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味心理学(第二季):那些奇怪的地球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你有这些小怪癖吗

第一节 癖:积久成习的嗜好

纳粹党魁希特勒是一个几乎没有不良嗜好的人——他不抽烟、不喝酒,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和禁欲者;他生活规律、作风简朴,行事很有节制。但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堪称完美之人,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灾难。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明末大儒张岱如是说。有癖好和瑕疵的人,是性情中人,有“深情”和“真气”,他们可能爱唱歌、爱书画、爱厨艺、爱运动。最怕的是百无一爱的人,这种人要么特别懦弱无能,要么特别富有心机。

那么,到底什么是癖呢?《辞海》中将其解释为积久成习的嗜好。对事物的偏爱一旦形成习惯,就成了癖。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的癖好流传至今。陶渊明喜欢菊花,写下许多咏菊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乃花之隐逸者,这与陶渊明的人格融合为一,爱菊是他性情所寄的癖好;陆羽一生爱茶,精于茶道,著有《茶经》。因为嗜茶,所以他对茶树栽培、育种、加工、品茗等均做了深入的研究,爱茶的癖好使他被后人尊为“茶圣”;南唐后主李煜的癖好是舞文弄墨,研究诗词音律,最终却也因一首《虞美人》而潦草丧命;明熹宗朱由校尤其喜好建造房屋,如果不是做了皇帝,他甚至可能会是一位出色的建筑师,但当他全身心沉浸在自己的癖好中时,物我两忘,朝政均由魏忠贤一手操纵,由此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清代文学家张潮曾说:“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癖好犹如与花为伍的蝴蝶,犹如缓流山间的清泉,犹如点缀青石的苔藓,犹如漂浮水中的萍藻,犹如攀缘乔木的藤萝,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剂。但癖好有俗有雅,有好有坏,我们需要擦亮眼睛,对其加以甄别。雅癖可以怡心养性,给生活带来一缕清香;俗癖则流于世俗,令人随波逐流;而恶癖则可能让我们人格受损,甚至被世人唾弃。

在价值观空前多元化的当今社会,人们的嗜好风格各异、大有不同,但人之为人,终要有些癖好,才会有真心得、真性情。人生几多苦难,有点癖好是一种对心灵的安慰与寄托。譬如,有人喜欢读书,从书中汲取养分,嗜书如命;有人热爱作画,借由画画表达自我,倾注毕生心血;有人淡泊名利,每日粗茶淡饭,自得其乐……这些高雅癖好能够颐养心性。有人享受抽烟带来的吞云吐雾的满足感;有人迷恋推杯换盏后的千杯不醉;还有人在牌桌上流连忘返……此乃俗癖。更有人贩毒吸毒以致害人害己,染上毒癖;有人见了孔方兄就不择手段,得了铜臭癖;还有人日日声色犬马,醉生梦死,在色癖中不能自拔……这些恶癖危害社会,令人生厌。

癖好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心理学家们多方探讨,却至今也没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比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癖的产生在最开始时,可能是受到某种优势观念的支配,而这种观念在个体的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或强烈的情感支持,如坚信、期待、爱慕等,不易被干扰,有一定的性格基础。就个人而言,有人是兴趣爱好使然,沉醉其中,在癖好中找到自我;有人为寻求刺激,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有人通过癖好转移压力,让自己暂时远离苦恼;也有人想摆脱孤单寂寞,寻找新癖好,让生活因为拥有癖好而获得充实感和新鲜感;还有人为打发闲暇时光,让癖好来充实生活内容。就社会原因而言,有可能是受到家庭环境的熏陶,或者朋友同事的影响,也有可能是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平台的导向,使意志力比较弱的人容易产生跟风、盲从等心理。而癖好一旦形成,人们就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依赖心理,很难克服。

癖好让我们钟情于所爱之物,在对其不懈的追求中做到废寝忘食、全神贯注,甚至可以成就我们的人生;癖好也是我们与他人交流的纽带,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微妙的沟通和维系作用。

我们所看到的一些偏才、专才,就是使自己的癖好与事业达到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他们的人生之所以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甚至可能成为某一领域的权威,正是因为他们对癖好始终如一的专注。而这种专注成了事业的永动机,他们把时间、精力都投入在癖好上并一生为之努力,人生也自然变得精彩万分。

相同的癖好,能够让你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增进彼此的认识和了解,还可能发展成为知己。就像俞伯牙和钟子期一样,一曲《高山流水》让他们终遇知音、互道知己。

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癖好对我们的精神世界起到的微妙影响,在生活中努力培养高雅癖好,远离不良嗜好,杜绝恶癖。

培养高雅癖好。高雅的癖好既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又可以陶冶情操。不妨在工作之余培养一种乐趣,琴棋书画、吟诗作赋、运动垂钓、花草动物、金石收藏等诸多癖好中,总有一种适合你。对于癖好的痴迷程度当然因人而异,最好在科学、文明、高雅的环境中养成一种健康的癖好和习惯。

远离不良嗜好。深刻地理解并认识不良嗜好对生活和精神的危害,为了生活健康、家庭幸福、事业发展,一定要勇敢抵制住不良嗜好的诱惑。对现阶段正在接触、尝试并产生一定程度依赖的不良嗜好,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克服;对已经形成的不良嗜好,在彻底摆脱难度比较大时,要坚持在不影响自己精神状态的基础上,逐步减少对嗜好的依赖,最终将其完全克服。切记,我们万不可成为不良嗜好的传播者与忠实信徒。

杜绝恶癖缠身。恶癖一般都是突破道德底线甚至构成犯罪的嗜好。我们遇到有恶癖的人时,应该及时予以举报,通过法律手段惩治恶癖,才能铲除恶癖。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杜绝恶癖,不能做违背本心的事情,更不能以此为癖好。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癖好是我们的精神自由,也会因自身的精神境界高低而具有层次之别。文明程度越高,雅癖就越受推崇。当然,我们的任何癖好都不能影响他人,甚至阻碍社会,只有让良性的癖好在精神世界中相互交织,才会令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我们也许无法像古人那样沉浸在诗情画意中,但也应该在繁重的工作之外,为自己的心灵找寻一片可以自在飞翔的天空。所以,追求积极向上的癖好吧,让生活多点意趣,多点快乐,也多点美好和与众不同。

第二节 像一只囤积的松鼠

松鼠应该算是储存冬季食物的佼佼者之一了。在果实纷纷成熟的收获季节——秋天,松鼠们就已经开始为储存过冬的食物而日夜忙碌了。它们会预先找好干燥的树洞或者挖好地洞作为囤积粮食的仓库,然后再将辛苦找到的食物诸如松子、松果、胡桃、橡实等坚果分别贮存在几处不同的地方,并细心地用泥土或树叶掩盖。从秋到冬,松鼠们会一直不辞劳苦地四处奔波,用嘴巴含着食物一趟又一趟地往返,将食物源源不断地运送到自己的仓库里去。为了防止食物变质发霉,它们还懂得挑选一些天气晴朗的日子,爬到通风朝阳的树杈上将食物一一晾晒、风干。这样一来,等到寒冷的冬天来临,不管需要经历怎样恶劣复杂的气候环境,松鼠的食物都能够完好无损。到那时,它们根本就无须担心粮草供应的问题,只要凭借自己敏锐的嗅觉,就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秋天贮藏好的食物。然后有模有样地蹲坐在树枝上,津津有味地享用自己的“劳动果实”,吃饱喝足以后就窝在温暖的家里眯着眼睛睡大觉。

试着在脑海中设想一下这样的一幅画面:松鼠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举起小手,一边忙着把食物送入口中,一边还警惕地竖着耳朵倾听着,东看西看,左顾右盼……你是不是觉得非常滑稽好笑,感叹这些囤积食物的小松鼠真的是可爱至极的一种动物。由于现代社会的学习工作环境逐渐变得优越,人们能够接触到的信息量骤然加大,令自己难以取舍,应接不暇,社会中也相应地出现了像松鼠一样的囤积狂人,他们看起来却似乎一点儿都不可爱。他们喜欢在家里囤积各种物品,最常见的就是衣服、报纸、书籍、工艺品、纪念品等,就这样不停地积攒,直至把房间塞得满满当当。甚至还有人囤积穿过的内衣裤、捡来的烟盒、糖果皮等一些不卫生、有危险性的物品,这些物品乱七八糟地堆在一起,摆放得毫无规律可言,令整个房间显得杂乱不堪。

这类囤积狂人其实离我们并没有那么遥远,你也可以对照一下,自己是否有以下行为:在办公室里或者家里,明明已经摆满了一大堆没开封、用不上的东西,却还固执地认为自己需要再多添置一些物品;即使衣橱、书架里已经塞得满满的,也不愿丢掉一些早已经用不上的东西,觉得每件东西都是你的宝贝,即使是一本旧杂志,也觉得“说不定哪一天,这本杂志会派上用场”;心里知道家里废旧的东西太多,可每次整理房间想扔掉一些物品的时候,却始终舍不得,根本下不了拎出去扔掉的决心。

如果你也有以上这些症状,就要小心了,你可能患上了囤积症。心理学上认为,过度地收购或收集物件,甚至是一些不值钱、不卫生或有危险性的物品,并拒绝丢弃的行为就是囤积症,也有人称其为松鼠症。美国精神病学会在2012年5月发布的诊断手册中,将囤积强迫症正式确认为精神障碍的一种。心理学家认为,囤积症更多见于单身人士、教育程度低者、中老年人或者低收入者。另外,这种症状在心理疾病人群中也很常见,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患者等。

在很多人眼中,安迪·沃霍尔就介于怪异和病态之间。作为一位美国知名的艺术家,他应该称得上是一个标准的囤积症患者。安迪·沃霍尔一直积攒所谓的“时间胶囊”,在他去世时,“时间胶囊”的数量竟然高达612个。“时间胶囊”是他保存的所有盒子,里面储藏着他随手用过的大大小小的物品,包括信件、书、礼品、文件等,只要盒子一满就密封好,标注上日期,放到仓库里妥善保存。这些盒子里的物品几乎记录下了他全部的生活轨迹,直到1987年去世。尽管“时间胶囊”并不能完全定格他的生命,但在安迪·沃霍尔逝世后,他的这些带有时间印记的盒子却成了一件件独特的“艺术品”。

囤积症患者保存着早已过时的衣服,表明他们对于未来忧心忡忡,缺乏信心;不愿意扔掉任何一件东西,并不是出于对这些东西的喜爱,而是害怕抛弃所带来的那种恐惧;留下曾经拥有的物品,用以证明自己的某种价值或者能力,从而有助于自我肯定……这种囤积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他们通常具有处理信息方面的障碍,可能会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过分活跃等不良症状。囤积症患者一般都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害怕做出错误的决定,希望一直保留所有的东西;囤积症患者对于丢弃物品会产生焦虑心理;囤积症患者还可能有控制障碍,他们几乎意识不到自己的毛病,直至这些毛病越来越深地影响到自己和家人的正常生活。

囤积症可能跟童年、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或者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日积月累形成的既定价值观念很难轻易改变。此外,囤积症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和“心理创伤”有关,它是自我宣泄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囤积物品在自己周边建立一道屏障,让自己在其中找到安全感;还有可能是因为患者遇到了挫折,通过囤积物品让自己与外界隔绝,回避现实生活,压抑心中的痛苦。

综上,囤积症患者保存的物品中承载了很多记忆和强烈的情感,只有正视自己囤积的原因,才能克服深藏于心的“恶魔”,让杂物不再堆积。

理解并宽容地接纳囤积症患者。我们可以将囤积症患者的囤积欲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在童年时期,家长应适当满足子女的一些需求,满足他们适度的占有欲;对于青少年过分购买、囤积物品的行为,应鼓励他们与朋友相互倾诉,进行减压,消灭心理疾病产生的苗头;对老年人的囤物行为,则应给予宽容和理解,因为老年人大多比较爱惜物品,内心更倾向于省吃俭用、勤俭节约。可以在接纳他们的基础上,与其进行沟通,和他们交流不同的价值观念,让老年人体会到被爱、被尊重与被关心,然后才能逐渐缓解囤积行为。

将囤积升华为收藏。囤积其实是一种都市化的生存状态,人们之所以会囤积物品,有时候也带有一些炫富和夸耀的成分。囤积症患者习惯按照视觉和空间来对物品分类,囤积下来的物品毫无实用价值不说,还放置得杂乱无章,整理起来非常困难。而如果将囤积发展为一种收藏爱好,人们就能够有目的性地、清醒地收集物品,并将自己的收藏品分类摆放整齐。一方面体现了自己的收藏理念,甚至可以发展成财富,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更多人接受和欣赏自己的收藏品,在收藏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适当处理闲置物品。囤积者在得到某种物品时,只顾体会拥有时的美妙感觉,却从不考虑将其放到哪里或者花多少钱。要将其丢弃时,又只会想到自己失去了什么,而不管丢弃后可能得到的好处。对此,囤积症患者要自我分析囤积物品背后的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学会丢弃闲置物品,避免大量囤积的现象。可以转赠朋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也可以通过慈善渠道捐赠出去;或者从同城网站二手转卖,给不用的物品找一个合理的去处。

当然,一般的囤积者都不会达到科利尔兄弟那样的程度,弟弟兰利被堆积如山的杂物卡住窒息而亡,哥哥霍默则活活被饿死,事后,警察挖了84吨垃圾才找到兄弟俩的尸体。囤积物品到了这步田地,不得不令人感慨唏嘘!只要囤积症患者能够意识到杂乱无章的生活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过多的物品给自己增添的压力,就一定会愿意寻求改变,不再邋遢,告别凌乱。所以,通过具体有效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囤积症吧,让自己从“囤积人生”走向“减法人生”,让生活更加轻盈、更加整洁、更加快乐、更加健康。

第三节 恋家还是恋自我空间

在我国,每年的春节前后都会上演一场极为壮观的“春运潮”。尽管买票难、乘车难、行路难,但是人们想要回家的澎湃心情却无法遏制。有人彻夜守候在电脑前,只为抢到一张回家的车票;有人宁愿多次换乘,在几个车站间反复游走,争分夺秒,只为能够早点回家;还有人甘愿加入铁骑大军,骑行千里,只为回家!

家,在我们的心里,是一泓温暖和安定的港湾。“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家就是凝聚母爱的新衣;“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家就是饱含关切的书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家就是引人追随的那一弯明月。

人类的天性正是如此,一直留恋和向往无比温馨的家庭。古老的中华民族更是如此,自始至终都萦绕着一种浓烈而又传统的“恋家情结”。不可否认,家庭伦理及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论出于哪种心态——四世同堂、安土重迁、叶落归根,也不论走到东南西北、海角天涯,我们始终都不会忘记祖先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那片热土,也不会忘记父母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更不会忘记承载着一代人成长记忆的那个家园,那张舒适的小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流浪在外的人们都想回家。

俗语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我们之所以会恋家,大多是因为家会给我们一种有所归依的感觉,会让我们感到稳定和安心,会给我们情感上带来极大的认同感和满足感。

恋家,是指个人对于家庭的一种依恋心理,大致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的依恋,即在认识上把家庭放在重要位置,在情感上无比热爱家庭,在行为上不愿远离家庭。家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人们去靠近它。家是游子渴望的生命归宿,也是漂泊浪人向往的心灵驿站,更是恩爱夫妻同甘共苦的真心暖巢。

我们所熟知的著名文学家周作人,也是一位极其恋家的代表性人物。1919年鲁迅先生独自奔走,购置并修缮了八道湾11号的旧宅院,把全家人从绍兴接到了北京。周作人从这一年住进八道湾以后,至死都没有再搬过家。而其他人则纷纷离开,鲁迅不久后搬到了砖塔胡同以及后来的西三条胡同,周建人也只住了一年多就去了上海。

周作人一直把八道湾当作自己隐逸的乐园。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众多文人南迁,周作人却不顾朋友的劝告敦促,执意留在北平,不愿离开八道湾。1939年元旦,一位自称是他学生的客人枪击了周作人,凶手未被抓获,周作人受了轻伤,尽管是在八道湾遇刺,他还是不愿离开。直到1967年,周作人死在八道湾。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离开八道湾的家。

八道湾在周作人心中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家,是心灵渴望的庇护场所,是与世无争的一方净土,更是自己休憩疗伤的绝妙圣地。

在恋家心理中,成人的依恋类型大致有三种:安全型——相信在需要时家人会给自己关爱和支持;反抗型——忧虑家人不能完全爱自己;回避型——不太在意亲密关系,宁愿不依赖家人或者不让家人过于依赖自己。其中,反抗型和回避型的依恋是不安全的,在恋家心理中所占的比例较小。

那么,人为什么会恋家呢?家也不过是一座房子。是的,家是一座房子,但那里还有我们最亲爱的家人,那里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家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给我们安全的心理感受。恋家,实际上就是恋自我空间,享受自我空间给我们带来的归属感、安全感和轻松感。尤其在家中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床上,更让你有依偎在母亲怀抱中的温暖感觉,让你感到精神放松,身心愉快。这种自我空间的存在,能够让我们找到自己,能够形成“我”的身份认同,充分感受“我”的自在。

当我们离开家,到陌生的环境中时,接触的人与环境都是不熟悉的,我们就会产生不自然感,容易滋生各种焦虑心理。恋家会滋生分离性焦虑。我们会对父母无比依恋,这种对家人的情感依恋导致我们不愿远离家门,渴望能够和家人近距离生活,在异乡时则更能体会“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恋家会滋生恋旧性焦虑。人们都是恋旧的,家是你最熟悉的地方,能够给你最需要的安全感。离开家就可能令你感到不安,特别是在陌生的环境中,总能感到家里的人、物、事更美好,所以倍加思念家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体现的就是这种浓浓的思乡情怀,只有对新环境熟悉之后,才能逐步建立起来安全感。恋家也会滋生适应性焦虑。从在家有家人的体贴照顾到在外一切需要自力更生,我们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毕竟“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出门在外,事无巨细都要自己操持,对自己来说无疑是一个对身心的巨大考验。恋家还会滋生交际焦虑。离开熟悉的人际圈,就会缺乏归属感,新环境中到处都是新面孔,这时就必须认识新朋友,建立新圈子,这就会令我们在渴望交友和交际能力欠缺时遭遇新的挑战。

当然,适度的恋家有助于自己和家人的情感交流,也有助于自我意识的成熟,但是过度恋家的话,就需谨慎对待了。如果恋家程度过深过重,一方面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交际,另一方面也会影响自我向外的发展与成长。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并尽快形成“第二依恋”。

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自己具有恋家情结的现实。可以借鉴“安全型依恋”的经验,在新的生活、工作环境中,尽快进行依恋情感的转换,更快地融入新的环境。努力寻找习惯的地方安置我们的依恋情感,即使是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摆件,只要它属于自己,就能让自己的情感安定下来。还可以结交新朋友,与他们形成良性的沟通,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交活动与朋友建立互信的关系,从朋友那里获得精神上的依恋需求。

对于个人而言,要想真正摆脱对家的依恋,摆脱对自我空间的依恋,让自我意识觉醒,实现自我超越,绝非易事。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历史、文化、生理、心理上的诸多影响因素,在自我空间和外面世界之间把握一种平衡,达到自我、家和社会和谐共进的状态。

第四节 每天赖床一小时

王尔德说:“他们起得早,因为有许多事要做;睡得也早,因为没什么事好想。”虽然我们都明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道理,有些人却还是会为赖床找到更多的理由。而时下的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赖床,平常工作和生活节奏太紧张,到了周末或者节假日,例行的一课就是补觉。即使睡醒了也不愿意起床,即使家人狂轰滥炸或手机闹钟铃声大作,也无济于事。

赖床,顾名思义,就是早上明明醒了,却因为各种理由而不愿起床,只顾赖在床上多躺上一会儿。对此,睡眠专家认为,赖床五分钟非但没什么害处,反而有益健康;但赖床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时间就有点过长了。在2013年发布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标准中,赖床作为第二类发作性睡眠疾病,被归类到睡眠障碍之中。

赖床,其实跟人体内的褪黑素含量有关。褪黑素又称松果体素,是根据光亮和黑暗来控制睡眠的一种荷尔蒙,阳光能够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如果褪黑素的含量较高,人们就会困倦。早上,人们之所以会赖床,有一部分原因是厚重的窗帘令我们接触不到阳光,也就无法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会继续犯困,想要再睡一会儿。而人的机体较长时间处于不活跃的状态,体温比较低,会分泌出更多的褪黑素,令你一整天都感觉昏昏欲睡,又会影响到晚上的睡眠质量。

赖床对于熬夜工作、严重缺觉的“夜猫子”来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如果平均每天睡眠时间都在六到八小时之间,那么偶尔周末赖赖床、补补觉,也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每天都赖床不起,早上总是比较疲倦、情绪不高,那就应警惕了,这可能已经是病态赖床了。

睡眠是我们每天必须要进行的一项生理活动。但如果经常性地赖床,可能引发身体不适。赖床时,会因为过长时间抑制大脑皮质而造成大脑供血不足,以致起床后头昏脑涨,无法集中精力;赖床会破坏我们正常的作息规律,导致生物钟紊乱;赖床会让我们错过早饭,打乱肠胃活动规律,长此以往可能造成消化不良;赖床时,人因为不愿意离开被窝而长期憋尿,导致尿液滞留,侵害泌尿系统健康;赖床时,也会因为早上卧室空气污浊,含有大量细菌、二氧化碳、灰尘等的空气无法排出而毒害呼吸系统;赖床还会使血液循环变慢,营养无法高效传送,代谢物质也不能快速排出。

尽管赖床有着诸多弊端,可还是会有很多人乐此不疲。因为床是满足我们基础情感需求的乐园,能够给予我们温暖、安全和爱。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一举夺得8块金牌。他就曾经自曝很爱睡懒觉,在比赛日更是每天都要赖床半个小时。他说:“我在哪里都能睡着,在椅子上也一样。早上,妈妈会叫我起床。等叫到第三遍、第四遍时她会说:‘迈克尔,我又上楼来叫你了!别跟我说你还没有起床啊。’事实上,我的确还在床上。”当然,菲尔普斯虽然喜欢赖床,也仅限于比赛日而已,算是合理地安排时间了。更何况他的闹钟一般都设在早上四点半到五点之间,即使赖床半小时,也比我们普通人要早很多。

其实,早起虽然没有那么容易,但也绝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早起和赖床甚至都称得上是一个自我斗争的艰难过程。智者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在天亮之前起床是个好习惯,对你的健康、财富和智慧有益。”古往今来,能够被历史铭记,在政治、文学、经济等诸多领域取得一番成就的名人大多有早起的好习惯。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名臣,在历史评价上虽然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事业、治家方面都很成功,通过广为人知的《曾国藩家书》,更能看出他的严于律己。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也有过晚起的坏毛病,他曾在道光二十年六月初七的日记中写道:“兹拟自今以后,每日早起,习寸大字一百,又作应酬字少许;辰后,温经书,有所知则载《茶余偶谈》;日后读史亦载《茶余偶谈》;酉刻至亥刻读集,亦载《茶余偶谈》;或有所作诗文,则灯后不读书,但作文可耳。”此后,曾国藩下定决心要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改掉晚起的恶习。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开始自律自勉,身体力行。从咸丰十年时期他的日记中我们能够推知,他已经养成了规律的作息、研习、工作和生活习惯——“夜睡颇熟,四更即醒。”曾国藩用了20年的时间,将早起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锻炼方法,终于获得成功。他曾经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弟弟曾国荃分享,在写给弟弟的书信中提到:“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就是说要想改变惰性,早起是第一要义。曾国藩在教育诸子侄时也总结了“八本”——“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可以说,他一直都将早起看得极为重要,坚持早起,磨砺了他的“勤”和“谦”,终于助其成就了一番事业,流芳千古,名垂青史。

我们即使比不了曾国藩的大境界,但如果想要人生有所成就,想要事业有所突破,想要自己有所成长,就必须对自己严格要求,首先可以从改变赖床这个坏习惯做起。

养成科学作息的习惯。中医理论认为,人的生物作息时间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健康的睡眠,要顺应四季、顺应四时。我们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份科学的作息时间表,养成天人合一的良好睡眠习惯。晚上按时睡觉,将睡眠当作第二天的开始,而不是每天熬夜加班,影响身体的排毒和解毒功能。睡觉前,关掉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保持轻松自在的精神状态,保证每天六到八小时的睡眠。早上坚持早起吃早饭,如果实在不想起床,可以安排在早上做一些创造性的工作,如画画、写作等,激励自己,帮助自己摆脱倦怠。

一如既往地磨砺意志。坚强的意志力,对于克服赖床恶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要养成早睡早起、不再赖床的好习惯,确实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才能逐步完成。所以,我们要有比较强的自制力,还要努力克服自己性格中的惰性和消极的一面,同时不受外界环境,如天气转凉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要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在考验你的意志力,只有长期坚持并严加克制,才能养成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习惯。

中国有句谚语:“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起,会使我们的时间更充裕,思考更周全,精神更富有活力。只要能够珍惜时间,重视时间,养成定时守时的思想观念,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远离赖床的恶习。

第五节 让人揪心的处女座

处女座在许多“星座控”的眼中,就好比月饼界的五仁月饼,是会被人敬而远之的星座。而处女座之所以不受大家欢迎,就是因为他们过于追求完美、吹毛求疵、太爱挑剔,令旁人无法忍受,也让人替他们慨叹。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处女座简直就是完美主义的最佳代言人。他们经常会为如何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而纠结,尽管他们内心深知这其实不太可能。他们会把每件简单事情的每个细节都做到十全十美,挑剔起来没完没了,不但自己殚精竭虑,也让别人不胜其扰。如果其间出现一丝一毫的差池,他们就会陷入永无止境的自责状态,只因他们无法接受瑕不掩瑜,只渴望精益求精。

他们以上的种种表现,其实正是完美主义在作祟。完美主义者都把标准定得过高,高到不切合实际,并且带有明显的强迫性倾向,要求自己去做不可能做到的事。1980年,美国精神病学会曾将完美主义作为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之一,写进了《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

我们所熟知的很多处女座名人也大多有完美主义情结。1980年,张国荣、陈百强和钟保罗合作拍摄了电影《喝彩》,影片极为卖座,可以说大获成功。而他们三人也因为年轻帅气、容貌俊美,而被公众称为“三剑侠”。巧的是,他们三个人都是处女座,更巧的是,他们全都死于自杀。

逝者已逝,徒留追忆。从三个人的成长轨迹、事业发展、为人处世来看,他们都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可以说,是完美主义情结成就了他们辉煌的事业,给大众带来无限美感与欢乐。可也正因此,他们错失了爱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完美主义也最终导致了他们的自我了断。

拿张国荣来说,他是一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为了坚持艺术,张国荣在做每一件事时都会力求完美。为了能拍好一个MV,他会带上30多套衣服试造型;为了完美地出现在代言现场,他会在繁忙的工作中腾出时间来构思发言稿和上场姿态,以及在现场与观众的互动,绝不容许一丝一毫的马虎;在拍摄《霸王别姬》时,他为了使虞姬上台表演的戏曲能够完美呈现,曾经把一个镜头拍了30多遍,在台上一遍又一遍地唱,直到自己满意才肯下台,甚至比导演对自己的要求还高;为了演唱会的现场效果,他几乎每天都坚持去彩排,将每个细节都准备到位,将完美主义者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

要知道,世界上原本就没有完美的人,可处女座的他们却一直在力求完美。而适当的完美主义可以让我们做事更有目标,更有前进动力,更能严于律己。正如法国著名足球运动员齐达内所说:“在枯燥的训练生活中,正是那种不断完善自己的欲望让我坚持下来。”完美主义的确能够让我们无限趋近于完美。

但是心理学家大卫·伯恩斯也曾告诫完美主义者:“想要伸手摘星,却可能两手空空”,尤其可能“陷入人际关系困境和情感障碍”。完美的目标给人带来的是沉重的压力,可能会使处女座们产生挫败感和自我否定感。此时,在他们的眼里只有瑕疵和问题,根本看不到成功,也得不到任何满足感,严重削弱了自信乐观的精神。“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完美主义情结让处女座们变得非常固执,眼里容不得沙子,对别人产生不信任感,要求太过严苛,甚至可能会因此与别人产生摩擦,造成别人的反感,而他自身的负面情绪也消极地影响着他的人际关系。另外,他们内心深处会非常害怕失败带来的恐惧,无时无刻不在担心自己的表现,过度焦虑和紧张甚至让他们窒息,进而引发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等心理问题。

大量研究表明,家庭环境是完美主义思维形成的密切相关因素。例如,父母自身有完美主义倾向、父母的教养方式以及亲子互动关系不当,尤其是童年的家教太严,父母对子女过分严厉;或者希望子女按照期望的模式发展,对他们进行过分的干涉;或者给子女设定难以企及的目标及标准,苛责子女照此执行,致使完美主义者的童年产生心理阴影,或者产生了错误认识——“如果我表现得再完美一点,父母应该就会爱我更多一点。”所以,他们拼尽全力追求完美,只为取悦父母,以期得到父母更多的爱与赞扬。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完美主义倾向,对此根本无须担心。只有完美主义特质影响到你的生活时,它才成了一个问题。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完美主义等于瘫痪。也只有当你放下心中执念时,才能从完美主义中解脱出来。

接受事物的不完美。俗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完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物。套用一句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实现完美,才让我们有不竭的动力去追求完美。对于自己追求完美的心理,分清楚到底是因为希望自己更优秀的积极心理,还是出于不这样就害怕、难受的强迫性消极心理,适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生活中的不完美,不断提醒自己:一切都是暂时的,通过我的努力,在将来定会有所改变。

目标要实际。完美主义者终其一生可能从未体验过完全实现目标的感觉,因为完美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追求。我们要现实一点,实际的目标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没必要设定那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你想想,即使是著名的文学家,也仅仅留有一两部传世名作而已。

学着自我嘉奖。不仅要嘉奖自己的成功,我们还应该经常性地嘉奖自己的勇气、大胆的尝试、曾经的失败,更要对自己的不懈努力进行嘉奖。因为不管是勇气、尝试或者失败,都是别人无法给予的,这些都是在成功路上助你一臂之力的宝贵财富。

平衡完美和效率。完美主义者总是会浪费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制订详尽周密的计划,希望可以做到万无一失。过度的计划从来没有被执行到底,往往会半途而废。其实,我们可以有选择地追求局部范围的有限完美。我们还应认真考量完美和时效之间的性价比,在完美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有限的时间、精力、资源投入最有价值的追求中去。

要相信,我们是可以走出追求完美主义的怪圈的,不能因力求精细而忽略大局,让自己疲于奔命,而丢失本性。我们更应追求卓越,立足当下,回头自省,督促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争取收获更完美的人生。与此同时,更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做最真实的自己,为不完美的自己大声喝彩。

第六节 拖延症重度患者

“我们一直推迟我们知道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这种蠢行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它或多或少都盘踞在每个人的心灵之中。”这是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在1751年写下的有关人性中的拖延的文字,当时他正在赶着写一篇迟迟没有交稿的文章。

其实,正像塞缪尔说的那样,拖延症几乎成了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在我们的身边,你随时可以看到,每天加班到深夜的公司白领,依旧不能按时完成自己的统计报表;窝在宿舍里痴迷于游戏的大学生,拖拖拉拉无法完成该上交的作业;年轻气盛、趾高气扬的报社编辑,私下里日日夜夜都在与最后期限做着艰难而卓绝的斗争……拖延症确确实实给很多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困扰。

现在请客观地回忆一下你自己,是否也曾拖延该做的事情?总认为时间还很宽裕,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只打算赶到截止日期之前交活儿;上班的时候优哉游哉,直到快下班了,才发现有要紧的工作还没做完;做一件事情时,脑子里总能找到各种奇葩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不着急,可以等一会儿再说;常常因为时间紧迫,而草草交差、敷衍了事……

拖延症是指“把昨天的事情放到明天”,即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目标并由此滋生诸多负面情绪,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与自我贬低,甚至会出现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一系列心理疾病。

达·芬奇应该算是拖延症重度患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名人了。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达·芬奇是集画家、音乐家、哲学家、发明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等诸多头衔于一身的旷世奇才。但也正是由于达·芬奇涉足的领域太多太广,导致他的精力比较分散,根本无法完全集中在某一具体的目标上。因为追求极致完美和新的灵感,达·芬奇分别用长达四年和三年的时间创作了《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两幅画作,超长的创作时间严重影响到了他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在达·芬奇去世以后,人们惊奇地发现,他流传于世的六千多页手稿竟然也不过是其毕生所做的研究的三分之一,未公布的手稿里面五花八门地记录了达·芬奇无数个有开头没结尾的构想,其中就包括直升机、机关枪、机器人、坦克、太阳能等概念性发明。而作为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达·芬奇的传世画作竟不超过20幅。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有过太多想要实现的想法,但这些想法却大多被拖了几年、几十年乃至长长的一生,最终都没有完成。达·芬奇自己也一直被这些事情深深困扰,在其疾病缠身、即将离世之际,还曾经苦恼地发问:“谁能告诉我,有什么事是做完了的?”

即使是伟大、深邃的巨匠达·芬奇,也曾经为拖延症懊恼和悔恨。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就更不必说了。要知道,日积月累的拖延只会严重影响个人发展。正是拖延让机遇稍纵即逝,让我们与成功失之交臂;正是拖延带来似乎永远完成不了的工作,让我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正是拖延导致我们出现诚信危机,给我们的职业前途平添几多障碍;正是拖延蚕食了我们的合作关系,使我们辛苦建立的人脉几乎毁于一旦;正是拖延让我们的能力被迫进入下行通道,摧毁了我们的意志,甚至令我们一事无成。如上所述,拖延症的危害根本不能一一列数,而拖延症患者也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日复一日地恶化下去,长此以往,变得破罐子破摔,只能拿出更差的表现。其实,拖延症患者自己心里也都明白:拖拖拉拉地做事情,给人的印象非常不好,可以说害人害己。尽管如此,很多人还是宁愿等到最后一刻再开工。

当然,拖延症的形成是有着诸多原因的,具体归纳起来无非有以下三种:

不愿做。有可能是因为对将要做的事情比较反感,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做事的过程比较痛苦,会有很多困难,于是想要逃避压力;也有可能是因为目标和回报太遥不可及,眼高手低,感觉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没有太大意义,所以能拖就拖;还有可能是因为对自身的能力缺乏信心,曾经遇到过重大挫败,极为恐惧失败,容易产生逃避心理,因此,经常寻找借口来拖延进度。

不会做。一个完美主义者往往因为太想把一件事情做好,而不断地设想和修订着各种各样的计划,却一直不付诸实际行动;或者因为过于生疏,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自己的第一步。

没时间做。一直无法一心一意、集中精力地做事情,总是受外界的干扰,注意力比较分散并且容易冲动,无法严格地约束自己;或是每天的时间安排得太满,事情堆积如山,却不能分清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毫无主次。

因此,拖延症患者会把工作都推到明天去做,“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明代钱鹤滩写的这首《明日歌》生动地阐明了拖延症对于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难道我们还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拖到明天去做,最后变得一事无成吗?

不!这绝不是你我想要的生活。难道我们想在回忆往事的时候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或者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吗?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拖延是一种恶习,那么,不妨就从现在做起,拒绝借口,拒绝拖延。

坚信自身实力,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着力加强自身心理素质,学会用成长的心态看待失败,尽快找到不自信的源头,摧毁它、攻克它。阶段性地考察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等自身素质与现行工作的匹配度,目标明确、有选择地给自己能力框架上的漏洞“打补丁”。

摒弃鸵鸟心态,敢于直面工作。一些人明明知道拖延不对,却还是像一只将脑袋深深埋进沙堆的鸵鸟,一味地逃避现实,躲避工作。这当然是不可取的,我们必须正视问题的存在,不找借口,不怕困难,不自欺欺人,不断强化面对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即使心存恐惧,也要立即开始行动。

放弃完美主义,适当降低起点。很多时候,我们会努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在做这件事情之前就开始为各种未知的问题焦虑,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迟迟不敢着手去做,就这样延误了时机,一直拖到最后。此时,我们不妨客观地认识事情的发展变化,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估,试着对自己说:你现在状态很好,已经可以开始了。适当放低要求,从最简单的一步开始,给自己一个大大的鼓励。

制订合理的计划,有效地分解执行。拖延症患者尤其需要用计划来规划时间。一个靠谱的计划,是你踮起脚、努力一下就能很快实现的,一定要给自己足够的动力和压力来有效规划办事日程。我们可以将计划分解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将复杂工作简单化,找准切入点,这样一来,就能循序渐进地完成既定的计划。

杜绝干扰源头,全力攻坚克难。“集中精力、心无旁骛”,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又有几人能够真正做到呢?要知道,我们的注意力其实非常有限,所以最好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情,让精力无比集中地专注于这一件事情,一门心思埋头苦干,不理会任何外界的干扰源。

创业家马云曾经说过:“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亲爱的朋友们,一定不要在拖延中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生命,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看到更美的黎明。

第七节 宅男到底“宅”在哪里

起床时已日上三竿,倒也不用着急,时间还充裕得很,反正恰逢周末,不用上班;对着镜子胡乱抹两把脸权当洗漱,不用很认真,反正也不去见谁;衣服随便套上一件,不用谈体面,反正也不出门;低头一看好像是从上周起就一直穿着的那件,管它呢,反正也不太脏;随便啃个面包火腿,算是对自己的肠胃交代了早饭,反正也没多大运动量;随后开启一天紧凑的日程安排,那就是打开电脑,开始聊天、游戏、动漫、BBS、电视剧、网络小说的漫漫征程;其间,除了打了个电话叫外卖来送餐,喝了几杯水,去过几趟厕所之外,一整天都是以一种姿势蜷缩在电脑前;等到觉得眼睛又干又涩时,抬头看看时间,好像也到了凌晨一两点;然后告诉自己:睡觉吧,明天未完待续……

这就是宅男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一天的真实写照。而很多宅男们也会犀利地自嘲:看到有下划线的文字就想用鼠标点击;半夜上个厕所都想检查一下邮箱;身边的朋友竟然都是通过网络认识的,压根儿不知道是男是女……

所谓宅男,就是对某些特定事物极端喜爱、不经常进行室外活动、不热衷于社交活动的一类男性。根据相关调查,中国的宅男年龄多在15~35岁,家庭收入状况普遍比一般同龄人要好,有将近一半是大专以上的学历,地域上则广泛分布在北上广之类的大城市。他们过度依赖互联网,待在家里不喜欢运动,健康状况也令人担忧。

宅男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时在日本颇为流行的御宅男,而后传入台湾,演变为宅男。近年来,宅男宅女都成为新的社会族群。“宅”已经成为都市男女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甚至形成了一种“时尚”,一种“潮流”。

要说宅男大行其道,必然有其缘由。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从小就习惯了独处,喜欢自娱自乐,长大后也照葫芦画瓢地宅在家里;而快节奏的工作、经历过的各种失败及人际关系失衡,也会促使一些心理脆弱的年轻男性宁愿选择蹲在家里、足不出户;此外,宅男们对于动漫、游戏、色情影视等的喜爱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深陷其中,完全不能自拔;而万能的网络又完全可以满足宅男们的各种需求,他们只需轻轻一点鼠标,就可以订餐、购物、在线娱乐、和朋友交流思想,甚至完成既定的工作。

不过我们必须承认,宅男们其实带动了很多产业的发展。网络购物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兴旺,网络游戏、动漫产业等也随之迅速崛起,外卖快递也应运而生。“宅”正满足了信息时代宅男的心理需求,正如心理学家凯伦·霍尼所说:“渴望有意义的独处时间是人类的正常需求。”不过,即使同样是宅在家里,宅男也分为几种不同类型。

最为常见的要数游戏宅男。不论工作日下班,还是周末休息,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上网看小说、视频、动漫,打游戏,写微博,淘宝购物……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在网络上搞定,生活全部依靠互联网。

最有追求的要数技术宅男。这类宅男一般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数据处理能力极强,能够将网络中的有用信息为我所用,将其与相关的技术、行业有机结合,捣鼓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甚至自己创作。因为爱好与事业的良好重合,技术宅男们有着永不满足的向上动力。

最有意思的要数收藏宅男。他们是新兴人群,寡言少语,喜欢收集物品,这些物品大多跟自己喜欢的游戏或其他爱好相关。因为网络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在网上购买收藏品之后,还可以在网上晒出自己收藏的宝贝,也可以在论坛里与他人交流收藏心得,一举多得,当然懒得出门。

“信息时代的人们面临着传统的社会关系的解体或松弛,人们会体验更多的个体化和孤独。”宅男更是在个体与群体生活的矛盾中来回摇摆,既有对于外面的世界的渴望,又甘愿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他们也深深明白这种“宅生活”存在着诸多弊端,尤其是影响身体健康:自己长时间玩电脑,造成腰、颈、肩、腕等关节类疾病;生活毫无规律可言,睡眠和饮食失调,引发生物钟紊乱,更严重者会发展成许多慢性疾病;缺乏户外运动又经常熬夜,身体素质必然直线下降;同时,过分沉迷于自我世界,不关心别人,也不喜欢与人交往,忽视与亲朋好友的沟通,容易形成孤僻冷漠的心理特征;还有可能患上不同程度的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

虽然“宅生活”有害健康,但绝非一无是处。宅男中曾经出现过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才,包括漫画家、黑客、作家等。因为宅男待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时,更能集中精神,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网络文学界的传奇人物唐家三少,他于2014年入选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是榜单上唯一的网络文学作家。唐家三少就是一名典型的宅男,他本名张威,出生于1981年,北京人。2004年2月,过完23岁生日后,张威就决定辞职在家,专职写网络小说,先后发表了《光之子》《善良的死神》《狂神》等多部作品。他凭借自己的作品,成了当代中国最有钱的网络作家之一。

不过,如果宅男们沉迷游戏不能自拔,如果宅男们过着分不清现实与虚拟世界、晨昏颠倒的生活,如果宅男们流连痴迷于色情、暴力、血腥的畸形文化,那么,对这种“宅生活”就必须予以纠正。

改变“宅”心态。“宅生活”只是一种生活状态,绝不是我们的生活目标。要一直相信,我们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聆听自己内心深处想要改变的声音,对美好生活期待的声音,自己想要成长的声音,以此来激发自己改变的力量。一旦思想改变,行为就会随之改变。

正确使用网络。理性地看待网络,要知道“网络只是学习、生活的工具和平台,生活的真正舞台还是应该在现实社会中”。明确自己上网的目的,不要“借宅消愁愁更愁”,多做一些有意义的网上活动,如关注社会新闻、收集信息资料等。适当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摆脱过分依赖网络的亚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的饮食与作息规律起来。

积极社交。只有你敢于开放自己、表达自己,才能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收获他人的欣赏和肯定,才能提升自我认识。当你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再宅在家里时,你就能参与到现实的世界中,参加各种户外社交活动,回归人际社会。此时,你就能发现自己的另一面,也能获得更多的爱与安全感。

日日“宅”,不应该是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宅男们即使要宅在家里,也要健康地宅、有思想地宅、有计划地宅,而且要保证自己随时能够走出“宅”门,拥抱社会。

第八节 活在既定习惯里

“恕我不站起来了!”这句话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写给自己的墓志铭,跟他的作品风格一样,一如既往地简洁、准确。世人心里明白,这也是他对自己的最后一个调侃了。

海明威有一个独特的习惯——站着写作。曾有人问他,文风简洁的秘诀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回答,站着写作。海明威生前曾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写,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就是采用站着写作的方式,海明威先后创作出了《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多部伟大的作品,并获得了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每天早上六点半开始写作,一般都是穿着家居便鞋,这样独脚站立时会更舒服一些。他首先打开自己的老式打字机,把打字机和写字板放在齐胸的位置,然后开始聚精会神地进行文字创作,一直持续到中午十二点半。日日如此,有写作灵感的时候,还会自行延长两个小时。

海明威为什么会站着写作呢?有一种说法是,在早期刚开始写作时,海明威经常遭遇退稿,编辑认为他的文字太啰唆,所以他采用站着写作的方法,迫使自己改变写作风格。从此以后,站着写作贯穿了他的整个写作生涯,要知道,这可不是一般作家喜欢的创作姿势。

萧伯纳曾说:“人喜欢习惯,因为造它的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习惯中。你不妨仔细地回想一下,自己是不是有很多小的生活习惯,习惯每次出门后都回头检查一下门是否锁好;习惯爬楼梯的时候默数台阶;习惯用完东西后原样原位地放回去;习惯喝咖啡或者抽烟来麻醉自己;习惯一紧张时就咬手指甲等。这些习惯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往往不自觉地做了这些事情,潜意识里根本未加思考,而是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不由自主地这样做,否则就感到不舒服。

心理学上认为,习惯是刺激与反应的稳定关系。习惯是“刺激—反应”反复进行而形成的。人的神经网络应对不同的“刺激”时,高级意识中枢控制着神经网络,而高级意识中枢又与我们的心理活动、能动性、经验和知识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在“反应”中会体现出个体差异,通过自我调节,而形成不同的习惯。习惯的形成,其实就是神经网络的改变,因为神经网络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一旦形成习惯,神经网络就更趋于稳定和牢固。

根据心理学研究结果,人一天的行为,95%是习惯性的,只有5%是非习惯性的。亚里士多德也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习惯在我们的头脑中形成了稳固的思维定式。它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形成一种自动化的决策程序,在不知不觉间就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甚至影响了我们的情感、心灵和身体。当我们感到紧张、生气或悲哀时,往往会不停地去做一些事情,希望可以好受一点。这可能就会成为习惯形成的苗头。

也许有人会认为自己没有什么怪习惯,但是如果你去问一问身边的朋友、家人,他们的回答说不定会让你大吃一惊。你竟然有着很多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习惯,也许你经常抠鼻孔,吃饭时喜欢放醋,或者为了维护体面的形象从来都是轻声细语。这些习惯,有的是被个人强化形成的,有的是后天模仿形成的,有的是反复训练形成的。它们产生的根源多是生活压力导致的情感因素,可能来自职场上忙不完的工作烦恼、家庭不和谐的争吵,还可能来自外在环境的物理影响,如太热、太冷或者噪声很大的环境,都会让你产生烦闷、不满、苦恼等负面情绪,可能就会为了逃避现实而形成一些怪异的习惯。

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你有了好习惯,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你有了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习惯的力量虽然巨大,但也是可以通过意志力进行转变的。不然,我们还是会继续沿用以前的生活方式。我们也许无法掌控所有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怎样去做。

列个“恶习”清单。现在开始着手,花上几分钟时间,列一个自己的好习惯和坏习惯的清单。清晰分辨并界定坏习惯,要想着手改变这些习惯,必须思考哪些好习惯可以替换掉它们,你期望自己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更有把握地改掉坏习惯。“习惯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美国发明家富兰克林在科学、外交、发明、绘画、哲学等多个领域都颇有建树,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这跟他对于习惯的良好运用不无关系。富兰克林在年轻时也有很多坏习惯,他为了彻底改变自己,列出了13种美德:节制、沉默、秩序、果断、节俭、勤奋、诚恳、公正、中庸、清洁、平静、纯洁和谦逊。然后不断敦促自己去培养这些美德,使之成为自己的既定习惯。在富兰克林老年时期的自传里,他特别感谢自己的这种独创做法,认为自己的一切成功与幸福都来自对习惯的自我控制。

做习惯的主人。我们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习惯,有目的地建立自己的行为模式。训练自己的潜意识,有意识地构建起新的生活方式。驾驭我们的习惯,将坏习惯扼杀在萌芽中,让好习惯长久地坚持下去。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是很难的。因为我们那些天长日久形成的习惯,在思维、行为和感受上,日复一日地潜入思想,盘踞心间,充斥在身体的每个细胞之中。习惯如影随形,我们大多数人都在既定的习惯中不断自我挣扎,尝试着用一个习惯来征服另一个习惯。好习惯是我们前行路上的助力,坏习惯则是我们前行路上的阻力,一个人能否成功,要看助力大于阻力,还是阻力大于助力。

习惯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坏的主人。深入了解我们的习惯,从而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情感,承认并勇敢地面对它们,摒弃怪习惯、坏习惯,养成并坚持良好的习惯,会使我们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