够了,因为好些清洁用品还有剩余呢。而且,你想要20美元的时薪,因为你的清洁工作经验比我丰富。讨论到天黑双方也不能心平气和拿出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分钱方案。
那么将会发生什么呢?不管怎么说关系会恶化,我们要么得解决分歧,要么分道扬镳。
有时你们运气不错,双方都带了清洁用品,并平摊工作量,那样每人各拿25美元就皆大欢喜了。只要保证大家拿到一个公平的份额,生活就是充满阳光的。但要是你生病了呢?要是我厌倦了打扫屋子?要是我甩手不干了?要是你的姐姐想要加入我们的清洁队伍呢?要是……要是……要是?
合作关系是脆弱的。很多人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回答不了每人各得多少的问题。
股权分配
股权即对一项资产的所有权。一项资产可产生现金或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出售转化为现金(人们对烧钱的负债股权都避之不及)。所以你拥有某项资产的股权即意味着你有权享受它未来产生的现金效益。够简单吧?
股权的难题在于很难对它估价,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能预测未来。当然有些人比较有远见,但我们对未来的认识最终仍是基于假设。做生意靠的就是一系列复杂的假设,有些假设基于历史趋势。初创企业几乎都是胡乱猜测。
如果我有一个柠檬水小摊,那它值多少钱呢?货摊及原料供应的成本为100美元,但那并不表示我能以100美元的价格出售它。如果天气炎热我或许能卖出100美元的柠檬水,但那并不表示没有雨天。
所以,我需要做些假设。假设我能以Ebay.com上出售的同类品的价格卖出我的设备和原料——货摊50美元,原料20美元。接下来,我查了天气预报,下雨的概率是20%。所以我考虑到这个概率,推测我能赚80美元。原料会被用光,不能用于出售。那么这个货摊的价值为50美元+80美元或130美元。这是未来24小时内货摊的价值。你是知道的,影响货摊价值的因素太多太多。如果我想让你做我的合作伙伴,我们得分析到所有的可能情境,并就自己喜欢的一个达成共识。可一切皆无保障。或许我不能在易趣上出售商品,或许会是雨天,或许我会被抢劫——谁知道呢?
假如说货摊不是我的,而是你的。那我只要能得到报酬就行了,货摊价值多少与我无关。但是,有时你想依据业务量给我发工资,而业务量则是由我的销售技巧和你的设备共同决定的。你可以付我佣金,不过这笔钱你更愿意用于再投资。
有一种方法无需付我现金就能让我为你工作,那就是分给我股权。即分给我通过卖柠檬水或卖设备产生的一部分未来现金收益的权利。
接受股权而非现金,我也就承担了可能一无所获的风险。所以,我只会接受自认为比现在的报酬(现时现金)更值钱的股权(未来现金)。即便对一个简易的柠檬水小摊,做这样的计算也是复杂的。
本书概述了一种更简单、更精确,且更公平的解决方案,它无需一系列复杂的假设或能够预测未来的水晶球。这不用成为一场猜谜游戏。
我希望你如何使用本书
尴尬的谈话如果处理不当,产生的裂痕可能是你刚刚发展起来的公司永远弥补不了的。本书旨在缓和某些话题引起的尴尬与不适,帮助你和你的合作伙伴、早期员工建立共识,并在公司创始之初做出正确的决定。
我希望当你引入一位新员工、新伙伴或新卖主的时候,你会把这本书递给他们,说,“看吧,在我们获得第一轮融资前就这样来分股权。”就这样轻轻松松解决了这个难开口的话题。
把本书视作你以股权作为报酬付给公司员工的行动指南,会让你节约很多时间,少操很多心。它会回报你和你的团队的辛勤工作;而且,长远来看,它会保证人人得其所应得。就是这样,简简单单。
老兄,我多希望过去这20年,在我陆陆续续加入或创办10多个公司的时候,有人能递给我这本书。这样我就少了很多烦恼了。
我创作本书的目的是想在某人加入我的某项事业时,我能有本书拿出来阐述我的理念。我需要这本书解决我自己的事业难题。实际上,正如我提到的,我目前就有两项事业正面临着本书旨在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自己可以分别解决它们,或许能写一本小书与各位分享。

为蛋糕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