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自然灾害数据库建设与风险评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近年来,全球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不断增高、灾害损失日益加剧。2004年12月的印度洋海啸,导致29.2万人死亡,200万人失去家园,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2005年8月美国新奥尔良“卡特里娜”飓风带来的特大风暴潮,导致183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840亿美元(Karen等,2005);2011年3月日本宫城县东北外海地震引发的海啸与核泄漏影响巨大,造成约1.5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达到1220亿至2350亿美元,并令全球经济(除日本外)损失逾1000亿美元。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约3亿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影响,因灾造成房屋倒塌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000亿元以上。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如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涝、2006年重庆特大干旱、2008年初南方部分地区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和2008年5月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给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破坏。

目前,日益严重的灾害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公共安全”重点领域6个优先主题之一的“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中,国家要求“重点研究开发地震、台风、暴雨、洪水、地质灾害等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森林火灾、溃坝、决堤险情等重大灾害的监测预警技术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分析评估技术”。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也指出,“十一五”期间要完成的八大任务之首是加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和信息管理能力建设。全面调查我国重点区域各类自然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对我国重点区域各类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编制全国灾害高风险区及重点区域灾害风险图。以此为基础,开展对重大项目的灾害综合风险评价试点工作。200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强调了防灾减灾问题,对综合灾害风险防范提出新的要求。在2008年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了灾害风险监控、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国际援助等一系列工作。中央和地方政府还需不断加大对于灾害风险防范的投入,进行积极的财政反哺,重点加大对受自然灾害影响显著、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长三角地区的投入,以提高该地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上述背景下,本书借鉴国内外自然灾害研究的成果,立足长江三角洲地区,采集了研究区的大量相关数据,探讨自然灾害数据库建设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技术与方法,构建自然灾害元数据标准和长江三角洲自然灾害数据库,并应用GIS技术,剖析不同情景下典型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脆弱性以及自然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为政府部门构建区域风险管理体系,促进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2.研究意义

自然灾害研究工作涉及大量的数据,为了良好地管理和使用这些数据,需要建设自然灾害数据库,有效地进行数据采集、收录、存储、检索、分析和应用,并从中挖掘和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为灾害研究服务。自然灾害数据库可以为灾害防御工作和应急响应系统提供后台支撑,也可以为自然灾害数据或信息的融合、交换和集成提供技术平台,有助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的开展和深入。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重要防灾减灾措施,是开展综合减灾和制定应急管理对策的基础和依据,是目前灾害研究领域的热点。国际减灾战略的实践证明,在自然灾害预防、防备和减灾三项工作中,灾害预防工作最为重要(许世远等,2006)。而灾害风险评估作为灾害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核心内容,是人类社会预防自然灾害,降低和减轻自然灾害风险的重要基础性研究(尹占娥等,2010)。

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太平洋风暴盆地的西北缘,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其范围包括两省一市,即江苏省、浙江省以及上海市全境。该地区总面积约21.07×104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2%,却承载了全国人口的11.9%,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更是接近25%。在显著的海陆交互作用影响下,长三角地区自然灾害频发,造成的损失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2004年8月发生的台风“云娜”肆虐浙江15 h,导致浙江全省164人死亡,2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1.28亿元;2006年7月登陆的“碧利斯”台风,共造成2540.5万人受灾,190人死亡,155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50.9亿元。随着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不断上升,台风、风暴潮、暴雨和洪涝灾害等极端灾害事件发生将会更加频繁,而社会经济要素的不断积聚,将使长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着日益增强的自然灾害风险,潜在损失将更为严重。

因此,有必要开展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灾害数据库建设与风险评估研究,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灾害的发展演化,剖析不同情景下自然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与应急对策,为减灾工作和风险管理提供重要支撑和决策依据。研究成果对加强灾害防治,保障长三角地区安全,尤其对提升长三角经济圈国际地位,促进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具有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