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道德发展研究报告2016:家教与家庭家风建设研究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优良家风对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价值张琳,陈延斌.传承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探索,2016(1).

家风熏陶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具有巨大影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需要细化落实的系统工程,需要贴近百姓生活,从小事、小处抓起,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积淀为素质。挖掘利用家风中所包含的有利于时代进步的价值追求,弘扬优秀家风虽然不能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但对引导人们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价值,尤其对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方面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一)优良家风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德,既是个人之德,也是国家之大德。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作为传统道德教育最基本的方式,优良家风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积淀,包含了中华民族内在的道德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是一种重要的“德”化涵育的力量。优秀家风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无疑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小德”与“大德”的重要思想源泉。家风使抽象的核心价值观变成具体而鲜活的家训家规,易于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习染成德。

包括家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三个倡导”所蕴含的社会共识不少也根植于中国优秀家风文化之中。如,“富强”“公正”“文明”“和谐”与家风体现出的勤劳节俭、正身率下、憎爱不偏、亲睦家齐、和待乡亲等思想相协调,而“敬业”“诚信”“友善”也继承和弘扬了我们民族修身为本、诚实守信、仁民爱物、乐善好施的优良家风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是较为抽象、深邃的价值理念,易于被知识分子、领导干部接受和理解,但要为广大普通民众认同,就必须贴近民众,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迫切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精神引领和行为规范导向。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也是价值观塑造的起点。传统的家训、家风、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有父母培育子女的社会积极价值观的经验之谈,也有卓有成效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路径方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恰是对传统家训教化和优秀家风中治家、睦亲、教子、处世价值和标准的承接、升华,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提供了良好的共识基础。传承优秀家风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层面上“深入”,具体行动上“浅出”,增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践行。因此坚持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原则,挖掘和利用传统家风文化这一宝贵财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贴民心,融入百姓日常工作生活之中。

(二)传承优良家风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刘云山)。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是践行的前提和基础。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作为人生最初的学校也是对人生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校,它所进行的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因而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始场所和基本阵地。

《大学》有言“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个文明进步、健康向上、欣欣向荣的社会,必定依赖民众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而家庭建设则是塑造人的价值观,培育人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关键。《史记·循吏列传》说:“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与社会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相比,家风家教具有深入人心的无形力量,它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使得我们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念变得更加具体、鲜活,通过言传身教渗透于人们成长的日常生活,教会人们基本的价值认知和价值判断,影响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优秀家风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蕴藏了人们崇德向善的道德意愿和积极价值追求,这种发挥价值观“正能量”的家风既需要培育,也需要弘扬和传承。同时,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党风廉,党风廉则政风清。通过传承优良家风、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理念就能更好地被人们接受和认同,进而转化为行为指南,带动整个社会风气向善向好。

当然,我们也要警惕不良家风的消极影响,现实生活中不少“官二代”“富二代”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与其不良家风家教具有密切关系。因此以传承优秀家风作为切入点,可以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感和认同感,营造和优化良好社会环境,促进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三)优良家风是培育下一代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根源

家庭作为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生最初的学校和最长久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通过一家一户体现,但它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缩影。没有好的家风,就难有好的家庭教育,也就难有好的成人成才教育。事实上就每个家庭来说,优良家风对子女成人的教育是在日常生活、具体家事中形成的,是在父母、家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交流沟通中形成的,是在父母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得以耳濡目染传承下来的。但丁曾说:“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是,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好家风才能带出好的家教环境,孩子在好的家风家教环境中,才能成人成才。

家风是指家庭成员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传承下来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生活习惯及道德品格的总和。家风特征是代际传承,没有一代代的积累和相沿成习,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特有的“家风”。良好家风中蕴含的也一定是健康、文明和优良的家庭美德和社会道德内容。这些文明家教和美德在子女成人过程中,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教育作用。同时,家风在受社会风气影响体现世风的同时,又反作用于民风世风。优良家风是一个人素质全面成长的重要源头,也是党风、社会风气的重要建设资源。家庭教育作为社会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塑造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铸造民族品格、传承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深远影响。中国历史和文化有重视家风和家教、家庭建设的传统积淀。当代中国也很重视家庭建设,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注重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家教的作用。2013 年10月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习近平就强调,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这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2015年的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又强调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执政党对领导干部的家风,更是同干部作风联系在一起提要求,要求领导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总之,营造优良家风在家庭教育乃至公民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至关重要。


注释

[1]张琳,陈延斌.传承优秀家风: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探索,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