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之光:人文奥运理念的深入诠释与伟大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北京奥运的人文价值注24

冯惠玲 郑水泉 胡百精 樊华注25

时光如梭。一年前,北京奥运会以“无与伦比”的气韵展现在世人眼前,以“五环相依”的奥林匹克精神铸成全世界的集体记忆。我们收获了51枚金牌,而奥运的精神遗产或曰人文价值更千金难买。这些人文价值由奥运所激发,恰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相承接,与30年改革开放、60年新中国建设、100多年来民族图存复兴的梦想相契合,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从传统文化、国民心态和大众参与三个维度切入,梳理北京奥运价值图景,唱响爱国主义精神旋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为北京奥运周年纪念。

一、中国元素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中国文化认为“一气分阴阳,阴变阳和,化生五行”,五行以“水、木、火、土、金”五种质料及其运动变化与五方四时相配,解释宇宙万物遵行的时空秩序,并由此涵化人的身心修养。北京奥运所彰显的中国元素,恰以五行为经纬,内蕴了中华文明一以贯之的品格和魂魄。

一是“木”之“仁”德。《尚书·洪范》云“木曰曲直”,即“枝曲干直”,引申为生长、兴发、舒展、欣荣。同时,五行配五德,木从仁德。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独木不成林,至少两个“人”才成其为“仁”。如此,“木”者兼具创生、仁爱之意。

中国人取竹为简、浆木为纸,书写了文明创造和传承的辉煌篇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笔墨纸砚意象为序曲,“三千弟子”手持竹简书牍齐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897块印刷字盘变化舞动,在铿锵节奏中呈现“和”字;在各类赛事中,中国人将切己的“亲亲”推及至天下宾朋,向所有拼搏的运动员致敬。这种多样共生、以和为贵的“木德”,既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东方式的终极指皈。

二是“火”之“礼”德。“火曰炎上”,取其光明、热烈、活力、升腾之意。火德为“礼”,即以“仁”为根基的社会秩序和人伦规范。因此,“火德”实际上就是于诚挚的相遇中发现人性的光明,并彼此善待之。从申办、筹办到举办,中国人始终以赤诚之心礼赞奥运,把最温暖的微笑、最热烈的掌声、最关切的眼神都交付给她。

2008年的北京,造就了拥有火热青春的中国“鸟巢一代”。他们中既包括年轻的运动员、建设者、志愿者,也包括所有在赛场外为奥运加油、见证祖国和平发展的青年人。这一代人的舞台不仅仅是北京奥运会,他们将以奥运所召唤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世界情怀,主导中国未来的发展并在超越差异、偏见、误解的基础上促进世界和谐。北京奥运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可以算作“成年礼”之前的一场大考,他们展示了火热向上的自信和活力,也体现了五千年文明传统的孵化和熏陶。

三是“土”之“信”德。“土爰稼穑”,土地化生风物,滋养子孙,同时因其安稳不动、深厚不拔而与五德之中的“信”德相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理与人文总是浑然一体,黄土地、黄河水、黄皮肤的说法即从此中而来。北京奥运会让世界亲切、具体地看到了中国的山河大地,也体验了华夏文明的人文气韵。

经过八年努力,及至奥运会开幕,北京以巨大投入美化城市建筑和城市公共艺术,创造了很多“新经典”。仅以“鸟巢”为例,它将传统的镂空手法、陶瓷纹路与现代钢结构设计完美地融合,吸翠霞而夭矫,比千阁而不群,有如“一曲凝固的音乐”,见证了无数人殚精竭虑、夙兴夜寐的付出和奉献。他们无怨无悔,因为心里刻着那方“舞动的北京”——中国印。

四是“金”之“义”德。“金曰从革”,取其销铸变化、革旧鼎新之意。又因“金”之珍贵,所以与“义”德相配。“义”是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其中包含“两肋插刀”的兄弟之谊、“君子喻于义”的个人心志,也包括“忠贞爱国”的国家大义。

从“革新”这一层含义看,北京奥运集中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反映了13亿人致力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的雄心。同时,奥运会本身也成为展示中国社会改革巨大成就的舞台。就“守义”而言,“金镶玉”奖牌所表征的不只是赛事成绩,而且承载着运动员获得成绩的信念、品格和德行,诠释了奥运会的竞技规则和运动精神。

五是“水”之“智”德。“水曰润下”,流动趋下,随物赋形,柔如上善。王夫之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与“水”相应的美德是“智”,即在平和、柔谦、执著中获得对人、事、物的整体理解力和洞察力。几千年来,中国人在“以水比德”、“水为大智”文化的熏染下,感叹着“逝者如斯”的光阴流转,吟咏着“在水一方”的理想偶像,渴望着“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世代生生不息,勤劳谦和。而当“齐力东流”、“百川入海”之时,也会爆发出惊人的勇气和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奥运之年的前七个月,中国人经受了从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到奥运火炬海外传递遭遇袭扰再到汶川大地震的严峻考验。数万同胞生命消逝,民族尊严受辱,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将以怎样的姿态迎接奥运。中国没有让世界失望,这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以水德大智包容了所有怀疑和指责,洗刷了昨日的泪痕和伤痛。这种文化心理,被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个巨大的画轴之上,或淡淡水墨澄明,天地容于其间;或惊涛骇浪同济,一轮明月高悬。

北京奥运启示我们,不能把民族文化的灵魂弃若敝屣,而后内心空洞地投入他人的怀抱。北京奥运和近年来的大量文化事件都表明,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我们所拥有的最丰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世代先辈历经无数忧喜悲欢而凝结的经验、智慧、道德和信念,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源泉。

二、国民心态与社会性格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能不能牢固确立,最根本的是看它能否内化为国民心态与社会性格。对13亿中国人而言,奥运会是一场反思、辨识和寻找国民身份的心理探求:在历经革命与改革、现代化与全球化、市场化与城市化等沧桑巨变后,中国人不但发现了创造财富的道路,而且找到了提升精神家园的方向,国民心态又一次“大觉醒”。芝加哥大学政治系主任杨大力说,北京奥运会帮助中国摆脱了“以往的自卑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中国能做到,而且能做好的自信”。具体而言,北京奥运所导引的美好国民心态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是担当。中国人历来“识大体,顾大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以天下为己任”。越是在关乎国体尊严、民族大业的关键时刻,这种集体主义价值和担当意识越是发挥强大的力量:小我融入大我,挽救危亡或者铸就辉煌。2008年8、9月间,纵使在赛场千里之外,一个个平凡的中国人也至少送给奥运一串笑容、一句祝福。

交通限行如此彻底,掌声笑声如此热烈,志愿服务如此体贴,这是政府有效动员、合理规治和国民齐心担当、全力投入的共同结果。陈丹青说,那一刻,人人都是李宁。这句话充满真感情,也体现了大智慧: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出租车司机,用浓重的北京延庆县口音大声朗读英语,那一刻,人人都是这个出租车司机;一位几乎没做过家务的“80后”大学生,一边在奥运村里擦地板、洗厕所,一边给妈妈发短信说“我很好”,那一刻,人人都是这个“80后”;一位在深山里守护奥运供电设施的工人,拿着收音机,站在岩石上,转着圈搜索奥运赛事节目的信号,那一刻,人人都是这个工人。

二是自信。自信的人才能有尊严地活着,才能自强自立,才能创造历史。一个民族亦如此。自信取决于实力和修养。中国自近代以来的积贫积弱,造成了国民心态上的自卑。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才开始站起来。何振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北京奥运最大的精神遗产是中国人自信心的增强。

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让我们放下虚浮,去除卑微,我们有能力克服天大的灾难,我们有信心办好一届高水平的奥运。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实现了世界对北京奥运的种种宏大想象,不卑不亢地应对了奥运年的所有挑战,精致地料理了赛事过程中万千琐碎的细节。

三是平等。顾拜旦说:“一项运动纪录是一个人的力量和性格相互影响所达到的极限……不管他是王子还是平民,都不会使他的跳跃增加一英尺,也不会使他在规定时间内的跑步、游泳、划船距离增加半码。”北京奥运会再次印证了顾拜旦的思想:在奥运面前,人人平等。在起跑线上,无论白人黑人,富人穷人,声名显赫还是无名之辈,发令枪就是最高的指挥,终点线就是权威的裁决;在观众席上,无论元首、大亨还是平民百姓,同样拥有的“权力”是为获胜者纵情欢呼,为拼搏者鼓劲加油,为失利者扼腕落泪。

平等意识带来了平常心。奥运赛场是英雄的舞台,但这些英雄承载、表征了所有人的共同心智:心存梦想,尽力而为。所有成功的喜悦皆可分享,所有失败的苦痛皆可担当,一颗平常心立在中间。杜丽错失首金,刘翔因伤退赛,我们一度心痛不已,然而很快就能以平常心去面对。

四是开放。30年改革开放,中国逐步融入世界,而今以北京奥运为标志,我们更把心灵和文化打开。心灵和文化的开放,不是投入洪流、淹没自己,也不是骄横恣意、征服他人,而是以大国的底蕴和气魄,拥抱这个世界并因自己的努力而让它变得更美好。英国《泰晤士报》北京分社社长马珍说,“可能没有哪一历史事件能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具有人类文化走向多元共荣的象征意义。”

多元文化在北京奥运会上相遇,各自精彩,彼此融汇,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共同理念中,谱写了华彩乐章。法国队,南非队,韩国队,美国队……即使数万人口的精致小国,无论是谁,只要来了,便为你鼓掌、喝彩。奥运唤醒了整个世界平等、包容的心态。中西合璧的奥运主题曲,响亮唱出我和你心连心!

五是快乐。我们可以找到无数指标和证据赞叹蔚为壮观的北京奥运会,而其中最简单、最直接者,即是13亿人心态上的快乐,以及这种快乐在全世界范围的撒播和分享。无论大众怎样定义、评判这届奥运会,无论少数挑剔者和那些别有用心者怎样指责或不屑,只要“平头百姓”挂在嘴边一句“我很快乐”,就表明它是一届成功的奥运会。更进一步,倘若这种快乐延展开来,成为国民心态持久、稳定的一部分,那么它就是一届名副其实的伟大的奥运会。

国民心态相对易变,而社会性格则较为稳定。北京奥运会激发和强化的担当、自信、平等、开放和快乐等国民心态,体现了我们所倡导的社会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坚持不懈,因势利导,一定会培育出一个走向伟大复兴的大国民族成熟的社会性格。这样一个民族,必将创造更大的奇迹,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大众参与和北京奥运

奥运开幕式的美轮美奂、中国运动健儿的卓越表现和同胞们在自家门口将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赋予中国独有的文明特色,使整个西方世界,确切地说,使从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傲视东方的西方民众看到了中国古老文明的厚度和东方文化的绚烂色彩。但这仅仅是事物的表象,需要指出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一次大众参与的盛会。大众的参与不仅使奥运会成为影响深远、涉及全球的重要国际性活动,也使奥运理念和奥运精神由体育赛场走入千家万户。

回顾奥运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大众参与度的逐渐扩大正是奥运由一个小型体育竞技比赛发展到席卷全球的综合性体育运动的核心推动力。第一届奥运会参与人数很少,规模也很小。但是,随后的奥运发展简直出乎想象,得力于现代奥运先驱顾拜旦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全力推动和广大民众的参与,奥林匹克的影响和波及范围逐渐扩大,成为寻常老百姓关注的体育赛事和推进大众体育的重要盛会。大众参与使奥运会成为席卷全球的体育盛会。大众参与也使奥运会由单纯的体育竞赛发展成一项综合体育、经济、政治、文化的国际盛会。大众参与丰富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推动了世界的和平,推动不同民族和种族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推动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共同建设一个和谐世界。

北京奥运会延续了历届奥运会促进大众参与的一贯风格,北京奥运会还在13亿人口的国家开辟了公众参与的更多通道。北京奥运会是火炬传递国家最多、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奥运会,创造了参与志愿者最多、志愿服务次数最多的纪录。此外,以“礼仪北京、人文奥运”为主题的“首都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媒体和文艺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戏剧等形式,形象、生动、艺术地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大众用行动体会了“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行动誓言。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中国赢得了发展的自信和良好的形象。大众参与不仅是促进奥运会兴盛的重要动力,也是现代中国国家政治和谐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大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参与活动日趋活跃。大众的参与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合力。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借鉴奥运的成功经验,我们应当确立人人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者的观念,发挥大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人关心、协力参与、携手并进,共同谱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篇章,共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