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革命的经济学
“……革命首要的是钱,没钱,即使是革命这样的正当事,也没戏。革命在前台唱戏,后台站着的是利益”,此可谓一语中的。
革命就是谋利益,在辛亥革命前后那种大革命的环境中,形形色色的革命派别竞相粉墨登场,那些不同的革命团体代表不同阶层的利益,他们都希望“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最终为自己代表的阶级争取最大的利益。
革命,除了愿景要吸引人之外,钱,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钱是革命的物质基础,是革命事业赖以发展的硬件要素。
没有钱做支撑,革命的愿景再怎么好听,也只是镜花水月。
革命,就是要花钱的,如,宣传革命吧,要纸张、要印刷机、要买通各种媒体发表意见;招兵买马吧,更是花钱如流水,武器弹药、服装旗帜、吃饭饮水等等,都要钱,还有很重要的一大笔支出:发军饷,没钱谁为你卖命?总之,部队一开张,指挥官除了要行军布阵,后勤一摊子事情也够他喝一壶的。没钱你倒是试试看?革命大潮中,鱼龙混杂,许多参加革命的人并不都是奔着崇高的理想来的,他革命的目的无非就是想混口饭吃,你这里吃好喝好军饷多,他就在你这里混,假如你这里没有钱,他就到别的军队去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连革命的愿景都不知道,无非是跟着起哄,趁机捞点好处,就像土谷寺里的阿Q,看着别人革命就羡慕,最后稀里糊涂被杀了都不晓得是怎么回事。
孙中山当年在南洋的主要的任务,除了宣传革命理想,就是募捐,即为革命筹钱。那些捐钱的人,有些是真心支持革命,无私捐献自己的财产;有些则是被孙文的革命承诺鼓动,像做生意一样投一些钱给孙文,希冀一旦革命成功,自己可以分得一杯羹,反正只要出点钱,风险由国内的革命党人去承担。但开始的时候,孙文组织的革命老是失败,南洋华侨中的一部分人就对他很感冒了,我们捐了那么多钱,你都打了水漂,这样下去怎么吃得消?对于这些商人来说,赚一分一厘钱都不容易,你孙文老是把钱投下去不产出效益,商人们自然不高兴啦。在商人眼里,那些被孙文花掉的钱就是经济学上的“沉默成本”,即投出去收不回来的成本。
对于孙文来说,心里其实也很难过,收了人家那么多的捐助,却没有把革命搞成功,心中难免愧疚。但孙文毕竟是个坚定的革命者,硬着头皮,再向华侨们募捐。正因为筹钱不易,所以,革命党人对钱管理甚严,一分一毫都要尽量发挥最大的作用,也就是要尽量发挥革命本钱的“边际效用”。
革命就像做买卖,一旦成功了,原先下本钱的人,都要享受革命的好处。
就像当年共产党给穷苦百姓许诺的那样,跟着我,等革命胜利了,你就可以分到田、分到牛、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些底层的劳苦大众相信共产党会给自己带来好运,就铁了心跟着共产党走。所以,解放战争中,拥有美械装备、人数又众多的国民党军队为何不到三年就稀里哗啦溃不成军,有人说是军事上失败,不对!最主要的是国民党的政策失败。共产党在解放区搞土改就是很厉害的政策,他给农民土地和牛,农民跟着他干革命就是保卫自己的土地和牛,农民朴素的理想就是:把蒋介石打败,自己的土地、自己的牛就可以保住了。
如果把天下当作一家上市公司,蒋介石这个董事长那时候主要维护的就是几个大股东(如四大家族)的利益,对于人数众多的小股东的利益却弃置不顾,小股东连续好多年都没有分到红利了,小股东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时候,共产党说,我要为全体小股东谋利益,我承诺将来把股份分给全体股民,并且给所有股东分红,让所有的人过上好日子。于是,众多的小股东们就群起拥戴共产党,把蒋介石这个董事长和那些大股东赶下台,重新开股东大会确立了股东的利益,让劳苦大众都能享受到革命胜利后的红利。
所以,从经济学上讲,革命就是一本账,算得清的人可以做大做强,算不清的是要亏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