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南文化”小议
历史上的宣南地区,大体上指今北京市宣武区的管辖范围。这里是一块宝地,有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人才蔚起,俊采星驰。大批著名的诗人、学者、政治家、艺术家曾经在这里居住过、活动过。宣南地区没有北京皇城内的宫殿巍峨、楼阁辉煌,也没有西郊外的水木清幽、园林秀色。这里地处湫隘,房舍简陋,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由于荟萃了大批历代的文化精英,留下了许多可资观览、可资纪念的种种痕迹。会馆、庙宇、戏楼、书肆、园林,有文物价值的古迹胜景,可说触目皆是。
如果要历数“宣南文化”的丰富内容,可能要写一套多卷本的著作。会涉及经学史学、诗词文赋、琴棋书画、戏曲杂艺等等。但在这篇小文中只能钩零拾碎,举一反三。
以清代三个世纪来说,17世纪,诗风甚感,清初有吴梅村、龚鼎孳、朱彝尊、王士禛、陈廷敬等,先后继起、纵横坛坫。他们在宣南地区,结诗社、兴诗会,诗酒流连,分韵吟唱,留下了大量灿烂不朽的诗篇。王士禛的渔洋诗派主诗坛数十年,更是倾倒海内,风靡一世。今可考,吴梅村住魏染胡同,龚鼎孳住宣武门侧,朱彝尊住古藤书屋,王士禛常出入报国寺,遗址图依稀可辨。
18世纪中,正当乾隆盛世,集中全国人才,编纂《四库全书》。这是一部与法国《百科全书》同时编纂,其水平和影响亦可比肩的宏大典籍,很多编书的大学者住在宣南地区。当年戴震进京,穷得连粥也喝不起,住在歙县会馆,他去看望已负盛名且是新科进士的钱大昕,钱住在南横街,谈论一夕,钱大昕对戴震佩服得五体投地,称戴是“天下奇才”。介绍他认识了同科进士王鸣盛、王昶、朱筠、纪晓岚、卢文弨等,戴震才在宣南的学术圈内站住了脚。这一汉学家群体投入《四库全书》的编纂,上午入大内阅读各省所进书,下午回到宣南寓所,去琉璃厂书肆查阅书籍、核对资料。著名学者翁方纲的日记中记录了他们忙碌的情形,琉璃厂书肆成了他们的图书馆。
19世纪末,国运陵替,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清廷接受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时,全国的举人正在北京参加会试,闻耗痛哭,拍案而起,冲破封建政府的禁令,康有为等多名举人起草上皇帝万言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即著名的“公车上书”。当年起草万言书在松筠庵,康有为兄弟住在南海会馆、梁启超住在新会会馆,而谭嗣同曾住浏阳会馆,杨深秀曾住闻喜会馆,康有为组织的强学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鼓吹改革的政治团体,其会址设在安徽会馆内。这一群爱国的青年人在宣南地区呼喊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到来。
宣南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由于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帝都,长期以来是政治和文化中心。在清代前期限制汉民不得入住内城,故宣南居住着来自全国的各色人等,五方杂处,他们带来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各种文化在宣南汇聚,切磋交流,相互融合。文化发展的规律即是在交流和借鉴中才能得到发展提高,有交流、借鉴,才会有创新、前进。一种地区文化如果不到京师、不接触其他文化就不能发育得更加丰满。如果戴震不到北京,如果没有钱大昕的慧眼与推毂,戴震也许一辈子进不了宣南学术圈,他的学术成就也许不会有以后的辉煌。因此,宣南文化的形成是首都的地位所决定的,是多种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果实。
同时,人们离开了首都,分赴全国各地,把宣南文化带到全国,发生强烈的辐射作用。18世纪的汉学成为中国的显学,从徽班进京以后诞生和发育的京剧成为风靡全国的剧种,戊戌变法所促成的全国思想解放都印证了文化辐射的强大作用,反映了宣南文化对全国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注释
[*]原载《北京日报》,2002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