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活记忆:新中国成立70年民生往事(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崇拜英雄的年代

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孩子们偷看“内部资料片”,一群人在屋顶上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然而,这并不是60年代人典型的精神与生活状态。

1964年8月15日,上海《青年报》刊登了振新理发店学徒谢桂女的来信,说她刚做学徒时,衣着很朴素,用钱也很节俭,每月16元生活补贴费用不完还有储蓄。但是,时隔不久,就有一个资产阶级分子经常对她说:小谢,你为啥这样做人?年轻时候不打扮打扮,难道老了再打扮吗?他还时常诱她到他家里去吃饭、白相(玩耍)。就这样,她思想上渐渐地起了变化,开始羡慕起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来。老布衣服不愿穿了,头发也“飞”起来了,工作时懒懒散散,打烊时间未到就去整理服装,准备去逛马路……

最后她自我剖析道:“我深切地体会到,一个年轻人,一旦思想上放松了警惕,心思用到吃穿打扮上,资产阶级思想就会乘虚而入,自己就有可能被阶级敌人争夺过去。我自己走过的一段弯路,就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

1968年5月28日上午,在上海市25路无轨电车上,爱国小学教师段东红后面座位上一个中年妇女,对着小孩唱着一首外国歌曲《宝贝》。段东红听了感到很刺耳,就猛地起身向中年妇女严厉指出:“这支歌不能唱了,你知道这是什么歌吗?”车子上有好几位乘客支持他的意见,都说《宝贝》是资产阶级靡靡之音,现在居然还有人散播,这是阶级斗争的反映。也有个别乘客不同意这一看法,认为把对孩子哼哼歌曲说成阶级斗争,提得太高了。

正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车上一位售票员说:“我坚决支持这位同志的意见,这的确是两个阶级、两种思想斗争的反映。”

这时,另一个乘客气呼呼地责问售票员:“我问你,那个女同志是好人,还是坏人?要是好人,怎么是两个阶级的斗争,你和谁斗争?”

一位工人模样的乘客接上去说:“不对,这是思想感情问题,她为什么喜欢唱这种软绵绵的歌曲,《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不就是很好的歌吗?我们就是爱唱,要天天唱,为什么她却爱唱资产阶级的歌呢?”(1968年5月4日《文汇报》)

***

60年代是崇尚英雄的时代,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能脱口说出一大串英雄人物的名字。在60年代里,你也许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在火车上,在汽车站里,在公园里,一些青年男女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在看,他们看的是《青春之歌》《烈火金钢》《平原枪声》《苦菜花》《林海雪原》《三家巷》《艳阳天》,或者是苏联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60年代里,你也许还记得这样的场景:一家人围坐在一台收音机旁,收听里面播出的“长篇小说连播”节目,他们深深地被收音机播出的小说吸引,那情景有点像如今一家子坐在一起看电视连续剧。当然,那时中国大多数普通家庭还买不起收音机,很可能是一台收音机摆在院子里,几家人围坐在一起听。那时候除了奢侈一些看场电影,听收音机成了许多平民百姓的最重要的文化享受。如果谁家要是买了一台好收音机,远比现代人买一台电视机下的决心要大得多。

196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金敬麦朗诵的《欧阳海之歌》时,很多人围在收音机旁听得如痴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