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精神分析的过去与现在
作为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一百多年里,这个学派发展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学习精神分析理论的人众多,精神分析也逐渐走出弗洛伊德的经典模式,发展出众多流派和理论。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精神分析也深入各个心理治疗领域。
心理学史家将精神分析划分为经典精神分析和现代精神分析。在后现代精神分析之后,精神分析依然在继续发展。作为一门科学,精神分析在受到质疑的同时不断发展、创新,探究临床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今天,精神分析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重要派别。
排在第一的当然是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之后是自我心理学,以美国精神病医生哈里·沙利文,美国精神病学家埃里克森等人为代表;客体关系理论,以克莱因和英国心理学家罗纳德·费尔贝恩为代表;自体心理学,以奥地利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为代表。相对于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后三个学派被称为现代精神分析。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基本是由弗洛伊德一人建构的,他将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部分。意识是人能体验到的部分,直接与感知相关;潜意识是个人的原始冲动,受到道德禁忌、法律等多方面限制,是被压抑的本能;前意识则处在意识和潜意识当中,是一个过渡阶段。由于弗洛伊德强调性欲,他将人的原始冲动全部以性欲概括,认为性欲作为人的本源能量促使人去寻找一种不受约束的快乐,生命的生长和演化正是在性本能的驱动下进行的。
此外,弗洛伊德还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是最原始的、无意识的部分,性欲与本我联系在一起,按照“快乐原则”行动;超我则按照社会的道德准则行动,遵循“伦理原则”;自我是人格意识的一部分,一方面按照本我要求,另一方面又要遵循超我要求,是处在本我和超我中间的人格部分,按照“现实原则”行事。在治疗方法上,弗洛伊德提倡释梦、自由联想和对自我防御机制的解读。
弗洛伊德盛名之时,众多精神分析爱好者跑到维也纳拜他为师,其中就包括荣格和阿德勒。不过,这两位高徒先后发展了属于自己的理论,后来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分别创立了人格分析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学。
1937年,海因茨·哈特曼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发表演讲《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由此确立了自我心理学,他也成为“自我心理学之父”。哈特曼是德国人,生于德国一个显赫的知识分子家庭,早年学习医学,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来他到维也纳追随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学习精神分析,安娜认为精神分析治疗的重点在于自我和本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哈特曼移居美国,在那里研究自我心理学。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哈特曼澄清了弗洛伊德体系中关于自我心理学的一些模糊认识,把精神分析的一些命题纳入了普通心理学。
爱利克·埃里克森也是安娜的学生,他对自我心理学做出了很多贡献。埃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说,但他更强调社会文化背景对人格发展的作用,将人格发展看作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系列式发展,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埃里克森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是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客体一词,弗洛伊德曾经讨论过,客体是与主体相对应的概念,指个体的意愿、情感、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对婴儿而言,客体指满足需求的事物,其中包括内部客体、部分客体和完整客体。内部客体即潜意识幻想的产物,是相对于婴儿自身的客体;部分客体指婴儿体验到的客体的部分特征;完整客体指婴儿将客体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体验,既能体验到客体带来的满足,也能感受到挫折和失落。
客体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克莱因关注孩子与母亲在生命前三年里建立的关系。如果说弗洛伊德分析的是俄狄浦斯情结,克莱因分析的则是俄狄浦斯情结出现的前期,强调婴儿从母婴关系的体验中发展出来的心理结构,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所谓内在客体,是指形成于早年生活(主要是前三年),对重要照顾者(多指母亲)的体验,这段关系会在人格中留下痕迹,并且影响未来的与外在客体的关系。
外在客体指的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他人,可以是生命早期的重要他人,也可以是现在的重要他人。与外在客体的关系会受到内在客体的影响,反过来,外在客体也会对内在客体发生作用。总体来说,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框架下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克莱因认为,婴儿与母亲的关系不仅会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还会影响个性发展。
自体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海因茨·科胡特是美籍奥地利犹太人,他从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毕业,而后在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讲授精神医学,曾是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会长和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副会长。科胡特于1971年发表《自体的分析》,首次提出“自体心理学”理论,他还有著作《自我恢复》《如何分析治疗》等。
由于科胡特接受的训练属于美国自我心理学理论,他能赢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师之声誉实在难能可贵。科胡特最初是研究自恋问题的,自我心理学的实质也是研究自恋。科胡特所强调的自恋并非病态的心理特征,而是作为人类发展的一部分给予关注。
在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研究中,他发现了自体的发展和自体客体转移的关系。自体心理学的核心仍然是精神分析,但是在看待咨访关系方面,自体心理学看重与来访者的情感关系,以便使用共情获得来访者的信任,进而对来访者的病症做出更精确的分析。
有趣的是,在科胡特创立自体心理学的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也在芝加哥大学工作,由于罗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思想近乎对精神分析理论的颠覆,因此引来了精神分析学派的攻击。科胡特并没有区别于他的同行,对罗杰斯表示友好,但是他对罗杰斯的“共情”产生了兴趣,后来,共情的确出现在他的自体心理学理论中。
这些学派的区别在处理案例上表现得比较明显,比如说,一位女性因为婚姻问题寻求治疗师的帮助,经典精神分析学派可能会从这位女性的性本能入手,还要尝试解决她对父亲未完成的厄勒克特拉情结或她丈夫对母亲的俄狄浦斯情结。持客体关系理论观点的治疗师则将目光集中在女性与她母亲之间的关系上,比如,她是否在生命早期经历了母爱剥夺,或者她是否存在理想化的心理防御机制,认定她的丈夫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把她的婚姻建立在虚幻的想象之上,一旦她发现完美男人的“平凡人”特质,势必会产生问题。
精神分析理论诞生之后,一段时间里在欧洲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随着其他心理学流派的出现和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的分歧,经典的精神分析受到了诸多挑战。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弗洛伊德那一套假设和理论有些被证实,有些则被证明不符合事实。
如今精神分析不受重视有治疗方法进步的因素。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不是说它不对或者不适宜当代的来访者,只是当今的心理治疗中,不管是咨询师还是来访者,没有人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经历漫长的治疗和对过去痛苦经验的一次次重现,其结果不见得令人满意,治疗效果也可能甚微。当存在更便捷、更高效的治疗方法时,人们当然不会舍近求远,给自己找麻烦。这也是市场淘汰的结果。
当然,精神分析思想的贡献更多地在于对心理结构的探索,对人性的理解上,即使完全不使用精神分析疗法的咨询师,在实际治疗中也会或多或少地借鉴精神分析的理论。国内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上呈现多种理论融合的态势,心理咨询师不拘泥于某一种理论和方法,而是取长补短,根据来访者情况适当调整咨询策略,其中不乏精神分析疗法和认知疗法、家庭治疗等结合的案例。
当然,这也和国内目前的心理咨询现状有关系,真正将精神分析研究透彻的从业者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只能抱着“技多不压身”的心态,能多学一样就多学一样,结果样样通却样样松,治疗实践也变成了各种心理疗法的大杂烩。
总之一句话,弗洛伊德理论或许过时了,但是精神分析并没有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