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我国冬季冰雪运动的发展
1979年,中国奥委会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合法席位。1980年,中国代表队首次参加在普莱西德湖举行的第13届冬奥会。1988年,中国女将李琰参加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夺得女子短道速滑1 000米金牌、500米铜牌和1 500米铜牌,在冬奥会的赛场上第一次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当时短道速滑尚未成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属于表演项目。第19届冬奥会2002年在美国盐湖城举行,我国运动员杨扬勇夺女子500米、1 000米短道速滑两枚金牌,中国代表团在该项目上正式实现零的突破,五星红旗正式在冬奥会的赛场上升起。在加拿大温哥华冬奥会上,我国奥运健儿获得了5金2银4铜的历史最好成绩,在奖牌榜上居于第7位。2015年7月31日,北京成功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主办权,北京成为世界上首座主办夏季和冬季两个奥运会的“双奥”城市。
中国的冬奥发展历程是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和普及的真实写照,也是竞技性冰雪运动开展的必然结果。目前,我国冬奥会运动项目的竞争格局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在某些项目中竞争实力较强,但夺金面窄,整体实力较弱,冬奥会比赛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和普及明显不足。以2014年索契冬奥会为例,我国只参加了不到50个小项比赛,且冰上项目居多,占全部项目2/3的雪上项目参加得少而又少。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后,我国计划开展雪车、雪橇两个大项,还筹划开展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北欧两项中的部分小项。按照2015年申办冬奥会成功后的规划,争取到2018年时,小项开展数量超过冬奥会设项总数的90%。但这些项目在短时间内获得全面发展的难度很大,只能希望在某些相对适合中国运动员身体特点的项目上有所突破。
中国冬奥会的冲金点仍然集中于冰上项目,“冰强雪弱”特点明显。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项目的强有力竞争优势,但雪上项目依然薄弱。雪上项目是冬奥会项目的主项,金牌数占总数的70%,但这一项目却是中国的短板。我国运动员在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这些以技巧见长的项目上适应较快,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越野滑雪、高山滑雪等基础大项上很难闯入世界前20名。新增的一些雪上项目的小项,中国或尚未开展或刚刚起步,竞争力不足。
总体而言,冬奥会上我国女运动员的赛场成绩好于男运动员的赛场成绩。从历届冬奥会运动成绩可以看出,我国女运动员的金牌数和奖牌数都胜于男运动员的,我国女子冰雪运动以发展快、项目多、实力强、潜力大的特点优于男子冰雪运动的发展。
从我国冬季项目的现实情况看,冬季项目开展地区少,项目基础和人才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黑龙江、吉林、解放军部队和东北的部分体育院校,形成了传统的“长白山冰雪带”。随着北京成功申办冬季奥运会,结合我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必将形成“京张冰雪带”与“长白山冰雪带”相呼应的大格局,促进冰雪运动在华北、东北的开展并逐渐辐射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