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托福真题详解:听力分卷(第一册)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TPO 1

Section 1

对话1

导图

题目

1.学生为什么去见图书管理员?

A.为了报名参加关于利用电子资料做研究的研讨班

B.为了报告一本期刊从参考书区丢失了

C.为了弄清借阅期刊文章的手续

D.为了询问如何为一个课程论文寻找资料

题目分析:

本题为对话主旨题。答案应该在对话开始处寻找,不能结合整体内容寻找答案。文章开始学生交代她要写一个关于心理学的文献综述,又说自己找不到所需要的资料,两部分内容组合在一起即为主旨题答案。

选项解释:

A 原文片段迷惑选项

通过在选项的一部分中出现对话的最后解决方案——电子资料来迷惑同学,注意主旨题的答案中不会出现对话开头以外的原文内容。答案的位置一定在对话的开头,极少数情况除外。

B 原词迷惑选项

将对话解决方案2中的“期刊”放在内容与原文不符的选项中来迷惑同学,注意主旨题中不会出现对话开头以外的原词。

C 动词迷惑选项

该选项故意把正确总结主旨的动词“弄清”放在选项的开始,但后面的内容是完全不对的,以此来迷惑粗心或只喜欢看开头的同学。

D 正确答案

简洁地总结了主旨的全部内容。

2.图书管理员关于图书馆期刊和文章的可用性说了什么?

A.如果一个教授把它们预订上,它们就很难被发现

B.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电子版

C.它们中的大部分都可借阅三个星期

D.过去三年的印刷版被放在参考书区

题目分析:

本题属于讲座中的细节题,解题的关键是定位。第二题考查的是对话二次重新定位,根据题干中的资料可用性定位在对话的解决方案。答案应该是该对话问题的三个解决方案之一。通过对话,可以知道解决方案一共有三个:教授预订资料、印刷版资料和电子版资料。由于学生已经尝试过前两个方案,所以第三个方案为最后解决方案。

选项解释:

A 原文错误改写迷惑选项

通过将解决方案1的内容作为条件状语,再加上一个错误句子内容的主干来迷惑同学。

B 正确答案

是第三个解决方案的同义复述。

C 原数字迷惑选项

通过原文中数字3加上错误信息来迷惑学生,选择该错误选项的同学需要先专心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停止继续做题。

D 原文错误改写迷惑选项

通过将原文内容进行错误改写来迷惑学生,选该项的同学可能听懂句子大意,但缺乏精度,需要在平时练习单句的精度听写。

3.图书管理员建议学生做什么来节省时间?

A.选择一个更容易的研究主题

B.关注五个期刊

C.先读文章的概要

D.在她家的计算机上装一个新的程序

题目分析:

本题属于讲座中的细节题,解题的关键是定位。此题目考查的是对话的延伸部分,定位信息为节省时间。在对话的第二次延伸中,女学生认为浏览所有的信息会花费较长的时间。之后,图书管理员给了她具体的解决方案,通过查看索引和摘要来加快速度。

选项解释:

A 主观臆断选项

没有任何根据,完全根据自己的感觉、常识、生活经历联想而出。选择该选项的同学需要先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尽量先停止做题。

B 原词迷惑选项

此选项主要迷惑做题没有定位、只是通过对文章大意的记忆来做题的学生。“期刊”在该题定位处没有出现,也不是关键信息。选择该选项的同学需要尽快培养在听力中定位做题的习惯。

C 正确答案

是节省时间的具体操作方案。

D 主观臆断选项

没有任何的根据,完全根据自己的感觉、常识、生活经历联想而出。选择该选项的同学需要先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尽量先停止做题。

4.关于女生为什么决定去用图书馆的计算机可以推断出什么?

A.她认为她也许需要来自那个男人的额外帮助

B.她家里没有计算机

C.她不得不在这一天的结束前交作业

D.她一会儿在图书馆将见一个朋友

题目分析:

本题属于讲座中的细节题,解题的关键是定位。此题考查对话的结尾信息,通过女生决定留在图书馆定位在对话结尾。女生在对话结尾说希望可以留在图书馆试一试,并以防万一。由此可以推断,女生害怕在电子资料的查阅中遇到其他问题,希望到时可以随时向管理员求助。

选项解释:

A 正确答案

是结尾信息的正确推断。

B C D 主观臆断选项

没有任何的根据,完全根据自己的感觉、常识、生活经历联想而出。选择该选项的同学需要先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尽量先停止做题。

5.为什么女生会说这个?(重听)

A.她已经忘记了这个信息

B.她惊讶她不知道这个信息

C.她很不高兴这个信息最近才被公布

D.她担心图书管理员给她错误信息

题目分析:

此题为理解语义功能题,解题的关键为通过定位答案语句,并在选项中寻找关键语句的同义复述寻找答案。

选项解释:

A 单词理解问题

同学没有正确理解单词“知道”的意思,误把不知道理解成不记得。

B 正确答案

是重听句的同义复述。

C D 主观臆断选项

没有任何的根据,完全根据自己的感觉、常识、生活经历联想而出。选择该选项的同学需要先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尽量先停止做题。

讲座1

导图

题目

6.这个讲座的主旨是什么?

A.为了解释两种艺术风格之间的不同

B.为了向全班同学描述一个新艺术画廊

C.为了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艺术家的作品

D.为了展示艺术家的风格如何在岁月中发展

题目分析:

本题为讲座的主旨题。主题的答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应在讲座的开始找出;另一部分应在讲座的主体部分找出。讲座开始说出第一部分是讲一个著名艺术家,主体说出讲座主要讲这个艺术家的艺术风格。

主旨题中的答案选项往往比较概括而不包含具体内容,感觉上是很抽象并且似是而非的,但也绝不会包含文章中根本没有出现的内容。

选项解释:

A 残缺内容迷惑选项

一个完整的主旨应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而A选项只包括了第二部分,缺少第一部分。

B 错位信息迷惑选项

该选项试图用讲座开始的引入内容迷惑同学。教授在讲座开始说了关于画展和作业的内容,但这部分虽处于文章开始但并非文章主旨,因为它没有切入关于学科的实际学术内容。

C 正确答案

该选项包括了讲座的第一部分内容:著名艺术家。虽没有明显给出第二部分内容,但也没有出现文章中没有提到的内容,是一个很概括的选项。在主旨题中第一部分内容是最重要的。

D 原文错误改写迷惑选项

该选项中的这个艺术家风格很好地概括了讲座,但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如何在岁月中发展是原文从没有出现的内容。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在考试中画蛇添足的选项(在原文内容上添加完全没出现的内容)一定是错误的。

7.教授关于Frantzen的一幅《农场风景》画说了什么?

A.它像一张照片

B.它也许是这个艺术家最有名的画

C.它是以印象派风格画的

D.它是这个艺术家住在国外时画的

题目分析:

本题属于讲座中的细节题,解题的关键是定位。通过题干中的《农场风景》画定位该题在第一个类别的举例处,对于例子我们无须记录细节,只需要用一个名词概括例子并记录例子中表示强调或者相反的信息。《农场风景》画的例子强调了这幅画突出了这个艺术家风格中的印象派方面,所以这条信息为本题答案。

选项解释:

A 错位信息迷惑选项

该选项为第二个类别例子的内容,选择本选项的同学需要在后面的做题中严格定位,不能仅凭感觉做题。

B 主观臆断选项

没有任何的根据,完全根据自己的感觉、常识、生活经历联想而出。选择该选项的同学需要先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尽量先停止做题。

C 正确答案

为原文例子强调部分的同义复述。

D 原文片段迷惑选项

选项中的住在国外是原文的片段内容,但此片段的位置不在本题的定位,而且住在国外在句子中只作时间状语,不是句子表达的中心意思。选择该选项的同学完全不清楚讲座的结构,仅凭听到大概位置的词来判断答案,需要将主要时间放在提高听力水平上。

8.为什么这个艺术家去农贸市场?

A.为了研究人的形态和活动

B.为了通过画肖像画赚钱

C.为了在户外场景画农场动物

D.为了遇见可以为她的画做模特的人

题目分析:

本题属于讲座中的细节题,解题的关键是定位。定位处在讲座第一类别之后的延伸部分,该部分以农贸市场为引子提到了这个艺术家去乡下观察人们的活动来使自己的作品更优秀。

选项解释:

A 正确答案

研究人类的形态和活动是该艺术家到乡下的目的。

B 错位信息迷惑选项

该选项内容为讲座结尾的细节信息,选择此选项的同学需要尽快习惯将定位作为解题的第一步,不要在读题后马上浏览选项。

C 原文片段迷惑选项

农场动物是原文中的片段,这个片段是在解释农贸市场的用途,但并没有告诉我们这个艺术家来到乡下的原因。选择该选项的同学不清楚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仅靠常识和感觉猜测答案,需要将主要时间放在提高听力水平上。

D 主观臆断选项

没有任何的根据,完全根据自己的感觉、常识、生活经历联想而出。选择该选项的同学需要先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尽量先停止做题。

9.教授关于《被南瓜围绕的年轻女人》这幅画暗示了什么?

A.它是在艺术博览会上画的

B.它结合了印象主义和现实主义

C.它使这个艺术家信服她是一个好的展现者

D.它起初打算在广告中使用

题目分析:

本题属于讲座中的细节题,解题的关键是定位。通过题干中的《被南瓜围绕的年轻女人》定位该题在第二个类别的举例处,对于例子我们无须记录细节,只需要用一个名词概括例子并记录例子中表示强调或者相反的信息。《被南瓜围绕的年轻女人》中出现与现实主义相反的信息,即这幅画的背景是印象主义的,所以这个细节应作为选择答案的标准。

选项解释:

A 错位信息迷惑选项

艺术博览会出现在文章的开始引入部分,这幅画经前文内容推测可能是在这个博览会上的。但此选项的出处是文章的开始而并非本题的定位处。

B 正确答案

这幅画的人物是现实主义,但背景是印象主义,所以它是两种风格的结合。

C 主观臆断选项

没有任何的根据,完全根据自己的感觉、常识、生活经历联想而出。选择该选项的同学需要先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尽量先停止做题。

D 错位信息迷惑选项

广告一词出现在讲座的结尾,原文说这个艺术家在被老师打击后,却得到了一个广告商的欣赏。所以该选项只是出现了文章原词,但内容是没有提及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定位和本题的定位处不符。

10.为什么教授要将这个艺术家作为一个年轻的画家来讨论她的困难?

A.他想指出年轻艺术家通常犯的错误

B.他认为她的例子可以在生活中激励学生

C.她的困难提醒他作为一个年轻女孩所经历的困难

D.她的困难是学生参观画廊要看到的一些画的主题

题目分析:

本题属于讲座中的细节题,解题的关键是定位。一般在讲座的第五题或第六题中的一个位置会出一道关于讲座结尾细节考查的题目。此题即为对结尾考查的细节题,定位处是最后老师希望这个艺术家的事迹可以激励大家在以后的艺术生涯中不要放弃、坚持向前。

选项解释:

A 主观臆断选项

没有任何的根据,完全根据自己的感觉、常识、生活经历联想而出。选择该选项的同学需要先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尽量先停止做题。

B 正确答案

和原文意思完全一样。

C 指代错误迷惑选项

在这个选项中的他指的是教授,而她指的是艺术家。选该选项的同学由于没有分清指代,只是从感觉上判断意思相符。此选项提示我们在选择时一定注意还原指代关系,弄清代词所指具体对象。

D 主观臆断选项

没有任何的根据,完全根据自己的感觉、常识、生活经历联想而出。选择该选项的同学需要先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尽量先停止做题。

11.当教授说这个的时候,他暗示了什么?(重听)

A.学生们可以在不知道她的生活的情况下理解该艺术家的艺术

B.学生们应该仔细注意他将要说的内容

C.他的学生中的一些人已经熟悉了这个艺术家的生平故事

D.他的学生中的一些人也许不欣赏这个艺术家的作品

题目分析:

语义功能重听题,关键在于判断重听句的作用,然后根据笔记回忆前面或后面出现的信息寻找答案。重听句为“我发现这个艺术家是一个很好了解的人”。此句为结尾信息的总结性句子,所以通过后面的解释得出答案,欣赏一些艺术家的作品需要理解其生平,但这个艺术家不一样。此题的答案肯定是这句话的同义复述。

选项解释:

A 正确答案

该选项进一步解释了这个艺术家不一样。

B 主观臆断选项

没有任何的根据,完全根据自己的感觉、常识、生活经历联想而出。选择该选项的同学需要先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尽量先停止做题。

C D 原文错误改写迷惑选项

C和D选项都是将原文的内容进行错误的改写,选择这两个选项的同学需要注意提高对句子听识的精度,不能在只听到片段的情况下就掺杂自己的主观想法。

讲座2

导图

题目

12.教授主要讨论什么?

A.美国山脉之间的年龄差别

B.为了测定地质材料的年代而使用的技术的重要性

C.一个原始山脉的最近发现

D.被用来测定年代的各种矿物的比较

题目分析:

本题为讲座的主旨题。主题的答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应在讲座的开始找出;另一部分应在讲座的主体部分找出。讲座开始说出第一部分是关于一个年代测定技术,另一部分主体说出讲座主要讲此年代测定技术证明新理论的过程。

主旨题中的答案选项往往比较概括而不包含具体内容,感觉上是很抽象并且似是而非的,但也绝不会包含文章中根本没有出现的内容。

选项解释:

A 主观臆断选项

没有任何的根据,完全根据自己的感觉、常识、生活经历联想而出。选择该选项的同学需要先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尽量先停止做题。

B 正确答案

虽然只包含第一部分内容,但也没有多余或错误信息出现。

C D 错位信息迷惑选项

这两个选项都用讲座中的部分内容作为答案迷惑同学,C选项是文章主体部分第一段的内容,D选项是主体部分最后一段的内容。但是它们都没有包含讲座开始的第一部分内容,也没有总结主体的主要内容。

13.在使用年代测定技术分析之前,大部分地质学家认为大峡谷砂岩来自哪里?

A.一个位于美国西南的原始湖

B.一个曾经连接两块大陆的沙漠

C.由源自阿帕拉契山脉的河带来的沙子

D.附近一条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被夷平的山脉

题目分析:

本题属于讲座中的细节题,解题的关键是定位。通过“在使用年代测定技术分析之前”定位在文章主体开始介绍传统理论,所以本题的答案应该是传统理论的内容——大峡谷形成于附近一个已经消失的山脉。

选项解释:

A 原词迷惑选项

美国西南是该选项迷惑性最大的信息,由于在原文叙述大峡谷形成于西南方一个

已经被夷平的山脉,同学会由于西南这个词感觉A选项可能正确。选择此选项的同学

一定要注意在听句子时注意主干和主句信息,不要将注意力放在具体名称、时间以及

地点上。

B 主观臆断选项

没有任何的根据,完全根据自己的感觉、常识、生活经历联想而出。选择该选项的同学需要先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尽量先停止做题。

C 错位信息迷惑选项

此选项其实是文章中给出的新理论,即大峡谷的真正成因。选择C的同学理解了文章的大意,但没有通过审题来确定这道题的时间限定,所以主观认为此题仅仅是问大峡谷的真正成因。选择此选项的同学一定注意仔细阅读题干,不要只看最后的问题,还要看问题所处的限定情况。

D 正确答案

是原文传统理论的同义复述。

14.在讲座中,教授描述了年代测定法的顺序。通过把事件正确排序来总结步骤。

砂岩中的锆石和一个特定山脉中的锆石是一样的

砂岩锆石中铅的含量被测量出来

砂岩样本中锆石的年代被确定

1

2

3

题目分析:

排序题针对的是讲座中的流程内容,如果在讲座中出现一个对形成过程的具体描述时,多会以排序题的形式来进行考查。此题的解题策略一般是要听到整个流程的第一步和最后一步,因为第一步和最后一步往往会成为考查重点;同时注意在流程中被强调的步骤,它可以作为中间的分割线,确定前后步骤。

选项解释:

3 砂岩中的锆石和一个特定山脉中的锆石是一样的

此步骤肯定是最后一步,因为讲座中年代测定法的核心是确定实验对象和样本的年代一样,即需要一个匹配过程。

1 砂岩锆石中铅的含量被测量出来

这一步应该是整个流程中的第一步,因为年代的出现是年代测定法最后确定出的结

果,所以铅含量的测量肯定是确定年代的前提。

2 砂岩样本中锆石的年代被确定

余下的一个自然放在最后剩下的位置。

15.根据教授所讲,什么改变导致铀—铅年代测定技术最近变得流行?

A.它可以在实验室之外实施

B.它现在被做得更有效率

C.它不再包括放射性元素

D.它能在地质学之外的领域被使用

题目分析:

本题属于讲座中的细节题,解题的关键是定位。通过“最近变得流行”定位在讲座主体部分最后,教授曾在开始说年代测定技术最近有了改进,并会在讲座后面具体展开。果然,在讲座主体部分的最后提到了科技进步使得该技术提高了效率。

选项解释:

A 主观臆断选项

没有任何的根据,完全根据自己的感觉、常识、生活经历联想而出。选择该选项的同学需要先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尽量先停止做题。

B 正确答案

是科技进步提高该技术效率的同义复述。

C D 主观臆断选项

没有任何的根据,完全根据自己的感觉、常识、生活经历联想而出。选择该选项的同学需要先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尽量先停止做题。

16.为什么教授说到地球大陆板块的解体?

A.为了给出另外一个关于铀—铅年代测定技术用途可能性的例子

B.为了解释大峡谷如何形成

C.为了证明铀—铅年代测定技术是怎样的困难

D.为了不赞成一个关于地球第一个山脉年代的理论

题目分析:

本题属于讲座中的细节题,解题的关键是定位。一般在讲座的第五题或第六题中的一个位置会出一道关于讲座结尾细节考查的题目。此题即为对结尾考查的细节题,讲座在最后介绍了年代测定技术的其他可能性,比如通过该技术测量各个大陆边缘物质的年代,可以得出解体的大陆是否曾经连在一起。

选项解释:

A 正确答案

原文尾部主旨句的同义复述。

B 错位信息迷惑选项

该选项内容是讲座主体部分的总结,但讲座结尾一般会介绍一个和主题有关但

无直接联系的信息,所以不要出现定位错误,必须根据题干严格定位,仅从定位处寻找

答案。

C D 主观臆断选项

没有任何的根据,完全根据自己的感觉、常识、生活经历联想而出。选择该选项的同学需要先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尽量先停止做题。

17.当教授说这个时,他暗示了什么?(重听)

A.这门课比其他的地质课程简单

B.这个班已经学过了他正在讨论的信息

C.一些学生应该上一门关于地质时间测定技术的课程

D.他之后将在课上讨论这个主题

题目分析:

语义功能重听题,关键在于判断重听句的作用,然后根据笔记回忆前面或后面出现的信息寻找答案。重听句“正如班上的每个同学都应该知道的”提示我们从后面的解释中寻找答案,教授后面解释我们通常都会通过一种具体的方法进行测定。所以,重听句的作用是暗示下面的信息大家之前可能学习过。

选项解释:

A 主观臆断选项

没有任何的根据,完全根据自己的感觉、常识、生活经历联想而出。选择该选项的同学需要先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尽量先停止做题。

B 正确答案

重听句功能的正确解释。

C D 原文错误改写迷惑选项

这两个选项都出现了一些在原文重听句附近的信息,但最后表达的意思都是错误的。选择这两个选项的同学必须在平时听识句子中抓住主干,不要将注意力放在单词、短语等不成整体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