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会计交叉学科发展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概 论

第一章 科学发展的趋势:交叉学科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

一、科学的概念

科学,是人们经常谈到的一个概念,在日常对话中大家常说“我们要讲科学”,“办事要尊重科学”,“讲课要讲科学道理”,“学习要热爱科学”,“四个现代化中科学技术要实现现代化”,等等。至于什么是科学,人们各有各的理解,并不深究。

在我国,“科学”一词古汉语早已有之,南宋陈亮注9的《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有云:“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注10此处,科乃“分类、条理、项目”之意,学乃“知识、学问”之意,科学则指科举之学,即应对科举考试的学问。这与现代“科学”的含义不同。我国古代将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用“格物致知”一词来表达。“格物致知”始见于《礼记·大学》注11,原是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的方法,从宋代理学家程颐(1033—1107)开始,格物致知被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成为宋明理学认识论的学说。格物致知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注12。明末清初来华的欧洲耶稣会传教士熊明遇的《格致草》、汤若望的《坤舆格致》等书的题名就使用了“格致”一词。士大夫一直将“格致”作为与science一词对应的中文。19世纪70年代,日本引用中国古汉语意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和学问的“科学”一词,将science译成“科学”。1893年,康有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一词。严复在翻译《天演论》(1895年3月陕西味经售书处刊印)等科学著作时,也用了“科学”一词。20世纪初正是日本留学生将大量日译词带到中国的时期,中国受此影响而用“科学”取代“格致”。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正式废除科举制度。此后,“科学”一词便在中国广泛运用。

science源于拉丁文scientia或scirc,意为“识认”或“学问”。人们对科学的理解,并没有统一的认识,而是存在多种观点。达尔文(1809—1882)认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爱因斯坦(1879—1955)认为:“科学,就我们的目的而论,不妨把它定义为寻求我们感觉经验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有条理的思想。”《哲学大辞典》指出:“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有时指生产知识的活动和过程。社会意识形式之一。中国古代称科学为‘格致’。”注13《辞海》指出: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括和贯穿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按与实践的不同联系,可分为理论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科学来源于社会实践,服务于社会实践。它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在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发展和作用受社会条件的制约。现代科学正沿着学科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整体化方向蓬勃发展。”注14《现代汉语词典》指出: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注15《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指出:“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它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系统性,是真的知识体系。法国《百科全书》指出:“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苏联《大百科全书》指出:“科学,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历史地形成的和不断发展的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及其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

此外,还有多种观点,例如:“科学一词,有以下含义:(1)对现象的观察、鉴别、阐述、试验研究及理论解释;(2)对于某类自然现象进行的此类活动;(3)为了质询或研究而对某对象进行的此类活动;(4)方法论、行动、训练、研究;(5)需要研究和方法的某类活动;(6)知识,特别是通过经验获得的知识。”“科学在它的历史发展中表现为方法、知识、生产力和社会建制等种种现象。第一,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第二,科学不仅仅是知识体系,而且是特殊的认知活动。第三,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科学是一项国家事业,是社会中的一个专业部门,是一种新兴的社会产业。”“科学是一种职业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是一种社会工具,是一个知识体系,是一套研究方法。”“科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规律的事实、原理、方法和观念的知识体系以及创建这个知识体系的社会活动。”“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的理论和学说。”“科学是一个潜在的无止境的探索知识的进程。”“科学是充满生命力和智慧的鸟,它的特征、行为和规律等极具动态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科学是指先进的生产力”。“科学是分科之学。”“所谓‘科学’我们可以抽象地认为,是人感觉认识世界,逻辑反映世界,实践改造创造世界,生存适应融合世界这个整体过程的认识活动。”

综上所述,人们从自身情况出发,对科学有不同的认识和表述,主要有知识体系论、认识论、标准论、活动论、有效论、方法论和综合论等。

(1)知识体系论观点:科学是以概念(包括定理、定律)、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2)认识论观点:科学是对现象的观察、鉴别、阐述、试验研究和理论解释,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实现具体统一的认识过程。(3)标准论观点:科学是在逻辑、经验、社会和历史等方面应达到的标准。(4)活动论观点:科学是生产知识的活动。(5)有效论观点:科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6)方法论观点:科学是研究某类活动的方法。(7)综合论观点: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是一种认识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是一种社会产业,是第一生产力,是一套研究方法。

笔者从研究会计交叉学科出发,对科学这一概念的界定采用知识体系论的观点,即认为科学是以概念(包括定理、定律)、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科学的反映是概念(包括定理、定律)、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概念是对客观事物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认识形成的知识单元;概念中基本、重要、最大的概念叫做范畴;定理是用逻辑的方法判断为正确并作为推理的根据的真命题,如科斯定理、MM定理、木桶定律、手表定理、勾股定理;定律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的,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如判断是对思维对象——客观事物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过程。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采用一定思维形式,推出另一个未知的新的判断的思维过程。第二,科学的范围是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世界。第三,科学的任务是反映客观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第四,科学的形态是知识体系。科学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理论,科学理论的体系化或系统化表现为知识体系,最终形成一门科学。

二、科学的发展

科学是反映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并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知识,原始社会时就已萌芽。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自然科学中初步具有理论形态的只有几何学、力学、天文学等少数学科,大多数反映现实的知识,表现为古代的实用科学和自然哲学。

在中世纪的欧洲,科学成为宗教神学和教会的婢女。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和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推动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出现,并使之迅速发展。

16世纪哥白尼日心说的创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冲破神学桎梏而诞生。

17世纪牛顿力学的建立,打破了古希腊沿袭下来的关于运动的看法,显示出人类对宏观世界低速运动规律认识上的飞跃。

18世纪热力学、静电学、无机化学和生物分类学的建立,说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取得了比较系统的科学形式。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这也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19世纪,由于蒸汽技术的应用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实验全面繁荣。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电磁感应理论、化学元素周期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等重大发现,使近代科学成为成熟的知识体系。19世纪中叶,近代以来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电机的发明为起点,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不仅推动了生产技术由一般的机械化到电气化、自动化转变,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对论的确立把人们的视野引向宏观高速过程,量子论的出现又使人们的视野从宏观深入到微观领域。社会科学的情况与自然科学不同,人类对社会科学的研究,直到19世纪中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才开始奠定真正的科学基础,由此才出现了对经济、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和宗教等社会现象的科学分析。注16

20世纪初,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次飞跃,也都是科学革命。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出现,科学技术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了。它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领域的重大革命,空间技术的利用和发展是这次技术革命的一大成果。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是科学技术史上一项划时代的成就。

20世纪以来,特别是70年代以来,现代科学出现了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即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统一,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互相渗透,出现了大量边缘的、横向的、综合的交叉新学科。自然科学已出现了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即“科学—技术—社会”的新关系,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第一生产力。在这种条件下,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中,一些重大社会工程的出现,导致其问题巨型化和复杂化,需要跨学科的众多学科开展集成性的综合研究才能解决。正如1985年钱三强所指出的:“进入本世纪以来,现代科学发生了伟大的革命。但是,自本世纪中期以来,这场革命显现出了明显的‘饱和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强大的科学能力又不能弃置不用,于是就产生了一系列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可以预料,在某种意义上说,本世纪末到下一个世纪初将是一个交叉科学时代。”注1720世纪后期,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纳米科学与生命科学的理论与技术整合,形成了系统生物科学与技术体系,其核心是信息、生物、航天、材料和纳米技术的综合,这就是科学技术史上的第四次技术革命。

进入21世纪,纳米技术与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被公认为21世纪的三大高新科技。纳米科技将推动第五次技术革命。21世纪的头20年,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以及认知科学将迅猛发展,这四大领域交互作用并有机融合,将推动整个科技领域的革命性变革。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二是抓住未来若干年内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和新材料技术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把获取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三是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加强生物技术在农业、工业、人口与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四是加快发展航天和海洋技术;五是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研究。有关基础研究的学科发展,根据基础研究厚积薄发、探索性强、进展往往难以预测的特点,对基础学科进行全面布局,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通过长期、深厚的学术研究积累,促进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基础学科要重视基本理论和学科建设,全面协调地发展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科学与技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往往导致重大科学发现和新兴学科的产生,是科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要给予高度关注,进行重点部署。

三、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上,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是息息相关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我国在某些方面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不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指出:“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2005年10月11日)也指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积极推动理论创新,进一步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事实上,建设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等重要,不能重理轻文。

哲学社会科学亦称人文社会科学。现在,人们将整个科学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个大类。由于人文与社会不可分离,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紧密相关,所以人们又将其笼统地称为社会科学(广义的)或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及其积淀的精神文化为对象的科学,一般包括文、史、哲,同时包含由这三个学科衍生出来的其他一些学科,如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关注的中心是人类社会,一般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社会学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社会及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主流》中则列举了11个学科: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人口学、语言学、人类学、史学、艺术及艺术科学、法学、哲学,并认为前5个学科属于社会科学,后6个学科属于人文科学。当代哲学社会科学,除少数学科外,大多数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这是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应是科学性、社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2000年9月21日,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说:“回顾人类发展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从来都是共同发展的,都是人类知识的系统的结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自然科学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所以,从科学本质上就决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越来越紧密和广泛。在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从对方的研究中得到新的科学方法的强烈渴望。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自然科学的发展已越来越离不开社会科学的支持。随着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必然要依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一步交叉与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科技、教育、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进一步融合,当代科学技术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注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