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的窘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技术S形曲线和价值网络

技术S形曲线是技术战略理论的中心环节。它所体现的是,只要是限定在一段特定的时期内,或是由于一些工程方面的努力,产品的性能改善幅度就可能会随着技术的成熟而发生变化。这一理论假定,在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性能提高的速度将相对比较慢。随着人们对技术的理解逐渐加深,控制力逐渐加强,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技术改进的速度将会不断加快。但在成熟阶段,这项技术将逐渐接近渐近线上的自然或物理极限,其结果就是——人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或是更大的工程投入才能实现技术上的改进。图2.5描述的正是因此产生的模式。

图2.5 常规技术S形曲线

资料来源: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探索技术S形曲线的极限:第一部分:组件技术》,《生产和经营管理》1,第4期(1992年秋):340页。获准后再版

许多学者声称,战略性技术管理的本质就是,判断当前的技术S形曲线何时将通过拐点,同时确认并发展任何自下游兴起,并将最终取代现有方法的新技术。因此,正如图2.5中的虚线曲线所示,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在新、旧S形曲线的交汇处能否成功地实现技术转换。无法预见来自下游的新技术威胁并及时采用这些新技术,这经常被认为是导致成熟企业失败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让新兴企业得以建立优势的根源。

S形曲线和价值网络的概念是如何联系到一起的呢?如图2.5所示,相互交汇的S形曲线的典型框架,是对单个价值网络内的延续性技术变革的概念化表述,其中纵轴描绘的是产品性能(或属性的排序)的单个指标。需要注意的是,它与图1.4(衡量的是新磁录技术对硬盘磁录密度的延续性影响)有些相似。对每一项技术的渐进式改良,都会推动产品性能沿着每条单独的曲线不断得到改善,而发展到新磁头技术则意味着一个更具突破性的跳跃。回顾硬盘行业的技术创新史,新兴企业从未在延续性创新进程中引领行业发展,或占据良好的市场地位。每次都是前一项技术的领先企业预见到了当前技术最终将失去发展潜力(S形曲线最终将变平缓),并在发现、开发和应用大体延续了历史发展速度的新技术方面走在了行业的最前端。这些企业经常冒着巨大的财务风险,提前10年或是更长时间便开始致力于新技术的研发,并且为此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资源。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但在硬盘行业,成熟企业的管理者仍凭借长期以来培养的超凡智慧,始终沿着图2.5中所示的虚线方向稳定前进。

但破坏性创新并不能用图2.5中的曲线来表示,因为从定义上说,破坏性创新的纵轴所描绘的性能属性,与成熟价值网络内的相关性能属性肯定是不同的。由于破坏性技术在侵入成熟价值网络之前,首先在新兴价值网络开始其商业化运作,因此需要用图2.6所描绘的S形框架来进行解释。破坏性技术的出现和发展都是在一个内部价值网络内,沿着自己独特的既定轨道来进行。当它们发展到一定水平,并且足以满足另一个价值网络所要求的性能水平和特性时,破坏性技术就能以极快的速度侵入这个价值网络,并淘汰掉原有的成熟技术,以及使用这项技术的成熟企业。

图2.5和2.6清楚地说明了最终导致领先企业失败的创新者的窘境。在硬盘行业(以及将在本书随后几章探讨的其他行业),诸如加大对研发的投资,延长投资和规划的期限,技术扫描、预测和规划,以及建立研究联盟和合资企业等研究方案,都与延续性创新所带来的挑战有关(图2.5描述的是这种创新的理想模式)。确实,这一证据表明,许多最好的成熟企业已经采用过这些补救措施,并且如果处理得当,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应对延续性技术。但是这些解决方案均无法应对图2.6中所描述的情况,因为它代表了一种从性质上来看截然不同的威胁。

图2.6 破坏性技术S形曲线

资料来源: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探索技术S形曲线的极限:第一部分:组件技术》,《生产和经营管理》1,第4期(1992年秋):361页。获准后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