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回五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011】曾家上下

于是,黄氏领着自家的四个小萝卜头一起去了隔壁的老二家。

曾鑫排行老大,所以他们家的房子在东侧,曾诚排行老二,居中,曾立排行老三,在最西侧,兄弟仨的房子格局都一样,也差不多大。

曾家大家长曾啸天早年也是上过战场的退伍老兵,娶的老伴儿杨氏还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只不过后来战争一来,落魄了,但这不影响她的学识,正因为她足够大度,足够开明,所以才会在儿子们一成家就分家,怕的就是住在一起新生矛盾。

老大没了之后,曾啸天就和杨氏在二儿子家住半年,三儿子家住半年,老大那边,也是尽可能的贴补着。

可是没想到,他们的付出,并没有被大儿媳放在心上,就因为当初那五十块钱抚恤金,差点成了仇人。

这次若非老黄家太过分,曾啸天也不会领着儿子们过去。

所以等黄氏过来的时候,曾啸天父子三人正和其他子侄吃饭说话,黄氏看厨房还在加菜,也过去帮忙。

杨氏体恤她的身体,忙道:“有你两个弟媳就行了,你自己身体还没好,坐在旁边歇着吧,等他们吃完饭,咱们再说。”

“娘,我没事儿,我来帮他们做快,倒是您,这里热,您去外面歇着吧!”

杨氏见状,也不再勉强,出了院子看到曾尛他们,就笑了。

“小小,你们吃了没?没吃一会儿跟着吃点儿。”

曾尛摇头,“奶,你们忙活吧,我们在家吃过了,这是我们今天去弄的野菜,看婶子一会儿用的上不!”

野菜已经被她洗干净了,直接就给端到了灶房。

杨氏看着她,总觉得这个大孙女自打落水之后,就变得不一样了,似乎更加自立,也更加懂事了。

农家常吃的也就是窝头、野菜汤,再不济就是地里面现有的菜炒一炒,一年到头也难见几次荤腥。

就比如刚刚她进灶房,看到二婶正在收拾出锅的杂粮窝头,是好几种面捏出来的,大概有红薯面玉米面高粱面之后才会融合点白面,白面的占比是非常少的。

这种馒头只能趁热吃,若是凉了,那就硬的不行不行的。

窝头端上桌之后,先前炒好的番茄炖土豆、凉拌黄瓜、素炒刀豆角、素炒鸡毛菜也摆上了桌。

这些菜都是用盆装的,量都非常的大,所以杨氏就招呼他们外出回来的人道。

“吃吧,赶紧吃,吃完了再喝汤!”

汤是用曾尛拿过来的野菜配合着大碴子做的野菜粥,刚刚下锅,还要熬一会儿才能喝。

正好他们有馒头和菜垫着底,倒也不怕他们饿着。

二婶他们先前也已经吃过了,这些都是给老曾头他们准备的。

男人们吃饭非常快,在他们菜吃了差不多一半儿的时候,大碴子粥也上桌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全部吃干净了。

子侄们知道他们家有话要说,很爽快的抹了下嘴巴,告辞了。

当家里就剩下曾家人时,八岁的曾玉兰主动收拾碗筷,下去忙活了。

曾尛倒是想帮忙,可她想知道爷爷他们到底去外公外婆那儿,说了什么,只能帮着曾玉兰收拾出去。

玉兰哪能看不出她的心急,于是笑道。

“大姐,就几个碗而已,我自己就行了,你呀赶紧进去吧,我知道你急着呢!”

“玉兰,谢谢你啊,回头我帮你多干点儿活!”曾尛捏了捏玉兰的鼻子,赶紧进了屋。

曾玉兰看着曾尛进去,失笑的摇了摇头,要说落水前的那个曾尛,虽然对她也不错,可太过沉闷了,半天也憋不出一句话,而且人远没有现在的曾尛活泼,有眼色,所以她还是喜欢现在这个曾尛,果然应了那句老话吗?

吃一堑长一智?

那曾尛这样的,估计长了好几智吧?

看来没事多发发发烧,还真能长不少精细。

老一辈的人都说,小孩子发烧是长脑子的时候,所以曾玉兰耳濡目染下,也以为曾尛变得不一样,是因为那次落水发烧烧太久的缘故。

曾尛进屋后,见爷爷奶奶坐在炕头上,叔叔婶婶还有黄氏则坐在下面的长板凳上,他们这些小孩子则蹲坐在小板凳上,大家都没说话,直到见曾尛进来了,曾老头才磕磕手里的旱烟杆子,卷着烟袋子收了起来。

“好了,人齐了,那咱们就说说你们大嫂娘家的这件事。老大家的,在说之前,我想先听听你的意思。”

黄氏一脸不解的抬头,“爹,您想让我说什么?”

“我想问你日后,是否还一如既往的把粮食送过去?”

黄氏脸上一僵,眉头就拧了起来,“爹,您这话什么意思?您两个闺女每次来娘家都没空过手吧?我这两个弟媳回娘家也没空过手吧?怎么到了我这里,所有人都盯着我拿没拿东西,拿多少东西回去?”

曾尛忍不住插嘴:“娘,我爷爷的意思是,要送也得您自己送,不能让我大妗子送过去!”

曾老头深深的看了曾尛一眼,心想还是这丫头心里头敞亮,当即也不否定,点了下头。

“小小说的没错,我没有反对你送东西,只是你已经三年没回家,你那些东西可一粒也没送到你爹娘嘴里。”

此言一出,黄氏呆了:“爹,你说什么?我三年来送过去的东西,我爹娘都没收到?”

曾尛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儿,这不是明摆着呢吧?要不是有好处,就她大妗子那懒样儿,会跑这么远过来背粮食?

“大嫂,你大嫂这三年来背回去的粮食,一部分给了她爹娘,一部分说是她从娘家背回来的,最后都进了他们那一房,你爹娘一直以为你是不愿意回那个家,所以也就没来看过你,倒是不曾想这中间会有这样的尴尬。”

黄氏忍不住脱口而出:“以为我不愿意回家?这是什么道理?哪里有闺女不愿意回娘家的?我这不是因为怕自己发病,连累娘家人丢人吗?怎么到了我爹娘那里,反倒是我不愿意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