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北洋裂变》再版的短序
这本小书,曾经耗费了我四五年的心血。研究一个被人研究到烂的题目,怎么看,都有出力不讨好之嫌。然而,我做到了,在五四运动这个题目上,做出新文章。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此前众多的研究者过于偷懒,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在思想文化上做文章,前面说了,后面接着说。
对于“五四”,现在有一股否定的潮流。只是,人们否定的,是“五四政治运动”之前的“新文化运动”。认为这场运动毁弃传统,对后来的文化发展伤害巨大。反倒对“五四政治运动”,大家没有什么意见。而我正好相反。在我看来,“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文化领域必需的变革。尽管有诸多的问题,但没有这场变革,就没有后来的现代学术和文化。而1919年5月4日及以后的一连串政治抗议运动则大不然。所谓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实际上是在一个丛林时代,中国所能得到的最好结果。中国最危险的时刻,不在那时,而是在1915年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提出“二十一条”的时候。参战之后,中国的国际地位的确得到了提高。
即使一场看起来目的崇高,道德高标准的爱国学生运动,里面也充斥了权力技术的运作。军人派系之争利用了运动;运动中的学生,也利用了军人。北洋系的第一次大裂变,就因这场持续一年的学生运动的余波而发生,由此改变了民国政治的走向。
这本小书问世之后,一位熟识的近代史学术大腕跟我说,如果你按照学术规范写,产生的影响会更大。我至今不这么看,我不是不懂那些学术写作的成规,我就是不想那样写。做历史研究,如果没有了爱好者的参与,就成了学界内部象牙塔里的自娱自乐。而这个象牙塔,真有那么纯净高雅吗?不在里面,也没什么大不了。
算了,我就这样写,尽我的所能,写的好看,好玩。
是为序。
张鸣
2015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