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们因何迷茫
在一次作家的聚会上,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对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后来,海明威将这句话作为他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的一句题词。从此,“迷茫的一代”成了这些虽无组织但有相同创作倾向的作者的称谓,这个词也慢慢被全世界接纳。而格特鲁德·斯泰因当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包括海明威在内的一批作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奔赴欧洲战场,亲眼看到了战场上的厮杀,而后对自己曾经迷恋的“英雄情结”产生了怀疑。经过战争洗礼的他们,怀揣着内心的伤痛开始寻找生活的真正意义,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迷茫、悲观的情绪。
如今,这样的迷茫情绪弥漫在现代人中,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内心的迷茫表现得尤为明显。小时候,我们对于未来要走的每一步似乎都是那么明确。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然而这份笃定随着大学的结束而结束。
大学毕业后,我们告别了校园,离开了家人的庇护,走进社会,在现实的挫败和打击下,逐渐对自己曾经向往的那些梦想产生了怀疑。原来,当梦想照进现实,对于还没有准备好的我们而言,是这样一件残酷的事情。迷茫,我们究竟因何迷茫?为逝去的青春?为不灭的梦想?还是为赤裸裸又血淋淋的现实生活?
为什么会迷茫?因为我们还年轻、有梦想;因为快速发展的时代有太多的诱惑;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靠近别人,同时也逐渐丢失了自我,忘记了最初启程时的方向;最重要的是,我们缺失了生命的信仰。但是,时间终会告诉我们,不如热情地享受当下的一切,毕竟迷茫也是青春的一种色调。
第一节 有种青春叫作迷茫
青年作家刘同凭借一本《谁的青春不迷茫》而被人们熟知,他摘录了自己从20岁到30岁这十年间的日记,打造出一本15万字的描写青春的作品,用自己的经历来鼓舞正处于青春迷茫的人们。
在书中他写道:“当我们尽力把悲观的事情用乐观的态度去表达时,你会发现迷宫顺着走到出口能遇光明,倒着回到出发点一样光亮。我们都一样,正处于期盼未来,挣脱过去,当下努力的样子。有狼狈,有潇洒,但更多的是不怕。不怕动荡,不怕转机,不怕突然。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我们都一样。”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有种青春叫作迷茫,而谁的青春又不曾迷茫?
隋潇潇如今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在她小时候,吃过饭后,大人们都会坐在一起说笑,孩子们则在一旁嬉戏打闹。有时,大人们会一起逗这些孩子。其中最常问的一个问题就是:“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要当科学家,有的说要做修鞋匠,有的说要卖西瓜……
而隋潇潇的答案却从来没有改变过,她总会昂起骄傲的小脑袋,大声说:“我以后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大人们会哈哈大笑,父母则会在回家以后责怪她没出息。那时的她不懂什么是没出息,她只是希望能一直快乐地生活着,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不管是在简单的小学,还是在复杂的初高中,潇潇都如她自己所希望的那样,一直努力做一个快乐的人。她是父母和朋友的开心果,性格开朗大方,不会和其他人计较太多细枝末节的事。虽然她的学习成绩不算特别优秀,但她凭着活泼的性格成为全班最受欢迎的人。考上大学后,潇潇仍然保持着这种开朗的性格。
但在毕业实习的过程中,有个女孩却在背地里说她的快乐都是假装的,说她其实是“假单纯,真心机”。这让潇潇有些无法接受,她去找那个女孩理论。但对方竟不屑一顾地说:“这还用我说吗?你自己想想,你身边还有几个人像你这样单纯、不谙世事?我们都多大了?你可能是真的单纯吗?”
一时间,潇潇竟然无言以对。她想起前些日子男朋友提出分手时说:“潇潇,你必须长大了。我不想在背负着毕业压力的同时,再带上你这个拖油瓶。”潇潇哭着说:“可是当初你不是说,就是因为我的单纯才喜欢我的吗?希望可以和我在一起做个快乐的人。”男朋友说:“没错,我是说过那样的话。但是潇潇,做个快乐的人并不意味着拒绝长大。”
这两件事发生之后,潇潇毕业找工作时又发生了种种事情,让她不得不静下来反思自己。结果她发现自己虽然每天快快乐乐,但对于未来却很茫然。她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喜欢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看到儿时的伙伴有的考取了研究生,有的已经成家立业,潇潇突然意识到除了快乐,自己却一无所成。她想不明白,追寻快乐有错吗?为什么他们都那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工作呢?在毕业和成长面前,潇潇已经搞不清自己的人生追求究竟是什么。她对自己一直坚守的信念产生了怀疑,怀疑它的价值、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最终,她陷入了无尽的迷茫之中。
迷茫,是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我们会因为迷茫而萎靡不振,怀疑人生,怀疑自身的价值,甚至怀疑周围的一切。在人生的转角,面临选择时,迷茫也成了我们为生存而付出的代价。对于初入大学或是大学刚毕业的人来说,他们的迷茫总是较别人更复杂些。但正是迷茫,让他们在穿越迷雾之后快速成长。
和潇潇面临的迷茫不同,王红则是在踏入大学校门时就非常迷茫,她没想到大学原来如此轻松、自主、自由。轻松得让她这个一直埋首题海的好学生感到失落与恐慌。
原来她已经习惯了高中三年每天早起晚睡、做题背书的高强度生活。她的生活,就算是回到家里,也是看课本、温习功课、做作业。她几乎没有想过要玩什么。在过去的日子里,书和笔就是她最好的朋友。而在大学校园里,军训过后,每天除了为数不多的几节课,总有大把的时间供她支配。
但她却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没有作业,也不需要预习和复习,去图书馆也不知道想看什么样的书。看着同寝室的室友们每天不是趴在床上看视频聊天,就是出门逛街、唱歌、吃喝玩乐。她想,那样的生活有什么意思呢?难道这就是大学生活吗?对此,她感到非常迷茫。
终于熬到国庆节放假,她迫不及待地回到家里,把自己的迷茫和困惑告诉了妈妈。妈妈认真听完之后告诉她:“红红,你之所以如此迷茫是因为之前的考试是为了升学,而考大学是你奋斗的目标,你努力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实现它。而现在你上了大学,既没有考级考研的压力,又没有寻找工作的压力,所以生活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而你却还停留在高中紧张的生活氛围中,迷茫也是正常的。”
王红听后感觉妈妈说的确实有道理,就接着问道:“妈妈,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呢?我不想像舍友那样整天吃喝玩乐。”妈妈说:“那你可以尝试着重新寻找一个目标,比如报一个感兴趣的社团或者学习班。行动起来,让自己走出迷茫,而不是站在原地徘徊。”
听了妈妈的一席话,王红很有感触。假期过后,返回学校的她报名参加了志愿者协会和话剧社。她的生活开始变得忙碌而充实,她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这让她感到不再迷茫。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迷茫只是一种生活常态。也许此刻它消失不见,但谁也无法预见什么时候它会再次出现。也许是在信念被打碎时,也许是在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环境、开始一种新的生活时,也许是在绝望时。但是不管何时,我们都应当接纳迷茫的情绪,调整心态和目标,努力让自己做好当下,而不是站在原地,抱怨遥不可及的未来。
第二节 迷茫并不全是坏事
陆瑶是一名教师,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一方面是因为家人希望她毕业之后可以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教师,毕竟在他们的心里,教师在社会上有着不错的声望,同时每年可以享受寒暑假这两个长假。对于女孩子来说,这确实是一份非常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她大学时的男朋友恰好在她的家乡工作。因此,经过一番努力之后,陆瑶也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半年之后,男朋友突然提出分手,原因是两个人性格不合适,认为自己配不上陆瑶。这是一个多么敷衍的分手理由,陆瑶当时感觉天都快要塌下来了。
她不明白他们的感情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她一次次去找男朋友想问个明白,但最终得到的都是同样的答案。后来那个男生索性避而不见,伤心的陆瑶在工作时有些恍恍惚惚,最终决定请假回家休息一段时间。这时她才感觉自己其实并不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让她感到心力交瘁,更不要说学校那没完没了的形式主义检查。她想辞去教师这份工作,但又对辞职之后的未来感到茫然。
后来,在好朋友李密的劝说下,她终于决定结束终日以泪洗面的日子,毕竟这样下去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让迷茫和伤感的情绪在独处的时光中发酵,心情也会变得更加悲观和消沉。因此她取出所有的积蓄,开启了新的旅程,她选择一种最为原始的方式来救赎自己,那就是徒步旅行。
她用脚丈量了从杭州到拉萨几千公里的土地。旅途中,有时会有同行的人,但大部分时间只有她自己。在将近三个月的徒步旅行中,过往的一切似乎都化作了一缕青烟,消散而去。
她决定回家后备考研究生,继续念书,成为一名研究古代文学的专家,因为她从小就喜欢音律美妙的古诗词。她想起当初填报中文系的初衷,发现自己内敛、安静的性格更适合做研究。她觉得自己好像重生了,迷茫悄然散去。
对于陆瑶来说,她因为分手和工作而迷茫,并为此感到消沉无助,但是她没有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更没有一蹶不振。相反地,在朋友的帮助下,她选择徒步旅行,一个人孤独地行走,在旅途中对自我的能力和期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于过往的一切也能坦然接受,最终成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因此对未来充满了前进的动力和激情。
从这点来看,迷茫也并不全是坏事。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迷茫。如果你将迷茫看作对自己不良状态的一种警示,进而努力改进和修正,那么,偶尔的迷茫会让你对未来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如果你一味沉浸其中,对迷茫采取消极抵抗的态度,认为自己当下不可能再改变,只是一味地抱怨,那么,迷茫只会让你的人生变得越发糟糕。
刘文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她虽然已经工作了将近3年,但是她的工作能力似乎还不如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经常会因为做错事而被领导批评。每次受到批评后,回到家里她就对着父母或是到网上发泄、抱怨一番,还会自我安慰:“现在是没有合适的机会,等有了更好的选择,我一定会立刻离开这里。”
她从来没有想过改正自己的不足,更没有想过如何提升自己,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她总是在QQ空间等网络社交平台上发布“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什么,太迷茫了”这类的话,博得大家的关心,获得大家赞同的意见后便心满意足。
后来,有一次她和杂志社的一位老同事一起出差。在旅途中,老同事问她:“你当初为什么会到杂志社做一名编辑呢?你的专业应该可以考取公务员或是成为一名教师吧?”
刘文点头说道:“是可以的,但我觉得那样的人生太没意思了。来杂志社是因为这里的要求比较低,我需要先养活自己啊。”老同事继续问她:“工作的这几年你感觉怎么样?”刘文说:“很不好,我最初进来的时候想‘既来之,则安之’,后来就想着做一名优秀的编辑。但时间久了,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份工作。每天对着那些枯燥的稿子,简直太无聊了,和之前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
听了这些,老同事继续问道:“那你为什么不辞职,去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呢?”刘文回答:“我希望做一名国际导游。但是我的英语不好,所以只能待在这里,我也觉得很迷茫。”老同事听完后,没有再说话。
其实,那位老同事很想告诉刘文,她之所以迷茫,是因为她认为自己的能力无法成为一名好编辑。可重要的是,她从来没有想过先做好当前的工作,努力踏实地完成一个编辑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困在“迷茫”中艰难度日。
刘文更应该反省的是自己面对工作的态度,而不是如何解决迷茫的问题。每个人都会迷茫,但迷茫并不会随着你的抱怨而消失不见。它需要我们采取行动,调整心态,进而改变不良状态。只有立即行动起来,将迷茫看作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化被动为主动,才能更快地走出人生的困惑。
第三节 穿越迷茫的重重迷雾
有一个作文题目叫作“由迷茫到彻悟”。材料给的是一则禅宗故事,主要讲一名渴望练就超群剑术的少年,历经波折之后,终于找到一位隐居世外的仙人。少年一心想要拜其为师,以求学得超群的剑术,一举成名。后来,仙人被他的一片诚心打动,准备收他为徒,这时他却说:“师傅,不知我能否先问您一个问题,还请您不要介意。”
仙人说:“你问便是。”少年便问道:“假如我每天都勤学苦练,大概需要多久才能出师呢?”仙人答道:“十年。”少年听到答案后,大吃一惊。他慌忙接着问:“假如我不分白天黑夜,拼尽全身力气练习呢?”仙人沉思了一下说:“大概需要三十年。”少年更加吃惊,他疑惑不解地问:“为什么我拼尽全力,需要的时间反而更长了呢?”仙人没有回答他,只是微笑不语。
这时,少年将拳头握得更紧了些,大声说道:“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我要练就一身本领早早出师,取得成功。”这时仙人平淡地说:“这样你恐怕需要学习至少七十年才可以下山。”
听了仙人的话,少年开始沉默不语。这时仙人说:“今天夜里你先好好想想此行的目的,何时想通了再来找我吧。”话音刚落,仙人即消失不见,留下少年一人呆立在原地。经过近半个月的苦思冥想,少年终于在一个傍晚明白了仙人的一番苦心,他即刻怀着愧疚和喜悦之心再次上山。
故事中少年的迷茫在于,他被成功和荣誉蒙蔽了双眼。他急于求成的心态,反而会成为他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而他在仙人的引导下,放下了对成功的迫切欲望,找回了学习剑术的初心,最终反而可以走得更远。
迷茫,如果从好的方面去看,也许意味着一个人的进步与成长。人为什么会迷茫?是因为渴望看到更多的事物,而现在的自己却无法想象未来的美景。
虽然生命之路总是迷雾重重,但上天很公平,它早在我们启程之时,就已经给我们规划了前行的方向,那便是初心。每一次成长,每一个诱惑,每一个转折,都有不同的人和事来阻碍我们前行的脚步。但是,路永远在自己脚下,只要不忘初心,在迷茫来临时,能够在一瞬的慌乱之余迅速找到前进的方向。迷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会被迷茫吞噬,最终迷失自己。
念念在中招考试结束后,就对父母说自己不想继续上学了,希望可以出去打工挣钱。父母听了她的想法后,非常着急。他们认为,一个女孩子,初中毕业,年龄还这么小,出去能做什么呢?但是,不管父母和其他亲戚、邻居如何劝说,念念都固执地表示再也不想上学了。
万般无奈之下,父母只好同意念念跟着其他孩子到电子厂打工。电子厂的工作虽然比较辛苦,有时还要加班或者昼夜颠倒,但工资比其他地方高出许多,念念在那里一直做得很好。
很快,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念念在此期间也有过辞职不做的想法,但是想想就算辞职又能做什么,所以还是继续坚持着。
最近,念念听说以前的初中同学已经高中毕业了,而且成功考取了大学。在网上看着他们进入大学后崭新的生活,念念突然感到莫名的失落。
于是她向父母提出辞职的想法。可是当父母询问她,辞职之后要做什么时,她却什么也说不上来。她只是说,自己不想再干下去了,想辞职。就如当初决定不上学那样,念念的父母依然没能阻拦她辞职的想法。
正式辞职之后,念念一个人去了一趟北京。因为之前在电子厂工作的时候,她时常会看到同学们在网上发布的旅行动态,那时她就渴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像他们那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可是现实并不像她想的那样,在北京她感受到的除了拥挤的人群、闷热的天气和无聊的景点,丝毫没有享受到像同学那样快乐的旅行。回家之后,她没有着急找工作,想着先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如果有比较适合的工作再去做。可这一休息,不知不觉一年的时间就过去了。
在这期间,念念不是没想过出去工作。但是由于休息的时间太长,每次找到新的工作总是做两天之后就不愿做了。而且她不是嫌工资太低就是抱怨太累,久而久之,念念越发感到迷茫无助。每次有亲戚询问她想要做什么工作时,她总会说,不知道。有人建议她去学习美容美发,但是她交了学费,在那里待了两周后就返回家中,再也没有去过。
后来念念就一直待在家里,她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究竟要做什么。她尝试了很多次,但每一次开始时都是信心满满,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做好,但最后都没能坚持下来。对此,她感到有些害怕,变得越来越迷茫。
直到有一天,一个初中同学去找她玩,她的人生才开始拨开迷雾,走上另一条轨道。原来她的这位同学目前就读于一所著名的大学,学的是心理学。她知道念念的情况后,想带念念去见一下自己的心理老师,说也许可以解决念念的问题。
一开始,念念对同学的提议有些抗拒,她觉得自己没有心理疾病,为什么要去看心理医生,这要是传出去多丢人啊。后来,经过同学的百般解释和劝说,她终于答应去看看。
念念和那位心理老师的见面过程非常顺利。之前她的同学已经把念念的情况向老师做了初步的描述,因此见面时,老师先是证实了一些情况,然后又询问了念念一些更为具体的心理状态和细节。
随后,老师问道:“你觉得待在家里能解决问题吗?”念念回答道:“不能。”老师接着问:“那你为什么还要继续待在家里?”念念说:“出去之后,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老师问:“你每次出去都坚持下去了吗?你都没有坚持下去,怎么就确定一定不适合那份工作呢?”
念念说:“其实现在我是没有自信,总会忍不住去想最坏的结果。而且感觉对什么都没有热情,无论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但是想想家里的情况,又知道自己是需要出来工作的。这种感觉让我很迷茫又很无力。”
老师点了点头,接着说:“所以你选择逃避,但你这样做可以说是掩耳盗铃。虽然你待在家里,但迷茫并不会因此而减少,反而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诱发愧疚、自责、无助、抑郁等情绪。”听完这番话后,念念哭了。
后来,念念又和老师进行了几次交谈。在老师的帮助下,她明白了自己之所以迷茫是因为没有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同时不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并通过实际行动让其发挥出来。
明白了这些以后,她开始审视自己,看自己究竟对哪些事物比较感兴趣,或是自己能够做好哪些事情。经过不断的探寻,她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做饭,在这方面拥有特别的天赋。而且在做饭的时候,她总会感觉特别踏实平静。
后来她在一家厨师培训学校参加了厨师培训。每次感到有些累、不想坚持的时候,她都会想起那位老师的话,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三个月后,念念成功出师,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被一家大酒店聘用。此后,她不停地进修、研究新的菜品,厨艺日益精湛。现在她已经成为那家大酒店的首席厨师,对于生活,她也不再迷茫。
现在当她回忆起那段迷茫的岁月,她会不由得感叹,这都是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只要找准方向,并且踏踏实实地走下去,终会等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