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通识中国五千年趣闻传说(图文典藏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楚庄王作乐三年,只为“一鸣惊人”

晋楚两国城濮之战后,楚国的北上计划暂时搁置,转而向东发展。晋灵公八年(公元前613年),楚庄王继位。他继位后,国内一度叛乱不止,群舒、百濮等部也乘机骚动。但楚庄王却对此视而不见,在即位后的前三年,整日饮酒作乐不问政事。为防止大臣前来打扰,他还专门在寝宫门上挂上牌子,上面写道:“进谏者,杀毋赦。”楚国上下人心惶惶,以为国家危亡在即。

据传,楚国大臣伍举忍无可忍之际,决心去见楚庄王。当时楚庄王左手抱着郑国的美女,右手抱着越国的美女,正在欣赏音乐。见伍举进来也不松开抱美女的手,只是懒洋洋地问伍举有什么事。伍举说:“臣得一谜语,百思不得其解。特来向大王您请教。”楚庄王一听是猜谜,觉得有些意思,就笑着让伍举说下去。伍举道:“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气宇轩昂。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不叫,此是何鸟?”

楚庄王心里明白伍举说的是谁,他说:“此非俗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且去吧,我心中有数。”

事实证明,楚庄王的三年不飞,实际上是一种韬光养晦的策略。第一,潘崇专权后楚国朝廷陈陈相因、积重难返。第二,楚庄王即位之初自身根基不稳,没有心腹大臣。第三,身为国君,他的执政能力还有所欠缺。

下诏拒谏这一策略,帮楚庄王选出了真心来进谏甚至真正不怕死的忠臣。表面的奢侈淫逸、醉生梦死,使得肆无忌惮的奸佞臣子暴露无遗,洁身自好的大臣脱颖而出。

三年后,楚庄王开始亲自处理国政,先后设计将专权之臣斗克和公子燮绳之以法,迅速平定内乱,稳住国内政局。其后,他又任用鄙人出身的孙叔敖为令尹。在经济方面,他组织人力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军事上,楚庄王出兵万人,将群舒百濮之乱迅速平定。国人嗟叹:“庄王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楚庄王三年(公元前611年)秋,楚庄王出兵伐庸,后又降服边境戎族,使其归附。自此,楚国国力空前强盛,统治稳定,庄王遂萌北上图霸之志。

楚庄王欲图中原,首当其冲的便是郑、宋二国。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借口郑国与晋国相互勾结联合攻楚,出兵连续攻打郑国三个月。晋国派荀林父率中军援郑,与楚军大战于邲(今河南荥阳东北)。晋军将帅举棋不定,步调不一,迟疑不进,结果大败。慌乱之中,晋军连夜抢渡黄河,为抢夺渡船,士兵竟然互相残杀,死伤无数。邲之战,使晋国在中原诸侯中威信扫地。战后,楚庄王饮马黄河,雄视北方。

楚庄王十九年(公元前595年)秋,楚庄王又借故围攻宋国都城长达九个月。宋军虽顽强抵抗,但没有晋国的援助,实难取胜,遂只能被迫屈服于楚。

在郑国、宋国接连被攻克之后,鲁、宋、陈等中原小国为求自保,也纷纷归顺楚国。至此,楚庄王称霸中原的目的基本实现,成为继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之后的第四位霸主。

趣味链接 “绝缨会”是怎么回事

春秋时期,一代枭雄楚庄王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远超常人的能力与魄力。其中有一段非常出名的美谈,就是“绝缨会”。

楚庄王在平定子越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都出席助兴。时值深夜,众人仍未尽兴,庄王命下人点烛夜宴。这期间,偶有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灯烛尽灭。黑暗之中,一位官员斗胆拉住庄王一名宠姬之手,被这名宠姬扯下帽子上的缨带。庄王得知后,下令先不点燃蜡烛,让众臣都去掉帽缨。庄王大度地不追究这名官员的无礼之罪,这就是“绝缨会”。

不过,楚庄王的大度换来的是忠心。这位“有罪”的官员在七年后的大战中,拼死力战、勇往直前,使楚军大获全胜。这为“绝缨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成为一段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