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现状
尽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作为完整的课程形态出现,是作为体现社会主义与旧式教育本质区别的课程,且在改革开放之前也存在着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探讨,但系统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方面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名称和内容发生多次深刻变化,但关于教学法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通过对超星及中国学术期刊网等学术数据库进行检索及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方面相关研究著作共169本,论文6-168篇。
(一)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著作研究现状
169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方面的著作大体可分为综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类(内含教学法)、专题综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类、专题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某类教学法类、专题论述某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类(内含教学法)、专题论述某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法类、专题论述某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某类教学法类六种类型著作。各种类型的著作数量见表1-1。
从表1-1中可以看出,目前综合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著作居多,具体论述教学法的研究专著较少;综合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书籍多于论述某门课程教学法的书籍;论述某门课程某类教学法的书籍多于综合论述某门课程各种教学法的书籍。
如果按照时间进行进一步划分,可以看出各类著作主要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如果以5年为一分期,各时期出版著作的数量见图1-1。
第一部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书出版于1988年,是马寒之、张龙仁主编的《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论》。该书不仅从整体上论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法,而且分别论述了当时3门政治理论课(即“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教学法。而第一部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专题的著作是1994年梁天林主编的《高校两课教学法研究》。该书在整体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同时,重点论述了“中国革命史”、“大学生思想修养”和“法律基础”教学法。但纵观20世纪80—90年代,相关著作数量较少。进入新世纪后,研究著作开始增多。直到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发布及其实施方案(“05方案”)印发之后,相关的研究著作才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从2001—2005年期间的21部猛增到2006—2010年期间的50部,2011—2016年期间更是达到91部。就总体趋势来看,著作的数量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具体可以划分为几类:
综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类(内含教学法)的著作总计有90本。从时间分布来看,这类著作中绝大部分出现于“05方案”之后,尤其是2010年后,2011—2016年已有45本相关图书出版,可以看出这一领域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但这类著作论文集较多,非论文集著作主要有:马寒之、张龙仁主编《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论》(1988年);杜金亮、夏从亚主编《“两课”教学论》(1997年);李玉环等著《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实效研究》(2005年);骆郁廷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论》(2006年);李松林主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2006年);刘群、张迎春等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2007年);聂彩林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2007年);杨乃坤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研究》(2007年);江滨、杨胜松等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论》(2007年);彭洁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问题研究》(2008年);许晓平主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2008年);顾海良等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2009年);马礼、马进等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2009年);白莉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艺术》(2010年);李腊生、龚萱等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2011年);张雪飞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2011年);师金吉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索》(2012年);宋成剑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趣味论》(2013年);李卫东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导学》(2013年);储水江等著《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2013年);史祝云著《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2014年);邱正福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2014年);王翠萍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当代新视野》(2014年);王习明、王增智等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高探索》(2015年);陈平著《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2015年)刘艳军、田建湘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16年);张寒梅、龙睿"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2016年);李庆霞、梁巍等著《整体性视野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研究》(2016年);鄢显俊、周伟编著《高校思政课教育实验研究——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思政课》(2016年)等。
在这类著作中,教学法一般仅作为其中的一个章节来阐述。在所有非论文集的著作中,其论述主要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法、专题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情感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激励式教学法、自主性教学法等等。其中论述较全面且深入的是李松林主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作者所论述的很多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教学方法。全书主要论述了专题式、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情感式、活动式、研究式等教学法,并且分别论述了各种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必要性与意义、目标与原则、分类、操作程序、现状与发展趋势等。在张雪飞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中,专章论述了讲授式、案例式、启发式、研究式、专题式、互动式、体验式、讨论式、辩论式、情境式10种教学法,是一部较全面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书,但对于教学法的论述展开不够。
专题综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类的著作总计有22本,其中论文集7本。非论文集的著作主要有:梁天林主编《高校两课教学法研究》(1994年);石云霞主编《“两课”教学法实践探索》(2002年);石云霞主编《“两课”教学法研究》(2002年);林庭芳主编《“两课”教学法专题研究》(2002年);石云霞主编《“两课”教学法研究》(第二版)(2003年);柳礼泉主编《“两课”教学法研究与述评》(2004年);魏钢主编《信息网络对高校“两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挑战及对策》(2004年);王继辉著《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法研究》(2005年);张雷声主编《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2006年);刘吉发等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论:10余种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践》(2009年);李忠军、孟宪生主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年度发展报告2013》(2014年);尹吉成、张晋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整体性研究》(2014年);孟宪生主编《2014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年度发展报告》(2016年)等。
这些著作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在综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后,论述各门课的教学法,如梁天林主编的《高校两课教学法研究》、石云霞主编的《“两课”教学法实践探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到21世纪初所推动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方案(“98方案”)中的各门主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法进行了全面探讨。第二种是在综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前提下对各种教学法进行论述。这种模式又有两类,一类是在综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后分别论述各种具体教学方法。如林庭芳主编的《“两课”教学法专题研究》,论述了启发式、提问式等教学法;柳礼泉主编的《“两课”教学法研究与述评》主要论述了案例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刘吉发等著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论:10余种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践》则对研究式、体验式、互讲式、案例式、问题式、专题讨论式、问卷调查与精品阅读式、多媒体教学、人文渗透式、修身实践教学式等教学法进行了具体设计与实践。另一类主要从总体描述各种教学法的特征,并没有讨论具体教学方法。如在石云霞主编的《“两课”教学法研究》中,就将教学法分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灌输与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理智表达与情感投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原理阐述与范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第三种模式是从各方面综合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如李忠军、孟宪生主编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年度发展报告2013》,该报告论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总体进展,改革的主要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建议,并根据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分别介绍了包括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在内的18所高校的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除此之外,报告还介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3年度影响人物的教学特点、各种教学法的具体特点,以及2013年各种教学法的研究状况和一些教学方法改革区域性探索案例,等等,展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现状的全景。
专题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某类教学法类的著作总计17本,其中论文集有6本。非论文集的著作一般重点论述某种教学法,或论述两类组合的教学法。主要有:钱明辉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新探——“12358教学法”及其实践教学模式》(2005年);任者春著《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理念与创新》(2006年);杨慧民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2007年);刘韵清、周晓阳著《开放性教学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性教学新模式研究》(2010年);杨慧民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适用性研究》(2012年);陈晓晖主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大班授课、小班讨论》(2013年);孙宜晓等编《思想政治理论课经典导读与案例教学法》(2013年);李玉香编著《体验式教学——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2013年);陈若松、陈艳飞等著《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互动教学设计研究》(2014年);段喜春、栗志刚主编《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方法教案》(2015年)等。从研究的教学法种类来看,这些著作主要研究了案例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开放性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以及较为特殊的“12358”教学法;从数量上看,最受欢迎的是案例教学法(3本)与互动教学法(2本)研究。另外,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集的书籍也较多,但严格来讲不能归入学术研究范畴,因此都未纳入统计。从时间分布来看,这些著作基本上都出版于“05方案”之后,因此,这类研究也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的热点之一。
专题论述某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类(内含教学法)的相关著作总计有26本,其中论文集7本。非论文集的专著主要有:李如意主编《形势与政策教育概论》(1996年);段治文主编《历史智慧的提升:浙江大学〈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理论探索》(2002年);冯波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实效性研究》(2006年);郭学文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08年);黄伟力、周泽红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论纲》(2008年);余玉花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论》(2009年);柳礼泉主编《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2009年);宋进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导论》(2009年);张丹华、顾晓英编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有效性研究》(2009年);俞海洛主编《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方法论教程》(2010年);陈连生、张心淼等著《高职院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研究》(2011年);郭国祥、朱喆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2012年);李明国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论》(2013年);肖铁岩、蒲清平等著《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研究》(2013年);裴淑娥、杨连顺主编《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13年);崔晓星、赵寒梅著《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研究》(2014年);周庆礼、王富兰编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引论》(2014年);苏洁、邓春梅主编《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创新模式研究》(2014年)等。
这类研究的非论文集著作主要涉及7门课程的教学问题研究,每门课程的著作数见表1-2:
从表1-2可以看出,学界对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最热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研究的重点是“05方案”的各门课程,因此,著作的出版时间也大多在“05方案”之后。而在“05方案”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研究最少。需要说明的是,“形势与政策”课是从1985—1987年期间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方案(“85方案”)就开始存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05方案”颁布之前长达20年的时间里,也只有一部相关研究著作出现,到“05方案”之后方才有了较多的关注。
此外,这类著作一般在其书中的一个章节论述教学法问题,但每一门课程所强调的教学法侧重点各有不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强调了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和研究型教学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则重点论述问题探究式、问题驱动式、案例启发式、课堂讨论式教学法以及个别大学独特的项链模式教学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重点强调了互动式教学与问题式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强调了启发式、激励式、互动式和自主性教学法;“形势与政策”课则主要论述了讲授法和互动式教学法等。
这类著作有2本,一本是贾少英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法》(2007年),另一本是王虹、秦晓波的《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法研究》(2001年)。这类著作对“基础”课教学法有较为全面的论述,指出了“基础”课教学法的内涵及研究的依据、原则和主要方法,并根据“基础”课的性质、任务、教学理念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重点探讨了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和实践式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
专题论述某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某类教学法类的著作有12本,没有论文集。主要有:钱伟量主编《邓小平理论概论案例教学研究及教学案例选编》(2001年);袁虹、俞世伟主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教学研究》(2004年);景凤英主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互动式教学读本》(2006年);陈承红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06年);范传鸿、汝秀梅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法研究与实践》(2009年);项福库著《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三式”教学体系研究》(2011年);高媛主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板块式互动教学研究》(2011年);韩建新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专题教学研究》(2013年);韩建新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专题教学研究》(2013年);张北根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2015年);戈丽萍、吴丽红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情境教学训练教程》(2016年);梅传声、毛亚梅主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教学教程》(2016年)等。
这些著作主要论述了专题式、案例式、互动式和研究性教学法。其中专题式教学法类书籍5本,案例式教学法类书籍2本,互动式教学类书籍2本,研究性教学法类书籍1本,其他2本。由是可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中,最受关注的是专题式教学,其次是案例式与互动式教学。涉及的课程依然是“05方案”的课程居多。
综合所有相关书籍,可以发现如下一些特点:第一,著作数量呈快速递增趋势。第二,研究的相关课程以“05方案”的课程占绝大多数,“98方案”课程较少,“85方案”则更少。第三,相关著作中论述较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为专题式、案例式、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法,其中专题式与案例式是研究的热点。也有些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一些较为独特的教学法,这是对该类研究的一个很好的补充。第四,对有些领域的研究尚属空白,有巨大的研究空间。例如关于每门课的教学法综合研究目前在“05方案”的课程中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一本综合研究该门课教学法的书。而每门课各有特色,各有最适合的教学法,因此应有对每门课教学法的综合深入研究。第五,论文集过多。169本著作中有46本论文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基础性研究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相关论文的基本状况
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的相关论文众多,门类分支较为繁杂,为了尽可能检索出相关论文,我们选择中国知网中的跨库高级检索。主要采取四种方案进行检索:第一种方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两课”、高校(含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高校(含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为题名作第一检索词,并含以教学法、教学方法、教学艺术、课堂教学为题名作第二检索词进行逐一配对检索。检索结束后,剔除不相关的论文。
第二种方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两课”、高校(含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高校(含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为题名作第一检索词,并含以16大类(总计26小类)教学法为题名作第二检索词进行逐一配对检索。检索结束后,剔除不相关的论文。
第三种方案,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设立的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共27门(含简称)为题名作第一检索词,并含以教学法、教学方法、教学艺术、课堂教学为题名作第二检索词进行逐一配对检索。检索结束后,剔除不相关的论文。
第四种方案,以27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含简称)为题名作第一检索词,并含以16大类(总计26小类)教学法为题名作第二检索词进行逐一配对检索。检索结束后,剔除不相关的论文。
通过以上四种方案总计检索出相关论文6-168篇,其中论文发时刊物为核心期刊的有781篇。下文将运用文献计量法对这些论文进行分析,探讨相关论文的基本状况。
“85方案”后,第一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文章出现于1986年3月,是赵庆英发表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政治理论课启发式教学方法初探》。此后8年间并没有太多相关论文出现,直到1994年后相关论文开始增多,在“05方案”颁布后,相关论文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具体见图1-2。
由图1-2可以看出,自1986年至2016年,无论是论文总量还是核心期刊论文数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一致的,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只是核心论文数量近两年稍有回落,核心论文数量的顶峰期出现在2013年,该年全部论文数达到632篇,其中核心期刊有90篇。从中可以发现,每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后,就会有一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的热潮,论文数量也会相应地增长。1985年以前能够检索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类论文数量几乎为零,但自从1986年“85方案”实施后就有9篇论文出现。1999年,“98方案”全面实施,论文数量由1998年的25篇猛增到45篇,而后逐年递增。“05方案”实施后,论文数量则呈直线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125篇达到2013年的632篇,到2016年达687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十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增长的趋势。
从文献的数据来源来看,可以发现绝大部分论文是通过期刊发表的,但也有一些是报纸、会议论文集、硕博论文等。其具体数量分布见表1-3。
从表1-3中可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文献来源中,学术期刊为绝大多数,占97﹒40%;第二是硕士论文,为54篇,占0﹒87%;第三是中国重要报纸论文,占0﹒70%;第四是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占0﹒67%。而国际会议论文较少,博士学位论文更少,只有1篇。
所有文献主要来源于767种刊物或资料库,根据刊物刊登文章的数量可将刊物大体分为7类,每一类的数量见表1-4。
从表1-4可以发现,这些刊物发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类论文是有巨大差异的,其中发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类论文100篇以上的刊物仅占0﹒65%,其他大多数刊物只是偶尔刊发相关论文,其中刊发1篇相关论文的刊物有371种,占48﹒37%。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历程自“85方案”至今,已经历“85方案”“98方案”“05方案”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案等改革方案,共涉及27门具体课程。经统计,可以看出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方案的研究热度具有较大差异,具体见图1-3。
如图1-3所示,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方案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研究热度要远远超过“98方案”与“85方案”。“05方案”的相关论文是“98方案”的8倍多,是“85方案”的近32倍。二是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从总体上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研究还相当欠缺,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研究论文仅有49篇。
为了更全面地、详细地揭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论文的课程分布,下面对在中国知网中以各课程为题名作第一检索词、各类教学法为题名作第二作检索词所能搜集到的论文予以统计。见表1-5。
从表1-5可以看出,即使仅以课程名来统计,“05方案”所涉及的课程教学法研究同样也是远远超过其他方案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的论文数。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法研究最受关注,共有694篇,其核心论文也最多。而其中课程间相关研究论文的数量差别是巨大的。其中“人生哲理”“职业道德”“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四门课程没有研究论文。在“05方案”的四门主干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法研究论文要远远多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研究论文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师更注重教学法的研究,课堂教学法也相应地更灵活多样,因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应加强课程教学法研究。
每种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受欢迎的程度并不一样,选择某类教学法与课程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关系。本次检索把教学法分为16大类26小类,检索出的数据见表1-6。
从表1-6来看,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最受研究者欢迎,其论文数量远远超出其他种类教学法,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案例教学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常采用的教学法。其次是专题式与互动式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法论文数相近,也受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欢迎。就总体而言,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常见的教学法研究论文数是比较多的,但也有一些例外,如启发式教学法。该类教学法在许多教学论的图书中都是作为最基本的一种教学法来介绍的,但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研究论文中却是最少的。又如,问题式教学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常说在教学中要注意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吸引学生,但关于问题式教学法的研究论文却仅有35篇。当然这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因为许多老师在运用问题教学法时是镶嵌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互动教学等之中的。一些在实际的教学中较难实现的教学法研究也排到了较前的位置,如模拟(含情景、情境模拟)教学法。模拟情景或情境教学需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在现实教学中较难实现,但其教学效果应当是较理想的,也较为新颖,因此较受研究者的青睐。也有个别教学法虽然近三年才出现,却已有一定的研究数量,如翻转课堂。从统计结果看,这种新教学法的研究发展速度是较快的,被引用最多的论文也是来自此类的研究论文。这反映了一些独特新颖的教学法往往容易受到研究者青睐。从核心期刊论文的数量来看,排序虽略有差别,但与全部论文的排名差别并不大。
每种教学法在具体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研究也存在显著差异。以“05方案”的四门主干课程为例,各门课程教学法研究论文见表1-7。
以课程为视角,在“05方案”的四门主干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法研究最多的是案例式教学法,且远远多于其他教学法。其次是专题式和参与/体验式教学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研究最多的是专题式教学法,同样也远远多于其他教学法,其次是案例式教学法,这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较大的不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研究最多的是专题式教学法,论文篇数远超其他教学法,但是案例式教学法偏少,而参与/体验式、研究/探究式、互动式和研讨/讨论式教学法的研究论文篇数差异不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研究最多的是案例式教学法,其次是专题式教学法,但两者差异并不大,接下来是研究/探究式与互动式教学法的研究,但其论文数量与前两种教学法的论文数有较大差别。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评述
从总体来看,自改革开放至今,特别是“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方面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法方面的研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形成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理论探讨、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对于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效性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发挥着积极影响。但从研究的总体上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局限。
一是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研究问题。虽然不少论著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法的属性、特点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但从总体上看,目前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研究更多偏重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总结和指导。但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到底是一种什么样性质的课程,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特殊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和特点是什么、如何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内在规律等问题,还是缺乏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二是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历史借鉴和经验总结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具有特殊的规律,但作为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具有属于教学法的共性,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遵循课程教学特殊规律,又要遵循普通教学法的一般规律。但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研究中,由于其涉及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类似的一般课程教学法的历史借鉴和对比研究较少,因此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的资源相对比较缺乏。同时,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传播室和新中国成立以前党在局部执政时期所开设的类似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数次课程方案调整和改革(这些调整和改革可以视为针对前一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问题提出新的教学要求),已形成了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前辈有益探索的成果。目前的研究较为关注现实层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比较缺乏历史的视野和比较的视野,因而缺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应有的厚度。
三是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观念相对局限性的问题。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规定的公共课,是每一位大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必修课程,这就使得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研究中形成一种观念,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国家规定的几门列在课表上的必修课程,我们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就是探讨几门课程的教学法。虽然这几门课是我们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主体,但是如果仅仅以这样一种课程观来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话,就会容易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研究局限于教师课堂的讲授活动。而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尽管是由教师在课堂实施的教学方法,但它不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校校园环境的关系、与学校整体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现代化程度的关系,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的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多种复杂因素,因此教师的授课绝不局限于课堂内部,而是涉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诸多教育影响和教育因素。如果教学法的研究不用开阔的课程观来理解和考虑,就很难揭示教学过程的全貌,而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中课程观念主要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运转,这就显示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的局限性。
四是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的静态性的问题。在所有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的著作和论文中,具体探讨某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的著作和论文非常丰富。而在日常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探讨了非常丰富且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这些都为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是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来看,这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总结比较注重教学过程的形式因素,对教学内容的探究较为忽略,并且对方法的理解相对比较静态。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包括所有教学领域,教学内容永远是教学活动中最具影响性的因素,内容决定形式,也决定教学方法。并且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虽然“教学有方法”,但“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的使用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针对某一特定对象和某种特定的知识要求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方法的科学要求,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然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中,我们过多关注教学方式和方法,过多关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普遍运用的教学方法的探讨和运用,以期寻找能够普遍运用的具体方法,而较少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载体、教学环境等内在要素的动态变化特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的现状既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法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思想素材和实践经验,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