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懂的春秋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不同选择的晋国内乱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诗经·魏风·伐檀》

春秋初年,山东地区的齐国大步伐前进的同时,在山西地区,晋国也在稳步崛起。

晋国是西周初年的分封国,最开始分封于现在的山西南部,是一个二流的诸侯国。西周中期,“昭侯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是为曲沃桓叔”“曲沃邑大於翼”。翼,是晋国封君的都城,可是昭侯的叔叔封到曲沃——一个比国都还要大的城,这明显违背了周礼。当时就有人预言,成师的后代将取代仇的后代。不久,晋国内乱,昭侯被杀,曲沃桓叔进入翼城。不过这一次,“晋人发兵攻桓叔”,桓叔并没有得逞。晋人立昭侯子孝侯平,诛潘父。曲沃代翼第一战以曲沃的失败告终,尽管这个事实说明了曲沃还没有完全获得国人的心,但是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曲沃威胁到了国君的地位。

到春秋早期,曲沃代晋最终成为定局。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在三代人的努力下,最终打败翼,篡夺了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武公。可以说,从根源上来讲,晋国就有内乱的“传统”。

公元前677年,晋献公登台。他是个有所作为的君主,对内进行政治改革。他任人唯贤。起用士、荀息、里克、郤芮、郭偃等一批异姓人才为卿大夫,诛杀“桓庄之族”,彻底地解决了“公子作乱”的问题,废除了公族大夫制度。然而过犹不及,晋国公族被削弱,也就意味着士大夫的力量失去制衡。直到春秋末年,晋国最终被士大夫所瓜分,其根源就深埋于此。

对外,晋献公挟着曲沃代翼的余风,率领充满新生活力的晋国大肆扩张。领土面积上,晋国是一流诸侯国,“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齐桓公称霸的时候,晋国事实上也有了称霸的实力,不过因为地方相对偏远,所以并没有那么多小国追随,再加上晋国内部文明不盛,实行的是严密的军事统治,晋国更乐意灭亡周边的势力,而不是称霸。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五年),晋献公攻打骊戎,得到了骊姬和她妹妹,对她们姐妹二人十分宠爱,埋下了晋国内乱导火线。

▲晋献公

知识链接 公子

公子两个字在春秋时代,指的是国君的儿子,公子拥有对国君位置的继承权,是贵族中的高等贵族。正常情况下,公子的儿子被称为公孙,失去对国君位置的继承权。而再继续繁衍下去,公孙的后代则只能成为孙。孙就是一般贵族了。拥有对周王继承权的人被称为王子,其子孙后代被尊称为王孙、孙。

公元前665年(晋献公十二年),骊姬为晋献公生下儿子奚齐。晋献公有意废长立幼,就对太子申生说:“曲沃是我先祖宗庙所在的地方,而蒲邑靠近秦国,屈邑靠近翟国,如果不派儿子们镇守那里,我放心不下。”于是派太子申生住在曲沃,公子重耳住在蒲邑,公子夷吾住在屈邑。晋献公与骊姬的儿子奚齐住在绛都。

▲晋国酒器

▲曲沃

明眼的晋国人据此推知太子申生将不会继位。太子申生的母亲是齐桓公之女(齐姜),很早就去世了,其同母妹妹是秦穆公的夫人。重耳的母亲,是翟国狐氏的女儿。夷吾的母亲,是重耳母亲的妹妹。这些公子都远离权力中心,而且在后宫中没有强力支援。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晋献公扩充军队为二军。晋献公统率上军,太子申生统率下军,相继灭了霍国、魏国和耿国,凯旋后,给太子申生在曲沃筑城,把耿地赐给赵夙,把魏地赐给毕万,并封他们为大夫。士蔿(晋国六卿中范、中行氏的祖先)说:“太子您不能立为国君了。分给您先君的都城,封给您卿的爵位,预先把您设定为一个地位崇高的臣子了!不如逃走,免得大祸临头,这样还能获得一个谦让的名声,兴许未来还有机会。”但是对晋献公抱有幻想的太子申生没有听从。

当时,晋献公私下对骊姬说:“我想废了太子,让奚齐做太子。”骊姬哭着说:“太子的位置已经明确,诸侯都已知道,而且他数次领兵,百姓都拥护他,怎么能因我这贱人的原因而废掉嫡子去立庶子?您一定要那样,我就去自杀。”这种表态,让晋献公感觉骊姬的“贤德”,更坚定了废长立幼的决心。然而骊姬是表面佯装称誉太子,暗地里却叫人诽谤太子。

公元前656年(晋献公二十一年),骊姬对太子申生传话说:“晋献公梦见了自己的发妻齐姜,太子你应该速去曲沃祭祀一番,回来后把祭祀用的胙肉献给晋献公。”太子申生于是到曲沃祭祀他母亲齐姜,并将胙肉献给晋献公。恰好当时晋献公外出打猎去了,胙肉就留在了宫中。骊姬暗中派人在胙肉中放了毒药。等到晋献公回来,骊姬就污蔑是太子申生下毒。

太子申生听说这消息,连夜逃奔到自己的封地。后来,这吓坏了其他公子,特别是和申生要好的公子夷吾和公子重耳,他们两个很快就逃到自己的封地,然后又迅速出奔到国外。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准备讨伐两个儿子,并在成功后趁机对其他国家炫耀武力。此时,表面上晋国空前强大,然而因为这次各位公子的内乱和出奔,晋国埋下了更大灾祸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