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文化创意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创意产业最早是在1998年作为一项国家产业政策理念诞生于英国的。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也成为首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而文化创意产业也催生了教育领域的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设立、建设和发展。自1996年德国包豪斯大学成立了媒体学院,开设专门的数字媒体艺术相关专业以来,相关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活动发展迅速。如美国大约有1000所学校设置有类似的专业。国内从1999年开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尝试性办学,全国现已有440所院校(北京市就有31所左右)开办相关专业。位于北京的中国传媒大学是最早试办“数字媒体艺术”相关专业的高校。

从时间上看,国内外各高校在此类专业的建设上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及时调研和总结首都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的办学情况,分析提炼其培养模式,将有利于该专业的理性思考和健康发展,也将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人才储备。这也是本研究以及出版此书的起因。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书成稿于2013年初,故本书所涉及的相关信息资料均截止于2013年,更多地反映了当时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教育的时代风貌。

本书共分为九章,从相关概念界定出发,分别就全国和北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政策扶持和全国范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置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基于问卷调查、重点访谈、文本资料等多元信息,重点分析北京地区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培养模式现状,借鉴英美经验,提炼已初步形成的典型培养模式,还对如何进一步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提出建议。

我们希望本研究所提炼的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培养模式,以及提出的对于未来专业发展的建议思考,能为北京市高等教育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在丰富高等教育中专业教育的相关理论的同时,既能促进我们国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长足发展,又能起到规范学科专业理性发展的作用。

本研究得到廖祥忠、黄心渊、李剑平、龙全、李晋宏、付志勇、王丽君、陶晋、林子杰等多位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中卓有成就的教授学者们的大力支持,感谢他们多次接受课题组的深度访谈和咨询。感谢受邀请参与调研的各高校的大力支持。

非常感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赵沁平院士为本书作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课题组负责人 马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