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中亚合作组织
中亚合作组织[Центрально-Азиатское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организация),ЦАС]起源于1994年1月11日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签署的《建立统一经济空间议定书》。同年2月1日,吉尔吉斯斯坦加入该议定书。议定书提出三国间将实现商品、服务和资本自由流通,协调财政、税收及海关政策的目标。吉尔吉斯斯坦加入后,三国统一经济空间更名为“中亚联盟”(Центральноазиатский союз,ЦАС)。1994年7月8日,三国总统在阿拉木图峰会上决定成立最高决策机构——国家间委员会,在国家间委员会内设立总理会议、外交部长会议、国防部长会议,此外还设立执行委员会,作为超国家常设机构。1995年2月,在阿拉木图峰会上,三国接受塔吉克斯坦为联系国,还决定成立“中亚合作与发展银行”(Центральноазиатский банк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и развития)。1996年三国经济一体化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三国领导人多次会晤,商讨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劳动移民等合作事宜。
1998年6月,中亚联盟接纳塔吉克斯坦为成员国,“三驾马车”变为“四驾马车”。同时,中亚联盟更名为“中亚经济共同体”(Центральноазиатское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сообщество,ЦАЭС)。1999年,土耳其、格鲁吉亚、乌克兰成为中亚经济共同体观察员。中亚经济共同体的中心议题是水资源利用和经济一体化问题。围绕水资源利用问题,1999年,在中亚经济共同体框架下成立“国际水能财团”(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водно-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ий консорциум),专门协调上游国家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下游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水资源利用问题。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在2000年杜尚别峰会上,成员国总统一致通过《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在中亚建立统一经济空间行动纲领》两份文件,计划逐步取消贸易壁垒,建立商品、服务及资本共同市场,最终建成货币联盟。为了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2002年中亚经济共同体更名为“中亚合作组织”。2004年俄罗斯加入中亚合作组织。2005年10月6日,在圣彼得堡峰会上,成员国总统决定该组织并入欧亚经济共同体,中亚合作组织停止运行。
中亚国家自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历时10余年,但收效甚微,经济一体化成果不明显。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围绕统一关税、反倾销政策、税收政策、水资源利用等问题四国争执不下。哈萨克斯坦一直以来单方面向其余三国征收关税;吉尔吉斯斯坦也单方面控制上游水流量,造成下游国家水量不足。(2)乌兹别克斯坦心猿意马,1999年至2002年积极向“古阿姆”集团靠拢。(3)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地区主导权之争导致四国经济一体化机制内讧不断。[30](4)缺乏大国主导,单凭小国、弱国,区域经济一体化难以推进。这也是中亚合作组织最终选择并入欧亚经济共同体,接受俄罗斯主导的原因所在。2018年3月,中亚五国元首13年后再次聚首,推进中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不过,各国领导人的立场表达依旧是“新瓶装旧酒”,推动中亚地区经济一体化仍旧受经济基础薄弱、阿富汗安全威胁外溢、域外大国竞争与掣肘等因素的制约。[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