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情绪发生的基础条件
理论上看,情绪就是心灵接收到某些事物的认知信息时,产生了这些事物的出现和变化对个体自我生存发展造成好坏影响的认知评价,在这种认知评价的触发下,心灵将这些利益认知自动即时转换为具有一定方向性的,具有一定动能的,促使意识心灵进行活动,以便意识能够及时组织外躯体行为活动的内心激动。
通过心灵组织这些针对认知事物的躯体干涉活动,期望这些事物会朝着有利于自我的方向变化。这样的情绪,当然以方向性的活动形式,表达了自我心灵对当下认知事物的好坏评价,以活动携带的不同动能,表达了所感知事物好坏的程度,或者外躯体干涉行为紧迫程度的理解。
而目前心理学的主流观点则认为,情绪就是对所遇事物与自我需求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衡量或评价。这个主流解释和我的观点还有很大的差距,细心的读者可以明显觉察到二者的异同。
我对情绪的定义包含好几层含义,它回答了关于情绪的几个重大问题。第一,情绪因何而产生;第二,情绪产生的基础是什么;第三,如此产生的情绪有什么作用;第四,情绪本身归属于哪一类事物。
我的定义指出,情绪是因为内心对所认知事物对自我的好坏影响作认知评价时才产生。评价什么呢?评价自我个体接近、接触它们或拥有它们,或与它们共处究竟是好还是坏,是利还是弊。这种利益评价,本身就是一种关于自我和事物之间利益关系的认知结论,正是这种关于利益认知结论的获得,才引发了情绪。
情绪因评价而产生,可是评价的产生必须有前提或基础,这个前提或基础是什么呢?就是对自我和有关事物及其关系的认知。即当你遇见那个事物时,你的心灵必须能够而且已经对那个认知格局下,自我和那个事物各自的身份、状态以及自我和那个事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好坏关系,产生了某种程度的认识或认知。
比如你走在路上,路上有许多行人和你相遇,对于陌生人,你对他们当然一无所知。这样,即使你和他们相遇,你也是闪人走开。可是,如果你有个熟人走过被你看见,你心里就会产生情绪,如果是很久没有见面你又很想念的人走过被你看见,你心里就会很激动。这就是有认识才有情绪。从严格的心理学语言讲,我们说,认知是评价产生的前提,没有认知,就没有利益评价,没有利益评价,就没有情绪。
虽然可以确定,内心的认知是当下评价及情绪产生的前提或基础。但是,究竟内心必须具备哪些认知,才会对当下遇见的这个事物产生匹配的评价情绪呢?
首先,我们需要在某种程度上知道所遇见的那个事物:我们要知道它是什么或是谁,这是知道其身份。单单知道身份还不行,我们还得知道它有什么,它会什么,这是知道它的性质或功能。还得知道你遇见它时,它处于何种状态,和他物以及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所有这些,都是对所遇到的那个事物的认知。不同种类或程度的认知,就会使你对它产生不同的评价情绪,如果一点都不知,那就没有评价,也就没有情绪。
绝大部分的心理学书籍谈到这个问题时,都把认知的内容只限定为知道所遇事物的身份,即知道它是什么,然后就会产生情绪。这是一种过度简单化的解释。这种过度简单化的解释,无法说明很多情绪的实际现象。比如,他们会说,如果你看到蛇,你就会有害怕的情绪,看到花,你就会有高兴的情绪。这只在抽象思维时可以这么说,但不代表日常情绪产生的实际过程和实际情况。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在具体背景或情景格局中感知事物的。我们感知一个事物时,周边是有很多其他事物的,而且它们有动有静,互相牵制、互相影响。这种由我们感官所及,众多事物构成的动静结合和互相影响的具体情景感知格局,才是我们情绪发生的真实场所。这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呢?
在具体情景感知格局中,我们内心对所遇事物的评价,除了要知道和考虑这个事物是什么外,即知道这个事物的身份,还需要知道和考虑那个特定的整体情景格局即在场的众多其他事物,对这个所遇事物的影响和限制。所以,心灵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知道所遇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和他物的关系。单单知道事物的身份,就产生情绪,那只出现在实验室中,在那种极端条件下研究出来的情绪理论,根本说明不了生活中出现的情绪。
比如,我们到动物园看见铁笼子中的一只老虎,按照很多心理学家的解释,我们见到老虎就会感到害怕。实际上,对于有经验的成年人来说,这种害怕的情绪并不会产生。因为,我们都知道,关在铁笼子中的老虎不会伤人。那个笼子,是老虎之外的事物,我们内心并不会单独对那只老虎产生评价和情绪,我们看到老虎时,我们的内心同时知道了铁笼子的身份和铁笼子的性质:铁笼子很坚固,老虎咬不动。我们内心还知道,老虎和铁笼子的关系:老虎被关在了铁笼子之中。于是内心明白,关在铁笼中的老虎出不来,出不来就不会伤人,这就不需要害怕。所以,看到老虎就害怕,只对极少数幼稚的人来说有效,这种理论解释不了大多数的生活现实。
我们还可以接着往下看,如果当场来了一个疯子,他拿了一个铁棍撬开笼子,这时,在场的人除了吃惊外,就一定会感到害怕。这下,我们内心对老虎的评价情绪,就会从刚刚的平静,转为害怕。当老虎冲出铁笼,害怕变为恐惧而达到高潮。突然,我们听到一阵枪响,老虎被几颗飞来的子弹打中死亡,瘫倒在地。于是,我们对老虎的评价和情绪必然就峰回路转。尽管这只死老虎在笼子之外,没有其他事物再制约着它,可它自己当下的状态:已然死掉,便不会引起我们的害怕。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同样一个事物,在不同的境遇下,我们对它的评价情绪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对一种事物的评价情绪,是在多种事物环绕中进行的,而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才是生活中情绪出现的真实情景。抽空其他事物,撇开情景变化,我们心灵单独对某种事物进行情绪评价,这只存在于书斋中的抽象思维中。
那么,是不是心灵对所遇事物的身份、性质、状态和关系有所了解或有所认知就足以对所遇事物产生评价情绪了呢?
事情还没那么简单。单单对所遇事物产生各种认知还不够,心灵还必须对自我有所认识。换句话说,心灵还必须认知自我。
从道理上说,心灵的评价是根据当下的自我来对所遇事物作评价的,事物的好坏利弊是有针对性的,是相对自我而言的。换句话说,我们内心对事物产生评价情绪,一定是在知己知彼后才会产生。如果没有自我在其中作为被评价的主体,任何事物都无所谓好坏。
在这一点上,我和主流的心理学观点是一致的。主流的心理学观点认为,评价发出时,内心所认知到的事物的利益或好坏,是针对是否有利于自我存在和发展而言的。有利的就是好的,不利的就是坏的。如果既没有有利,也没有不利的影响,那就无所谓好坏。
比如说在冬天的野外,你衣裳单薄,正冷得发抖,忽然看见一堆火,那你肯定会很高兴地跑过去取暖。见到火,高兴的情绪油然而生。这就是你见到火时,内心对火堆自动发出的评价和产生的情绪。为什么呢?主流心理学告诉我们,那是因为你当时自己的身体觉得冷,急需热量。你的内心于是就根据你自己身体的生理需要,或从这个取暖需要出发,对野外的这堆火产生正性的评价,并发出强烈的情绪。如果你当时的衣服穿得太多,身体热得很,你的身体没有取暖需要,你同样看到那堆火,便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可兴奋的,内心只会淡然处之,把它看成一种可有可无的景观而已。可见,对自我需求的认知是触发评价情绪的第二种重要基础条件。
评价情绪产生前,除了心灵必须对所遇事物和对自我有所认知外,有时候还必须认知另一个很重要的特别事物,这个特别事物就是自我躯体的行为干涉能力(这种干涉能力构成了日常所说的“实力”)。说它特别,就在于一方面你的心灵可以把它看成心灵之外的物体,因为,这种能力属于一种客观既定的存在。它无法在评价的当下,随心灵自己的心意变小变大变强变弱。另一方面,你的心灵又可以把它看成属于自我的事物,因为它的作用发挥,或者将这种行为能力变为现实,得由心灵掌控,受心灵指挥。具备对自我躯体行为干涉能力的认知,在很多时空场合中,是心灵触发评价情绪的第三个重要基础条件。
在很多场合,只有设想心灵具备对自我躯体某种行为干涉能力的认知,我们才能解释,在同样可以用正面或负面情绪回应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为何会选择某种特定种类的正面或负面情绪。
我们可以延续上述的假想故事。当你正在取暖时,你忽然看到有几个人正向你走来,你定睛一看,糟糕,他们是仇家。荒天野地,就你一人,而你的仇家有好几个人正奔向你,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这个认知一定立刻唤起你内心的阵阵惊慌。为什么呢?仇人对你的生存发展肯定没好处,见到你可能会揍你,所以你的内心完全可以只发出不爽或愤怒的情绪,可为什么选择了发出惊慌呢?如果你的内心只是考虑你自己的生存发展需求,仇人当然是属于负面的事物,你的内心发出不爽、难受,甚至愤怒的情绪也没什么错误,可是在这种条件下或情境中,你的心灵大概率发出的是惊慌,而不会是其他的负面情绪。在这种惊慌的引导下,你也大概率要落荒而逃了,能跑多远跑多远。取暖的需求虽然还在,但心灵早已顾不得许多了。
所以,当我们遇见不好的事物或坏人时,负面情绪有很多种,那应该挑出哪一种最合适呢?这就取决于心灵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了。对自我行为能力的不同认知,必然导致心灵发出不同的评价,产生不同的情绪。因为心灵明白,自我的干涉能力能不能改变各种事物对自己的影响结果,以及能改变到何种程度。心灵只根据它认知到的、预期被自我干涉之后的最可能影响结果,来匹配发出情绪。
在上述情景中,你的内心之所以涌现出惊慌的情绪,一方面是你的心灵认识到自我存在的负面事物或事件临近,另一方面,心灵还认识到自我在当时场景下缺乏解决负面事件的能力,即自己一个人根本打不过好几个仇家。所以,你心中出现的必然是惊慌,正是这个情绪,引导你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赶快溜。
如果你那时正好身揣利器,或者你功夫了得,你的内心自认为有能力、有实力搞定那几个人,那你见到他们的那一刻,内心出现的就不会是惊慌,而是愤怒,甚至会夹杂着一丝快意:找他们那么费劲,没想到冤家路窄,居然自动送上门来!
我们日常产生的很多情绪,都是以心灵对自我行为能力的认知为根据或为基础的。这个判断,目前多数心理学书并没提及。
总结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心灵之所以能够对遭遇事物发出评价情绪,其前提必须是,心灵首先能够对所遇事物,对自我,对自己的躯体行为干涉能力有所认知,不管这个认知在客观上是否正确和完整。
反过来说,对于一个正常的人类心灵来说,只要它对所遇事物,对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有所认识,它就必然能够用自动化的方式,针对那些所遇见的形成挑战或机遇的事物发出评价,根据这些评价及时转换产生相对应的情绪。同时,它对事物和环境的认知,也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中,直到心灵累了必须休息为止。
可以这么说,任何认知的目的或用途,最终都在于发出与自我利益相关的评价,即用于个体判别世间事物好坏、利弊的评价上。
反过来说,任何评价,又都必须建立在某种程度的认知上。也就是说,如果你连要评价的对象都没有任何知识,不知道它(他)们是什么,不知道它(他)们是谁,不知道它(他)们有什么会什么,不知道它(他)们现在表现出来的模样,不知道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的关系,还怎么进行评价呢!
看完这个分析后,很多人肯定还是心存巨大的疑惑。心理学界说,情绪包含着一种认知,并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而我则说,情绪的产生必须以认知(知识)为前提,情绪是心灵对世间万物与自我之间好坏、利弊关系评价认知结果的心理表达。抛开我们之间说法的不同,我们都共同认为,情绪产生时必然涉及心灵的认知和评价。
可是,按照我们普通人意识中的经验,我们在遇到一件事,或一些人和物时,情绪都是油然而生,谁也没有感觉到内心当时或先前有认知过程发生。我们只是碰到熟悉的人、事和物,或听到我们可以理解的重要话语,情绪马上就会自动涌现到心里。当然了,如果所遇的对象极端陌生,我们是不会有情绪的。
玩过股票的人都知道,刚开始接触股票时,股票的k线图对你来说一定很陌生,所以那时你看到它们肯定没有任何情绪。可是如果你是个老股民,懂得了k线图的意义,你就非常敏感了。k线图上,当你关注的股票往上直拉出一根大红柱时,你甚至会觉得血脉偾张,顿时产生一股强烈的买入冲动。如果你早已重仓其中,也会顿时觉得无比开心。反过来,如果见到走出一根大阴线,你对买入就非常冷淡,心里没有丝毫的买入冲动,而只有卖出的冲动。如果重仓,你就马上会心里咯噔一下,顿时觉得心痛难受,你体内的每个细胞,这时似乎都会呼喊着:赶紧卖掉!或者赶紧把目光移开,不要继续关注。
面对陌生的东西,无情绪可言,熟悉的东西,见到才有感情。心理学告诉我们,每当你神志清醒,你的心灵每天都要连续不断地接触各式各样的事物,当你面对事物而觉得熟悉或不熟悉它们时,这种熟悉或不熟悉就是你的心灵在遇见的那一刻,进行认知活动而产生的结果。这种认知是自动化的,它不需要意识心灵下指令。同时,它是瞬间完成的,无须中间再插入一个心灵的意识活动。所以,在你的内心,你一点都没感觉到心灵在自动化地进行认知活动,你的意识心灵只是捕获并懂得这个认知活动的结果,懂得利用这个结果对所遇事物作评价。同样,心灵对所遇事物的评价,也是不需要心灵在意识中下达活动指令,而是在意识之外自动化瞬间完成了评价,评价的结论表现在意识中就是情绪。
也就是说,每当我们意识清醒时,其实我们的心灵一直都在意识之外对事物进行着认知和评价,并间或产生明显的评价情绪。这种认知或利益评价,可以不在意识中进行,或可以不引起意识自我的格外关注,因此不为意识心灵所觉察。而且这两种心灵活动还可以是自动化瞬间完成。但这两种活动的结论或结果会浮现在意识中,成为情绪而被意识所体验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