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情商、智商、逆商(增订3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了解自我:你知道自己是谁吗

一个小男孩在与父母一同出游的时候,看到了一棵自认为不同凡响的大树,便围着它转了起来,这边看看,那边瞧瞧。父母认为他在玩耍,却听到他嘴中不断地嘀咕:“像天鹅!”“像扇子!”“哇,又变了,现在像小鹿了!”后来,这个孩子成了一名出色的盆景园艺师。

在情商理论中,潜在的自我总是会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来,而发现了潜在的自我,便发现了自己内在的情绪变化。认识并把握了自己的情绪,便能够知道自己的人生,从而主导自我人生。

与低情商的人相比,高情商者是自我觉知型的人,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能够对自我情绪状态进行认知、体察与监控。他们具备自我意识,他们的注意力不会因为外界或者自身的情绪干扰而迷失、夸大,或者产生过度的反应,这使他们可以在情绪纷扰中保持着中立与自省的能力,同时也使他们的人生比一般人更多了一些改变与重新选择的机会。

莱恩·比其莉在7岁时,她的母亲过世。不久后,比其莉才发现,原来自己是被领养的孩子。此时的她感受到的,不仅是养母去世的悲痛,更有被生母遗弃的失落感。为了远离这种失落感,她立志成为世界冲浪冠军,以向世界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

在22岁那年,她终于达成了目标,赢得了世界冠军。此后,她又七次刷新了女子冲浪纪录——这使她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女性冲浪选手。

一般人在遭遇了连连打击,特别是被生母遗弃这样的事情后,往往会陷入愤怒之中。“我在愤怒面前不能自已了!”有人会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情绪。在这样的场景中,有两个我存在:一个是身临其境、怒火中烧的我,一个是旁观的我。“旁观的我”以局外人的方式来观察自己、评价自己的情绪——但是,这种“旁观的我”往往是高情商者特有的标志与权利。他们因为情绪上的出色表现,而能够与自己之间保持某种程度的距离,从而能够实现以一种“鸟瞰”的姿态来打量自己。这使他们能够与“身临其境的我”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那个潜在的我与真实自我的情绪。

这种“鸟瞰自我”的姿态,其实就是了解自我、真实地认识自己的最佳姿态。我们可以说,每一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与世界达成一致。在希腊哲学家中,赫拉克利特最接近这个意思,他说:“我探寻过我自己。”的确,一切出色者都是真诚的反省者,他们无情地将自己当成了标本,借此对自我、对人生、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自我与自我感知

现代自我概念开创者威廉·詹姆斯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是他能够称作是他所有关系的总和。”这种自我不仅包括个人的身体、心智能力,还包括个人的衣服、房子、妻子、孩子、祖先、朋友、同事以及他的银行账户。所有的这些,都会给我们带来同样的情感。若它们增加、繁荣,我们就会感觉自己是人生的赢家;若它们缩减、消失,我们便有可能一蹶不振——对每个东西的感觉程度或许不同,但对这些东西感觉的方式大体一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为何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卡奴、购物狂会出现。只有在这个时代里,低情商者的自我才有机会在外界的影响下膨胀到无法抑制的程度,而人们总是期望通过不断的占有与增加来获得那种满足感。

我们过分地注意自己

如果你花了许多钱,为自己购买了一件名牌T恤,并进入了教室,你很可能会这样想:“今天肯定会有超过一半的同学注意到我这件昂贵的T恤!我穿上它变帅、变漂亮了这么多,而他们却没有。”但事实上,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只有不到20%的人会注意到这一点——我们总是高估周围的人对自我外表与行为的关注度,我们习惯于对自己过分关注,并以为他人也会如此关注,而这种认为“我是人群中的焦点”的错觉,往往会造成一系列的偏激反应。

这种错觉产生于“我”与“他人”的意识觉醒时。刚出生的婴儿分不清什么是自己、什么是外界,而当他们渐渐地在成长中感受到他人与自己不同时,他们才会意识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他人,而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

这就像社会心理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所描述的那样:当我们能够想象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时,我们的自我便出现了。当我们进而修正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我们所知觉到的他人的期望时,我们便成了社会人。成熟,便是这样一个从自我中心不断地社会化的过程。高情商者开始体谅他人的存在,而低情商者却会始终将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

而另一种代表性的证明则是:有些人习惯高估他人对自己的了解,比如,你肯定听过这样的对话:“把那个给我!”“那个是什么?”“就是那个!哎呀,那个嘛!”还有一些人会高估自己在人群中的醒目程度,当你打电话问他在哪里时,他从来不会告诉你明确的地标,而是将自己当成地标,认为所有人都应该看到他。“我就在这儿!这儿啊!你怎么还没看到?我在这儿!”

从角色开始,了解自己

一生中,我们总是要面对、扮演很多角色:你可能是孩子的父亲,同时又是父亲的儿子;你可能是妻子的丈夫,同时又是妹妹的哥哥、哥哥的弟弟等。面对不同的对象,你需要将自己放在不同的角色中,比如,面对长辈你可能恭敬,但在小辈面前,你又可能需要表现出身为长辈的威严。

如果你使用一种既定的行为与态度来面对不同的社会角色的话,便会造成角色不清,而你的人生肯定会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令人无比纠结。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这种角色效应也同样存在,一个阶段结束,我们就必须要从扮演的角色中抽离出去:读书期间,你的主要角色是学生,但工作以后,你就必须要以“社会人”的角色来要求自己。

每一个角色都有其固定的社会衡量标准:当你能够从这些衡量标准来观察自己,同时将自己在每一时期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对比时,你就会发现,自己在某一阶段的表现如何、在某一角色中的表现如何。

我们需要了解的另一个事实是:自我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你可能会为昨天的选择而懊悔,也可能在一时的愤怒中无法控制自我——这些都是自我变化、发展的表现。而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当你能够接受这种改变,并依据不同时期的改变来创造自我、完善自我时,你的情商也会逐渐地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