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干部常识二十八条
所谓常识,本意是指应知应会、无须特别学习的判断能力,也可以说是人所共知、无须解释或论证的知识,是最基础的、最平常的知识。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学科都有其赖以发展的基本认知,物理学上有能量守恒定律,经济学上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法律上讲权利与义务相对等。当干部也是一样,也有应该掌握和遵循的基本常识,照常识办事,才能更好地履职尽责。从某种程度上说,常识比知识更重要。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我总结提炼出二十八条干部常识,权当共勉。
一、革命理想高于天
电影《密战》中有一个情节,法租界巡捕梁栋看着共产党人为了掩护同志甘愿赴死,他很不解,怎么会有人不怕死?他的母亲告诉他,那不是死而是牺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回顾97年多来的奋斗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以小胜大、以弱胜强,根本原因就是用精神的力量弥补物质的不足,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始终坚定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始终坚定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安身立命之本,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有的干部视马克思主义为空中楼阁,认为没必要学,结果在“糖衣炮弹”的围猎中迷失了自我;有的宗旨意识淡薄,总想着当官做老爷,结果被群众所抛弃;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整日沉迷于烧香拜佛、求神问鬼,结果非但没有得到神灵护佑,反而锒铛入狱。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
要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廓清思想迷雾,排除思想干扰,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要用好党性锻炼“大熔炉”。经常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自觉地参加组织生活,接受党性教育,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党员意识,注重从思想上入党,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应有本色。
要守住政德建设“防火墙”。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净化“朋友圈”“交际圈”“娱乐圈”,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二、公、忠、能是永远的试金石、分水岭
公,即公正、公心,不公就会不平,私心作祟,失信于民。忠,即忠诚、忠心,不忠就会理想信念动摇,就会失去党性原则,就容易腐败堕落。能,即才干、本事,无能就会一事无成。领导干部没有公和忠,能力越强,对事业的危害越大;而仅有公和忠,能力不足,也无法担起重任,甚至还会拖后腿。现实中,有的干部私欲作祟、私心作怪,用公器谋私利;有的喊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反马克思主义,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的空有一腔担当热血,遇到困难却束手无策,只会“徒呼奈何”。这样的干部都是经不住试、耐不住考验的。
要以公为先。“公道则明,偏颇则暗。”要秉公用权、思想正派,办事公道、作风正派,待人公道、行为正派,不打“擦边球”、搞“潜规则”,不开“天窗”、留“暗门”,不做“墙头草”、当“变色龙”。
要以忠为魂。“天下之德,莫过于忠。”忠诚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为政之魂,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牢记身上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切实做到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
要以能为本。“苟非其选,器不虚假。”当干部要有“两把刷子”,多些“本领恐慌意识”,多学习、多积累、多历练,谨防“能力赤字”,不断在干事中长本事,在历练中变老练,练就干事创业的“十八般武艺”。
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幸福的真谛就在于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天上不会掉馅饼,美好愿景不会自动实现,要创造美好生活、得到幸福,必须不懈奋斗,通过自己的双手不断努力,使梦想成真,这样的幸福最厚重。“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想要幸福,坐而论道不行,坐享其成更不可能。历史总是抛弃那些征途上的懒惰者、懈怠者、投机者,而将那些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镌刻在丰碑上,流芳百世。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特别对领导干部来说,惟奋斗者进、惟奋斗者强、惟奋斗者胜。
要敢于担当不懒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敢于担当、勇立潮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拿出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撸起袖子加油干。
要奋发有为不懈怠。时代洪流浩荡向前,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目标不动摇,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在伟大事业中贡献力量,在躬身实践中成长进步。
要脚踏实地不投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伟大事业需要持续奋斗。要一步一个脚印苦干实干,一任接着一任持续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努力把蓝图变为现实。
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滴汗珠万粒粮,万粒汗珠谷满仓。停止了耕耘,也就远离了收获。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想到”和“得到”之间的距离,因为中间隔了一条万水千山的“做到”。然而有的干部认为有了位子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坐享其成,面临机遇消极被动,面对困难畏难退缩,或是拈轻怕重、叫苦连天,寄希望于论资排辈、组织照顾,更有甚者妄想不劳而获,最终成了别人的牵线木偶,吃大亏、栽跟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领导岗位不是休息场所,干部想要收获,就必须付出耕耘的汗水,心甘情愿地消耗自己,既要有干大事、干出彩的气魄,更要有埋头苦干、厚积薄发的精神,不能坐等机会的“苹果”砸到自己头上。
吃苦才能吃香。“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领导干部的成长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付出艰辛努力,一步步积累经验、取得政绩、得到认可。要勤勉敬业,像“老黄牛”一样心无旁骛、勤恳踏实地耕作,甘心为工作吃苦、为群众吃苦、为事业吃苦,绝不能思想上怕艰苦、工作上怕辛苦、生活上怕清苦。惟有吃苦流汗,才能登上成长的阶梯,收获劳动的成果。
有为才能有位。“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天道酬勤,要牢固树立“不发展是倒退,发展慢了也是倒退”的理念,不讲条件、不找理由,出实策、办实事,用看得见、摸得着、有所建树、有所作为的现实成果,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以有为赢得有位,有了位更要有为。
五、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信心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抱有必定成功的信念,相信自己的愿望或想法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萧伯纳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积极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是战胜困难和成就事业的重要力量。一个人如果缺乏信心,就会失去前进的力量,不仅难以成事,甚至可能会被社会无情淘汰;而一个人如果充满信心,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能乐观对待、积极应对,不管经受多少挫折都能坚持下去,最终成为强者。金钱可能会贬值,财富可能会蒸发,如果说这个世界上什么最值钱,那一定是信心,信心比黄金更珍贵。信心是前提、是根本。
有信心才能勇于担当。拿破仑曾说:“胜利不站在智慧的一方,而站在自信的一方。”信心来自对形势的清醒认知、对事务的科学谋划、对任务的积极执行、对目标的奋发作为。只有充满信心,有一股子“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气魄,才能在面对困难问题时敢于迎难而上,在涉险滩的紧要关口、啃“硬骨头”的关键时刻临危不乱,勇敢面对。
有信心才能永葆活力。“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只有发自内心的自信,才能获得坚守的从容、焕发创造的活力。越努力,越有信心,从而也就越有活力。要把信心建立在扎实努力的工作上,把坚定的信心转化为推动发展、锐意创新的坚强动力,用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来不断激发自己的强大信心。
六、内心真正强大,才能一往无前
内心强大,是指人的一种心理素质,也可指人的胸怀及潜力。内心强大不是说可以藐视一切、战胜一切,而是指不被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所吓倒,敢于正视、敢于面对、敢于克服。一个内心强大的人,通常能在危急关头、复杂严峻时刻保持相对平和的心态,做到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反之,则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失去独立判断能力,心中总是缺乏安全感,甚至产生“红眼病”和“妒忌症”等阴暗潮湿心理。当然,强大的内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历经了风风雨雨、高山低谷才慢慢蜕变坚强起来的。古人云:“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任何时期,各种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都会层出不穷,要想从容不迫一一攻破,就要不断滋养内心力量,使自己的内心真正强大起来。
要提升人生的格局境界。格局是人生的眼界与气魄,要学会高瞻远瞩,学会风物长宜放眼量,超越眼前的纷繁乱象,放下得与失、不计功与名,讲格局、提境界,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坚实迈进。
要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境由心生,境随心变,要学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始终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态,凡事抱最大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平和的心态是修养的最高境界。
要学会积累与忍耐。收回拳头不是放弃了搏击,而是在积蓄力量,为了更强有力的出击。不积跬步则无以行至千里,面对周遭境遇,要学会冷静、忍耐和理解,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七、人生是单行道并且是现场直播,永远没有后悔药
自己的历史向来都是自己书写的。人的一生都在路上走。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的人能够开好局、起好步,自警自律、努力工作,获得一片赞誉;也有的人自我要求不严,贪图享乐、违法乱纪,误入歧途,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无法抹去的污点。人生就是单行道,不管走得好与不好、对或不对,每一天都无法返程;人生就是现场直播,一分一秒都既不能提前彩排,更不能倒带重放,一旦拉开序幕,无论多么怯场,无论演好演砸,都只能一直演下去,无法再重来一次。常言道:“千金难买早知道,万金难买后悔药。”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一个人对待人生的态度不同,结果和后果自然也就会不同。领导干部的人生不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一定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时刻在状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路。
要学会谨言慎行。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严格要求自己,凡事深思熟虑、三思后行,说出来的话要能经得起推敲,所做的事情要能经得住检验,不能敷衍塞责、草率行事,也不能笑看红尘、游戏人生。
要学会活在当下。清醒认识到当下最重要、最真实、最现实,立足于此时此地的人生思考问题,不为昨天懊悔、不为明天忧心,做好正在做的事,人在岗上、岗在心上,时刻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尽心尽力干实事。
正确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人一生面临着无数选择,一旦选择错误,再多的努力都徒劳。面临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明辨是非对错、善恶美丑,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努力做出正确选择。
八、凡事从最坏处打算,向最好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事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不论干什么工作,一定要有计划、有准备,有备有方。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因而必须从最坏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这样出现突发事件时不至于手足无措;但生活又总是充满希望,成功总是属于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的人们,所以要向最好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从最坏处准备,强调的是一种清醒的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是一种底线思维和高线追求的有机统一,也是作决策、谋发展的基本遵循和宝贵经验。
追求高线,力求最好。古人说:“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取法其下,法不得也。”任何工作如果没有争取一流高线目标的志向,恐怕底线也难保住。要追求一流的业绩,必须培养自我革新的精神,好的要继承和发扬,不好的要认账和改进,革除不合时宜的落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制定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找准突破口、大胆尝试、积极进取,争取最好的结果。
守住底线,防范风险。强化风险意识,常怀居安思危之心,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深入分析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准确判断形势,预先考虑和谋划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紧急状况和困难形势。提高防控能力,充分准备,多看一步、先出一招,尽可能把问题看得深一些、把困难估计得足一些、把对策想得周全一些,避免临时抱佛脚、好事办砸。
九、韧劲优于力量
“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干事创业需要力量的支撑,但更需要持续的坚守。有一个“满齿不存,舌头犹在”的故事:牙齿晚生而早落,因为它过于刚强;而舌头得以长存,因为它柔软。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要有了坚韧,即使再柔弱也可能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项羽有力拔山兮的力量,却没有善打持久战的韧劲,最终败给了刘邦。河南林县人民历时近10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1500公里的红旗渠;杨善洲20年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5.6万亩,靠的都是对工作持之以恒的坚韧。领导干部惟有具备“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才能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惟有不轻言败、一抓到底的韧劲,才能攻坚克难、奋发作为。
要树恒心。干什么事,只要方向确定了,思路明了了,就要立恒志、树恒心,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志,特别是在埋怨、批评面前,在浮躁、委屈、厌倦涌上心头的时候,更要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挑战。
要下恒功。“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一口吃不成胖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像锤子钉钉子一样,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颗接着一颗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不抓出成果不松手、不达目标不罢休的韧劲,坚持到最后一秒,奋斗到最后一刻。
十、系统优于个体
系统和个体辩证统一。系统是由个体组成的,没有个体就没有系统;个体又不能脱离系统而存在,它要受到系统的制约。个体能量的最大限度发挥,往往才是系统能量的最大限度发挥。但系统并不是个体的简单堆积或机械相加,系统所产生的集体力量远远大于个体力量机械的总和。科技越发达、交往越密切,社会的关联度和系统性就越强,特别面对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项工作、各类要素相互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系统思维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顾全大局,系统优先。当系统和个体发生矛盾时,必须以系统为重。增强整体意识,形成“一盘棋”的工作合力,加强工作配套和衔接,该中央统一安排的地方不能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能拖延,该试点的不能急于在面上推开,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
统筹谋划,兼顾个体。系统优于个体,并不意味着不重视个体的利益、作用、优势。当今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性、协同性越来越强,系统与个体的关系就是专业分工、个性伸张与协同合作、融为整体的关系。如果没有个体的协同合作、融为整体,生产力发展和人自身发展都很难实现。
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系统具有鲜明的多样性、差异性特征。抓工作要深入研究各领域的关联性和各项举措的耦合性,既要有顶层设计和总体目标,也要有分类指导和任务分解,使之整体联动、相互促进,提高整体效应,做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避免零敲碎打、碎片化修补。
十一、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一般用来形容集体力量的强大,其精髓就是团结合作。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粒粒小沙聚成塔,涓涓细流汇成海。“孤家寡人”和包打天下的“超人”是很难长久的。从事领导工作,只有聚民心、集民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靠“众人拾柴”共同奋斗才能“火焰高”,从而推动事业永续发展。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事,团结好是高水平,团结出生产力、出战斗力、出优秀干部、出良好风气。“欲谋胜败先谋人和。”一个入学会了与人团结合作,也就获得了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因此,小团结有小成就,大团结有大成就,不团结就很难有什么成就。
要求同存异不搞“一言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团结不是千篇一律的整齐划一,而是求大同存小异,不纠结小问题,争取在大的方面或原则问题上形成共识,形成“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绝不能搞“一言堂”。
要沟通协调拧成“一股绳”。讲究方式方法,讲究言语艺术,确保上情准确下达、下情及时上传,通过强化沟通协调和统筹协调来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内外一体、立体交叉的运转体系,使各方面工作都能有效对接、高效运转。
要合作共进上下“一条心”。掌握合作共进的领导艺术,把合作共进的习惯贯穿于自己做人做事的全过程,既要提高个人单兵作战能力,也要提高团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充分发挥团队建设的乘数效应。
十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是激励大家学习的先进人物或团队,是看得见的正能量、具象化的价值观。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感召人。榜样这种无形的力量,不是靠强迫命令,而是在人们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向上向善的情怀,生出一种见贤思齐的自觉。焦裕禄、杨善洲、廖俊波这些榜样可以感染人、鼓舞人、带动人,将优秀品质人格化、具体化、形象化,把先进作风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可学习的鲜活样本,从而正心、正身、正行。这种对人无形的影响,即便穿越了时间的海洋也总能给人澎湃的热情和力量,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由点到面、相互感染、竞相仿效,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
要照好镜子,对标看齐。好的榜样是最好的引导。要强化“见贤思齐”“见善如不及”的认识,时刻以谦虚心态自觉向历史先贤学习,向先进典型学习,把他们立为心中的标杆,对照榜样,反复检视自己,找出差距、明确方向、修身正己,从而更加坚定地坚守信仰、坚定信念、践行宗旨,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
要做出样子,当好表率。“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干部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不但要向榜样学习,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当好“头雁”,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满腔热忱地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树好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十三、不要错把平台当本事
“宰相门前七品官。”这本是一句讽刺语,说的是一些人狐假虎威,自以为“靠山硬”而有所依仗。而现实中确实有这么一些人,本身没什么本事,就是因为所在单位层级高、机关牌子硬,走到哪里都被人迎合奉承,时间久了,就真以为自己有多高明,常常以某领域的“专家”自居,口大气粗,动辄批评人,这个看不上,那个有问题,好像全天下只有他最厉害。殊不知,组织才是最大的平台和靠山,离开了组织你什么也不是、什么也干不成。“功高不泯忠贞志,位尊更坚公仆心。”从事领导工作,只有正确认识岗位和职务所带来的光环,才能不被这些灯光弄得头晕目眩,失态又失败。
平台高不等于本事大。平台是组织所提供的,平台与自身的本事并非能够画等号。人贵有自知之明。要敬畏自己所处的岗位、所在的单位,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维护好、发展好自己所在的平台。
有本事更要守本分。能够走上领导干部岗位,没有一点本事和能力是肯定不行的。但不守本分走不了正道,要随时注意掂量掂量,搞明白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短处在哪里,不断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不论本事多大、能力多强,都要牢记组织的培养、群众的支持,切实做到德才兼备、遵规守纪。
十四、无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
不惹事就是要守纪律、讲规矩、知敬畏,就是要认真严肃地履职尽责,就是要自觉地坚守底线、洁身自好,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不怕事,就是自尊自信自强,敢担当、勇担当、能担当,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不惹事、不怕事是为人处世之道,也是从政为官之要。当前,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有的党员干部仍然肆意妄为,或是口无遮拦、乱评妄议,或是变着花样、“穿着马甲”违法乱纪。还有的当“太平官”“庸懒官”,“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遇到问题绕道走,关键时刻找不着人。党员干部身负千斤重任,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惹事、怕事都不利于事业的发展,都是不合法合规、不称职合格的体现。
要守规矩、不妄为。增强纪律规矩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明白越过权力边界必将受到惩罚,自觉在心中竖起一把“戒尺”,在行为上画出一条“红线”,在大事上泾渭分明,小节上从严把握,从思想上筑牢防止权力滥用的“堤坝”。
要有担当、敢作为。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是强烈事业心责任感的表现,是良好干事创业精气神的具体反映。要不断强化想担当的意识,提升敢担当的勇气,锻造能担当的本领,敢闯敢试,敢抓敢管,敢作敢为,敢为人先,坚定不移地担起岗位职责,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真正做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十五、提纲挈领,纲举才能目张
古语讲:“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意思就是说撒渔网要抓住总绳才撒得开,鉴定裘服要提起衣领才看得清。这告诉我们,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以点带面,实现全面发展。任何事物都可以分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领导工作如果平均用力、眉毛胡子一把抓,往往会抓不住重点,找不到关键。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领导干部如果分不清主次,抓不住要害,不仅自己忙得晕头转向,还有可能延误工作,甚至会挫伤下属积极性、主动性。“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时时处处“拎得清”最重要。领导干部要善于抓本质抓重点抓关键,善于用简单的思维去分析烦琐的问题,用简捷的方法去解决复杂难题,切实做到打鼓打到重心处、工作抓到要害上。
要把好大方向。树立正确的方向意识,坚定政治方向,端正价值取向,顺应民心所向,抵制不良倾向,在重大决策上发挥关键作用,严防政治观倾斜、群众观偏离、权力观扭曲、政绩观走样。
要牵住“牛鼻子”。抓住主要矛盾,把重要的事情抓在自己手上,强化精准思维,突出工作重点,合理布局工作力量,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集中力量保重点,以重点带动一般,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要管控好全过程。强化问题导向、过程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多运用求解性思维,注重点面结合、上下结合,既分任务、又抓落实,往实里做,使工作真正落地见效。
十六、显绩和潜绩都要有
任何时候,当干部都得干事,必须要有政绩。没有政绩的干部不是好干部。政绩又分显绩和潜绩,“显绩”立竿见影,易出成效、易受关注;“潜绩”见效慢,费时费力,难以形成“轰动效应”。“潜”是“显”的基础,“显”是“潜”的结果,二者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共同构成领导干部的政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然而,有些领导干部政绩观出现了偏差,一味追求“显绩”,热衷于“显山露水”的短平快项目,甚至热衷于“作秀”,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而不愿花时间花精力投入“长线”工作。干出一番事业、创造一番成绩、为百姓谋得福祉是为官从政的本质所在,不仅要看任内干了些什么,还要看走后留了些什么,“显绩”“潜绩”都要有。
既要打基础,又要利长远。“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领导干部不能只算个人当前的“仕途账”,而不算集体长远的“利益账”。要甘当铺路石,多练一些“潜功”,既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见效快的“显绩”,更要努力创造泽被后人、长时间发挥效益的“潜绩”,在当前与长远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
既要抓亮点,又要补短板。要坚持以实事求是、久久为功的精神抓工作谋发展,不能一味为了工作出新出彩而对短板问题视而不见,想方设法往自己脸上贴金,甚至以牺牲“潜绩”为代价。如果这样,再美好的“显绩”也是破坏性的,蓝图绘制得再精妙也会功亏一篑。
既要有速度,又要有质量。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好“显绩”与“潜绩”的有机平衡,提高“进”的质量,保持“进”的势头,在引领发展道路上,能快就不要慢,能跑就不要走,切实做到有质有量有速度,确保高质量的发展。
十七、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对群众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如果这些小事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思想情绪,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兴衰成败在人民。能不能解决好民生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执政之基是否牢固。柴米油盐酱醋茶、就业求学住房医疗,这些具体问题,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关乎民心、民生的大事。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深入群众访民生、知民情。坚持以民心为贵、以民生为重,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迈开步子,深入群众中去,全面了解掌握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及时收集化解群众的各种诉求,积极从群众身上汲取营养智慧。
要贴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抓实抓细抓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件具体事,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十八、侥幸是不幸的开始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侥幸心理,有的能够及时克服纠正,有的没有正视,结果一错再错。侥幸心理不加遏制,就会私心膨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结果是害人又害己。侥幸是出问题、犯错误的偶然,出问题、犯错误是侥幸的必然,任何侥幸都是一服自杀的毒药。心存侥幸必有不幸,一时的侥幸可能会造成一世的不幸。从许多犯错误干部的案例分析,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存在侥幸心理。有的贪污受贿心存侥幸,觉得不会被发现。有的决策也抱有侥幸心理,妄想客观规律对自己网开一面。还有一些本来简单的事情,因为侥幸心理作祟,没有及时解决,事情发生以后需要花费加倍的时间、加倍的成本和人力去处理。
要慎初,严防第一次。第一次是人的心理防线,既是缺口也是关口,抵挡不住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不能偶尔捡到了一只撞死的兔子就老想着守株待兔,更不能偶尔做了一次错事没被发现就老妄想着再做几次也不会被发现。要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守住第一次、把住第一关,筑牢思想防线。
要慎权,有权不可任性。心存敬畏、谨慎用权,切不可把权力范围内的事当成个人的自留地,妄想着自己的不法之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论职务多高、资历多深、贡献多大,都必须坚持“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谨记权本法授、权依法使,把握好尺度、拿捏好分寸,自觉恪守权力边界。
要慎微,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要从小节、小事、“小意思”严起,自觉把握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正确看待轻与重、大与小的辩证关系,严防诱惑之“微”,严杜蜕变之“渐”,警惕小侥幸演化成大错误。
十九、多行不义必自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古往今来,凡是心怀不轨、搞阴谋诡计、违法乱纪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最终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始终不违背人民的意愿,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做人要厚道。心存厚道才能有仁爱之心、感激之情,少获取多付出,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要做一个好人,始终做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以自己的良好形象和正直行为,影响和带领班子成员以及干部群众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奋斗、砥砺前行。
做事要公道。公道正派作为一种政治品质、一种思想作风、一种人格力量,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应始终保持一份清醒、一份清净,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胸怀坦荡、正大光明,不结党营私、打击报复,不假公济私、移私作公,不功则归己、过则归人。
做官要正道。清正廉洁、光明磊落,不搞歪门邪道,不搞“潜规则”“关系学”和政治攀附,就是从政为官的正道。领导干部要站得住、立得稳、走得远,就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远离和抵制各种诱惑,自觉接受组织、干部和群众的监督,始终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良好本色。
二十、心底无私天地宽
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就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杨善洲同志一辈子坚持原则、秉公用权、公私分明、不徇私情,从没用公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妻子和女儿都是农民。他的老伴坐过4次林场的吉普车,为此向出纳交了370元的汽油钱。要是私事回家,他总是自己买长途客车票。杨善洲同志“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公无私精神值得学习。公生明,廉生威。领导干部只有大公无私、没有私心,才能挺得起腰杆、讲得起硬话,想问题、抓工作才会从大局出发,不偏离方向,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如果私心重,不讲原则讲关系,不讲纪律讲人情,就容易失去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落实工作就必定做不好或者走样。
要“一碗水端平”。始终秉持公心,把自己个人的名利得失置之度外,不打“小九九”、不搞小名堂,事事出于公心,时时怀着公心,处处依照公心,公平公正公开办事。遇事敢于坚持原则、敢抓善管、敢于动真碰硬,不看亲疏远近,不搞内外有别,不怕得罪人。
要讲纪律守规矩。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于律己,一切按制度来、按程序走、按规矩办。要管好身边人,不为私欲所动,不被私情所困,不因私事误公事,不用公权谋私利,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十一、身正不怕影子斜
光线照射的角度不同,影子的方向也不同,一个人身子站得再正,影子都是斜的。但从工作、人际交往的角度看,只要为人做事走得正、行得端,正派正气,邪不近身,哪怕有很多人在背后说坏话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因为“日久见人心”。政从正来,“正”的背后是意志、是信仰、是道德、是品行、是学养、是底气。要坚守为政之道,用“正”的要求来规范和塑造自己,以正带人、以正服人、以正育人、以正资政,做一个好人、好党员、好干部。“正”的造就,需要领导干部不断地改造和砥砺。
思想要纯正。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始终为民请命、为民解难、为民谋利,永葆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本色。
为人要公正。为人公正才能得人心。心正,一切都正。要不断培养坚守正道、弘扬正气、清正廉洁的人格品质,摒弃私心杂念,做一个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人。
处事要平正。做事不私才能成大事。要涵养“天下为公”的情怀,“历其公义,塞其私心”,只说公道话、只做公道事,做到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不让亲疏关系为羁绊,事事出于公心,处处依照公心。
二十二、场面上的话不可当真
场面上的话多指人们常说的客套话、奉承话、巴结话。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我们每个人都活在社会当中,周围存在形形色色的社会关系,需要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因此,也时常会看到、听到、遇到这些场面上的话。这些话出于不同的场合、时机、对象乃至动机,看人下菜、溜须拍马,有真有假、有虚有实,有的更是“精神鸦片”“语言贿赂”。一个领导干部如果陶醉于听场面上的话,就会一叶障目,很容易丧失警觉和上当受骗。对于场面话要像对待香水一样,闻闻可以,吞下去可能会有毒。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能干多大事,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思想定力,保持心正气淳、耳聪目明,敢听真话,善听真话,听得进真话,尤其是对于那些怀有某种目的奉承、吹捧和赞美的话更要保持警惕,在自己的心中筑起一道防范“精神贿赂”的堤坝。
要做到勿媚于人。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强大武器,以魏征为榜样,不唯上、只唯实,敢于直言进谏,客观地评价他人,决不恭维献媚。要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一心扑在工作上,不搞语言上的投机取巧,少说场面上的话。
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知事识人、以事择人,让从严从实、苦干实干的人受重用,让恭维者和“马屁精”失去土壤,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让“精神贿赂”无处说起、销声匿迹。
二十三、识时务者为俊杰
顾名思义,识时务者为俊杰是指能认清时代潮流、聪明能干的人方可为英雄豪杰。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身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每个人都应该识时务、知应变,这样才能行稳致远。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对领导干部而言,识时务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顺应时代潮流,熟知世情、国情、党情、民情,了解形势任务、地方发展、岗位需求,吃透上情、洞察外情、熟悉下情,知晓地方单位部门的真实情况。只有识时务,才能顺时而为、事半功倍。如果不识时务,看不清形势、把不住方向、分不清是非,想问题做事情总是“慢半拍”,自然会困难重重、事倍功半。
要知大局、识大体。能够认清时势,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的深刻变化,始终胸怀全局、登高望远、把握大势,懂得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怎么做事、事情做到什么程度,知道如何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稳中求进。
要审时度势、因势而谋。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思考问题、谋划工作,认真分析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扬民主、善于运用集体智慧,根据宏观形势、变化态势、发展趋势做出科学预测和准确判断,既不能主观臆断、固执己见,也不能瞻前顾后、优柔寡断。
要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善于把握大势、抓住机遇,应势而动、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做到有利之势则用之、不利之势则避之,不能急功近利,凭主观愿望一意孤行,更不能螳臂挡车,逆历史潮流而动。
二十四、所有的竞争都是实力的竞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唯一可靠的只能是过人的综合实力。花拳绣腿、虚张声势、歪门邪道,在真正的实力面前无所遁形、不堪一击,有实力才能“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当干部也要有竞争的实力,这样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在伟大事业中拥有一席之地。现实中,一些干部漠视竞争,浑浑噩噩、滥竽充数、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有的逃避竞争,凭经验、吃老本,故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敢开拓、不会创新;有的总想改变竞争规则,不是靠苦练内功提升自己的实力来赢得竞争,而是想着拉关系、走后门、找捷径,直接不参与竞争。事实上,漠视竞争、逃避竞争的人终究会被竞争所淘汰,而总想取巧变通的人或许一时会得利,但长久来看是不可能笑到最后的。心中有“点子”、手里有“刷子”、脚下有“路子”,工作才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这是正道,也是“王道”。
要以学习力、实践力提升干事创业硬实力。学习力是核心竞争力,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领导同事学、向人民群众学,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不断提升专业化能力,增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以才聚人,赢得别人的认可和支持。
要以道德力、人格魅力提升领导工作软实力。以德修身、以德服人,着力涵养人格魅力,赢得别人的认同和跟从。同时,要大力弘扬靠实力竞争的精神,凭实绩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形成争创一流、奋勇争先的干事创业氛围。
二十五、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在古代,瓷器破了,工匠就会用金刚钻在破的地方钻孔修补,而打孔是要有高超的本领才能完成的。“金刚钻”比喻能力本领,“瓷器活”比喻工作任务,是说没有使金刚钻的大本事,就不要做力所不及的事情。换句话说,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与事业发展相匹配的能力素质,“欲揽瓷器活,须有金刚钻”。习近平总书记告诫领导干部: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由于缺乏本领,结果是虽然做了工作,有时候也很辛苦,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辙的事情来。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难程度远远超过以往,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问题成为制约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领导干部只有具备高强本领,工作才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出新出彩。
要提高专业能力。“术业有专攻”,领导工作恰似打造一件高端的瓷器,非“能工巧匠”不可为。领导干部必须发扬“工匠精神”,配备一副“金刚钻”,练就一手“专业活”,成为专业的人,抓好专业的事,才能把这个“瓷器”打造得精美绝伦。
要激发内生动力。单有干事的本领,没有干事的意愿,也干不好事。领导干部要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注重提升自愿干、我想干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吃苦耐劳、精益求精,以无怨无悔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十六、干部是学出来的、干出来的
成长为一名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从干部自身来讲,个人努力是内因,是决定性的因素。要成为一名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就必须在学习和实践上不懈努力。学和干二者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学是进步之基、立身之本,干是职责要求、成事之基。如果光干不学,就会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对时代发展适应的会越来越少,不适应的会越来越多,本领就会逐渐退化,最终为时代淘汰;如果只学不干,纸上谈兵,脑袋里纵有千军万马,缺少了实践的载体,再高的才华也没法施展,再高的本事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也没有半点益处。因此,干部成长要知行合一,做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使自己的能力素质始终满足事业发展要求。
在干中学,不断总结提升。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新形势等加强学习思考,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领导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向同事学习,努力打造又博又专、推陈出新的素养结构。坚持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善于在总结反思中把平时零碎、肤浅、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全面、系统、本质的理性认识,提高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的水平,使思想和行动既不落后也不超越于客观实际,不断在实践中丰富经验、增长才干,在实干中成长进步。
在学中干,做到学以致用。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学而无用,那只能算是书橱、书虫、书呆子。干部干部,就要先干一步,善于将学来的先进理论、专业知识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习中的一切疑问,只有在干中才能解决;思考的一切办法,只有在干中才能验证;工作的一切机遇,只有干中才能抓住。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即知即改,知中有行、以知促行,既练好“唱功”,更要练实“做功”。
二十七、作风就是战斗力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我们要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长久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政风、军风、民风,被外国观察家评价为“中国的希望”。这充分说明了优良作风蕴含的强大战斗力。看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战斗力,关键就看其作风如何。没有扎实过硬的作风,就不可能攻坚克难,再好的机遇也会失之交臂。作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关系党内风气和政治生态,关系民心向背,决定着党的群众基础。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越到紧要关头,越到困难时刻,越不能有丝毫松懈。
要坚持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干部就得“干”字当头,就必须克服“等、靠、要”的惯性思维和“怕、僵、满、木、私、浮”的懈怠情绪。应该干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好高骛远、不涸泽而渔,竭尽全力把各项工作向前推进。
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离不开调查研究。领导干部只有亲身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实情,把握事物来龙去脉,获取真实“情报”,才能精准绘制蓝图、精准指挥作战,不断推动各项工作更接地气。
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领导干部只有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凝聚人心、克难制胜。要努力做主流价值、新风正气的积极倡导者,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在工作生活中砥砺品质、陶冶情操,不畏艰难、不懈奋斗,以优良作风赢得民心、赢得胜利。
二十八、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我们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干部出问题,往往都是因为纪律的突破。一些干部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目无组织纪律,跟组织讨价还价,不服从组织安排;有的各自为政,把分管领域当作“私人领域”,互不买账;有的只对领导负责而不对组织负责,搞人身依附,搞形形色色的关系网,给全党造成了严重伤害。严明党的纪律,直接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提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紧绷纪律之弦不放松。
坚决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守纪律首要的是遵守政治纪律,守规矩首要的是遵守政治规矩,必须时刻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最前面,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谁都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谁都不得越过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红线,越过了就要严肃追究政治责任,就必须付出惨痛代价。
自律胜过他律。“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自律是高线、纪律是中线、法律是底线,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不打倒自己,谁也打不倒你”,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严守工作、生活各方面的纪律,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觉按纪律要求办事。
让接受监督成为自觉。自觉加强自我监督,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班子成员和同事监督,让“咬耳朵、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把人做大、把事做精、把官做淡,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