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研究新视野:从综合百家到融通三教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呈献给各位读者的这本书,是我近几年所作学术思考、学术探索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主旨是探讨《周易》特别是《易传》(“十翼”)的学派属性和学术品格,探讨易学在儒释道三教文化融合过程中所起的津梁和平台作用。

易学一向号称显学,但长期以来,关于《周易》的成书以及学派归属等问题,学术界分歧严重,尤其是关于《易传》的学派属性,更是天水违行,立场迥异。这其中,或信守汉唐学者之说,认定孔子作《易传》,并把《易传》当作分析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基本史料之一;或强调《易传》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倾向是道家,包括道家老庄学派和黄老学派。应该说,这两种观点都各有所据,各得其正,各有其合理性和影响力,但又各有所偏,各有所蔽,各有其质疑者和批评者。不妨说,两种观点都少了一些理性思考和包容,而多了一些非理性的任性和党同伐异。后来,又有学者指出《易传》的思想基调是儒道互补,是儒家人文主义与道家自然主义的相互结合、相互补益。应该说,此论是易学研究的一大突破、一大进展,但似乎还没有彻底解决相关问题,还留有继续深化和拓展的空间。经过长时期的考察和研究,20世纪末的最后几年,对于《易传》的学派归属,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易传》诸篇乃是儒道互补、以儒为主、综合百家、超越百家的产物,其问世不仅与孔子和儒家、与老庄和道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墨家、法家、阴阳家、兵家等也都联系紧密。可以说,诸子各家都从《易经》(《周易》六十四卦卦爻辞)得到了某种启示和沾溉,获得了众多资源和养料,同时又将自己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融入治《易》成果之中,融入《易传》诸篇之中,而《易传》又成为秦汉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源头和内在灵魂。

上述观点提出后,许多学者给以鼓励和支持。前辈学者余敦康先生评价道:“作者独辟蹊径,创立新解,以一种历史的眼光,宏观的视野,指出易学在先秦的形成乃是综合百家、超越百家的产物,体现了中国文化思想兼容并包、开放进取的精神,从而承上启下,成为秦汉思想的内在的灵魂和重要源头,作为一种主旋律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以及思维演进密切相连。就具体的研究成果而言,由于作者把易学置于中国整个文化思想的大格局下进行全方位的审视,对易学的研究对象重新作了界定,这就大大拓宽了易学的研究范围,能够把许多并非以易学名家但确与易学有关的人物、思想囊括进来。”[1]同时,也有学者强调,从这一学术观点的推出,人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兼容并包、打破学派壁垒和专业鸿沟的学术勇气,感受到《周易》所蕴含的会通精神、开放心态及宽广胸怀。凡此种种,都是对我们特别是我们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学术理念、学术追求的认可和肯定,使我继续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争取以更高的热情和更大的力度进一步做好相关的学术探讨和研究工作。书中的许多章节就是在这样一个认识基础上写成的。

前几年,我主持承担了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易学思想与儒释道文化融合”,主要研究《周易》和易学思想在中国儒释道文化发展和融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我最近几年的一部分学术研究工作,也大体围绕这个课题展开。经过初步探索,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和易学是儒释道三教共同推崇和尊奉的文化经典,不论是硕学鸿儒还是大德高僧或高道,都对《周易》和易学情有独钟,并且多有体悟和探究。而《周易》与三教广泛结缘,影响三教合一的历史进程,其主要原因恐怕还在于《周易》特别是《易传》的文化特征和思想品格,最根本的就是它的兼收并蓄、综合超越。很难想象,如果像某些学术权威所说的《易传》仅仅属于儒家或道家,那么就很难为儒释道各家所普遍接受、尊崇和研读。《周易》和易学在三教文化融合过程中的这种影响力,反过来又证明《易传》综合百家、超越百家之说是近于历史的真实的。

大体说来,本书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周易》与先秦儒、道、墨、法、阴阳等各家的内在联系,着重揭示诸子各家在早期易学特别是《易传》诸篇成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另一个方面是《周易》和易学与儒释道三教的密切关联,力求展示或凸显在儒释道相向而行、彼此调和、相互取鉴、相互补益、相互融通的进程中《周易》和易学所发挥的津梁和平台作用。这两个方面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互动关联,密不可分,相得益彰。易学融通三教,是基于《周易》特别是《易传》儒道互补、以儒为主、综合百家、超越百家的学术品格和文化风范,而这种学术品格和文化风范又在后来会通三教、促进儒释道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更进一步的有力证实。这也是本书的主要思路和论述重点。

书中还安排章节,探讨了《周易》的“自强不息”之说、君子观、缘文化以及汉唐时期的以史解《易》等问题,力求对《周易》思想的传承发展有一个新的更加深刻和广泛的认识。书中还设置章节,论述了杨向奎先生、朱伯崑先生和余敦康先生的易学研究成就,分析了近年来易学研究的新进展。在我看来,这些内容都是对书中主题的必要的辅翼、深化和拓展,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书的末尾安排了几篇附录,原为媒体对我的采访,还有学者为我已出版的几部旧著撰写的书评,今略作修订,呈现出来,目的是帮助读者朋友动态地看问题,更加深刻地了解一个得到时代和社会眷顾、得到家人和师友关爱的作者。也希望这几篇附录能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书中的主要宗旨和内容,有利于易学同道之间的互动交流。

最后,再次感谢对本书写作、编校和出版给以宝贵指点、热情帮助和大力支持的学术界同人!几位新老研究生同学,任利伟、袁法周、袁江玉、王冉冉、孙世平、陈婉莹、傅海燕、李筱艺、燕文青以及张玲莉、薛明琪诸君,在这个过程中牺牲了个人的学习、工作和休息时间,付出了许多艰辛努力,让我感动,这里也要道一声:谢谢啦!

张涛

2018年12月

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


[1]余敦康:《〈秦汉易学思想研究〉序》,见张涛《秦汉易学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5,第1~2页。