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人口老龄化历史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经历了先年轻化、后老年化的发展过程,并自1999年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尤其是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规模快速增长,高龄化趋势愈发清晰明显,除此之外,老年人口群体还表现出特有的社会经济特征。
一 人口年龄结构经历了先年轻化、后老年化的发展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国家人口政策调整,全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两次重大转变:第一次是1949~1977年,由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转变到高出生、低死亡、人口快速增长;第二次是1978年至今,由高出生、低死亡、人口快速增长转变到低出生、低死亡、人口低速增长。人口再生产模式转变伴随着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和出生率下降,从而进一步引发高年龄人口比重上升和低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方面,表现为人口老龄化过程。衡量人口年龄结构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就是把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见表2-1)。随着人口年龄结构不断老化,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将会从年轻型进入成年型,之后再进入老年型。
表2-1 国际常用的判断人口年龄结构的指标
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见表2-2)。
第一阶段: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化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双双下降使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0~14岁少儿人口的比重高达36.27%,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为7.32%,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为4.41%,人口年龄结构各指标中,除老少比为12.16%外,其余各指标均显示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属于成年型。由于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出生人口数量激增,而且婴幼儿死亡率锐降,从而使得少儿人口比重大幅上升,老年人口比重相对下降。1964年,全国0~14岁少儿人口的比重增至40.69%,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降至6.1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更是下降到3.56%,老少比为8.76%,此时的人口年龄结构属于典型的年轻型。动态来看,1953~1964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特征。虽然缺乏20世纪70年代的人口年龄结构数据,但根据出生、死亡等资料进行推断,人口年轻化的过程应该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初显成效、生育率开始明显降低后,人口年龄结构才终止了年轻化进程。
表2-2 1953~2010年(普查年份)全国人口年龄结构
第二阶段:人口年龄结构老年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开始重回成年型,并进一步发展到老年型。随着国家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水平快速下降,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底部收缩,死亡率持续稳定在4‰~5‰的极低水平,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得以有效延长。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7.6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4.91%,而0~14岁人口比重下降到33.59%,老少比上升至14.61%;1990年人口普查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8.58%,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增至5.57%,老少比进一步上升到20.13%;2000年人口普查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了10%,达到10.4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7.10%,老少比达到31.02%,各项指标均显示人口年龄结构属于老年型。由此判断,1980~2000年,成年型人口年龄结构得到强化,并逐步由成年型人口向老年型人口转变。
第三阶段: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强化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进程开始加速,2010年人口普查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3.32%,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至8.92%,老少比为53.72%。与1990~2000年相比,2000~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老年型特征更为显著,而且其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2000~201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了2.86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了1.82个百分点,老少比上升了22.70个百分点,而在1990~2000年这一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老少比分别上升了1.88个百分点、1.53个百分点和10.89个百分点,2000~2010年的增速明显快于后者,老年型人口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强化。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逐渐老化的过程也可以从历次人口普查年份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变化情况得到印证(见图2-1)。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和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表现为标准的金字塔形状,底部宽、顶部小,高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使得低龄人口快速增加。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受生育政策影响,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底部开始收缩,出生高峰人口逐步上移,20世纪50~60年代出生人口逐渐成长为劳动年龄人口,由此带来了长达30年的“人口红利”期,与改革开放政策相叠加,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劳动年龄人口逐渐老化,平均年龄逐渐增大,生育高峰期出生队列人口也开始步入老年,传统上认为的拥有大家庭和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人口结构将不复存在。
二 老年人口增长最快并呈高龄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受人口出生率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双重影响,老年人口成为各年龄段人口中增长最快的群体,全国人口老龄化率快速上升,而且高龄化特点愈加明显,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相伴而行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全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重要特征。
图2-1 1953~2010年(普查年份)全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
第一,老年人口是增长最快的人群。1982~199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7663.85万人增至9696.96万人,增长率为26.53%,而同期总人口仅增长了12.61%,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了22.12%,0~14岁少儿人口减少了7.19%。1990~2000年,老年人口增长了34.04%,而同期的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仅分别增长了9.52%和14.93%,少儿人口减少了9.10%。2000~2010年,老年人口增长了36.61%,而同期的总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仅分别增长了6.10%和12.77%,少儿人口减少了22.21%,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最快,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增长了将近40%。从绝对数量来看,2000年时的老年人口规模为1.30亿人,2015年增至2.22亿人,首次突破2亿人,老年人口规模如此之大,是我们进行相关政策研究时不可忽视的重要参量。
第二,老年人口呈现渐次递增趋势。如果以全国人口普查年份为节点进行分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总人口年均增长率呈递减趋势,1982~1990年、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的总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6%、0.91%和0.59%(见图2-2)。而同期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呈渐次递增趋势,1982~1990年、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的老年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96%、2.97%和3.17%,其对应的老年人口年均增加量分别为254.14万人、330.08万人和475.81万人。特别是2010年以来,老年人口增长势头更加迅猛,2010~2015年,年均增加885.23万人,年均增长率为4.55%,比2000~2010年的年均增加量多出400多万人,年均增速高出1.38个百分点。
图2-2 1982~2010年各年龄群组人口年均增长速度对比情况
第三,人口老龄化率逐年上升。200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为1.30亿人,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以下简称人口老龄化率)为10.46%,中国开始正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到2010年,全国人口老龄化率上升至13.32%,比2000年上升了2.86个百分点,10年间,年均上升0.29个百分点。2015年,全国人口老龄化率上升至16.15%,比2010年上升了2.83个百分点,5年间,年均上升0.57个百分点,与2000~2010年相比,呈现出加速上升态势。
第四,老年人口呈现高龄化趋势。高龄化是指80岁及以上老年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逐年上升的过程。1982~201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7663.85万人增至17755.85万人,年均增加360.43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05%,同期,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从505.09万人增至2095.34万人,年均增加56.79万人,年均增长率为5.21%。高龄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从1982年的6.59%上升至2010年的11.80%,也就是说,在1982年大约平均每16位老年人中有1位高龄老人,到2010年大约平均每8位老年人中就有1位高龄老人,高龄老人比例的增幅达100%,高龄化趋势十分显著。从老年人口患病率和自理情况来看,高龄老人更需要医疗护理和社会照料,对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依赖性更强。因此,在养老资源供需平衡研究中,老年人口高龄化将是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
三 老年人口社会经济特征显著
(一)老年人口健康状况随年龄增长而变差,农村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偏弱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状况自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城乡差异。在60~69岁低龄老人中,自评为健康的老年人所占比例为55.65%;在70~79岁中龄老人中,该比例下降到32.14%;而在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中,该比例更是下降至18.93%(见图2-3)。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快速上升。生活不能自理老人在60~69岁低龄老人中所占的比例为1.14%,在70~79岁中龄老人中所占的比例上升到3.37%,在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中的所占的比例更是上升至10.45%,也就是说,平均每10位高龄老人中至少有1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这不仅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而且给日益繁重的医疗服务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图2-3 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年龄组老年人口中健康者和生活不能自理者占比情况
在城市老年人中,有将近一半自评为健康,镇老年人自评为健康的比例达到46.0%,而乡村老年人中有40.4%的老年人认为自己健康。城乡老年人自评为基本健康的比例非常接近,总体来看,城市人口自评为基本健康的比例略高一些,但也有一个例外,就是在低龄老人中,乡村老年人的相应比例略高于城镇,60~69岁城市、镇、乡村老年人口自评为基本健康的比例分别为33.44%、34.79%和36.47%(见表2-3)。比较城乡不健康老年人的占比情况,无论是低龄老人,还是中高龄老人,自评为不健康但生活可以自理以及生活不自理的比例均表现为乡村高于城镇。因此,需要更加重视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和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特别是全国大部分的老年人口生活在农村,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格外关注。
表2-3 2010年中国分城乡老年人口健康状况
(二)低龄老人主要生活来源是劳动收入,高龄老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不同年龄老年人在就业经历、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和家庭生活方面都不相同,从分年龄组的老年人生活来源构成来看,低龄老人和高龄老人的生活来源有明显差别,低龄老人主要生活来源是自身劳动收入,而高龄老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从全国老年人总体情况看,低龄老人以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比例高达42.55%,还有23.82%的低龄老人以离退休金养老金为主要生活来源,虽然以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比例为28.75%,但与其他年龄组老年人相比其比例明显偏低,中龄老人和高龄老人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比例分别为51.92%和67.63%(见表2-4)。
分城乡来看,无论是低龄老人还是高龄老人,其在主要生活来源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城市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是离退休金养老金,城市的低龄老人、中龄老人和高龄老人依靠离退休金养老金生活的比例分别为65.55%、69.80%和59.77%。由于农村老人没有离退休金养老金或离退休金养老金较低,农村的低龄老人、中龄老人和高龄老人依靠离退休金养老金生活的仅占4.44%、5.05%和4.14%。农村老人由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比例较高,农村的低龄老人、中龄老人和高龄老人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比例分别为30.97%、64.61%和81.85%。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农村低龄老人以自身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比例为59.77%。由此可以看出,城市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金养老金生活,而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最重要经济支柱是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其中农村低龄老人主要依靠自身劳动收入。
表2-4 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构成情况
(三)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
2010年时的老年人口是1950年以前出生的,基本上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完成在校教育,当时教育条件十分有限,导致当前老年人口受教育状况较差。女性老年人口中有30%的人从未上过学,一半以上的男性老年人口仅接受了小学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3.44%。如果以受教育年限来衡量,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98年,60~69岁低龄老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66岁,仅相当于小学文化程度。从各出生队列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来看,出生越晚者的受教育年限越长,每晚出生一年,受教育年限增加0.1年(见图2-4)。这对于研究延迟退休年龄能否以及如何发挥老年人口人力资本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图2-4 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国各出生队列老年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