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勇于探索的求真务实精神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鲜明特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求真务实是苏区精神的本质和特色。

1930年2月,红四军前委、军委和赣西、赣南特委在吉安召开联席会议,通过了《土地法》。赣西南《土地法》颁布后,赣西南苏区土地改革全面启动。如何处理土地革命与工商业以及富农问题,是红四军和地方苏维埃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兴国县曾经实施过土地革命。这两次土地革命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处理好。例如:在建立中央苏区过程中,红四军曾经在城市实行没收工商业者的财产,引起了他们的不满。在土地改革中对地主和富农不加区别,实行富农和地主一样,没收富农土地财产,引起富农不满和中农的动摇。要想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深入工商业和农村进行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找出症结所在,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

为此,1930年5月,毛泽东第二次来到寻乌,对寻乌的工商业和农村富农问题做了一次全面调查。毛泽东在寻乌县委书记古柏的陪同下,仔细考察了寻乌县城,并专门把两位熟悉当地情况的老先生邀请到自己住所,虚心向他们请教。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情况,他还组织了多次调研会,要求参加调研会的人员“是能深切明了社会经济情况的人。以年龄说,老年人最好,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不但懂得现状,而且明白因果。有斗争经验的青年人也要,因为他们有进步的思想,有锐利的观察。以职业说,工人也要,农民也要,商人也要,知识分子也要,有时士兵也要,流氓也要”。在座谈会上,毛泽东深入细致地向大家提出问题,诚心向大家请教。调查会开了10多天,毛泽东不仅对寻乌县21个行业、131家大小商店的历史、现状及其主人的政治态度了然于心,而且对寻乌县7个区21户大地主、111户中地主的剥削形式、剥削手段及压迫群众和反对革命的行为了解得清清楚楚。

除了开座谈会外,他还与群众一起劳动,进行田间调查。有一次,他从住地到县城,在路上看到有人正在拔草,便脱掉鞋子,挽起裤子和衣袖,帮助老乡干活。中午休息时,毛泽东和老乡一边喝茶一边谈家常。毛泽东详细询问了村里有多少户人家,主要姓什么;村里有几户贫雇农,几户土豪劣绅;耕田的有多少人,做手艺的有多少人;参加红军和赤卫队的有多少人;土地分配时,每个人分了多少田,红军有没有留公田,有没有派人耕种;等等。

经过20多天的调查,毛泽东做了十几万字的调查笔记,掌握了大量丰富的材料。但是,他仍然感觉到有些问题还没有弄清楚,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毛泽东决定再召开一次有各行各业人员参加的总调查会。这次会议邀请了近60人,既包括之前参加调查会的人,又增加了乡村教师、回乡学生、缝衣工人、民间医生等。大家在会上踊跃发言,热烈讨论。会议持续了两天时间,先后调查了几百个问题,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交通、旧有土地关系、土地斗争、妇女在土地革命斗争中的表现、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

寻乌调查是毛泽东第一次进行的系统、全面的大规模社会调查。后来,毛泽东在古柏的协助下,将寻乌调查笔记及搜集到的材料,整理成8万多字的调查报告《寻乌调查》。《寻乌调查》详细记载了寻乌的政治、交通、商业、旧有土地关系及土地革命斗争情况等。在对寻乌土地关系和各阶级各阶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的土地革命路线。

习近平在《谈谈调查研究》的讲话中,对毛泽东寻乌调查做了高度评价:“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