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对市场科学地位的探索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的改革历史,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我们对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有一个不太短的认识过程,开始是基本否定市场的作用,到以计划配置为主、市场配置为辅,到两者都是手段,再到“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再到现在的“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这些变化体现了对市场机制作用认识的深化。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性作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对市场作用认识的又一次深化和飞跃,是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进一步提升。
从党的十四大以来的20多年间,对政府和市场关系,我们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可以看出,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一是回归了市场经济的本意和本质要求。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我国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也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化程度高、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发挥好的领域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显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创新价值。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和市场关系进行了全新的定位。党的十四大提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个基础性作用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的,换句话说,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权、资源配置的最终决定权在政府,政府可以越过市场直接配置资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则不同,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权、资源配置的最终决定权在市场,政府不能够越过市场直接配置资源,政府的职能只在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这一全新定位突破了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必须在政府作用下配置资源的传统理论认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