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内实的毛泽东研究简介
本卷文集是日本战后著名中国学家竹内实研究毛泽东主要成果的选译与汇总。
竹内实1923年6月12日生于中国山东省张店。父母原从日本爱知县去那里以经营旅馆谋生。父亲去世后,由母亲独自支撑家业。他曾在当地日本人办的小学里读书,并从三年级起向中国人学习中文,为以后的学术道路奠定了扎实的汉语基础。1934年,他随母亲移居到中国东北的长春,在那里读完小学和相当于初、高中的商业学校。1942年回日本后,进入二松学舍专门学校。1946年考入京都大学文学系中国文学专业,毕业后转入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此后,他先在东京的中国研究所做研究,继而去东京都立大学任教。其间,他三次访问中国,并会见过毛泽东。自1973年后,竹内实历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所长,后曾在立命馆大学、松阪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西北大学等任教授。
战后的日本舆论和学术界始终密切关注新中国的前进步伐与社会动态。尽管介绍、研究中国内地曾被视为“危险”,一些与中国有联系或者研究中国的人在日本却相当受人瞩目。与战前已开始研究中国与毛泽东的老一代学者相比,竹内实属于他们之后的第二代。他最早从二战结束后自中国返回日本的母亲那里听到毛泽东的名字,并开始学习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观察新中国的发展。竹内实从尝试向日本民众译介中国文学与社会动态起步,到1965年出版本书收入的《毛泽东的诗词与人生》一书,奠定了个人毛泽东研究的基础。此书由竹内实执笔,日本著名作家武田泰淳审校,是当时毛泽东诗词在国外最早、最全的翻译与讲解版本,曾在日本引起较大的反响,为作者赢得了声望。竹内实能够完成这本堪称毛泽东研究领域的权威性著作,得益于作者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厚修养与体验,也因为他曾认真了解与钻研过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本人的曲折而复杂的革命经历。这本论著改变了以往日本人对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的肤浅看法,使他们认识到毛泽东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领袖,还是一位富于浪漫气质的诗人和文化功底深厚的学者,增强了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传统对日本人的吸引力,推动了日本人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了解。
竹内实也是在日本出版毛泽东传记版本数量最多的学者,共写有《毛泽东传》、《毛泽东的生涯——调动八亿人民的魅力源泉》和《毛泽东》等,分别出版于1966、1972和1989年,它们反映了在不同时期与社会背景中对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观察与分析的视角。本书收入的《毛泽东》,读者不难从中发现,作者对毛泽东历史与思想的理解较前更为丰满、深入和全面。与其他已面世的毛泽东传记相比,竹内实的作品并不那么着力于事实的详细、准确,特别是搜寻所谓“遗闻轶事”甚至“内幕”之类,其最大特点是力求设身处地感受中国的世故人情与传主的独特气质,文风平易、通俗,有很强的亲和力。实际上,这是一种试图将毛泽东从“神”恢复为“人”的研究宗旨和写作风格,同竹内实一生中国研究的整体特色相统一。竹内实始终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避免抽象化、教条化,为各种读者雅俗共赏。
伴随着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竹内实还根据当时中国与世界的社会动态和重大事件,及时写出了大量长短评论文章。这些文字大都尝试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与透视毛泽东的立场、思想和方法特色,日积月累,构成了竹内实毛泽东思想研究庞大而丰富的成果。其中既有对毛泽东著作与思想的积极、正面的论述和评价,也有对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走弯路的质疑、批评,事实证明,竹内实的这些见解大都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本书选编的这类文章可以反映竹内实这一难得的学术品格。
竹内实一生的毛泽东研究,是日本人文科学研究界京都学派学术立场和方法的延续和发展,这一学派的主要特点是尊重事实,依据文献来说话。这当然同竹内实曾在京都大学接受大学教育与后来长期在京都做研究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这也是因为竹内实反感以僵化或凝固的眼光看待毛泽东的经历和毛泽东思想。着眼于中国和毛泽东的不断变化和进展,竹内实总是设法搜寻尽可能丰富的资料,加以对比、鉴别,去伪存真,在众说纷纭中坚持个人认为如实的看法。为此,他集众多学者之力合作编著《毛泽东集》等多种毛泽东研究资料。这套文集尽可能完全地搜集与汇总了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公开发表且在已出版的四卷《毛泽东选集》中没有收入的著作,先后由两家日本出版社出版,总数达20卷。它们至今仍是各国毛泽东研究界十分重视与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为学术界所称道,也是竹内实一生毛泽东研究的重要业绩。
当然,受篇幅所限,本书选编的竹内实研究毛泽东的论著难免挂一漏万。期待有兴趣的读者能以此文集为导引,进而阅读竹内实更多的研究文字。
本书中《毛泽东的诗词与人生》和《毛泽东》的译者是张会才,《我与毛泽东》、《我看毛泽东的最大特色》两文为卢洁翻译,其他文章的译者均为程麻。全书最后由程麻负责整体编校,并由竹内实本人加写了少量“补注”。由于写作年代及可获得文献资料等所限,书中存在一些讹误,虽尽可能查证订正,但仍不免遗漏,特此说明,还请读者不吝指正。
编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