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价值实体存在的基本条件
一 国别价值实体存在的基本条件
按照马克思的价值逻辑,价值实体存在于商品交换关系之中,而商品交换关系实现的前提条件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以及媒介条件——市场机制即亚当·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其中,前提条件即为价值规律存在的基本条件,上文已经提及,但并未展开讨论。需要指出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作为界定商品产权关系的制度基础,一般体现在社会分工和市场行为之中。为了分析的便利,下面具体讨论商品交换关系、社会分工和市场机制等三大基本条件。
(一)商品交换关系
无可非议,马克思正是运用抽象力在商品等价交换关系中,发现了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都隐藏着的一种可供量化比较的共同东西,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不仅得到“商品交换使商品彼此作为价值发生关系并作为价值来实现”的基本结论,[41]103也在政治经济学说史上首次奠定了科学劳动价值理论大厦的劳动二重性基础。若不存在商品交换关系,价值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根本无法通过实验方式来发现的,甚至在理论上也没有存在的可能性。所以,当且仅当商品交换关系发生时,价值实体的存在及其形成同时成为现实。
(二)社会分工
马克思指出,社会分工是“在产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的社会里,也就是在商品生产者的社会里,作为独立生产者的私事而各自独立进行的各种有用劳动的这种质的区别,发展成一个多支的体系,发展成社会分工”,[42]56“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虽然不能反过来说商品生产是社会分工存在的条件”。[43]55换言之,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其结果是不仅满足了不同所有者的物质生产资料需求,而且提高了社会生产率。特别是在商品经济社会,其形式摆脱了马克思所说的共同体内的自然分工状态,开始演变为共同体与共同体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社会分工状态,以至于“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44]90这意味着“他们在交换中使他们的各种产品作为价值彼此相等,也就使他们的各种劳动作为人类劳动而彼此相等”,[45]90从而私人劳动真正实现了社会化,形成了(狭义的)一般社会劳动。
(三)市场机制
马克思指出:“哪里有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46]60无论是有形的市场,还是无形的市场,也无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还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不仅都是商品交换关系得以实现的媒介条件,而且是商品交换关系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不同利益主体经济关系的一般产权关系。前一条件借助市场的分散决策机制和竞争手段提高了商品交换的效率和规模,促进了私人劳动社会化的精细、扩大性发展。后一条件则凸显了私有产权制度内生的必要性。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为了使这些物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47]102并强调,“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不管这种契约是不是用法律固定下来的)法权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法权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48]102
二 国际价值实体存在的基本条件
将价值实体存在的三大决定条件推广到国际价值实体,即为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发展,并且,这些条件“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49]278换言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关系是国际价值实体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这说明,国际价值实体内生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之中,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而产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形成。这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真正的价值性质,是由国外贸易才发展的,因为国外贸易才把它里面包含的劳动,当作社会的劳动来发展”。[50]294同时,马克思进一步预见了世界市场发展的历史趋势,并以全球化的视野展开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理的考察。[51][52]但是,马克思也发现,这些基本条件像价值规律一样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比如,国际不平等交换,以垂直型为主的国际分工,以及由世界市场来承担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史使命的充分必要性。
(一)国际不平等交换
马克思指出,国别之间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的不平衡性是国际不平等交换的“始作俑者”。较高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的国家在国际交换中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国际价值,而且可以转移较低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国家的国际价值。其中,前者是收益“正常”的超额国际价值,后者则是剥削的“不正常”的超额国际价值,即马克思所说的,“没有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支付报酬,却被作为质量较高的劳动来出售”,[53]264而得到的那一部分国际价值。马克思不无感慨地表示:“两个国家可以根据利润规律进行交换,两国都获利,但一国总是吃亏。” [54]401然而,即便“总是吃亏”,资本逐利的天性也决定了“吃亏”国家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地融入国际不平等交换之中。其实,“在国际贸易上,不同国家的利润率的差别,对各国的商品交换来说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55]197重要的是“随着新开辟的交换的源泉,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中的价值量都会增加”,[56]118所以,“对外贸易的扩大,虽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幼年时期是这种生产方式的基础,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中,由于这种生产方式的内在必然性,由于这种生产方式要求不断扩大市场,它成为这种生产方式本身的产物”。[57]264这意味着国际交换的不平等性并不会影响其规模随着资本国际的积累进一步增加。
(二)国际分工
马克思指出:“一种和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成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58]”494-495这种以垂直型为主的国际分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初始对外扩张时,建立的以机器大工业为中心的一种基本分工格局。其本质是发达国家利用其较高的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剥削欠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及其资本所得剩余价值来进行资本的原始国际积累。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逐渐导致亚、非、拉等地区的欠发达国家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引发了“辛-普命题”的强烈抵制。但是,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体制内,不仅凭借先进的生产方式不断强化这种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而且进一步促进了全球产品内垂直型分工的深化和发展,重要的是带来了国际贸易的长期繁荣,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三)世界市场
马克思充分肯定了国际交换及其世界市场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并认为这是价值实体真正实现社会化的唯一方式。其重要性,如马克思指出的:“资本主义生产建立在价值上,或者说,建立在包含在产品中的作为社会劳动的发展上。但是,这一点只有在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59]278“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有在世界市场上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60]61其必然性,在于资本的逐利天性决定了它们总是流向利润率最高的行业及地区,结果世界市场也得以建立和发展。对此,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表示:“资产阶级社会的真实任务是建立世界市场……和以这种市场为基础的生产”,[61]348“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62]388“产业资本家总是面对着世界市场,并且把他自己的成本价格不仅用国内的市场价格相比较,而且同全世界的市场价格相比较,同时必须经常这样做”。[63]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