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指数影响因素的测评指标
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指数影响因素的测评指标即解释性指标,解释性指标用于解释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依据E-SCP模型中产业行为、产业结构和产业环境因素进行构建。产业行为包括产业创新、产业包容、产业竞争和产业代谢四个二级指标;产业结构包括产业集中度、产业进出壁垒和产业主体差异化程度三个二级指标;产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四个二级指标。信息资源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解释性指标[1]如表3-4所示:
3.3.1 产业行为的测评指标
产业内部的企业会根据自身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制定企业战略,努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多的份额,进而获得更多优势。根据SCP理论,企业行为一般包含营销行为、兼并重组行为、创新研发行为等。在实际环境中,行为往往与产业特性结合紧密,不同产业的产业行为存在差异,如连锁超市产业的产业行为以店铺扩张行为、特许加盟行为、并购重组行为为主,旅行社产业则以价格竞争行为、广告费用投入程度为主(李想等,2003;张安民等,2007)。结合SCP理论与信息资源产业的劳动与知识双密集特性、高投入特性、高增值特性、高知识人力资本特性、高风险特性和高“沉没成本”特性,本书提出产业行为包含产业创新、产业竞争、产业包容和产业代谢四个二级指标。
经济学对创新的一般定义,是企业家向经济中引入的能给社会和消费者带来价值追求的新东西,这种东西以前未曾从商业的意义上引入经济之中(黄保强,2004)。产业创新指标用于测评区域信息资源产业的创新能力。产业创新包含产业内企业、相关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规模、研发投入规模和研发效率三个子指标。这三个指标分别对产业创新的三个不同要素进行测评:产业内企业、相关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规模指标主要用于反映产业的研发水平,研发投入规模指标主要反映产业的研发的经济环境和对研发的重视程度,研发效率指标主要反映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研发投入产出效率。一般来说产业创新与产业发展是正相关的,创新能力越强,产业发展状况越好。本书假设产业创新能力越强越有利于产业发展,并通过统计模型验证产业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作为经济范畴的竞争,也就是市场竞争,通常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行为主体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而采取的各种自我保护和扩张行为的概括和抽象(孙明华,2004)。产业竞争指标用于测评区域信息资源产业的竞争程度。企业间竞争行为相对复杂,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会导致不同的竞争结果,信息资源产业对于人才高度依赖,因此产业竞争主要包含产业人力资源价值指标。此外品牌宣传也是重要的产业竞争行为,因此产业竞争还包括品牌强度指标。根据SCP理论,产业结构会影响竞争程度,竞争程度会影响产业发展,竞争行为越激烈,产业发展活力越强,即产业竞争对产业发展有着基本的正向作用。但是对于信息资源产业,这种影响作用可能出现一些变化。本书假设产业竞争越强越有利于产业发展,并通过统计模型验证产业竞争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World Bank,2009)。产业包容指标用于测评区域信息资源产业的包容程度,产业包容程度即产业内部的企业能够获得公平发展机会,产业内部人员能够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经济待遇和福利体系的程度。产业包容主要包含外资企业比重、女性从业人员比重和产业生存空间三个子指标。外资企业比重指标主要用于反映区域信息资源产业对外资的包容程度,女性从业人员比重主要反映区域产业对从业人员性别的包容程度,产业生存空间主要反映区域产业对新筹建企业和在营业企业的包容程度。一般来说,良好的产业包容性,能够一定程度地提升产业内部竞争活力,提升从业人员的创造力。本书假设产业包容性越强越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并通过统计模型验证产业包容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关系。
产业代谢指标用于测评区域信息资源产业的企业更迭速度,根据产业代谢理论,产业活动就像生物有机体一样,不断发生着新陈代谢。产业代谢的本质就是在一定的稳态条件下,覆盖原料投入、能源投入、劳动投入,生产最终产品和废弃物的物理过程的集合(Ayres,1994)。如果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那么对于产业来说,产业内的企业就是产业构成的基本单位。产业代谢的过程中,不断有新企业筹建,进入该产业成为产业的组成部分;也不断有老企业因为各种原因停业、歇业甚至破产。产业代谢指标包含产业生长率、产业成熟系数、产业衰老系数和产业活力特征系数四个子指标。产业生长率主要通过产业内部企业营业状态反映产业内部企业新增和停业变化的情况,产业成熟系数主要通过产业内部企业营业状态反映产业的发展成熟程度;产业衰老系数主要通过产业内部企业营业状态反映产业的衰退程度;产业活力特征系数主要通过产业生长率和产业内部企业营业状态反映产业的活力程度。本书假设产业代谢程度越强,产业发展状况越好,并通过统计模型验证产业代谢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关系。
3.3.2 产业结构的测评指标
SCP理论中的市场结构主要包括进入壁垒、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等要素。学者们基于SCP理论围绕产业问题展开研究时,基本以产业集中度和进出壁垒反映产业结构要素,但是针对不同产业,产业集中度与进出壁垒的指标构成存在差异(张鹏,2007;李忠民,2011)。结合信息资源产业的特性,本书提出产业结构主要包含产业进出壁垒、产业主体差异化和产业集中度三个二级指标。进入壁垒要素主要包含经济规模壁垒、非国资进入壁垒、人力资源壁垒;产业主体差异要素主要包含资本性质类型方差、登记注册类型方差;产业集中度主要包含厂商规模的离散度、产业CRn指数。
进入壁垒又称“进入障碍”。市场内已有的企业对准备进入的新企业所具有的优势,亦即准备进入市场的新企业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障碍(肖志兴,2007)。进入壁垒指标由经济规模壁垒强度、非国资进入壁垒强度、人力资源壁垒强度三个子指标构成。经济规模壁垒强度反映的是企业进入信息资源产业所面临的资本规模障碍强度;非国资进入壁垒强度反映的是非国资类型企业进入信息资源产业所面临的障碍强度;人力资源壁垒强度反映的是企业优质人力资源的获取障碍强度。一般来说,进入壁垒对产业发展有负面作用。本书假设进入壁垒越强,产业发展状况越差,并通过统计模型验证进入壁垒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关系。
产业主体差异化,也就是所有制结构差异化,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所衍生出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指标。一般来说,所有制结构概念的内涵是:一个社会制度下(或一个地区)的所有制结构由哪些社会经济成分组成,或者说有哪些所有制形式,它们的比重、地位如何,它们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晓亮,2002)。所有制结构的差异会对产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孙早,2011;钱德勒,1999;Iannotta,2007;Welch,2003)。所有制结构差异程度由资本性质类型方差和登记注册类型方差两个子指标构成。资本性质类型方差反映了信息资源产业中不同资本控股的企业在数量上的差异情况,登记注册类型方差反映了信息资源产业中不同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在数量上的差异情况。本书认为中国经济转型的进程中,产业发展不能依赖单一资本性质和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而是应该保持一种均衡的态势,这种均衡的态势能够较好地反映所有制主体和资本的活跃程度,因此本书假设不同资本性质和不同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数量的方差越小,各类所有制主体活跃程度越高,产业发展情况越好,并通过统计模型对所有制结构差异程度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验证。
产业集中度是反映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差异的指标。产业集中度是指在特定产业中,若干家大企业所具有的经济支配能力(卢福财,2013)。一般通过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的某些关键指标占整个市场的份额来反映。产业集中度主要通过产业内部厂商规模的离散度指标和CRn指数构成。产业内部厂商规模的离散度反映的是产业内一定规模及以上的厂商所占的比重,C Rn指数反映的是产业内规模排名前n位的企业所占产业规模指标份额的比重。根据SCP理论,集中度越高意味着产业的垄断程度越高,竞争环境越差。本书假设产业集中度对产业发展有负面作用,并通过统计模型对产业集中度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验证。
3.3.3 产业环境的测评指标
产业环境所讨论的不是产业内部的因素,而是产业发展所处的各环境要素。按SCP理论,公共政策作为“看得见的手”应该积极参与调整产业结构、产业行为和产业绩效。换言之,公共政策会对产业结构、产业行为和产业绩效造成巨大的影响。除了公共政策因素外,不少研究将产业环境解构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进行分析(方维慰,2003;熊元斌等,2006)。本书采用同样的思路,将信息资源产业环境的测评指标分解为经济环境指标、政治环境指标、社会环境指标和技术环境指标。
经济环境是指产业所处区域的整体经济环境(孙希有,2003)。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对于产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区域经济环境与潜在市场规模和消费群体规模相关。经济环境指标由区域G DP规模指标、区域国民可支配收入指标、区域经济结构因素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个子指标构成。区域G DP规模指标反映的是该地区最终生产成果的总量情况;区域国民可支配收入指标反映的是该地区居民家庭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居民的消费能力;区域经济结构因素指标通过第三产业增加值反映的是该地区经济结构转型的程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反映的是该地区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反映的是该地区居民和社会团体的商品需求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居民的消费能力。一般来说,经济环境越好,越有利于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本书假设经济环境对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有正面作用,并通过统计模型对经济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验证。
政治环境,即区域内政府机构通过政策和法律对产业实施优惠、扶持、监管等行为的情况(樊泳雪,2010)。政治环境由产业政策强度指标、产业决策强度指标和区域宏观经济政策相关度指标构成。产业政策强度指标反映的是该地区人力、税收、监管等各类政策法规对信息资源产业的关注程度,产业决策强度指标反映的是该地区领导人决策对信息资源产业的关注程度,区域宏观经济政策相关度指标反映的是该地区宏观经济政策与信息资源产业的相关度。本书假设地区公共政策和决策导向对产业发展有着正面作用,并通过统计模型对政治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验证。
社会环境,即产业所处区域的社会结构、受教育程度、开放程度等。社会环境对文化和理念造成影响,进而对产业发展造成影响(郭焱,2012)。社会环境由区域开放程度指标、生产要素流动性指标和人口教育结构因素指标构成。区域开放程度指标反映的是该地区对外资的接纳程度;生产要素流动性指标反映的是该地区对生产要素流动的支持力度;人口教育结构因素指标反映的是该地区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本书假设地区社会环境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生产要素流动性程度越高,产业发展状况越好,并通过统计模型对社会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验证。
技术环境,指区域内部科研机构和科研成果情况,反映的是该区域对科研创新的重视程度和区域科研活力(金占明,2004)。技术环境由区域科研机构数量指标、区域相关科研论文数量指标、区域相关著作数量指标、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总额指标、技术成交额指标和区域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指标构成。区域科研机构数量指标反映的是该地区对科研机构设置的重视程度;区域相关科研论文数量指标、著作数量指标和国内专利申请受理量指标,反映的是该地区的科研活力程度;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总额指标,反映的是区域内大型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技术成交额指标,反映的是该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本书假设技术环境对信息资源产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并通过统计模型对技术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行验证。
注释
[1]后面章节提到的不同调查和研究中,对该指标体系的解释性指标的措辞稍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