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本章以清末民初江苏省嘉定县的政争为个案,试图透过勾勒该县当年“城乡对立”的局势,探讨地方政治的结构及其特质。以具体的地方社会情况为对象,分析清末民初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流变,这方面已累积了丰硕的实证研究成果,[1]其中的共同点是:非常重视从区域内部,观察权力或秩序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起来的。[2]还有的研究,则从充满争议的“党国体制论”角度切入,先设定“党国体制”日渐渗透到缺乏自律性的社会中,最终达到国家统合。如此理解20世纪中国的政治进程,常被认为能够有效地涵盖长时段的历史。[3]
遗憾的是,“地域社会”研究路径与“党国体制论”之间的对话似乎还不充分。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弄清两者各自的问题意识,并积极找出能够整合两种理论的核心观点。前者注重在国家之下地域社会所具有的自律性或特有的领域性,与此相应,地方精英的能动性也不容忽视,由此,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一种零合关系(zero sum)。[4]后者的问题在于,研究者倾向将社会视为接受国家整合的客体。[5]然而,令人感到困惑是:在党国体制下地域社会的自发要求是什么?易言之,什么样的势力愿意接纳党国体制?什么样的势力不支持这样的体制?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有必要给予正面回答。深町英夫的政治体制论认为:中国在清末民初曾尝试走议会制民主主义的路线,结果受挫,于是20世纪20年代转换路线,走向党国体制。[6]对此,笔者虽表赞同,但不论是在议会制民主主义还是党国体制之下,那些未被整编进地方行政制度的地方势力,其特质是不能忽视的。本章考察清末民初议会制民主主义的多种制度下,各地方精英阶层所采取不同对策或对策背后的原理等问题,试图找出一些有益的线索,阐明上述课题。
萧邦齐(R. Keith Schoppa)运用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的区域理论,分析浙江省的精英阶层时,已指出其中存在着区域性差异。但这与笔者所说的区域性差异——作为政治对立的背景是有所不同。[7]笔者的着眼点是:在县内所发生的“城乡对立”,与市场圈或行政组织等相互交错的地域社会之多层结构,还有其中的政治组织和行动等差异,对清末民初的地方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疁报》为本章的核心史料。此报为嘉定县同盟会、国民党一派的精英于清末所创。虽曾一时停刊,但迄1920年12月为止,大致完整地出版了十余年。所以,以此报为资料,当可从微观层面考察地方政治的动向。只不过须留意的是,此类报纸与清末以降地方政治崭新局面的发展有密切关联,且深具政治宣传手册的色彩;因此,在相关报道内容运用上,若涉及特定党派利害时,非得同时参考对立党派的主张或第三者的看法不可。为此,除《疁报》外,本章将一并采用共和党、进步党系人士所创办的《练水潮》等资料。可惜《练水潮》现存数量并不多,所以对《疁报》的言论,笔者将尽可能排除党派色彩的偏颇观点。[8]
图2-1 《疁报》
图2-2 《练水潮》
下文要探索四个问题:第一,先就清末嘉定县引发政治对立的“夫束”——传统征税法——及由此获利者的身份,为读者作鸟瞰式的说明。第二,以主导同盟会、国民党嘉定分部的黄氏动向为主轴,分析城区与乡区之间,日趋明显的地方对立态势。第三,地方对立的格局下,在县议事会运作或民政长选举的纷争场合上,将呈现出何种光景?第四,经由检讨政党组织的构成,与政党支持者之间的交往联系的报道,厘清政党组织的地方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