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内涵

对于专业概念的界定,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教育管理辞典》(1991)对专业的界定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分成的学业门类。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专业设置取决于国民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学校的性质。专业规定着学校培养人才的规格。一般本科专业面较宽,专科专业面较窄。”

《教育大辞典》(1991)对专业的定义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和分类状况而划分的学业门类。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设置的各种专业,体现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各自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辞海》(1999)对专业的定义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

《英汉大词典》(1993)对专业的界定有如下两方面:(1)学校分科分类(specialized subject;special field of study;speciality;discipline);(2)生产部门的各业务部门(specialized trade or profession;special line)。

综上,数字媒体专业可以这样定义:集数字技术应用和艺术创作为一体的专业。它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础,掌握数字艺术原理和创作规律,具有较强艺术实践和创作能力,富于团队精神,能胜任现代传媒在数字化趋势下的前沿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1]

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制定的原则

在高等教育教学理论论述中,对于培养目标或培养规格有很具体的阐述。

教育目标指明的是在一定社会中,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共同的目的。在它之下,各级各类学校还要结合自己的性质、任务及其他特点,制定自己的不同层次、不同科类、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我国,人才培养目标是统一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它是对于依照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专业培养规格中培养过程完成后学生应达到的要求和所从事的工作的总述[2],不同的学校要求不同。

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则要求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或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能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步提高了义务教育年限,高等教育也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甚至有一些国家已开始步入普及化高等教育的阶段。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诉求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学者和高校开始强调本科教育的通识教育倾向,并进一步提出,本科教育要厚基础、宽口径;然而,由于高校不同的办学定位与学科属性,要求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突出本科专业特点,在专业的设置、建设和发展上具有明显的应用性,仍然要遵循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发展特性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我国高等学校,是按专业培养人才的。高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或称系科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的基层目标。一方面,它要体现总目标、层次与科类目标的共同要求,并结合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它是制定教学计划、组织课程、选择教材,以及组织各种教育、教学的依据,也是检查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的基本准则。因此,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表述,要求比总目标、层次与科类目标较为具体、细致,有明确的针对性与较强的操作性。现各高等院校通行的专业培养目标,除标明专业名称外,往往照抄总目标和层次、科类目标的文字表述,失之笼统含糊,难以操作,无法作为检查教学效果、评价教育质量的准则。

但是,专业培养目标毕竟是抽象的描述与概括,不可能也不应当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因此,还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制定基本规格,尤其是业务方面的规格。高等院校的专业培养规格,是指在培养完成以后,大学毕业生所应达到的要求和具备的能力。它包括德、智、体、美以及心理素质的要求,着重于业务知识与能力的规格。

专门培养规格,是根据国家对高级专门人才的总要求和有关专门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专业教育的特点,在广泛调查有关部门的实际工作、总结实践经验、预测未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的。制定工作,一般应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高等院校的教授、历届毕业生共同参与。

三、培养模式的内涵

培养模式,也称为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个词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1972年,美国师范教育专家乔伊斯和韦尔出版了一本教育论著《教育模型》,在教育领域里最早地把“模式”和“教学”两个词语结合起来,形成了“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为“人才培养模式”概念的产生提供了社会认同。[3]

国内教育理论界首次明确界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概念,是1993年刘明浚等人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所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学校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人才教育目标而构思或选择的教育教学样式。”他们还正式提到了人才培养所应涉及的诸要素,包括课程体系、教育途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手段等。

教育管理层面对这一概念的首次阐述,是以文件形式出现在1994年原国家教委正式提出制定并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样式,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根本特征并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4]1998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对这一概念做出阐述,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随后,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企业等多个领域。且不同的研究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不同,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如:

林顺英(2008)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集中体现一个学校的深层教育思想和主导办学方向,也决定了一个学校工作的总体框架。

周淦峰(2013)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它是实现学生知识、智力、能力、素质构建的中介,回答了怎样才能培养出为社会所用的人的问题。要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未来工程师,必须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对人才培养方式进行革新,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比较简单的界定还有,韩静华等(2008)指出,培养方案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所处地域也不同,培养方向不可能完全相同。

而黄国勋等(2001)又从操作层面对“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学生创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的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学术界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的界定,可以概括如下[5]

第一,都以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第二,在从事人才培养活动之前都制定了培养目标,随之一系列活动都围绕培养目标而进行。

第三,都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包含了诸多因素。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将指导思想、培养主体、培养客体、培养制度、培养过程作为一个个单独的因素列出。

而在国外,“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并没有被明确提出,所以国外很少有直接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而是渗透在大学教育教学中进行探讨和分析。有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与社会对人才的基本素质需求息息相关的,不同时代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不尽相同,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地进行变革和创新。”[6]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陈学飞教授认为,所谓“模式”是指对所研究现象的概括和简明表述,力求突出这一现象主要的、基本的特征,以便获得对本质的认识。[7]

因此,本书认为,本科生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理念指导下,根据本科生培养的规律和社会需求,由若干要素构成,具有某些典型特征,且相对稳定的理论模型和操作式样。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培养主体、培养对象、培养观念、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条件和培养评价。

培养主体:学校的学科专业教师;联合指导的学校和企业;自主学习的学生本身。在培养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环节上,培养主体也有可能发生变化或多元化。

培养对象:不同的生源。

培养观念:这是培养模式中的指导纲领,是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精神层面的培养观念应该体现在培养目标中。

培养目标:这是培养模式中的核心要素,是教育目标和教育思想以及培养观念的结合体和具体化,常常和培养规格相联系。在具体的学校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中,应体现学生选拔标准以及经过本科培养过程的培养成果——毕业生的预期,包含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具体描述,学生发展目标和人才类型特点。

培养方式:主要包括课程设置、实践训练、其他可能有利于培养目标实现的活动,通过构建合理的教学计划来综合体现培养目标中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的养成及提升,还包括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依据人才类型预期、学生个性等开发不同的教学计划,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因需设教、因材施教。这也是学校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最为重要的部分,其中课程设置、实践训练已成为学校固化的教育内容。

培养条件:如师资力量、设施条件等,以保证培养过程实施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保障培养过程的顺利进行。

培养评价:这是培养模式中重要但常常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培养评价考察培养目标实现的结果,观察和判断经过一个连续的培养过程,预期的培养目标是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需要从何入手改进培养过程,或是调整培养目标。一种是教育系统内部的评价,另一种是教育系统外部的评价;也可分为学校的自我评价、政府评价、第三方机构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基于以上高等教育教学理论,本研究将重点放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培养模式研究上。研究培养模式形成的教育外部环境、教育内部环境及条件,研究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的构成,研究培养模式中实现培养目标的一系列培养方式、培养条件,研究培养模式中培养目标实现的结果评价。


注释

[1]芮轶玲.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科技风,2011(23):206.

[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56-67.

[3]王楠.国内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3.

[5]王楠.国内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6]曹爱凤.南京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1984—1996).南京:南京大学,2013.

[7]陈学飞,等.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