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手记(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新闻是沟通 记者是翻译

值夜班,有一篇短稿《上半年外债净流入同比下降63.04% 6月末外债余额达2 661.76美元》,我看不懂,问之编辑也不懂。不懂怎么上了版呢?据说这篇稿子很重要。报上常会有这样的稿,领导说重要,业务部门说重要,记者也说重要,就这样隆重推出,而读者却大都看不懂。两天后,我请教作者,才知道这意思是说你新借的债,再扣掉你已经还的旧债利息,通俗点说,就是“实有新增外债额”。

过几天,又碰到一篇稿《农行与太平人寿——签署承购次级债协议》。再问之编辑,还是说不懂。我说既然编辑、主编、老总这么多人都看不懂,读者肯定也看不懂,这种稿子登之何用?发一些貌似重要,但读者不懂的稿,是报纸,特别是机关报的一个通病。写通俗稿怎么就这样难?

这里有两个原因。一是掩耳盗铃,作者懂,以为读者就懂。实际上,世上的事,各行各业,大多是少数人懂,多数人不懂。写作就是翻译,把少数人懂的事翻译成多数人懂的话,这就是传播。钱学森同志曾要求每个大学本科生写两篇毕业论文,一篇是专业论文,另一篇是科普论文,两篇论文都写得好,才证明你学明白了。能深入,不能浅出,或者心里懂,说不清,都说明你学问不到家。不能将专业消息转化为大众消息,不是好记者。遇到这种情况专业人士或记者常会辩解说,我们的行话就是这样说。既然是行话,你说给外人干什么?既然你是借大众传媒来传播行内的事,就是要立足外行对你的理解,就像对外国人要说英语。你对老外眉飞色舞地说汉语,有什么用?

二是应付差事,发稿了事,读者懂不懂不管他。这是机关报养成的坏作风。机关报大多是公费订阅,办报一方是完成宣传任务,订报一方是完成定购任务,都是公事。这中间缺失一个读者与作者、编者之间的自愿选择对接的环节。那些靠市场选择、个人订阅的都市报、晚报就不敢这样,读者看不懂报上的文章,订数马上就下降,广告就减少,收入就降低。当好翻译,应是记者提起笔来时的第一想法。当我读着眼前这两篇费解的稿子时,不由想起三年前《北京青年报》的一篇小稿,是讲一项科学新发明,可以从食用蔬菜水果中提取衣用纤维。标题是《要将土豆纺成丝》。你看,多通俗流畅,只一个标题就让你过目不忘。其实,让人看懂也不是很难的事,首先是你想不想这样做。如果真的做不成,要么说明那件事受众少,不值得向大众传播,要么说明它特别重要又很特殊,无法转译,就像有的外语单词,只能用音译。但这种情况只是极少数。

记者,把自己看作是翻译,这就找到一个好角度、好心态。你先要假设你的读者不但对信息一无所知,就是对表达这信息的行话、术语也一无所知。你要设法用大众化的新闻语言来转述。这虽是一个传播过程,但实际上是同时做了两件事,一是传送了一件东西,二是传送的同时给它换了一个包装,就像我们的出口商品用一个英文包装盒。这个翻译就算完成了。什么是好的翻译的标准呢?我国翻译家严复说过一个三字标准“信、达、雅”,这用来评判新闻稿也很合适,一要事实可信,二要意思通达,三要语言得体。那些内容褊狭、语言生涩、表达不畅的新闻稿,当然不是好译作。角色找准了,心态就平稳了,你会尽心去做,因为你就是干这一行的,干不好,心里就不安。记者是特殊的翻译工作者,他将专业信息译成大众信息,他虽然每天从各行各业中采素材,但都要翻成一种语言——新闻语言,这就是本事。实际上,这也是利人利己的事,只有你的稿子让更多的人理解,更多的人才能知道你,你才能成为名记者。

(200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