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民族学评论(第1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烟瘴挂”寻踪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因可可西里藏羚羊的猎杀与保护,治多、索加,曲麻莱、措池等字眼开始频繁出现在有关可可西里的各种想象与报道中,距离的遥远、交通的不便,再加上电影《可可西里》的渲染,外界对这些地方的认知是既熟悉又陌生。进入21世纪,虽然这些地方与外界的空间距离并没有改变,然而因带着各种目的的人们进入这些地方进行探索频率的增多,索加、措池这些在中国地图上只用一个小点表示的地方在外界的形象变得日益清晰。“野生动植物王国”逐渐在外界面前被撩开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示其真实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动物的相生相依又相互斗争的鲜活场景。

“烟瘴挂”作为一个地名,可以被现代的检索系统检索,始于2006年长江水利组织对长江流域水利情况的调查。2006年长江水利网第一次用“烟瘴挂”描述“长江上的第一个大峡谷。通天河在莫曲河口被冬布里山阻挡,河水在群峰之间左右冲闯,形成这条10余公里长的水上通道,位于海拔4500米的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措池村”。

“烟瘴挂”特指长江上游10公里左右的一段峡谷。这段峡谷左为玉树州治多县索加乡,右为曲麻莱县曲麻河乡。目前有两种途径可以进入该峡谷地区,一条路径是从治多县索加乡沿着河水顺流而下经过该河段;另一条路径则是从青藏公路在风火山附近旁路,进入青海玉树州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措池村的乡村公路,自然草场与简易公路的结合可以进入“烟瘴挂”河段,在没有雨水阻隔,一切顺利的情况下需要6~7小时小车车程。

“烟瘴挂”是汉语称呼,从汉文字面理解,人们很容易想象到该地段是“烟雾缭绕在悬崖峭壁之地,远看似乎是烟瘴悬挂”,即从汉语字面的理解,“烟雾缭绕如同挂在悬崖之上”,其险峻与空远极易被体会和感知。实际上,“烟瘴挂”是藏语的汉文记音,在当地藏语语境中,其表达的是“白色的石头山”。烟瘴挂峡谷主要由灰白色的石灰岩构成。

2014年,常年致力于长江源头生态环境保护的环保组织——绿色江河与当地政府、民间环保组织和当地牧民达成合作,组织了由动植物学家和人类学家组成的考察队伍,分别对该段河道区域的动植物及居民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调查。此次调查,不是局限于“烟瘴挂”这段仅有10公里的河道,而是对这一峡谷区域动植物以及生活在该区域的人及其生态环境与生存状况进行了综合调查。此次调查清楚地展现出这一河段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相处的真实情景;从而全面展示位于青藏高原的一隅、中国境内为数不多的生物多样性的样态以及生活在该区域的人及其在与自然相处中所形成的特殊文化形态。

对该区域的人类学调查从2014年6月30日开始到7月25日结束,参加调查的人员有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师生和绿色江河志愿者。调查区域涉及青海省玉树州治多县索加乡、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措池村以及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安多县玛多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