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法界缘起的原由之一——三性同异
一、三性
三性,“性”指事的本性、相状。三性是对一切事物的性相的有无、假实所作的三种分类注106,也作三自性、三性相、三自相、三相。三性是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法相唯识宗的基本理论观念,也为法藏所继承。三性具体指“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又称“遍计所执自性”、“普观察性”、“分别性”、“虚妄分别相”。谓人们的迷情妄执、周遍计度(普遍观察思量)一切法,故名“遍计”;由此虚妄分别,执有实我、实法,故名“所执性”。所谓遍计所执性就是以为世间有实物、实体存在的观念,实际上是指人们通常以为一切事物都是有自性差别的客观存在的认识。佛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我、实法的存在,即人和其他一切事物都是没有实体的,所以遍计所执性是一种谬误、妄执。依他起性,又称“依他起自性”、“他根性”、“依他性”、“因缘相”。“他”,指各种因缘。所谓依他起性就是指依多种因缘而生起的一切现象。因为是由各种因缘和合而生,所以,第一,不是永恒不变的存在,而是虚幻不实,非有而似有;第二,又是离妄情而自存的,与遍计所执性不同。圆成实性,又作“圆成实自性”、“成就相”、“真实相”、“第一义相”。所谓圆成实性,就是圆满成就的真实性,具体来说,依他起性的实体(真如)遍满一切事物(圆满)、不生不灭(成就)、体性真实(真实),也就是一切事物的真实体性。它不是一个实体性的东西,而是表示一切事物真实体性的真理。也就是说,在依他起性上,远离遍计所执性的谬误,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无永恒不变的实体,由此所显示的如实本性,为圆成实性。
佛教认为,三性之间存在着不即不离的关系,并常以蛇、绳、麻三物为喻,说人们于黑夜中见到绳子,以为是一条蛇,这是虚妄分别,妄执为实有真蛇,为遍计所执性。后来再看,是像蛇的一条绳子,知道不是蛇,因绳似蛇,为依他起的假有。再进一步看,绳由麻而织成,形态是绳,本质是麻,绳也不具有实体的意义,麻是绳的真实体性,为圆成实性。任何事物都有三性,如对一株花,执为实有,是遍计所执性;从花种、土、水、阳光等因缘和合生,假现花相,是依他起性;花的实体,是圆成实相。从有无或假实的立场判断,佛教认为,遍计所执性是“妄有”、“实无”,依他起性是“假有”、“似有”,圆成实性是“实有”、“真有”。
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无著、世亲分别撰有《摄大乘论》、《摄大乘论释》等著作,认为遍计所执性是指所分别的境(相),依他起性是指能分别的识,由于遍计所执性的境是无,因此依他起性也不可得,其不可得就是万有的真实性(性)。注107这样,三性通过依他起性(识)而互相联系并取得统一:由于境无而依他起性不可得,由于依他起性不可得而获得真实性,事物的相(妄所分别的境)和性(真实体性)通过依他起性这座桥梁而连接相通。《摄大乘论·释应知胜相品》把三性的重心放在依他起性上,并以此来解释某些互相矛盾的经文,文中有两段很重要的话:
《婆罗门问经》中言:“世尊,依何义说如此言:如来不见生死,不见涅槃,于依他性中,依分别性及依真实性,生死为涅槃,依无差别义。何以故?此依他性,由分别一分成生死,由真实一分成涅槃。”释曰:依他性非生死,由此性因真实性成涅槃。此性非涅槃,何以故?此由分别分即是生死故,是故不可定说一分。若见一分,余分性不异,是故不见生死,亦不见涅槃。由此意故,如来答婆罗门如此。注108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三性中的依他起性,既具有遍计所执性——所分别的境(相),这是它染污的一面,又具有圆成实性——万有的真实性(性),这是它清净的一面,也就是包含了相对的染和净两个方面,同时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这样,原来对立的概念,如遍计所执与圆成实、相与性就通过依他起而融通无碍了;原来相反的概念,如烦恼与菩提、生死与涅槃,因共同包含在依他起中,而被视为相即一致,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这样的不二法门也就得以成立了。这种观点给法藏以重大启发,也十分符合法藏统一当时各宗各派新旧异说的理论需要。法藏吸取这种观点,并进一步加以发展,提出了三性同一、三性一际无异的说法,作为建立法界缘起论的重要理论根据。
二、三性同异
法藏在《华严金师子章·约三性第三》中说:
师子情有,名为遍计。师子似有,名曰依他。金性不变,故号圆成。注109
“师”通“狮”,师子即狮子。这是法藏在为武则天宣讲华严义理时,举金狮子为喻,说明三性的含义。意思是,对于金狮子存在迷情之见,把实际上没有实体的金狮子执著为实有,叫做遍计所执性。金狮子并非实有,但由因缘和合(工匠对金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金狮子的表相是有的,这种有是似有,叫做依他起性。金狮子是似有,不是实有,但生起似有的金狮子的金的本性是不变不改的,叫做圆成实性。这是以金狮子为喻,说明把事物看为实有是迷情偏见,事物是各种原因、条件和合而起的似有相,只有事物的本性、本体是真实圆满的。这三种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分别代表小乘教、大乘教和一乘教的不同主张。法藏运用金狮子的比喻,对三性说作了分层次的统一的说明。
法藏还在《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义理分齐》中对三性作了创造性的发挥,文说:
三性各有二义,真中二义者:一、不变义,二、随缘义;依他二义者:一、似有义,二、无性义;所执中二义者:一、情有义,二、理无义。由真中不变,依他无性,所执理无,由此三义故,三性一际同无异也。此则不坏末而常本也。……又约真如随缘,依他似有,所执情有,由此三义,亦无异也。此则不动本而常末也。……是故真该妄末,妄彻真源,性相通融,无障无碍。注110
这是运用本末范畴考察、分析、揭示三种性的每一种都具有两重含义,圆成实性有不变和随缘二义,依他起性有似有和无性二义,遍计所执有情有和理无二义,合成为六义。
三性的六义是宇宙万有的相对性、统一性的重要根据,是法藏法界缘起说的重要原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具体说:圆成实性的二义,“不变”是表示世界万物性体的常住性、永恒性,“随缘”是表示随着因缘条件而会变成世界万物(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不变是恒常,随缘是变化,是非常,是无常。法藏强调互相对立的不变与随缘是“无异性”的,即是同性的,他论证说:
且如圆成,虽复随缘成于染净,而恒不失自性清净,只由不失自性清净,故能随缘成染净也,犹如明镜现于染净,虽现染净而恒不失镜之明净,只由不失镜明净故,方能现染净之相。以现染净,知镜明净;以镜明净,知现染净。是故二义唯是一性,虽现净法不增镜明,虽现染法,不污镜净。非直不污,亦乃由此反显镜之明净。当知真如道理亦尔,非直不动性净,成于染净,亦乃由成染净,方显性净;非直不坏染净,明于性净,亦乃由性净故,方成染净。是故二义,全体相收,一性无二,岂相违耶?注111
这段话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心思想,即论证相反相成的道理,真如如果没有随缘义,就不能现起宇宙万有;由于真如不失不变之体,才能现起宇宙万有。换句话说,真如依随缘义,才能表现不变之理,如果没有随缘义,也就没有不变义;真如有不变义,才能随缘变现现象,须依不变之理,才能显现随缘义,如果没有不变,也就没有变。不变与随缘相反相成,由相反表示相成,由相成表示相反。也就是说,绝对(不变)与相对(随缘)的关系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绝对不能离开相对,相对由绝对而起;绝对存在于相对之中,相对体现着绝对。这其间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意蕴,但阐述似不够充分,而且所举明镜为喻,谓不变与随缘的关系,犹如明镜之体,明净常住,而能呈现出种种现象,虽显万象,明镜仍不失其明净不变之体。把真如显现万象,即本体与现象的相即关系,视为镜子的映现,其局限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应当指出,法藏的圆成实性的随缘不变二义,是深受《大乘起信论》一书影响的产物。法藏曾作《大乘起信论义记》,对《大乘起信论》极为推崇。此论中心是宣扬如来藏思想,阐述如来藏与世界万物的关系。如来藏是指一切众生本来藏有的清净的如来法身,亦即佛性、真心。强调一心,即如来藏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包摄一切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注112一心开二门,即心真如门(清净)和心生灭门(染污)。依如来藏而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赖耶识。由于依如来藏的生灭心转,显现宇宙万有,因此,宇宙万有都是如来藏的显现。注113这也就是“真如缘起”说。法藏吸收了这一学说,也认为阿赖耶识是如来藏的派生物,“如来藏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即阿赖耶识)”(《大乘起信论义记》)注114。宣扬真如随缘不变二义,成为他的宇宙观的非常重要的观念。
依他起性的二义,“似有”是表示无自性、无实体,是有又不是真有、实有。“无性”,即无自性、无实体,是无,是空。因为是因缘和合而生,所以是似有,似有即无自性,无自性即无性。法藏依据大乘般若空宗的理论,认为依他起性如果只有“有”的一面而没有“无”的一面,它就是有自体,也就不必藉众因缘和合而生起,而事实上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起,这就表明是无自体的。宇宙万物是由无性的空以表示其依他而起的似有,又由依他而起的似有而表示其无性的空,有是空的有,空是有的空,所以,似有与无性、有与空是相反相成的。法藏在《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4中是这样说的:
依他中虽复因缘似有显现,然此似有,必无自性,以诸缘生,皆无自性故。若非无性,即不藉缘,不藉缘故,故非似有。似有若成,必从众缘,从众缘故,必无自性。是故由无自性,得成似有;由成似有,是故无性。注115
遍计所执性的二义,“情有”是指因迷情执万物为有,“理无”是说在道理上是无。法藏在《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4中说:
所执性中虽复当情称执现有,然于道理毕竟是无,以于无处横计有故。……今即横计,明知理无;由理无故,得成横计;成横计故,方知理无。是故无二,唯一性也。注116
在妄情上讲似乎是有,在真理上讲是无。情有就是理无,理无才成情有,迷界和悟界相反相成,不一不异。
法藏肯定三性的每一性都是相对的,因为其中包含相反相成的二义,也就是包含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缺一则另一也不复存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单一的、纯粹的、绝对的。同时每一性中的两个方面又不是并列的、等量的,而是有本末之别的。六义中的不变、无性、理无称为“本三性”,随缘、似有、情有称为“末三性”。由此本三性和末三性又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不变、无性和理无本三性的三性同一无差别,不坏世界末有而说真如之本,所以是三性一际,同而无异。又随缘、似有和情有末三性,也是不动真如之本而说世界末有,是真如随缘生出的现象,所以也是同一无异的。本三性是表示宇宙万有即真如,末三性是表示真如即宇宙万有,如此,本三性与末三性也是相即一体的。三性、六义都是相对的、统一的。
法藏通过对三性六义的分析阐述,作出以下的结论,一是:
真该妄末,无不称真;妄彻真源,体无不寂;真妄交彻,二分双融,无碍全摄。注117
这是根据依他起性得出的结论,是从真妄统一的观点来观察一切缘起的现象,真包括了妄,无不是真;从妄中可以透见真的源头,体性无不寂净;真妄互相交渗,互相融通,由真见妄,由妄见真,无障无碍。真妄也就是染净、体用、本末,这些对立范畴的内在关系是相互贯通、彼此统一的。
又一结论是:
性相融通,无障无碍。注118
“性”指圆成实性,“相”指遍计所执性。这是就圆成实性和遍计所执性的关系上得出的结论,认为性相二者也是融通无碍的。实际上性相也就是真妄、染净、体用、本末,依他起性的真妄统一,也就是性相融通无碍。
由上也可见,法藏的三性说是通过以下思辨途径得出三性同一论断的:一是从依他起性上讲真妄交彻,二是在圆成实性与遍计所执性的关系上讲性相融通,三是讲不变、无性与理无本三性的同一,四是讲随缘、似有与情有末三性的三性同一,五是讲本三性与末三性的同一。在所有这些说法中最根本的是运用本末范畴,来贯通三性的不一不异的关系,从各个角度得出三性一际无异、三性同一的结论。也就是说,贯穿于这个结论的核心思想是一切现象都是真如所现,由此展开为真妄交彻、性相圆融的各种说法。
三、与唯识学派三性说的区别
法藏的三性同一说是吸取印度唯识学派的三性说而创立的,它和唯识学派的所说有同有异,其间的不同点体现了法藏哲学思想的某些特征。两者的不同点主要是:
(一)关于遍计所执性,唯识学派认为“能遍计”的只是第六识和第七识,“所遍计”的也限于依他生起的物质现象(色)和精神现象(心),法藏则认为“能遍计”通于诸八识,“所遍计”除依他起的色心诸法外,还包括真如在内。
(二)关于依他起性,唯识学派所讲的“他”指识,主张依识而生起万有,法藏所讲的“他”是指真如,认为真如随缘而显现一切事物。
(三)关于圆成实性,唯识学派是以一切事物和识的真实性为圆成实性,法藏是以万物本体的统一性、永恒性为圆成实性。唯识学派认为真如只有不变义,没有随缘义,法藏则主张真如既有不变义,又有随缘义,虽有随缘义,但又不违不变义。法藏曾针对真如只有不变而不随缘的观点,作过批评,他自设问答说:
问:诸圣教中,并说真如为凝然常,既不随缘,岂是过耶?答:圣说真如为凝然者,此是随缘成染净时,恒作染净而不失自体,是即不异无常之常,名不思议常,非谓不作诸法,如情所谓之凝然也。若谓不作诸法而凝然者,是情所计故,即失真常。以彼真常不异无常之常,不异无常之常出于情外,故名真常。注119
真如只是凝然,不随缘生起万物,是“失真常”;真如只有不变随缘,不异无常之常,才是“真常”。这是华严宗和唯识学派在世界观上的重大分歧。
上述不同点,集中到一点,就是唯识学派是站在“性相隔别”,即事物的性质与状态相异的立场立三性说的,强调遍计所执性和圆成实性的绝对对立,认为只有从依他起性上才能认识一切现象的实相;而法藏则是站在“性相融通”的立场讲三性的,主张遍计所执性和圆成实性也是融通的,法藏的这一立场又是奠立在宇宙万物都是真如的显现这个根本理论基石上的。
四、三性同异说的哲学意义
法藏的三性同异学说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三性说是对一切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的三种说法,实质上涉及宇宙生成论、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内容。
三性六义说,主要是阐发三性中不变与随缘,似有与无性,情有与理无的对立观念,这些对立观念概括起来就是常与无常、有与无两对范畴。这些对立范畴是相对的、圆融无碍的。法藏在《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4中,详细阐述三性的有无问题和圆成实性的常无常问题。就圆成实性即真如而言,说它是“有”,是“无”,都是不对的。在法藏看来,真如同时具有“有”与“无”两种规定,必须从两方面去把握,只从一方面,离开其对立的方面,就难以把握真如的本质。真如是“有”与“无”的统一,也是“常”与“无常”的统一。这种强调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观念,是相对性原理的具体表现。这种相对性原理构成法界缘起论的重要理论前提。
三性六义说的又一重要哲学内容就是体用统一原理。圆成实体与遍计所执性、本三性与末三性的关系,实质上是本体和现象的关系,在法藏看来,这其间的关系是相互贯通的。真如随缘显现一切现象,本体是根本,是决定现象的,同时本体又在现象之中,不能离开现象而孤立地存在。从理论思维上来看,这种说法具有辩证的合理性。
法藏的三性说也是一种认识三层次说,是视认识有高下正误的不同层次,遍计所执性是迷妄的偏见,依他起性是近似正确的认识,圆成实性是符合事物真相的认识。但这三种认识也不是绝对对立的,真包含了妄,从妄可以见真,真妄交彻。也就是说,三种认识既有差别,又是可以转化的。
三性六义说的宗教意义,在于沟通世俗世界与佛国世界,同时,引导众生从世俗认识中去把握真理,从现象中去体证真如,由染转净,觉悟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