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逻辑框架
考点精讲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就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以私有制为基础,表明资本主义社会与原始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具有根本的区别;而雇佣劳动又使资本主义社会与存在人身依附关系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相区别。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剖析,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内在矛盾,发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即剩余价值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第一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历年无命题)
资本主义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历史阶段。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决定了原始社会的生活资料实行平均分配,以保证原始社会人的共同生存,由此决定了原始社会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没有剥削。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大分工的出现,生产力水平得以提高,氏族之间发生剩余产品的交换,而交换的产品被私人占有,推动生产资料公有制被私有制所代替,推动原始社会瓦解并被奴隶社会所取代。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剥削社会。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和奴隶是两个基本阶级。奴隶主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控制国家政权,是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相对立的是奴隶阶级,奴隶是奴隶社会的劳动阶级,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其人身也归奴隶主所有,是奴隶社会的被统治阶级。
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封建主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农民(农奴)为基本特征。在封建制度下,地主(或封建领主、寺院主)依靠封建土地所有制,借助于强制手段,通过地租形式(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占有农民(农奴)的剩余劳动。地租是封建剥削的基本形式,集中反映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封建社会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生产活动分散,规模狭小,生产技术长期处于落后停滞状态,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
【提示】本知识点作为背景知识一般掌握,其中的具体内容可以帮助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历年无命题)
与奴隶社会相比,封建社会是对生产力的解放。在封建社会初期,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同以铁器工具为特征的比较低下的生产力基本上是适应的。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便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在14、15世纪,伴随着庄园制度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经验的积累,西欧社会生产力获得了长足进步,动力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尤为引人瞩目。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是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里出现的。最早的资产者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形成的:其一,从小商品生产者中分化出来;其二,由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商品交换的发展,手工业者和商人的聚居地逐渐发展为城镇,手工业和商业构成了城市经济的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商品生产者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并由此发生剧烈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条件较好、善于经营的作坊主不断添置设备、增加雇佣工人数量、扩大生产规模,逐渐富裕起来并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而多数作坊主则在竞争中逐渐衰落下去,直至破产,最终同其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手工作坊中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从而构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形式。
与此同时,商人和高利贷者的转化也在进行。作为社会成员,商人和高利贷者早在奴隶社会就已经出现了。到了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商人积累的财富不断增加,一些大商人成了包买商,他们不仅包销小生产者的全部商品,还供给他们原料和设备,从而割断了小生产者与销售市场和原料市场的联系,进而逐渐控制了商品生产者。随着商人侵入手工业领域,小生产者沦为商人、高利贷者的债务人,一旦无力还债,只好交出自己的作坊来抵债。于是,作坊主丧失了独立的生产者身份,连同其帮工和学徒一起成了商人或高利贷者的雇佣工人。于是商人或高利贷者就成为工业资本家,这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另一种形式。
【提示】本知识点一般了解。可命制选择题。
三、资本的原始积累(历年无命题)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其成长发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5世纪末美洲新大陆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极大地扩大了世界市场,从而为商品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一任务的完成,显然只能依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来实现。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任务,新兴资产阶级便开始疯狂地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利用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将货币资本迅速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之所以将这一过程说成是“原始”的,是为了与资本主义社会里的“资本积累”相区别。概括而言,资本原始积累与资本积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其一,发生的历史时期、历史条件不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资本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其二,剥夺的对象不同。资本积累中资本家所剥削的对象是雇佣工人;而在资本原始积累中,资本家剥夺的对象主要是小生产者。其三,使用的手段不同。资本积累主要采取经济剥削的手段;而资本原始积累则主要借助暴力手段。
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海外的货币财富。
(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它在英国表现得最为典型。在地理大发现以后,欧洲市场对羊毛的需求显著提高,羊毛价格迅速上升,养羊比经营农作物更为有利。为了赚取高额利润,英国的资本家和封建贵族勾结起来,通过各种手段把大片农民私有土地围圈起来据为己有,改作养羊的牧场;而农民则变成一无所有的流浪者,为生活所迫最终不得不到资本家开设的工厂出卖劳动力。为了实现该目的,他们还借助国家立法使失去土地的农民转变为雇佣劳动者。例如,16世纪英国曾经颁布法令,规定身强力壮者不准流浪乞讨,违者逮捕受罚,送回原籍;第二次被捕者,则被割去耳朵,以示惩戒;第三次违令,被判处死刑。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其所著的《乌托邦》中,曾将圈地运动比作“羊吃人”。莫尔写道:“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但现在据说它们却变得很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
(2)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自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国的新兴资产阶级,通过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屠杀当地居民,抢劫金银财宝,大批地贩卖黑人,实行保护关税制度,进行商业战争等,掠夺了大量财富,大大加速了货币资本的积累。西方殖民者在300多年时间里,仅从中南美洲就抢走了250万公斤黄金,1亿公斤白银。1783年到1793年的10年间,英国仅利物浦一地就贩运了33万多名黑人,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达1亿多。
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提示】本知识点可以命制记忆型的客观题和材料题。
【例题】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有( )
A.延长劳动时间
B.提高劳动强度
C.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
D.利用国家政权进行殖民掠夺
【答案】CD
【例题】结合历史材料说明“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历年无命题)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和成熟,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对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提出了强烈要求,即在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在地主阶级同农民的矛盾极端尖锐,封建统治已被农民战争严重动摇的情况下,新兴资产阶级利用广大农民和其他城乡劳动者的力量,通过暴力手段,展开夺权斗争。17世纪中期和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经过复辟和反复辟的长期斗争,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进而在资产阶级政权的帮助下实现了产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彻底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确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导和统治地位。
【提示】本知识点作为背景材料一般掌握。可以联系第三章之“社会发展的动力”一并理解。
第二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历年无命题)
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是由以所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发展演化而来的。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过程,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财富通常采取商品的表现形式,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因此,剖析商品,剖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就成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历史和逻辑的出发点。
自然经济是与较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其基本特征有:社会分工不发达、自给自足、保守、封闭,以简单再生产为主。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这就决定了自然经济是同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相适应的。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都很低,社会分工极不发达,因此自然经济是这些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统一。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其一,社会分工,它决定了生产者或生产单位之间必须进行产品的相互交换——这是生产力方面的条件。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和行业。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和经济单位。各行各业的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需要,都要求互通有无,以取得对方产品作为生产资料或者消费资料,因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其二,生产资料和产品归不同的所有者所有(私有制)。它意味着各经济单位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因而它们之间的产品交流必须采取等价有偿的方式进行——这是生产关系方面的条件。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占有,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产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只能进行交换。私有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彼此发生经济联系和相互交换产品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便必然采取商品的形式,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便必然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的特征有: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存在交换关系,主要采取扩大再生产的形式。
总之,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商品交换实质上是不同所有者之间的产品所有权即利益的交换,因此,商品不是物,而是被物掩盖的社会生产关系。
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等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是简单商品经济;这种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发达的商品经济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价值。
资本主义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财富通常采取商品的表现形式,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芽。因此,剖析商品,剖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就成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历史和逻辑的出发点。
【提示】本知识点有比较多的命制客观题的素材。
【例题】商品经济的产生,在生产关系方面所需要的条件是( )
A.自然分工
B.社会分工
C.生产者之间存在产品交换关系
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答案】D
【例题】“商品不是物,而是物掩盖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内容包括( )
A.地位平等
B.差别利益
C.相互需要
D.两极分化
【答案】ABC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994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12年、2013年、2018年考查过)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商品具有二因素或两重性,即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指商品的效用或有用性,即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其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属性决定的。使用价值在一切社会都存在,它构成了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即人类体力和脑力的耗费。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和使用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其同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
(2)其矛盾性表现在:其一,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即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其二,使用价值是一切物品包括商品都具有的共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的范畴。其三,对同一个人(商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而言,不能同时兼有二者。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要获得使用价值,就不能占有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价值;只是由于价值凝结在使用价值里面,所以他才关心使用价值。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的买卖才能得到解决。
价值凝结在商品里面,它要表现出来必须借助交换价值这一形式。商品的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所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劳动的具体性)和抽象劳动(劳动的抽象性)。
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其同一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或者两次劳动,而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属性,二者相互依存。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
(2)其对立性表现在:其一,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其二,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其三,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虽然创造使用价值,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因为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但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的重大贡献,它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说明了究竟是什么劳动在创造价值;说明了在实际的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和原有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是如何同时完成的;从而也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一系列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劳动二重性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提示】本知识点属于高频考点,存在大量的命制客观题的素材,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除了记忆型的题目外,还可以命制理解型、案例型、串联型等难度比较高的考试题目。
【例题】以下物品中属于商品的是( )
A.用于出租的房屋
B.用于出租的荒地
C.用于买卖的荒地
D.用于买卖的房屋
【答案】D
【例题】反映了人与人关系的范畴有( )
A.价值 B.使用价值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答案】AD
【例题】以下错误的论断有( )
A.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的矛盾决定了价值、使用价值的矛盾
B.抽象劳动创造了使用价值
C.具体劳动创造了价值
D.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答案】BC
【真题—2013】《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无论谁穿( )
A.上衣都起着使用价值的作用
B.上衣都起着价值的作用
C.上衣都是抽象劳动的结果
D.上衣都是社会劳动的结果
【答案】A
【真题—2018】《资本论》 (德文版)第一卷于1867年9月在汉堡出版,其影响力历经150年风雨而不衰,至今对我们分析、理解现实经济问题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十分丰富,其中“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理论是( )
A.价值规律理论
B.商品二因素理论
C.劳动二重性理论
D.剩余价值理论
【答案】C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994年、1995年、1998年、2008年考查过)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商品也不例外。商品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即价值量的大小如何决定的问题。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因此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应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便决定于劳动时间。
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所说的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个生产部门的平均生产条件,或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具有的生产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是劳动工具的状况。这里所说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中等水平或部门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提示】本知识点的基本脉络是“一个标准、两个口径”。所谓“一个标准”,即劳动时间。价值就是劳动,价值量就是劳动量,所以,衡量劳动量的唯一标准是劳动时间。所谓“两个口径”是指衡量劳动量的两个参照系:其一,对相同产品而言,其价值量由同行业里的各企业的平均生产时间决定,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二,对不同产品而言,要将生产不同产品的不同种的劳动同质化,即把不同质的复杂劳动还原为同质的简单劳动。本知识点存在考查客观题的众多素材。
【例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里的“社会”指的是( )
A.全社会
B.部门
C.企业
D.生产车间
【答案】B
生产不同种商品的劳动存在复杂程度的差别。简单劳动是指无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才能从事的劳动。在同样的时间里,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量是简单劳动的数倍。因为掌握从事复杂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是要耗费劳动和时间的。所以在同样的时间内,复杂劳动可以比简单劳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的换算,是在社会的商品交换的过程中自发地进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
(1)劳动生产率的含义。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劳动时间。所以,劳动生产率有两个表达方式: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使用价值)数量即总产量(它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或者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即单价(它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有多种因素,包括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生产工艺上的应用程度、技术装备及原材料的质量和自然条件等。
(3)劳动生产率对价值量的影响。
社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其导致的后果有: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产量)的数量增多了、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产值)的数量不变、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单价)下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劳动生产率是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提高,直接意味着相同时间里生产出了更多的产品,即单位时间内的使用价值数量增多;而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不变——因为价值的数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劳动生产率决定的。总产量增多了而总产值保持不变,二者的比值——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则必然下降。如果劳动生产率下降,情况则相反。
【提示】本知识点既是高频考点也是难点。掌握的关键在于弄清劳动生产率与三个指标之间的关系。所谓“三个指标”是指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即总产量;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的数量,即总产值;单位产品包含的价值量,即单价。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会影响总产量和单价,对总产值没有影响。因为劳动生产率是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不是生产价值的效率。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本知识点可以命制出大量的客观题。
【例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后果有( )
A.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增多
B.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不变
C.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下降
D.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的数量不变
【答案】AD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1997年、1999年、2000年、2002年、2007年、2014年考查过)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某些聪明人刻意发明出来的。货币是在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长期历史过程中逐渐产生的。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意味着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化。
就过程而言,货币的产生历程具体表现为价值形式自身发展,是价值形式自身发展的完成形式。价值形式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或者说价值形式)是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背后的本质内容。交换价值(或者说价值形式)与价值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显然,形式是用来表现内容的,当形式不能很好地表现内容时,就需要改变形式本身了。
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过四个阶段:
其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用公式表示:1只羊=20只鸡,也就是说羊的价值通过鸡这一种使用价值表现出来;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位置上,鸡处于等价形式的位置上,鸡是羊的价值形式或等价物。
其二,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表现出来。
其三,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统一地表现在从普通商品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在一般价值形式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还不固定,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存在差异。
其四,货币形式,即所有商品的价值固定地表现在一种商品上。
货币的产生,意味着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已经外化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外化,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商品经济中危机(买卖脱节)产生的可能性。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这一关于货币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其一,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其二,货币是从商品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性就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其自然属性决定的,而货币还具有作为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所产生的特殊的使用价值。所谓一般等价物是指被社会所公认,成为各种商品价值表现的材料,它本身就代表价值,能够用它来衡量和表现各种商品的价值。
货币的基本职能主要有以下五项: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的职能。货币之所以能担当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因而能衡量和表现其他商品所包含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与价格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是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两个因素,因为价格是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比率。除了这两个基本因素外,其他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还有市场供求状况、政府的经济政策、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的竞争。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销、清偿债务、交付赋税、支付租金以及发放工资时所履行的职能。它是流通手段的特例。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随着信用关系的发展即商品生产者之间赊账买卖关系的发展而产生的。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在于,这时商品的给予和货款的支付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分离开了,也就是所谓“先给货,后付款”。而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是现货交易,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进一步加深了商品经济中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贮藏起来。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般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代表发挥作用,这是货币的各种职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和扩展。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从理论上分析只能是金银等贵金属。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在当今世界,某些发达国家的货币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承担着世界货币的作用。
【提示】本知识点是重点、难点和高频考点。不仅要精确地记忆货币的5个职能及作用的内容,还要透彻地理解其具体含义。不仅可以命制记忆型的题目,还可命制理解型、案例型的题目。
【真题—2014】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 ”马寅初笑着说:“我给这位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 )
A.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答案】ABC
【例题】在货币5个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有( )
A.支付手段
B.贮藏手段
C.价值尺度
D.流通手段
【答案】CD
【例题】在某消费者的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A.用1000元买了一个手机
B.用1000元可以买一个手机
C.用1000元预订了一个手机
D.用1000元偿还了买手机的欠款
【答案】A
(一)价值规律的地位(1991年考查过)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发挥作用。
(二)价值规律的内容(2000年、2003年、2007年考查过)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三)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1996年、2000年考查过)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具体而言,当商品供大于求时,其价格低于价值;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高于价值;当商品供求平衡时,其价格等于价值。
商品的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价格与价值不一致的现象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且恰好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理由在于:其一,深入地看,各商品的价格归根到底是由各自的价值决定的,价格的波动受到价值的制约;其二,全面地看,价格的上涨部分与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因而商品长期的平均价格与其价值具有一致性。
(四)价值规律的作用(2003年考查过)
其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这种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价格机制来实现的。例如,一种产品如果稀缺即供不应求,其价格就会高于其价值,于是生产这种产品便可以获得丰厚的收益。在这种利益的诱导下,各生产单位纷纷生产该产品,从而导致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向该企业所属的部门转移。
其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进行交换的。那些劳动生产率较高、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生产者,就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即超额剩余价值或者超额利润,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则只能获得较少的收入,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于是,为了生存下去并获得较多的利益,商品生产者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同,生产中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一样。那些生产条件好、技术水平高的生产者,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少,仍按照较高的社会价值出售,因而可以获得较多的收入。相反。那些生产条件差、技术水平低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种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较大,但还要按照社会价值出售,所以不仅无利可图,甚至可能亏本或破产。
(五)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历年无命题)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其二,引起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甚至两极分化。
其三,价值规律调节的自发性、滞后性,可能会造成社会经济的比例失调和社会资源的浪费。
【提示】本知识点比较重要。单独可以命制记忆型、串联型的客观题;与哲学原理关联,可以命制材料分析题。
【例题】价值规律属于( )
A.普遍规律
B.共有规律
C.特有规律
D.经济规律
【答案】BD
【例题】运用哲学相关原理分析价值规律对商品经济的作用。
【答案提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商品、价值在本质上都不是物,而是被物所掩盖着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商品经济关系的实质是各个商品生产者在抽象劳动的层面上进行等量劳动交换。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商品与货币的矛盾,都是商品经济中的内在矛盾,这些矛盾都源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一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含义和根源(历年无命题)
私人劳动是指劳动的私人属性,即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所以劳动的过程由私人控制,劳动的成果归私人占有。
社会劳动是指劳动的社会属性,即由于存在社会分工,因而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是社会总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来自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分属于不同所有者(其最初表现形式就是私有制)。
(二)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表现(2011年考查过)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首先是私人劳动,必须通过交换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被社会所承认。由于每个商品生产者不可能确切、完全地知道社会的需要,因而他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可能不会全部销售出去并得到社会的认可。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只有通过商品交换。
(三)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的地位与作用(2002年、2019年考查过)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了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其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交换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之所以需要交换,归根到底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每个生产者的劳动本身是私人劳动,为了将自己的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就必须用自己的产品去同别人的产品进行交换。
其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正因为存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才产生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以及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同样,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解决,也决定着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以及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的解决。具体而言,当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时,使用价值就转化为价值、具体劳动就转化为抽象劳动。
其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的售卖过程,实际上就是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过程。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只有卖出去即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其耗费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生产者才能生存和进行再生产。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其劳动耗费得不到补偿,再生产就难以进行。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提示】本知识点是对前面内容的小结,学习和理解的难度比较大。考试易于命制记忆型、串联型的客观题。
【例题】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B.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答案】C
【例题】以下论断中正确的有( )
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决定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
B.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决定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答案】CD
【真题—2011】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答案】D
【真题—2019】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是否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能否得到解决,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
【答案】B
四、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历年无命题)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一个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他们所处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实际出发,批判地吸取了古典经济学派价值理论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从而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奠定了基础。是否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判断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个标准。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具体表现在:
其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在马克思之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已经认识到了商品的二因素,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大卫·李嘉图甚至已经认识到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量,而不是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量。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区分劳动的二重性,所以不能回答是什么劳动创造了价值;不能明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不是从生产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来解释价值,而是从该商品所换来的另一种商品所包含的劳动量来解释该商品的价值;不理解社会必要劳动量是如何决定的。结果,在价值的形式、价值的本质、价值的源泉和价值量的决定等重大理论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了混乱和错误。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是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了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外,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因此,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其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意味着每个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只能通过商品交换间接地表现出来,而当商品生产者通过交换来表现自己劳动的社会性质时,其劳动的社会性质就表现为他们与物的关系和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具有了拜物教性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懂得商品、价值、货币等范畴本质上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具有历史暂时性,而把它们看作物的自然属性。从而把商品经济形式永恒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通过对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及其表现形式的分析,揭示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揭露和批判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观念,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了人与人的关系,对我们科学认识商品经济的本质,正确理解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及其影响,清除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分析中得出的,但是如果撇开其中的制度因素,它包含的大于价值的本质和价值量的规定的理论,关于价值形式的演变和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的理论,关于价值规律的理论等,都是对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发展最一般规律的揭示。我国正在实现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所揭示的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理论,对于我国深化经济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提示】本知识点一般了解,可以命制记忆型客观题。
【例题】把握和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
A.剩余价值理论
B.劳动二重性理论
C.资本主义工资理论
D.经济危机理论
【答案】B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历年无命题)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必须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根据变化了的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有所发展。
其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
其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其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其四,深化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提示】本知识点易于命制分析题。
【例题】运用相关原理论述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的依据和意义。
【答案提示】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所以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也应该从解析雇佣劳动(劳动力商品)和资本主义私有制者两个方面入手。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历年无命题)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所以,要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就必须剖析劳动力商品。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商品是用来买卖的劳动力。购买劳动力商品,叫作雇佣劳动。
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人的劳动是任何社会进行生产都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基本要素,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劳动者是自由人),不依附于任何人,因而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除了劳动力没有其他生产要素),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并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而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所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形式上是“自由”“平等”的买卖关系,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的关系。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下,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了分离。劳动力所有者出卖的不是劳动力的所有权,而是劳动力的使用权,而且是按照一定的时间,一次一次地出卖。
【提示】本知识点易于命制记忆型客观题。
【例题】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有( )
A.货币转化为资本
B.资本转化为货币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
【答案】CD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2009年考查过)
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1)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构成和决定的。这种生活必需品具体包括三个部分:其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其二,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其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2)劳动力价值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构成是有区别的,所以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一旦劳动力价值降低到这个界限以下,劳动力就只能在萎缩的状态下维持。
一般商品在消费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随之消失(如消费资料),或者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如生产资料)。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形成新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价值。换言之,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的源泉。
在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决定意义的,正是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的特殊性。
【提示】本知识点是学习的难点,所涉及的知识层次比较繁复,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劳动力商品除了具备商品的一般属性外,还有一般商品不具备的特性。这种特性具体表现在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方面。建议通过画逻辑图的方式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纳。
【例题】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的特性是( )
A.能够满足资本家发财的需要
B.它可以还原为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
D.它是价值的源泉
【答案】D
(三)货币转化为资本(2010年考查过)
货币不能增殖;资本能够增殖。不能增殖的货币要转变为能够增殖的资本,关键在于货币要购买到劳动力。
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即增殖,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成为资本的前提。
【提示】本知识点比较难于理解,但考试易于命制记忆型、理解型的题目。
【真题—2010】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
【答案】C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历年无命题)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所有制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可以从经济意义和法律意义上进行区分。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价值。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以实际占有为基础,体现了现实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并表现出了经济利益的实现形式。
为了维护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而建立的一整套规章制度逐步以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就使所有制关系上升到法的关系的高度,所有制的现实经济形态就具有了法律形态,即所有权范畴。所有制一旦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就成为一种排他性权利,它强制地规定了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力的界限,直接影响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利用及其与劳动者的关系。
所有制与所有权二者既有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有权出发去认识。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提示】本知识点的理论意义重大,但从考试的角度而言不易命制题目。
【例题】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是( )
A.消费关系
B.分配关系
C.交换关系
D.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答案】D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历年无命题)
从历史上看,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都是剥削制度,所不同的是,在不同的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的人身和劳动成果,奴隶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剥削者对被剥削者的完全有人身占有为基础的。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而失地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于封建主,地主阶级凭借超经济强制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农民与基本生产资料土地的结合,是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为条件的。
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劳动者则一无所有。但与以往的剥削制度不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不是人身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在劳动者完全有人身自由的基础上,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的方式,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在这里,生产资料和货币采取了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所以,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提示】本知识点一般掌握。
【例题】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就是( )
A.资本家雇佣工人
B.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资本家随意延长劳动时间
D.资本家无限制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
【答案】B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及其特点(2008年考查过)
商品生产具有二重性。一般商品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劳动过程即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其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合称为生产资料。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行为和活动。
由于生产要素被资本家所占有,由此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形成过程是指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劳动过程。
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也叫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它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价值形成过程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的关键,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是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劳动;剩余劳动是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与此相联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再生产出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那部分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则是指工人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所花费的那部分时间。
【提示】商品生产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资本主义也是商品生产,因而也具备这二重性。资本主义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因而在其二重性方面有自己的特点。本知识点易于命制记忆型的客观题。
【例题】劳动过程包含的基本要素有( )
A.劳动者
B.劳动技术
C.劳动资料
D.劳动对象
【答案】ACD
(二)资本的本质和类型(1996年、2001年、2013年考查过)
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总是通过各种物品表现出来,但这些物品本身并不直接就是资本。只有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充当剥削雇佣工人、获得剩余价值的工具时,才转化为资本。所以马克思说资本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和人的关系。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其价值量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原封不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而没有发生变化的那部分资本;它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用“c”表示。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尽管不同形式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的形式有所不同,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如原材料和燃料;有的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如机器、厂房等,但是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作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其价值量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即发生了增殖的那部分资本;它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用“v”表示。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作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价值的转移方式不同,可变资本的价值不是原样转移到新产品中,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也就是说,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购买劳动力的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工人在生产中创造出新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来补偿给资本家。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共性在于:二者都是资本(生产资本),体现着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其差异在于:二者的物质形态不同;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具体作用不同。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提示】“资本主义”就是主张以资本为要义。本知识点比较重要,集中讨论资本的内涵与外延。易于命制多种类型的客观题。
【真题—2013】美国导演迈克尔·穆尔在他的最新纪录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问世以来,一直颇受关注。“资本主义”为何与“爱情故事”联系起来呢?穆尔解释说,这是一种“贪欲之爱”,喜爱财富的人不仅爱他们自己的钱,也爱你口袋中的钱……很多人不敢说出它的名字,真见鬼,就说出来吧。这就是“资本主义”。对金钱的“贪欲”与资本主义连为一体,是因为( )
A.资本家就是人格化的资本
B.赚钱体现了人的天然本性
C.资本的生命在于不断运动和不断增殖
D.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答案】ACD
【例题】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 )
A.资本运动速度不同
B.实物形态不同
C.在剩余价值里所起的作用不同
D.在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答案】BC
(三)剩余价值规律及剩余价值的基本生产方法(1997年、1999年、2002年、2008年、2013年、2016年考查过)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律。
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最直接、最鲜明地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它直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既然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而仅仅是可变资本创造的,因此,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应该拿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拿它去和全部资本相比。
剩余价值率用公式表示:m′=m/v。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由于工人的必要劳动是用来生产劳动力价值或可变资本的价值的,而剩余劳动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即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这两个公式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示同一个关系。前一个公式是以物化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后一个公式则是以劳动的形式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率又叫剥削率。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含义。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绝对延长总的工作日长度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相当于变相延长劳动时间,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范畴。
对资本家而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不需要什么特殊的条件;但工作日长度的延长,受到生理状况、阶级力量对比等因素的制约,因而不可能无限制地使用。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总的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以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可以表述为: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推动下,资本家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致力于不断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使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如此一来,各种商品的价值就会降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随之降低;于是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得以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得以延长。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条件。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比,它实现起来比较“麻烦”,但具有无限的潜力。这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特点。
(2)关系。
作为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其统一性表现在:其一,它们的本质是一致的,即资本家剥削工人;其二,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历史起点。
其对立性表现在:其一,它们所要求的技术基础(劳动生产率)不同;其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所居的地位不同。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主要方法。
【提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本知识点是剩余价值学说的核心内容,非常重要。易于命制记忆型、理解型、案例型的客观题。
【真题—2013】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得的利润是1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 )
A.15% B.75%
C.100% D.125%
【答案】B
【真题—2016】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为( )
A.20% B.50%
C.200% D.100%
【答案】C
【例题】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 )
A.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B.追求剩余价值
C.延长必要劳动时间
D.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答案】B
【例题】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
C.资本积累一般规律
D.剥削规律
【答案】A
【例题】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方法有( )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B.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C.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D.平均剩余价值生产
【答案】AC
【例题】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是( )
A.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
B.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C.提高部门劳动生产率
D.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答案】D
(四)超额剩余价值(1999年考查过)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是少数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本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仍然是本企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由于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的工人在同一劳动时间里创造了更多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的获得具有暂时性。当先进技术被同行业的多数企业采用后,原来先进的生产条件就变为一般的生产条件,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的差额就不复存在,超额剩余价值也随之消失。这时,只有采用更先进技术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各个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其直接目的和动机是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但在各个企业都竞相改进技术装备,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后,必然引起生活资料价值的下降,从而引起劳动力价值的下降,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因此,相对剩余价值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提示】掌握超额剩余价值的概念,要特别注意区分它与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的差异。超额剩余价值的概念,是从横向的坐标来定位的,是一个企业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进行对比,因为其劳动生产率高,所以能够获得比他人高的收益;而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是立足于纵向的参照系,即同一个企业如何比原先多赚钱。本知识点易于命制串联型客观题。
【例题】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条件是( )
A.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得比较多
B.企业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C.部门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D.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答案】B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电子计算机、数控机床等自动化装置在生产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生产自动化的主要表现有:一是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和利用代替了工人大量的体力劳动和部分脑力劳动;二是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使用,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工人大大减少,甚至出现了少数所谓的“无人工厂”。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根据这些情况,指出技术和科学“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已不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理由在于:
其一,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只是意味着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加先进了,不论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还是“无人工厂”,它们在本质上依然是物化劳动或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们的价值是在工人生产它们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它们参加产品的生产时,只是把原有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价值。
其二,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加,总体工人中的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大,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日益提高,从而成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劳动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总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自动化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它的普及会大幅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资本家获得比过去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提示】本知识点现实感很强。核心是把握在自动化条件下,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仍然成立。可以命制分析题。
【例题】生产自动化条件下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是否成立?结合相关哲学原理做进一步论述。
【答案提示】真理的绝对性。
(六)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历年无命题)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实质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中,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这些规律所包含的一般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提示】本知识点一般了解。
(七)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历年无命题)
再生产是指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其类型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使生产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所以,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其实质而言,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是指在获得剩余价值后,资本家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其中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因为只有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资本家才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
【提示】本知识点易于命制记忆型客观题。
【例题】再生产的类型有( )
A.简单再生产
B.复杂再生产
C.扩大再生产
D.缩小再生产
【答案】AC
(八)资本积累(1991年、1992年、1995年、1998年、2006年、2009年、2012年、2015年、2018年考查过)
为了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实现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就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即单个资本增大。
实现单个资本增大的直接途径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少数的大资本。资本集中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兼并的方式,如大资本直接吞并中小资本;另一种是联合的方式,如组建股份公司。资本集中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这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
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通过资本积累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从而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积聚。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结果,而资本积累则是资本积聚的手段或重要条件。所以,资本积累导致资本积聚。所谓资本积累就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迫使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是两种自发的力量:其一,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追求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资本是能自行增殖的价值。如果不能带来剩余价值,资本生命也就终结了。其二,资本主义竞争是资本积累的外在的强制力量。资本家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增强经济实力,这就需要改进技术、更新设备、扩大积累和再生产的规模。所以,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资本积累不仅是剥削工人的结果,而且是加强对工人剥削的手段。资本积累来源于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家榨取到的剩余价值越多,资本积累的规模就越大;反过来,资本积累的规模越大,再生产规模越大,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所以,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规模取决于剩余价值的数量以及剩余价值分割出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在剩余价值分割比例既定的条件下,一切影响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会影响积累量,这些因素包括:
其一,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因为剥削程度越高,同量可变资本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资本积累的数量就越多。所以,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日、压低工资等办法,都会促进资本的积累。
其二,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数量增加,价值下降,一定量的剩余价值表现为更大量的剩余产品,这就使资本家可以在不减少甚至增加个人消费的情况下,把一部分消费基金转变为积累基金;同时,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值下降,同量追加资本可以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生产规模,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其三,所使用资本和所消耗资本之间的差额。所使用的资本是指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全部的劳动资料的价值。所消耗的资本则是指每次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劳动资料的价值。这个差额部分在生产过程中也发挥作用,但价值没有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所以,它对产品生产所起的作用是无偿的。这个差额越大,生产产品的耗费越少,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其四,预付资本量的大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预付资本越多,生产规模越大,获得的剩余价值也越多。
【提示】本知识点是高频考点,概念比较多。易于命制记忆型尤其是串联型的客观题。建议用逻辑图的方式将以下概念的关系勾勒清晰: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是单个资本增大;单个资本增大的方式是资本集中、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的方式有兼并与联合(股份制);资本积聚的方式是资本积累。
【例题】以下论断正确的有( )
A.资本积累是资本集中的途径
B.资本积累导致资本积聚
C.股份制是资本集中的途径
D.股份制导致资本积聚
【答案】BC
【真题—2012】2011年9月以来美国爆发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示威者打出“我们是99% ”的标语,向极富阶层表示不满。漫画所显示的美国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制度下( )
A.劳资冲突的集中表现
B.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
C.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
D.虚拟资本泡沫化的恶果
【答案】C
【真题—2015】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化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上述论断表明( )
A.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
B.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
C.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
D.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答案】ABC
【真题—2018】为了追逐最大化的利润,资本家总是想方设法地进行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一般而言,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
A.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C.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D.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答案】ABCD
(九)资本有机构成(1991年、2001年、2003年、2009年、2013年、2015年考查过)
伴随资本积累的进行和单个资本的不断增大,资本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资本的构成可以直观地从物质形式和价值形式两个方面考查。
从物质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二者的比例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量的比例,叫作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即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可变资本(即劳动力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货币量的比例,叫作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和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一般情况下,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价值构成的变化,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又能大体上反映出技术构成的变化。马克思把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
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其理由在于,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不断地改进技术、完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换言之,没有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本家就要在竞争中被淘汰。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以导致众多的后果:在单位资本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份额(不变资本)在相对增多,用于购买劳动力的份额(可变资本)在相对减少,进而导致相对过剩人口、资本周转速度下降、平均利润下降等后果。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理论前提是劳动二重性理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学说;它为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平均利润理论奠定了基础。
(十)相对过剩人口(1991年、1993年考查过)
资本积累的后果就是社会的两极分化,即一方面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资产阶级手中;另一方面,贫困和不幸越来越集中到无产阶级手里。这种现象的发生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必然结果。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的贫困具体表现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所谓相对贫困,是指在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中,无产阶级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而资本家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所谓绝对贫困,是指无产者的生活状况和以往相比绝对恶化。绝对贫困的突出表现就是失业即相对过剩人口。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超过资本对劳动力相对需求的失业和半失业劳动人口,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这种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这些劳动力并不是社会生产发展所绝对不需要的,而是由于这些劳动力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而使他们成为“过剩”的或“多余”的人。
在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技术进步和剩余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造成单位资本对劳动的需求相对减少。不仅如此,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还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运行的重要条件,有利于资本家压低工资,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剥削。总之,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弊病的表现。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相对过剩人口基本上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流动的过剩人口,第二种是潜伏的过剩人口,第三种是停滞的过剩人口。经常性的庞大失业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的痼疾。
【提示】本知识点是一个难点,关键是区分价值构成、技术构成和有机构成的关系。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性。立足于价值方面考查资本构成,就是资本的价值构成;立足于使用价值方面考查,就是资本的技术构成;而影响资本价值构成的因素众多,将其他因素都剥离、舍弃掉,只由其中的一个因素即技术因素所影响的资本结构,叫作资本有机构成。本知识点可以命制理解型、案例型、串联型的客观题。
【真题—201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出了较高的生产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 )
A.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
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
C.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
D.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
【答案】A
【提示】本知识点易于命制记忆型客观题和分析题。与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关联,可以帮助理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例题】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具体形式有( )
A.相对贫困
B.绝对贫困
C.经济危机
D.受剥削程度加剧
【答案】AB
【例题】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无法消灭失业?
【答案提示】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意义。
(十一)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历年无命题)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具有社会性,其表现是:生产资料的使用社会化程度增强,生产过程成为许多人协同进行的社会化的大生产;各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强;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生产的范围从一个企业扩展到一个国家,甚至扩展到全球,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密切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另一方面,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按照资本家个人的意愿来进行;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由资本家所占有,并按照他们的私利来进行交换和分配。这样,在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之间形成了尖锐的冲突和矛盾。经济危机的爆发就是这种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提示】本知识点具有结论的性质,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联系起来把握。虽然重要,但命题材料不多。一般了解。
(十二)资本循环(1993年、1999年、2000年、2002年、2007年考查过)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资本也不例外。所以,从运动的角度对资本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发现仅用静态眼光无法发现的资本特性。马克思对资本运动的研究分别从个别和整体两个视角展开。对个别资本运动,马克思着重研究了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对社会资本运动,马克思重点研究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先后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并最后回到原出发点的运动过程。用公式表示为:G—W …P… W′—G′。
G代表货币资本, W代表生产资本, W′代表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G′代表含有剩余价值的货币资本。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产业资本循环经过的三个阶段是:购买阶段(G—W);生产阶段(W…P…W′);销售阶段(W′—G′)。
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有两个:其一,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即按照实际需要,将产业资本划分为三部分,分别分布在三个职能形式上;其二,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即每一种职能形式依次向下一种职能形式转化。资本主义制度使得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上述条件不能稳定地保持,所以资本循环只能时断时续地进行。资本价值要不断增殖,就必须周而复始地反复循环。
【提示】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资本也是物质;所以对资本运动的考查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切入。从空间切入,为资本循环;从时间切入,为资本周转。本知识点有不少命制客观题的材料,有的概念具有相似性,记忆时需要注意区分。如果形象地表达的话,所谓“循环”好比一个圆;所谓“三个阶段”好比圆上的三段弧;所谓“三种职能形式”好比资本的三个面貌。这个知识点的内容,也是理解经济危机发生及其实质的理论前提。
【例题】商品资本循环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有(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 D.商业资本
【答案】ABC
【例题】保持产业资本运动顺利进行的一个条件是( )
A.使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在空间上并存
B.使产业资本的三种存在形式在空间上并存
C.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表现形式在空间上并存
D.使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
【答案】D
(十三)资本周转(2001年、2003年考查过)
资本周转是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的资本循环。它也是资本运动的形式。
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关键因素有: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时间;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重。
固定资本是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其价值在运动过程中分若干次转移到新产品当中。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和劳动力等形式存在,其价值在运动过程中一次性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资本。
【提示】本知识点易于命制记忆型客观题。
【例题】加快资本周转,可以( )
A.增加剩余价值量
B.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C.提高剩余价值率
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答案】BD
(十四)社会再生产和社会资本运动(2001年、2008年、2014年考查过)
社会资本运动、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所谓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其一,对社会总产品进行划分。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可以被划分为: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社会总产品从物质形态上(即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其二,对社会生产单位进行划分。社会生产单位可以被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总和;第二部类(Ⅱ)即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总和。
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上述比例不只是总量上的比例,还是结构上的比例。两大部类的生产只有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的制约,两大部类的生产都是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自发进行的,具有严重的盲目性,这就导致了两大部类生产在规模上和结构上经常处于失衡状态。这种失衡和脱节经常表现为生产过剩,以至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即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难以顺利进行,最严重的就是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这种解决方式虽然最终也能够使社会再生产由失衡慢慢转变为平衡,但却是以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和瘫痪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价的。
【提示】本知识点比较复杂。其主旨是,马克思是通过给定一系列条件,构建一个理论模型,以小见大,去说明在社会化大生产环境下,各生产主体之间必须保持一个协调的比例关系即供求平衡。倘若该比例关系无法维持,则必然爆发经济危机。考试易于命制记忆型客观题。
【例题】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理论前提是( )
A.对社会总产品进行划分
B.对社会生产进行划分
C.对资本进行划分
D.对劳动进行划分
【答案】AB
(十五)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1992年、1994年、2000年、2012年考查过)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但从现象上看,资本主义工资好像是劳动的报酬。之所以存在这种假象,一是因为劳动力和劳动关系密切,不容易区分;二是在现实生活中,工人为资本家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工资仿佛就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资本主义工资表现为劳动的报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除此之外,资本家还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制度,其特点是利用“科学的劳动组织”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从他们身上榨取更多的血汗。这种工资制度的典型形式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的“泰罗制”和“福特制”。关于血汗工资制度的实质,列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它的实行“意味着榨取血汗的艺术的进步”。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过程的复杂化和脑力劳动作用的加强,工人的实际工资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是与其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增长幅度相比,实际工资提高的幅度还是较小的。只要资本雇佣劳动的基本经济关系不变,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就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提示】本知识点可以命制记忆型的客观题。
【例题】资本主义工资的主要形式有( )
A.实物工资
B.计时工资
C.计件工资
D.劳务工资
【答案】BC
【真题—2012】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A.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
B.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D.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答案】B
(十六)剩余价值的分配(1994年、1995年、1999年、2004年、2019年考查过)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投入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所谓利润,实际上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也被模糊了。
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或者说是资本在部门之间自由转移的结果。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决定了部门之间存在着追求有利投资场所,追求更高利润率的竞争。竞争的方式或手段是资本转移,即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抽出,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样,原来利润率低的部门,因投入的资本减少,生产就缩减,产品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使利润率提高;而原来利润率高的部门,因大量资本涌入,生产则会扩大,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使利润率下降。部门之间的这种竞争,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转移流动,导致价格和价值偏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全社会资本总量的比率;按照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各独立的部门都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过程。所以,在平均利润率形成之后,产业资本家得到的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的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的银行利润以及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农业利润,其数量都大体相当于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固然有一定程度的利害冲突,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却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所以,平均利润在某种程度上掩盖某部门资本家对本部门工人的剥削关系,但揭示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即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阶级性。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成本价格+剩余价值;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市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改变为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
【提示】本知识点中,难点是平均利润的形成。平均利润的形成实际上是运动的结果;这种运动不是在企业、微观之间展开的,而是在部门、中观之间进行的。可以命制记忆型、理解型的客观题。
【真题—2019】资本主义的生存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分布在不同部门(行业)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必将导致利润的平均化。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意味着( )
A.某企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有被其他资本家侵占的可能
B.各部门内不同资本家的等量投资所得到的利润大体上均等
C.各部门资本家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D.不从事直接生产的银行资本家所获得的利润总是低于平均利润
【答案】BC
【例题】平均利润的形成( )
A.意味着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利润趋向平均化
B.表明各企业之间的利润平均化
C.导致超额剩余价值的消失
D.能够掩盖资本家对本部门工人的剥削关系
【答案】AD
(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2002年、2006年、2011年、2016年考查过)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体现。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第二,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生产资料由个人使用的生产资料转变为只能由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生产本身从一系列分散的个人行动变成了由许多人协同进行的生产活动,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社会化;产品也从个人生产的产品变成了许多人共同生产的产品,实现了产品的社会化。
但是,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了资本的生产力,变成了资本家高效能地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殖的能力。这样,已经社会化的、由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本应该由劳动者共同所有,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已经在社会范围内实行严密分工、协作而社会化了的生产过程,本应由社会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管理、调节和控制,却分别由各自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私人利益的少数资本家进行管理;共同劳动生产的社会化产品,本应由劳动者共同占有,用于满足社会需要,却被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私人支配,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这就形成了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资本主义越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越发展,一方面,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另一方面,资本、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越来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里,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尖锐化。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深化不断发展的最突出表现,就是频繁出现并不断加深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提示】本知识点是马克思《资本论》的结论。核心是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破坏生产力的恶果。可以联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一并把握。
【例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论述资本主义金融风暴发生的原因。
【答案提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真题—2011】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原创性主要有( )
A.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B.指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C.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D.强调政府对经济危机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答案】AB
【真题—2016】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 )
A.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B.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本上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贫穷及其消费能力受到限制有关
D.资本积累与无限大生产也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答案】BCD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社会生产出来的商品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如果是绝对过剩,那应该叫作繁荣而不是危机。
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有:商品大量积压或被人为地毁弃,大批工厂减产、停工或倒闭,生产急剧下降,大批工人失业,许多银行、金融机构和商店破产,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存在于商品经济当中。首先,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功能,就造成了买卖脱节的可能性。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买卖在时间上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环节即先卖后买。如果有一些商品生产者在出卖了自己的商品后不接着买进他人生产的商品,就会使另一些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卖不出去,由此产生某些产品供大于求的滞销现象。其次,伴随商品交换的发展所出现的赊购赊销的方式,则进一步加大了商品买卖脱节的风险。在这种赊购赊销的情况下,如果有某些债务人在债务到期时无力支付,就会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进一步扩大危机发生的可能。
但是,所有这些仅仅是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或者说它们只能造成局部性的危机,无法成为社会性的危机。只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才使经济危机现实化和社会化。所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来源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来源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不可能消除它自身内在的、固有的各种矛盾,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从而引发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大下降,从而使供求矛盾得到缓解,逐步渡过经济危机。但是,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所以,经济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同时又是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暂时、强制性的解决形式。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决定性阶段。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一定都经过四个阶段,但是危机阶段则是必经阶段,没有危机阶段,就不存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提示】本知识点可命制记忆型选择题。
【例题】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阶段是( )
A.危机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高涨阶段
【答案】A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及其实质(历年无命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国家是阶级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的根本内容或者本质,是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
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国家的职能一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由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两个基本方面构成。对内职能是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职能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以及进行国际交往。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中,政治统治的职能是其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面。
政治统治的职能是指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运用手中掌握的政府机构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控制,使社会生活维持在统治阶级所制定的秩序要求之内。为了做到这一点,统治阶级必然要把国家政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对人民群众实行阶级专政。因此,政治制度的创建、权力的运用等,都必然直接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由此也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即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在国家的对内职能中,除了政治统治这一职能之外,还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
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是指国家要运用各种权力和资源,对邮政、铁路、水利、文教、卫生、社会福利等涉及全体社会成员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尽管从形式上看,国家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具有超阶级性,但从根本上讲,它还是服从和服务于其政治统治功能的。因为只有维持和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共需要,统治阶级的利益才可能稳固和长久。
国家的对外职能是指国家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以及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国家的对外职能是国家对内政治统治职能的延伸,是服务于其政治统治的。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在国家的对外职能当中,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利益是其核心和基础。因为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国家作为一个国际行为主体才能得以存在,也才有可能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展开正常的交往。
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看,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意志与利益的物化体现,在经济上保护自由竞争、等价交换,在政治上要求形式上的自由民主、正义公平等,这些特征与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相比,显然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的性质,并没有消除人们在政治生活方面实质上的不自由、不平等、不民主、不公正的现象,因此,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具有其历史局限性,仍然是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而已。
【提示】本知识点可以与第四章历史观中的政治上层建筑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把握,将它看作一般原理的具体展开。其内容相对简单,可以命制记忆型的客观题。
【例题】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当中,其主要内容和基本方面是( )
A.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利益
B.保护资本主义制度
C.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D.进行社会管理
【答案】BC
(二)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2010年考查过)
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治生活的规范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内容。一方面,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和建立起来的,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又保护着其经济基础,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一个体系,具体由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部分构成。
民主的对立面就是独裁专制,它由经济基础决定并服务于经济基础。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资产阶级提出了符合自身利益和要求的“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分权制衡”“社会契约论”“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思想,并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了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制的国家在不危及资本主义国家安全和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前提下,给予民众以一定的选举、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迁徙等权利和自由。这些举措,历史地看,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现实地讲,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从而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长治久安。资本主义社会民主的发展与推进,也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长期不懈斗争的结果。
社会生活的有序运转离不开规范。法制是社会规范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资本主义法制是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紧密结合的。宪法是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是建设法制、实行法治的法律基础。宪法规定了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规定了国家权力结构和国家权力运作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赖以建立的基本原则有:其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二,“主权在民”;其三,分权与制衡;其四,人权原则。人权是指与国家公共权力相对应的、人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和不可转让的权力。
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的是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即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三个权力主体独立行使,形成各主体之间的“制衡”。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它们直接左右着国家政权的运行;由于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实力上的差别和利害关系的存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冲突不断推动其政治制度的变化。
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制度是资产阶级依据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国家公职人员比如议会议员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选举制度为公民参与国家事务提供了合法的、程序化的途径和渠道。在这种制度下,公民可以通过选举候选人的方式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对国家公职人员的产生及其政治决策施加影响。就历史的发展看,选举制度比世袭制、任命制更符合民主的要求。当今资本主义国家中普遍实行的选举制度,也是无产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但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于财富在社会成员中的不平等分配以及金钱对政治的腐蚀,法律所规定的选举制度远没能做到也不可能做到平等和公正。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为达到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建立的一种政治组织,它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和状态。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是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概括而言,在当今资本主义国家中,资产阶级政党的主要作用有:进行政治宣传和动员,使本党提出的候选人在各类选举中获胜;派出代表执掌政权,控制议会,对政府施加政治影响;制定和推行符合本集团利益和意愿的方针、政策等。在现今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政党制度的类型大致有两党制和多党制等形式。
两党制是由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争夺执政地位,交替组织政府,轮流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它表现为一党执政时,另一个党就成为反对党,并对执政党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攻击,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执政党起牵制和监督的作用。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
多党制是指由两个以上的政党相互竞争,轮流或联合执政的政党制度。当今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大多是多党制,如法国、意大利、日本、德国、西班牙、瑞典等国家实行的都是多党制。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这种进步作用表现在:其一,帮助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其二,扩大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权利;其三,为实行更高级的民主积累了经验。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精英掌控下的民主。任何一种民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都是由特定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并且都是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演进的。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它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例如,选举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但是它常常被金钱、媒体、黑势力、财团等影响和操纵。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的选举,事实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操纵、玩弄民意。
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产阶级名义上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产阶级法律的实质是将存在于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从表面上看,资本主义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甚至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力量比较强大的国家还会出现马克思主义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联合执政的情况。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参政的程度必然受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制约,不可能出现由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参政而改变资产阶级国家性质、使国家政权能够真正维护工人阶级利益的情况。因此从本质上说,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仍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提示】本知识点密切联系现实,除了可以命制客观题之外,还可以结合哲学相关原理命制材料题。
【例题】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
A.帮助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
B.扩大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权利
C.是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D.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
【答案】ABCD
【例题】运用哲学相关原理,分析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
【答案提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真题—2010】有一则寓言: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平等”地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 )
A.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B.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C.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D.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
【答案】ACD
(一)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形成(历年无命题)
“意识形态”是由19世纪初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在其著作《意识形态原理》中所创造出来的带有贬义的概念,随着马克思生前未发表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在1927年的发表,该概念流行起来。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指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其具体内容包括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经济思想以及伦理、社会、历史、文学、哲学、宗教等方面的理论、学说。
由各种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所构成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这些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在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保证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它曾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这些资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由统治阶级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进行政治统治的需要,资产阶级就开始建构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从这时起,与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脉相承的资产阶级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就逐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同时也构成了资本主义国家上层建筑的主要内容。
【提示】本知识点是“上层建筑”的展开。可以结合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和辩证否定观命制分析题。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的本质(历年无命题)
除了具备意识形态的依赖性、相对独立性等一般特征之外,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种阶级本质具体体现在:
其一,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所形成的观念上层建筑,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论证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合理性和资本主义民主的普遍性。
其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产阶级在进行阶级统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首先,由于意识形态来自统治阶级的实践,反映了其根本利益,与这种阶级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所以能够内化为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与共识;此外,由于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因此也是这个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者。
【提示】本知识点一般了解。
(三)辩证地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历年无命题)
当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事实上,迄今为止文明社会的主要文化成果大多从属于一定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条件下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所以,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
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例如政治学说中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经济学说中关于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揭示、哲学思想中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法律理论中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等,这些属于客观真理性的内容,都值得我们学习、参考和借鉴。
【提示】本知识点一般了解。可以结合矛盾同一性斗争性原理,命制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